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是一種有機物,俗稱酒精,結構簡式CH₃CH₂OH、C₂H₅OH,分子式C₂H₆O,是帶有一個羥基的飽和一元醇,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氣味,並略帶刺激。有酒的氣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醇這種物質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

在初高中化學,它是中性.但是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中性的物質,反應CH3CH2ONa+H2O=NaOH+CH3CH2OH 這個反應可以看出,乙醇鈉的堿性比氫氧化鈉強,乙醇鈉在水體系中無法存在而轉換為氫氧化鈉.所以,乙醇的堿性比水強,換句話說,乙醇是廣義上的堿性物質.

至於樓上所說的乙醇與鈉反應所以顯酸性,不錯,但是,水也能與鈉反應也是顯酸性的,而同樣顯酸性的物質,要比較酸性強弱就要比較其鹽的強弱瞭,所以上述反應其實是一個強酸(水)與弱酸鹽(乙醇鈉) 反應生成弱酸(乙醇)與強酸鹽(氫氧化鈉)的反應.

還有樓上的說得那個路易斯酸堿體系,同樣水也可以提供電子對,要看它強弱同樣要比較提供電子對的難易程度,不能籠統地說我能提供電子對我就是路易斯酸或路易斯堿

酒後吃甜點和水果可加快乙醇代謝不易醉酒

中國酒文化源源流長,什麼無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辦事更是離不開酒,如果客人沒有喝醉,主人會認為沒有盡到地主之誼。其實客人累,主人也累,陪酒的人更累。“這酒啊,看起來像水,喝到嘴裡辣嘴,喝到肚裡鬧鬼,走起路來絆腿,半夜起來找水,早上醒來後悔!”但是,這酒又不能不喝,後悔也要喝下去,那麼怎麼能做到千杯不醉,或者喝完酒能及時醒酒,而不受醉酒之苦呢?

1、不要空腹飲酒,因為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可以在赴宴之前吃點東西。那具體吃點什麼好呢?一般吃點高蛋白的比較好,例如吃兩個雞蛋,喝點牛奶,豆漿等,因為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結合,發生反應,減少對酒精的吸收。註意,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粘膜,甚至誘發癌癥。

2、不要和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一起喝,這類飲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體吸收酒精。更不要多種酒混著喝,喝一杯啤酒再來一被白酒,接著是一杯葡萄酒,這樣很容易就倒下。

3、喝白酒時,要多喝白開水,以利於酒精盡快隨尿排出體外;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喝酒之後,盡量飲用熱湯,尤其是用薑絲燉的魚湯,特別具有解酒效果。

4、由於酒精對肝臟的傷害較大,喝酒的時候應該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還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5、民間流行喝濃茶解酒的說法沒有什麼科學根據,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堿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因此酒後可以喝點淡茶,也可以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

6、宜慢不宜快。飲酒後五分鐘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鐘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7、食飲結合。飲酒時吃豬肝最好。這不僅是因為其營養豐富,而且因為豬肝可提高機體對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飲酒的人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的丟失,而豬肝又是維生素B最豐富的食物,故吃煮豬肝或炒豬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8、甜點加水果。飲酒後立即吃些甜點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狀態。俗話說“酒後吃甜柿子,酒味會消失”,這話不錯。甜柿子之類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謝掉,甜點心也有大體相仿的效果。

乙醇的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開始使用谷物釀酒瞭,酒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3-4] 釀酒至少始於中國早期農耕時代。漢代劉安在《淮南子》中提到“清盎之美,始於耒耜”。[3-4] 晉代的江統在《酒浩》中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又雲杜康。有飯不盡,委徐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江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谷物自然發酵釀酒”學說的人。[3-4] 方心芳先生則對此作瞭具體的描述:“在農業出現前後,貯藏谷物的方法比較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後會發黴和發芽,吃剩的熟谷物也會發黴,這些發黴、發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時期的天然曲孽(nie),將之浸入水中,便可以發酵成酒,即天然酒。人們不斷接觸天然曲集和天然酒,並逐漸接受瞭天然酒這種飲料。

久而久之,就發明瞭人工曲孽和人工酒。”[3-4] 現代科學對這一問題的解釋是:淀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和酒精,自然轉變成瞭酒香濃鬱的酒,而酶則是由自然界的微生物所分泌的。[3-4] 在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無須經過液化和糖化,便可以發酵成酒。酒精還用在日常所喝的酒水中(食用酒精)。[3-4] 在工業上,酒精有廣泛的運用。

乙醇的物理性質

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既能溶解許多無機物,又能溶解許多有機物,所以常用乙醇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氫氧化鈉,又能溶解油脂,讓它們在均相(同一溶劑的溶液)中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反應限度。

乙醇的物理性質主要與其低碳直鏈醇的性質有關。分子中的羥基可以形成氫鍵,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化合物極性大。室溫下,乙醇是無色易燃,且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性液體。

λ=589.3nm和18.35°C下,乙醇的折射率為1.36242,比水稍高。作為溶劑,乙醇易揮發,且可以與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劑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烴類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烴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與乙醇混溶。隨著碳數的增長,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顯下降。

由於存在氫鍵,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羥基的極性也使得很多離子化合物可溶於乙醇中,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銨、溴化銨和溴化鈉等。氯化鈉和氯化鉀則微溶於乙醇。此外,其非極性的烴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極性的物質,例如大多數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劑、增色劑和醫藥試劑。

乙醇的主要種類

1、按生產使用的原料可分為淀粉質原料發酵酒精、糖蜜原料發酵酒精、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

淀粉質原料發酵酒精(一般有薯類、谷類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質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再進一步由酵母發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發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經過稀釋殺菌並添加部分營養鹽,借酵母的作用發酵生成酒精);

和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利用造紙廢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發酵成酒精,主要產品為工業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

2、按生產的方法來分,可分為發酵法、合成法兩大類。

3、按產品質量或性質來分,又分為高純度酒精、無水酒精、普通酒精和變性酒精。

4、按產品系列(BG384-81)分為優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其中一、二級相當於高純度酒精及普通精餾酒精。三級相當於醫藥酒精,四級相當於工業酒精。新增二級標準是為瞭滿足不同用戶和生產的需要,減少生產與使用上的浪費,促進提高產品質量而制訂的。分子結構

乙醇圖集圖冊C、O原子均以sp³雜化軌道成鍵、極性分子。

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H、O 三種原子構成(乙基和羥基兩部分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的產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產物。

乙醇分子中的羰鍵(碳氧鍵)和羥鍵(氫氧鍵)比較容易斷裂。

式量(相對分子質量): 46.07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