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指的是高壓低於90毫米汞柱(12千帕),低壓低於60毫米汞柱(8千帕)。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汞柱,也稱為低血壓。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平時我們討論的低血壓多為慢性低血壓,即血壓長期偏低,並伴有頭暈、頭昏、乏力、易疲勞等癥狀。那麼血壓低的人應該多吃什麼食物。

血壓低的人應該多吃什麼食物

把鹽換掉

用一些新鮮或者幹貨來調味。可以嘗試迷迭香,蓬蒿,蒔蘿,牛至,辣椒,百裡香、檸檬(檸檬汁),調味醋,蒜等。

根據MSNBC.com報道,冷凍食物的確很方便且容易處理,但是他們一般都包含瞭大量的鹽,並且往往都沒有配備足夠的蔬菜。

沙拉、三明治等都是不錯的健康選擇。但是如果你使用番茄醬、芥末、醬油、沙拉醬等就會添加過量的鹽,那就試下橄欖油和香醋吧!

培根、火腿、香腸、醃臘肉等富含鹽分,應該節制食用,盡量以新鮮肉類代替。

醬菜、橄欖、酸菜等罐頭都是用鹵水來保鮮的,他們就無一例外的含有大量的鹽分。但如果你自己動手制作就可以控制鹽分瞭。

首先全麥面粉有助消化,其次它可以幫你減輕體重避免一些超重引發的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等。

一片牛油比同等分量的低脂牛奶要多兩倍的鹽分。應該選用天然牛奶或者芝士(未經加工)作為你的低鹽營養餐。

血壓低頭暈飲食該怎麼調理

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飲食調理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暈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鬥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 12~15 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6、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老年人別輕視低血壓危害

老年人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低血壓可能是一過性的,也可能是長期性的,其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容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

發生低血壓的原因很多:許多藥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患有高血壓的人服用降血壓藥過度會引起低血壓;許多人在排尿時由於尿液的排出,腹內壓突然下降,回心血量減少而發生一過性低血壓昏厥,這種情況往往更易發生於老年男性夜間起床排尿時或排尿後;對於年老體弱的老年人來說,患病後長久臥床,會導致植物神經調節功能減退,再加上營養不良也易發生低血壓;體質瘦弱的老年婦女好發體質性低血壓,並且可有傢族遺傳傾向,患者平時有頭暈、心跳、乏力的感覺,往往在醫院查不出什麼病,這是因老年人心肌張力減弱,血管壁彈性喪失所致。另外,患有貧血、急性失血、心臟病、糖尿病、胃出血、中風等病時也易並發低血壓。

老年性低血壓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降壓過度者應暫停服降血壓藥,患有貧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時要及時診治;如果患的是體位性低血壓,在起立或起床時要使動作盡量緩慢,不可操之過急,每變換一次體位,要休息2—3分鐘;體質虛弱者宜加強營養。

低血壓患者要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心血管和神經調節功能。國外有位學者說過:“鍛煉身體可以代替許多藥劑,但任何藥劑也代替不瞭鍛煉身體。”低血壓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在飲食方面應註意增加營養,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約為正常食鹽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攝入鹽後還要多喝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升高血壓。選用滋補藥可調節血壓,可每日服用桂圓肉6克,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人參或中藥,也可用肉桂、桂枝、炙甘草各9克,開水浸泡,當茶飲,連服10—20天,效果也很好。

低血壓有哪些表現

根據低血壓的起病形式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1.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癥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范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癥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定義為: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註的癥狀,這些癥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藥或精神類藥物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某些疾病或藥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癥、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癥等,以及服用降壓藥、抗抑鬱藥。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壓也可以出現頭昏、頭暈等低灌註的癥狀。

低血壓的檢查:

1.體格檢查

對低血壓患者除瞭註意分別測量臥位與立位血壓外,尚應註意雙上肢以及上、下肢間血壓的比較測量,以排除多發性大動脈炎所致的動脈狹窄。除此之外,查體時還應註意患者面容、皮膚色澤、毛發分佈、胖瘦、有無水腫等一般表現;心臟查體尤應註意心音和心臟雜音的變化;神經系統檢查註意患者肢體感覺、運動以及共濟運動等。

2.實驗室及特殊檢查

根據病史和查體可以獲得患者低血壓病因診斷的線索,但若確立診斷尚需依靠必要的實驗室或特殊檢查。

如懷疑糖尿病者需進行血糖、尿糖測定;心血管疾病需進行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甚至心血管造影檢查,必要時也可進行血常規、血電解質、肌鈣蛋白、24小時動態心電圖測定、有創性電生理檢查、直立傾斜試驗、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等檢查;內分泌疾病的診斷需有垂體、腎上腺或甲狀腺功能測定的證據。如懷疑肺栓塞,可進行血氣分析、肺動脈CT、肺通氣灌註掃描等。如懷疑顱內病變或局灶性神經病變,則要進行腦電圖、頭顱和腦CT及磁共振。

低血壓患者日常生活的註意事項

低血壓是怎麼回事?

低血壓指的是高壓低於90毫米汞柱(12千帕),低壓低於60毫米汞柱(8千帕)。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汞柱,也稱為低血壓。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平時我們討論的低血壓多為慢性低血壓,即血壓長期偏低,並伴有頭暈、頭昏、乏力、易疲勞等癥狀。

低血壓患者飲食註意事項有哪些?

飲食是治療血壓低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並穩定在正常水平,消除血壓低帶來的種種不適癥狀。

1、低血壓患者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卜、芹菜、冷飲等。

2、不能吃玉米、芹菜、醋等降血壓食物。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選擇高鈉,高膽固醇的飲食,如動物腦,肝,蛋黃,奶油,魚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隨之增加,動脈緊張度增強,血壓將隨之上升。

5、葷素兼吃,合理搭配飲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6、如伴有紅細胞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鬥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7、常吃生薑,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薑末撒於菜湯中或用薑末泡水代茶。

8、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9、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10、適當增加食鹽用量,同時多飲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後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11、增加營養,吃些有利於調節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此外,適當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壓。

1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調節功能。體育鍛煉無論對高血壓或血壓低都有好處。

13、為防止暈到,老年血壓低患者平時應註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臥位或坐位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一點。

14、排尿性血壓低患者應註意,在排尿時最好用手扶住一樣較牢固的東西,以防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