特發性震顫是單一癥狀性疾病,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所謂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引發的震顫,在肢體完全放松時震顫自然消失。特發性震顫的震顫,在註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饑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特征。應對癥治療。下面為您詳述特發性震顫的診斷方法:

哪些原因誘發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的原因1、環境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特發性震顫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所以人們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瞭大腦的神經元。

特發性震顫的原因2、傢族遺傳性:醫學傢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特發性震顫似乎有傢族聚集的傾向,有特發性震顫患者的傢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

特發性震顫的原因3、年齡: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還有特發性震顫的人就越來越多。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大腦能力衰退的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人中。

怎樣有效診斷特發性震顫

1、帕金森病多在老年發病,此時期也是特發性震顫的多發年齡,因此許多特發性震顫被誤診為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患者合並PD幾率高於普通人群,研究發現,PD患者親屬發生震顫至少是正常對照組2.5倍,PD合並特發性震顫患者的親屬發生震顫幾率高達10倍,說明特發性震顫與PD雖是兩個獨立的疾病,但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聯系,PD震顫以靜止性為主,可合並動作性震顫,常伴動作遲緩,強直,步態異常和表情少等。

2、甲亢和腎上腺功能亢進,引起生理亢進性震顫,對肢體施加較大慣性負荷時,震顫頻率可減少1次/s以上,特發性震顫無此表現,可伴食欲亢進,多汗,心率加快,體重減輕,神經興奮性增高和甲狀腺腫大等甲亢表現,伴滿月臉,向心性肥胖,高血壓和多血質等腎上腺功能亢進表現。

3、直立性震顫,表現站立時軀幹和下肢姿勢性震顫,可累及上肢,伴體態不穩和小腿痙攣(肌肉高頻強直收縮所致),坐下或仰臥後緩解,行走時減輕,傢族性姿勢性震顫患者合並直立性震顫幾率較高,PET檢查兩者都有雙側小腦,對側豆狀核和丘腦功能異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一定聯系,與特發性震顫相比,直立性震顫頻率(14~18次/s)更快,用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加巴噴丁可顯著緩解。

4、小腦傳出通路病變,主要是小腦底核及結合臂病變,表現上肢和下肢意向性震顫,常伴其他小腦體征如共濟失調等。

5、中毒或藥物引起震顫,通常為姿勢性震顫合並運動性震顫,也可出現靜止性震顫和意向性震顫,取決於藥物種類和中毒嚴重程度,多數震顫累及全身,節律不規則,可出現撲翼樣震顫,伴肌陣攣。

6、皮質震顫,為不規則高頻(>7次/s)姿勢性和運動性震顫,常伴運動性肌陣攣,電生理檢查可發現巨大體感誘發電位及體感反射增強。

特發性震顫患者的飲食護理

1、特發性震顫患者應該註意飲食宜清淡、少鹽;禁煙酒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辣椒、芥末、咖喱等。

2、對於特發性震顫患者來說,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供給應充足。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夠提供多種維生素,並能促進腸蠕動,防治大便秘結。患者出汗多,應註意補充水分。

3、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註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療者宜限制蛋白質攝入量。蛋白質攝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體重0.8克以下,全日總量約40~50克。在限制范圍內多選用乳、蛋、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4、特發性震顫患者應該保持食物的多樣性。因為一天的飲食中食物應多種多樣,包含谷類、蔬菜瓜果類、奶類或豆類、肉類等。多樣化食物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也使飲食本身富於樂趣。在輕松的環境和氣氛中愉快進餐。

有關特發性震顫的一些典型癥狀

1.流涎有很多特發性震顫病的患者經常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嚴重者需要別人拿著手帕不停地為他擦拭。

2.油脂面特發性震顫病病人的前額總是油光發亮

3.膀胱刺激癥狀部分特發性震顫病患者往往一天中要上洗手間數次,尤其是晚上夜尿的次數多,並因此導致失眠。尿意有時是不可遏制的,加上患者本身行動緩慢,很容易導致尿濕褲子。

4.疼痛經常遇到特發性震顫患者口述有疼痛感,表現為肩頸部痛、頭痛、腰痛,出現最多的癥狀是手臂或腿的酸痛,主要原因是由於局部的肌肉長時間處於僵直狀態導致。

5.言語障礙言語障礙是特發性震顫病患者的常見癥狀,表現為語言不清、說話音調平淡,沒有抑揚頓挫、節奏單調等等。

特發性震顫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①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40-120mg,分2次服,需要不定期服用,如預期在特定的場合震顫特別嚴重,可臨時口服心得安40-120mg;阿爾馬爾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在臨床上更常用,常用劑量:10mg每天兩次,早晨及下午服用;服藥前應行心電圖,排除慢心律及傳導阻滯等的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證。

②撲癇酮也有效,但特發性震顫患者對此藥常很敏感,不可按治療癲癇用藥,應自小劑量50mg/d開始,每2周增加日用量50mg,直至有效或出現副反應;通常有效劑量為100-150mg,3次/d;

③偶有患者用阿普唑侖有效,最大劑量3mg/d分次服用。

2、手術治療

少數癥狀嚴重、以一側為主和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人可行腦深部神經核團損毀術,腦深部電刺激(dbs)置入術。

腦深部電刺激(dbs),又稱腦起搏器 ,在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植入電極 ,釋放高頻電刺激 ,抑制瞭過度興奮的神經元的電沖動 ,減低瞭其過度興奮的狀態 ,從而減輕特發性震顫的癥狀。治療緩解特發性震顫的主要癥狀:手、頭或下肢的震顫等。腦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電子裝置 ,包括一個脈沖發生器、一根電極和一根延伸導線 ,這些部件均植入體內。植入體內的部件不會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

dbs技術比以往的手術方法有其突出的優點。首先 ,dbs是可逆的和可調節的。手術不毀損神經核團 ,隻是使其暫時處於電麻痹狀態 ,改善神經功能 ,神經核團麻痹的程度、范圍可通過設定腦深部電極的電流、電壓、頻率及電極位置等多個因素來調節。在術後漫長日子裡 ,還可隨病情變化而不斷調節 ,可以長期控制不斷發展變化的特發性震顫癥狀。其次 ,dbs是可體驗的。手術植入電極後 ,可通過臨時刺激的方法 ,讓病人切身適應、體驗和觀察,再決定最終和最佳的電極植入位點。再次 ,dbs是可發展的。手術保留正常腦組織的神經功能 ,為以後可能出現的新方法創造條件 ,也就保留瞭患者獲得新生的權利和希望。最後 ,dbs是雙側的。對雙側特發性震顫患者的癥狀都可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而毀損雙側蒼白球或丘腦 ,容易出現嚴重的並發癥。加之dbs很少出現副作用 ,這是病人樂於接受的重要原因。正由於上述優點 ,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發達國傢 ,已經很少人去做毀損術 ,接受腦起搏器治療的特發性震顫患者越來越多,在國內,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是率先開始用腦起搏器治療特發性震顫患者的醫院,已經治療瞭相當多成功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