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是孩子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學習、事業等。為瞭使孩子從小就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們就一定要重視學前教育。本文從學前教育與兒童的關系談起,就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作用進行瞭具體分析,以期讓廣大教師重視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學前教育與兒童的關系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順應瞭兒童身心發展的需求,是指以兒童發展規律為基礎的,影響性絕對勝於遺傳、傢庭以及其他因素給幼兒帶去的改變性教育活動,綜合性非常強,包括學前智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教育內容。而幼兒時期是人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的關鍵形成期,良好的學前教育有助於兒童智力的開發,促進其形成良好的性格,對幼兒的個性發展起到瞭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做好學前教育工作。

二、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作用

前文已經寫到瞭學前教育綜合性很強,包括智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內容,這就決定瞭學前教育在幼兒成長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幼兒年齡尚小,可塑性較強,隻要我們幼兒教師重視此階段的教育,抓好學前教育工作,關註幼兒智力的開發,重視其他方面的教育,就一定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促使其全面發展。

(一)學前教育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幼兒個性的發展提供可能

學前階段是個體最先接觸社會的關鍵時期。根據相關的研究證明,幼兒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在出生後六個月逐漸開始發育,在2-4歲這個階段是飛速發展階段,所以,在學前教育這個關鍵時期,必須加強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如表達能力、智力開發等,從而為幼兒接受新鮮事物提供充分的條件。而學前階段,培養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可以通過多種實施途徑。例如,遊戲教學,教師可以將遊戲融入學前教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成長,展現自我個性。以捉迷藏遊戲為例。幼兒的依賴性普遍較強,在進行此遊戲時時常會因找不到同伴而哭,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應該打擊正在遊戲中幼兒的積極性,直接讓藏起來的學生出來,安慰“搜尋者”,這隻會阻礙他們的成長,讓他們更加依賴長輩,很難獨立起來。反之,教師應該多鼓勵幼兒,告訴他們遇到困難要不放棄、不氣餒、迎難而上,先幫助幼兒重新振作起來,再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恒心完成任務,這樣,當幼兒再次遇到困難時,他們才能憑借自己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促使其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學前教育中性格培養對幼兒人格發展的必要性

學前期是個人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一個好的性格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在這個重要的階段,教師必須重視孩子內心的認知變化,註重培養幼兒的情感培養,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人格。每個幼兒都擁有與眾不同的個性,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註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對幼兒的實際情況要有充分的把握,對不同的孩子實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堅持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都得到鼓勵與贊美,促進幼兒人格的發展。如對於性格內向的幼兒教師要多提問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的訓練中成長,變得勇敢,變得自信;對於性格外向的孩子,教師要巧妙利用其性格特征,讓他們多交流,多交朋友,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鍛煉人際交往能力,還可以用活潑開朗的性格去帶動一些內向孤僻的孩子,可謂一舉多得。

學前教育有哪些原則

是對0歲至入小學前兒童實施教育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註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依據0歲~6歲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學前教育的原則可概括為: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

(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

(3)成人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

(4)以興趣誘發,在遊戲中成長;

(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學前教育的發展前景

我國的早教市場在1998年開始萌芽,經過10多年的發展,早教機構已經走過瞭一波迅速擴張期。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和以金寶貝、天才寶貝等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據著當前的早教市場。

據《前瞻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 年,我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較上年增加1.22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比上年增加318.86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30.53萬人,比上年增加17.75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56.6%,比上年提高5.7個百分點。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比較突出。

“十二五”時期,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學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95%、80%、70%。

充實隊伍,強化師資。幼兒是嬌嫩的花朵,幼師是護花的園丁。截止到2013年4月全國在園幼兒近3000萬,幼兒教師隻有130萬,有較大缺口。今後10年,我國學前三年適齡兒童人口將增至約5000萬。必須擴大充實幼兒教師隊伍,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辦好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和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立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培訓體系。今後3年,教育部將對1萬名園長和骨幹幼兒教師實行國傢級培訓,5年內各地將對園長和幼兒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依法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切實維護幼兒教師權益。

