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的主要養生之道,尤重養神。養神,指調攝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養神是一種觀念,是人對自身認識的一次回歸,具有更多的社會內容,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慎獨其身,不是消極無為而是追求真正的人生,對人格有強化作用。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由此可見,養生重在養神。養神具體怎樣做呢?我們來瞭解下吧。

中醫養生之智慧養生

每天吃油鹽,多少最合適:

有一個公式可以算一下:用5乘以體重得到的數字。比如說體重50公斤,用5乘以50就是250(克),這就是一天的主食參考量。但是這個主食隻是不加油的白米飯和饅頭片。如果你是吃的蛋炒飯、醬油炒飯之類的,就另當別論瞭。加瞭油的主食熱量會上漲2.5倍。

每天用油多大約是小酸奶杯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這還是沒有動脈硬化、沒有高血脂情況下的量。

還有吃鹽,每天應控制在5~6克左右,一啤酒瓶蓋大約裝4克,可以此做參考。而且這些鹽還包括大醬、味精、咸菜中的鹽。一小塊兒腐乳含鹽量一般在5克,一段最細的香腸含鹽量也在5克,如果你早上吃瞭一塊兒腐乳或一根兒香腸,意味著你這一天都別再吃鹽瞭。

燉雞湯,最好先去油:

燉完一鍋雞肉,吃肉好還是喝湯好?很多人認為雞湯有營養,其實吃肉好。雞湯裡的蛋白質隻有5%,大部分的蛋白質都在肉裡。而且湯裡的油多,膽固醇高。廣東人及東南亞人愛喝湯,但他們很會喝湯,先把雞燉好,冷卻後,把上面的浮油撇去,然後再加熱喝湯。湯煮的時間越長越好?其實不是的,煲湯時間太長,肉中的蛋白質變性,營養物質不會滲透出來瞭,不好的物質反而能透出來,所以,煲湯兩個半小時以內最好。

順應規律,不吃反季節食品:

春天陽氣升發,適合吃嫩芽,如香椿芽、豆芽、筍芽等;夏天多吃綠葉菜、瓜果梨桃;秋天幹燥,宜吃多汁的食物;冬天食物偏少,人們大多吃植物的種子,如瓜子、花生、栗子、堅果等,種子是植物營養精華的濃縮。我們常喝的臘八粥,就是將各種豆子放在一起煮,熱量高,有助抗寒。有人說我偏偏喜歡夏天吃瓜子,冬天吃西瓜。夏天吃多瞭瓜子會上火,而西瓜是解暑利尿的,冬天需要解暑嗎?所以說,不要破壞大自然的規律,到什麼季節吃什麼東西。否則,隻吃其形,不吃其味,許多營養價值都沒有吃到。

中醫養生重在養神

古往今來,醫傢、道傢、養生傢們都十分重視精神調養,重視精神治療和心理養生的作用。認為養生的關鍵在於排除雜念。保持心地純樸專一,順乎天理,就能達到養生的目的。他們認為“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致也”。著名醫傢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來氣血弱,不會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樂,病都卻。心病還將心藥醫,心不快活空服藥。且來唱我快活歌,便是長生不老藥。”

神隻可得,不可失,隻宜安,不宜亂。傷神則神衰,神衰則健忘失眠,多夢煩亂;不守舍則發為癲狂,甚則昏厥。安神者在於七情適度,喜、怒、憂、思、悲、恐、驚各有法度,適可而止。“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五臟所傷則精神渙散,精神渙散則神志衰減,神志衰減則諸病叢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現代醫學也證實,人類疾病有50%~80%是由於精神過度緊張引起的,如高血壓、心動過速、神經衰弱等。

對於養生,中醫有“藥養不如食養,食養不如精養,精養不如神養”的說法。所謂養神,主要是指註意精神衛生。要做到安靜和調,神清氣和,胸懷開闊,從容溫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養其神也”。如果人們隻註意養身,加強飲食營養,不懂得養神,不善於養神,是難以獲得健康長壽的。自古以來無數事例表明,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人,能過古稀之年者不多見,而胸懷開闊情緒樂觀者,往往可享高壽。若“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生於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人進入老年之後,由於社會角色、人際關系、健康狀況、性格情緒等都會發生改變,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產生孤獨、憂鬱、失落、自卑等消極心理。從養生角度講,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樂觀情緒、高尚涵養和歡暢心境,對延年益壽意義重大。因此,老年人在註重“養身”的同時,更應重視“養神”與“調神”。

