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經常加班,飲食生活不規律,導致胃部健康受損,胃部出現不適時通常靠吃藥來解決,結果時間越長越糟糕,胃病是要養的,吃藥隻能解決一時的疼痛問題,那麼,胃病要怎麼養呢?養胃護胃吃什麼?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

吃什麼食物養胃護胃

1、鮮而淡

食物一定要新鮮,不吃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烹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溫而潔

食物溫度要溫暖適宜,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飲食,盡管天氣寒冷,但是也應該不吃過燙的食物。食材一定要清洗幹凈,烹飪食物時也應該註意清潔衛生。

3、軟而緩

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飪時要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軟易消化,少吃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腸負擔。進食速度要緩慢,細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4、少而精

每餐飲食量要少,七八分飽即可,忌暴飲暴食。食物的品種和烹飪要精細易消化,粗糙的、含粗纖維的食物不易消化,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發胃痛、飽脹等。

其次,這7種食物最養胃

1、山藥

隨著天氣漸冷,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癥狀。經常熬山藥粥喝,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2、紅薯

性平,味甘,補脾益氣。《綱目拾遺》中記載其“補中,暖胃,肥五臟。”天寒食用,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可清腸減肥。

3、卷心菜

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癥。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卷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泄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4、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5、桂圓

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6、胡蘿卜

性味甘平,中醫學認為它“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卜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卜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7、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上面為大傢介紹瞭養胃護胃的原則及養胃護胃的食物,有胃病的朋友一定要註意飲食,不能一胃痛就吃止痛藥來解決問題,當然,養胃護胃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三大養胃方法有奇效

一、養胃茶療法

茶療在調理胃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采取“寒者溫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方法,調節患者的體質,並根據“通則不痛”的原理以理氣、活血、和胃、止痛,達到治根的目的。俗語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茶療,即是調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茶療溫和持久,古老的中醫,很早就有“茶為萬病之藥”之說。茶療除瞭具備茶的一般健康功能外,還有自己獨特的藥養功效。有針對性選用各種茶材,能起到很好的調理治療的效果。

茶療具備其他藥物的功效,但異於藥物,特別在改善體質,治療小病,慢性病,預防重大疾病方面有它的優勢。用中藥材料萃取配制而成的藥茶,取代日常茶飲,可以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茶療也是源自中醫理論的,它的保健機理同其他中藥類似。

茶療就是通過飲茶來調理身體,或治療相關病癥。在茶飲中添加不同的通過生物萃取的藥材,泡制出一杯適合相應病癥的、帶著清香的藥茶,幫你消減痛楚、強身健體、保持活力,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粗鹽、細鹽或精鹽均可)先用開水沖調,待食鹽溶化後再加入少許冷開水,使之成為:“溫鹽湯”即可飲服。

二、食鹽養胃有奇效!

1、清理胃水

早晨空腹時,飲淡鹽湯1杯,不僅可清理胃火、清除口臭和口中苦淡無味的現象,還能增強消化功能、增進食欲、清理腸部內熱。

2、治肝順胃

肝氣胃痛是胃病患者常見的病狀,可采用食鹽茴香熱敷療法。方法是31克、小茴香16克,搗碎。加入粗鹽1碗(約400至500克),將上述藥料一同放入鍋中炒熱後盛起放入佈袋內,用毛巾包裹後趁熱熨貼胃部和背部,可使患者胃部的痙攣部位松弛舒暢,起到通順胃氣、消解胃病的良好效果。

三、早餐常吃薑絲蒜片養胃抗寒

很多人習慣在外面吃早餐,既方便又省事。我傢卻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己做早餐。早餐桌上,饅頭、面包、花卷、面條等等可以隨口味變換,可是有一樣小菜始終呈現在早餐桌上,那就是“薑絲大蒜片”。

“薑絲大蒜片”出現在我傢餐桌上十分偶然。母親有著多年胃病,十幾年來不能沾米飯。和一個搞中醫的朋友談起,他推薦瞭一個方法,就是經常食用 “薑絲大蒜 片”,長期堅持,對身體十分有益。

這是因為生薑性味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孔子就主張:“每食不撤薑。”民間則有“早上三片 薑,賽過喝參湯”及“十月生薑小人參”之說。“每天三片薑,不勞醫生開處方”更是被人們所熟知。

大蒜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 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尤其是其中豐富的大蒜素,能殺死更多種致病真菌和鉤蟲、蟯蟲、滴蟲。生吃大蒜是預防流感和預防腸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做法

