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危害總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老年人骨質疏松越來越普遍,特別是長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活動少,鍛煉少,接觸太陽少,加之吸煙飲酒、喝過多咖啡、吃肉多、營養不均衡、長期使用激素藥物等,都會不知不覺促發骨質疏松的發生。那麼,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的方法是什麼?

骨質疏松的危害

骨質疏松的危害一:輕度時沒有明顯感覺,但骨鈣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強度逐漸下降,骨的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逐漸會出現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發展到關節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樓、負重或用力時疼痛。

骨質疏松的危害二:其中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最多見,也最不容易被發覺而漏診。壓縮輕者沒感覺,重者會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壓縮後不錯位,數月後穩定下來,疼痛自行緩解,多數人以為勞損或不重視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時才發現壓縮骨折,但風險是該處椎骨或其他椎體還會繼續骨折。

骨質疏松的危害三:嚴重時翻身、起坐、行走困難,甚至脊柱變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縮短、駝背,內臟功能受影響,還可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改變等。更重者會出現脆性骨折,即輕微創傷或者在未受傷的日常生活中就可發生骨折,比如跌倒常會發生大腿根、股骨頸、髖骨骨折或因支撐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樓梯踩空腳後跟跟骨骨折;彎腰、抬物等椎骨骨折。

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的方法

據統計,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骨質疏松的發病總人數已逾1.73億,而這群人的骨折或其他嚴重骨病的患病幾率大大高於正常人,因骨質疏松導致的髖關節骨折一年內病死率達20%,生存者約50%致殘。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骨質疏松癥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嚴重性僅次於腫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對於骨質疏松癥的防治,目前仍是國內外公認的一個難題,西醫用於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大致分為三類,即促進骨礦化、抑制骨吸收和促進骨形成三類藥物。但這些藥物長期應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問題,或大劑量使用存在一定副作用,或價格昂貴難以廣泛應用,或療效不確切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甚或引起較為嚴重的並發癥。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癥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補益肝腎 壯骨治本

中醫認為“腎”與“骨”密切相關,《素問·五臟生成》曰:“腎之合骨也。”《素問·宣明五氣》曰:“腎生骨髓”,“其充在腎”。即腎藏精,主骨而生髓。清代唐容川的《醫經精義》有“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者骨強”的說法,闡釋瞭骨之固密和空疏是腎精盛衰的重要標志。腎髓充足,則骨骼生化有源,堅固充實,強健有力。若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養,脆弱無力。腎衰骨髓枯筋痿,發為骨痿。

腎和肝兩臟關系密切,“乙癸同源”,“母子相生”,肝主藏陰而用陽;腎藏真陰寓元陽,隻宜固藏不宜泄漏,為陰陽之本。肝腎交融,相互滋養,則腎精充沛,肝血充盛,筋骨健壯。眾多臨床治療結果顯示:中醫藥補益肝腎方藥具有明顯改善骨密度和骨強度的作用,表明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不僅可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還可改善骨的顯微結構,增加骨的強度,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率。

通經活血 止痛治標

疼痛是骨質疏松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由於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導致骨小梁的破壞、消失,以及骨膜下皮質骨的破壞均可引起全身骨痛。此外,由於骨質疏松,骨骼的承重能力明顯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長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勞、勞損,從而產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為甚。不及時防治會出現骨折、駝背、腰髖膝關節活動受限,呈現“尻以代踵,脊以代頭”的體位。

中醫認為,“腎者,原氣之所系”。腎精所化之氣為臟腑經絡功能的原動力。腎精不足,氣血化生乏源,不能榮養皮肉、筋骨,不榮則痛。腎氣虛,無以推動血行脈中,則經脈不通;腎陰虛脈道澀滯,氣滯而致瘀;腎陽虛不能溫煦推動血液,陽虛生寒,血液凝滯致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

瘀為百病之根,久病多瘀,久痛必瘀。通經活血中藥具有使氣血流通,經絡通暢,強骨止痛的功效。

未病先防 安全有效

人們一般認為骨質疏松癥是老年病。但是,骨質疏松癥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年累月積累的結果。所以,預防骨質疏松要從年輕時期開始。《素問·上古天真論》已有“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搞;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的記載,古人也有“人過四十,腎氣始衰”的認識,說明人過四十,骨骼失去腎精的滋養而逐漸退化、衰老。

由於導致骨質疏松的因素有很多,而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復到原有的狀態,因此未病先防是關鍵。未病先防,增加骨量儲備,阻止鈣質繼續流失,將會大大減輕骨質疏松的程度。而均衡的營養和適度的體育鍛煉是標本兼顧的有效方法。骨質疏松癥的“治未病”原則是:飲食+運動+藥物+早期骨密度檢測。

為瞭維持骨骼健康,延緩骨量流失,人體需要每日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醬、海帶、蝦米等。維持每日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戶外運動,保證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預防骨質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骨質疏松的治療及預防藥物中,活性維生素D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藥物既能增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促進新骨形成,又能減少骨量丟失。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補腎健骨膠囊、骨健膠囊、骨松寶膠囊、護骨膠囊等,能改善骨密度及骨質疏松癥的相關生物指標、改善癥狀等。在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安全性方面,目前的文獻研究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另外,應用艾灸療法可有效防治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也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在骨質疏松危害之前阻止它。因此,預防骨質疏松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早。

骨質疏松有哪些癥狀

骨質疏松可不是一件陌生的疾病,一般在電視上我們能看骨質疏松的患者要補充鈣質,不然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建議大傢出現瞭骨質疏松的癥狀,要盡早進行有效的治療,醫生介紹,骨質疏松有以下四種癥狀,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下吧,希望對大傢有所幫助。

1身長縮短,脊椎是承受人體絕大部分的重力,如果脊椎受到影響,但是承重能力下降,就會容易變形,椎體受到壓縮,其長度縮短就會表現為患者的身長縮短。

2骨折,由於患者的骨骼出現瞭退行性改變,發生骨折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旦發生瞭骨折,造成的傷害無疑是非常嚴重的。

3疼痛,隨著疾病的發展,疼痛也會向脊柱向兩側放射,這種癥狀在仰臥和坐位的狀態下會有所減輕,如果患者的脊神經受到瞭壓迫,患者的四肢也會產生放射性疼痛。

4呼吸癥狀,如果患者的胸廓受到瞭壓迫而出現畸形,影響到肺功能就會導致肺活量降低,從而導致呼吸功能異常。

註意事項:骨質疏松早發現,四種癥狀要關註。希望大傢對於這四種癥狀可以有充分的認識。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1在平時的飲食中,要註意營養均衡。先要補充充足的鈣質,就要常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可選用牛奶、雞蛋、魚、雞、瘦肉、豆類及豆制品等;還有充足的維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謝上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就要多吃新鮮蔬菜,莧菜、雪裡蕻、香菜、小白菜,還要多吃水果。

2平時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讓自己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

3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註意事項:忌辛辣、過咸、過甜等刺激性食品。

骨質疏松前期癥狀

1.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癥,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瞭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

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癥。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5.骨密度測量

瞭解瞭骨質酥松的前期癥狀,這對於大傢能夠更好地認識骨質酥松這個疾病也是很有幫助的。不僅如此,知道瞭骨質酥松的前期癥狀,這對於骨質酥松患者本身來說也是有著一定的好處的。在以後的生活中,大傢就可以利用骨質酥松前期的癥狀來對自身或者他人進行有效的判斷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瞭骨質酥松癥的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