總之,祖國的中醫養生,著重精神。神的充耗安亂,關系到人的健康長壽,養生應當養神。人們若能遵循古訓,修德養性,培養情操,健腦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壽。

春季養神調補方

運動健神。冬去春來,氣溫漸漸升高,人體陽氣漸趨於表,流向皮膚的血液增多,各器官負荷加大,而對大腦供血不足,機體尚不能馬上協調適應,人會感到疲倦,出現“春困”現象。對付的好辦法就是外出鍛煉。《黃帝內經》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因此,在春日的清晨或傍晚到空氣清新的野外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放風箏等,常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解除“春困”煩惱,可使人體健神清。

養精保神。中醫認為,精、氣、神是人體三寶,神由先天之精生成,需後天的滋養才能旺盛。《服氣經》中說:“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春天要有規律的生活,節制房事,不妄作勞。風和日麗的天氣到清靜寬敞之環境中調息凈心,可使周身氣血通達,起到養精保神作用。

睡眠安神。古人稱睡眠為“眠食”,清代曾國藩說:“養生之道,莫大於眠食。”故有“不覓仙方覓睡方”的名言;世界衛生組織把“睡得香”確定為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春三月如何進入甜蜜的夢鄉呢?

一是順應自然規律,做到起居有時,夜臥早起;

二是講究睡姿,睡覺時宜“臥如弓”,以右側臥位為好,利於全身放松,睡得安穩;

三是先睡心後睡眼,如《老老恒言》中說:“入寢時,將一切營為計慮,舉念即除,漸除漸少,漸少漸無,自然可得安眠。”

四是有良好的睡眠環境,居室要幽靜,溫濕度適宜,空氣新鮮,床鋪舒適。這些都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睡得香,自然體健神爽。

老人中醫養生關鍵是養心

心理養生(養神)是中醫養生的主要方法

中醫養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飲食、生活、氣功、導引、方藥、功法等,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三方面,即養神、養形、養精。其中養神在養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先哲們已經認識到精神調攝在養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瞭許多具體的攝養方法,如老子提出的“見李抱樸”,“少思寡欲”、“致虛極,守靜篤”,莊子則進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孔子提出瞭“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強調道德修養在養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黃帝內經》在繼承先秦諸子養生思想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確立瞭精神調養的理論和方法。如其認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強調瞭心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我們現在所謂的心理養生主要是養“神”。“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整體生命活動現象;狹義是指中醫學心所主的神志,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性格、情感等活動。神主形,無神則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它既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化,主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又能調節臟腑組織器官等,使之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緩沖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從而維持形體與外界的平衡。古人非常註重養神,正如《素問上古天其論》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所以說,心理養生是中醫養生最重要的方法。

情志與情志致病

情志即七情五志。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五志是指喜、怒、憂、思、恐五種情感與五臟相對關系,《素問應象大論》雲:“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悲)思恐(驚)。”《內經》中提到:“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說明每個臟腑都有其情志活動,這種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產生的情感反應,是身體健康的表現。隻要不過分過激,不會影響健康。若刺激過強或持續時間過長,臟氣受到沖擊,氣機逆亂,就可造成人體的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中醫養生的常見三大誤區

誤區一:養生不關年輕人的事

切勿認為養生僅是為瞭長壽,或認為養生隻是老年人的事。養生在於調和陰陽,流通氣血,保證人體的健康,同時也提高心理的調適能力。現代人的壓力大瞭,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呈現年輕化,因此對於任何年齡的人來講,養生是必不可少的。

誤區二:看中醫就是吃中藥

西醫將人體當做機器,如某個部件損壞,就更換維修。而中醫則將身體與精神當做一體,陰陽二氣互立互存,因此中醫在治療疾病時,往往是將身體恢復到陰陽平衡的狀態,疾病也就治愈瞭。所以預防疾病中醫更有效。主要調整途徑有內服和外敷,及各種中醫養生方法。

誤區三:輕微不舒服就趕緊吃藥

“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頻繁吃藥會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而人體免疫功能有很強的抗病毒能力及自我恢復能力,因此要健康,增強自己抵抗能力非常重要。要懂得一些中醫保健知道,既能防患於未然,也可自行調養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