將大蒜剝皮後切成片,蒜片放置幾分種,使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氣中充分結合產生大蒜素,再把生薑洗凈切成絲,兩者拌在一起,放入少量的鹽,輕微地醃一下, 使薑絲與大蒜片混合在一起,然後再撒上麻油,這樣,一個既養胃開胃、又消炎抗菌的可口小菜就做好瞭。

無論是吃饅頭還是面包,或者中式的面條,“薑絲大蒜 片”均可佐餐,可謂亦中亦西。

“薑絲大蒜片”還順帶有一個的美容作用,由於生薑中的薑辣素進入體內後能產生一種抗氧化本酶,具有很強的對付氧自由基的本領,所以,經常吃這個小菜還能預防衰老,老年人常吃更是可除“老年斑”。

養胃護胃必知的四大養生穴位

內關穴、公孫穴

內關是人體上的重要穴位。內關在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的地方。公孫在足內側緣,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內關和公孫都是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有8 個,4個在上肢,4個在下肢。中醫常把上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和下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相配,組成4對,每一對都有獨特的治病功能。 內關和公孫就是專治心、胸、胃病的一對。

足三裡穴

“肚腹三裡留”,足三裡是調養脾胃的大穴,也是人體的重要強壯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以用足三裡這個穴位治療。足三裡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六腑的健康問題首選它們對應的募穴治療,胃是六腑之一,所以養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

日常保養胃部,治療胃痛,可以常常按摩這4個養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薑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們。胃痛嚴重的時候,可以用拇指分別對這幾個養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連續按揉3~5分鐘便能止痛。

順便提一下,上述4個養生穴位,對治療嘔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嘔吐也是日常多發病,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外感寒邪、暈車暈船等都會導致嘔吐,嘔吐的時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個穴位,每個養生穴位3~5分鐘,能立即止吐。

中醫專傢推薦正確養胃有三方法

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采取寒者溫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方法,調節患者的體質,並根據通則不痛的原理以理氣、活血、和胃、止痛,達到治療的目的。俗語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可見調養的重要。中醫養胃是根據人的不同體質、不同季節、所患的不同胃病進行辨證調養,以達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盡快康復、減少復發的目的。

中藥調養護胃法

常用的養胃中藥有茯苓、白術、黃芪、人參、淮山、薏米、靈芝、黃精、刺五加、沙參、大棗、甘草等。

針灸推拿法

針推法是養胃的有效方法,針灸能促進胃腸蠕動,可每晚灸足三裡及中脘穴,亦可針刺足三裡,有顯著的養胃功效。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兩手相疊,於上腹部作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動力和免疫功能。每天早晚兩次,養胃作用顯卓,能治病防病。

自然療法

一是飲食調理。食宜清淡、溫熱熟軟,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類制品、粗糧等,令大便通暢,脾胃和健。飲食要有節制和節度。二是精神調攝。情志刺激可損傷脾胃,故調攝精神是養胃的重要條件之一,可用各種方法使情志怡暢,如寄情於各種文藝、書、畫、花卉、會友清談等,使精神愉快,食欲旺盛。三是運動養胃。適當的運動有養胃健脾之功,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而且能增強脾胃健運功能,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太極拳、太極劍等。

養胃護胃的按摩法

1.第一步,按揉膀胱經

膀胱經位於我們背部脊柱的兩側一個半橫直的位置,用掌根按在背部兩側的肌肉上,一直從肩胛部按揉到腰底部,從上到下可以重復三到五遍。

2.第二步,拿揉小腿

先用雙手拿揉小腿的下方,從上到下拿三到五次,拿的時候力度不要過大,因為小腿比較敏感,然後用靠近掌根的部分來交替按壓小腿內側,反復三到五次就可以瞭,按壓的力度不宜過大過猛,因為腿的內測是比較敏感的。

3.第三步,滾揉腹部

把手攥成一個拳頭,掌心是虛的,把手放在臍旁,用另一隻手壓在這隻手上,然後滾動,滾動的時候是做順時針的運動,是手在自轉,是圍繞著肚臍在轉動,揉的時間大約是20到30秒。

4.第四步,推腹

從上到下,從胸骨最下面一直推至小腹,重復10到20次。

5.第五步,點揉中脘穴、天樞穴、足三裡

中脘穴的位置在我們的胸骨最下方,與肚臍之間聯線的1/2處,把我們的兩個拇指重疊,放在中脘穴上,順時針的做揉法,揉的時間大約是20到30秒。天樞穴位於我們肚臍左右兩橫指的位置,按揉20到30秒的位置,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處,順時針的做揉法,按揉20到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