加大投入,保障經費。2013年,學前教育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總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間徘徊,遠低於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須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今後3年要有明顯提高,為破解入園難鑄牢“資金鏈”。中央財政已設立專項經費,2011年將投入3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此外,還必須強化幼兒園準入、安全、收費和保教質量等方面管理,合理制定公辦園收費標準,加強民辦園收費管理,堅決查處亂收費。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針對0--6歲學前兒童的一種教育。它包含兒童心理、營養保健、兒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隨著社會的進步,傢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的投資。這就直接導致瞭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這個專業良好的就業情況和薪酬待遇。本專業的大專、本科生更是供不應求,可以供職於大中型幼兒園、早教機構或相關幼教行業。如嬰幼兒音像、書籍、服飾行業等。

學前教育是21世紀幼兒教育的大趨勢。據最新的《中國人口統計年鑒》顯示,中國0~3歲的嬰幼兒共計7000萬人。2004年全國在園幼兒達到2089.4萬人,同比增長瞭4.5%;幼兒園比2003年增加瞭4638所,增長率為4%。幼教事業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與之配套的幼兒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需求激增,幼兒師范畢業生供不應求。盡管各地一些院校增設瞭學前教育專業,但仍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

學前教育的發展歷史

8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傢學前教育目標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註重整體發展方向轉變。60年代,美、日、蘇等國在冷戰和“知識爆炸”等因素的壓力下,都以高、新、難等原則進行中小學課程改革,教學內容逐級下放。尤其是美國心理學傢佈魯姆關於兒童早期智力發展的觀點,受到許多國傢的重視,加強早期智力開發成為美、蘇、日、德等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傾向於把早期教育誤解為早期智力開發,導致"智育中心",忽視學前兒童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

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和人文主義教育觀的復歸,8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工作者都呼籲要糾偏。

1985年6月在日本召開的“日、美、歐幼兒教育、保育會議”的中心內容,就是要求從"智育中心"轉向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人們意識到,各育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社會和情感問題應被看成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新修定的《幼兒園教育要領》,明確地將人際關系、環境、表現列入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中,以糾正偏重智育的傾向,促使兒童在天真、活潑、幸福的氣氛中得到良好的發展。美國幼兒教育界也普遍重視通過社會教育促進幼兒智力、社會交往能力、價值觀和自我意識的發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決。由於傢長們望子成龍心切,社會也要求高層次的人才,成人仍對幼小的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在兒童很小的時候,人們就對他們進行某一學科或某一方面如計算、閱讀、體操、芭蕾、鋼琴、健美、武術等方面的教育。這種單一的技能技巧訓練有著明顯的片面性,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無視兒童的興趣,強制行事,過於正規和嚴格,給幼兒個性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各國教育專傢認為,尊重。研究和瞭解幼兒的特點,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仍然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他們主張讓兒童通過自然經驗、社會交往和遊戲等方式自發地、自主地去學習。

不分年級教育在世界發達國傢已成為影響現行教育改革的一種重要潮流。1990年,法國政府頒佈關於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學習階段改革計劃的法令,進行打破傳統的年級概念的改革嘗試。其做法是:將2至11歲兒童的教育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一般由3個學年組成。每一個階段稱作初步學習階段,包括幼兒學校的小班和中班,兒童年齡為2至5歲。第二階段稱作基礎學習階段,包括幼兒學校的大班和小學前2個年級,兒童年齡為5至8歲。第3個階段稱作深入學習階段,包括小學後3個年級,學齡為8至11歲。

在美國,人們對學前教育中的混合年齡組和小學低年級中的不分年級計劃的潛在作用也倍感興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岡州迎接21世紀教育法案,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不分年級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到近代,年級制和班級授課制在推動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方面,發揮瞭重要的作用。但這種制度過於強調整齊劃一,忽視兒童的個性差異,因而在19世紀末開始的歐美教育革新運動中就受到批評。

不分年級教育的指導思想的核心是重視兒童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允許超前和落後,使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都能獲得有效發展。其次,不同年齡兒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動,通過社會交往,無論是年齡大的兒童還是年齡小的兒童,都能學到大量知識,並獲得社會能力的發展。再次,不分年級的教育還促進瞭教師對兒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師之間相互聯系的加強。最後,不分年級制有利於幼小銜接,使兒童從幼兒園教育自然地過渡到正規的學校教育。

各國學前教育事業在戰後雖然有較大發展,但一般說來,正規的學前教育機構如幼兒園和保育學校等仍難以滿足社會上的各種不同需要。許多國傢學前教育機構的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和靈活化。

學前教育的成考專業

培養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主幹課程

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學概論、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學前衛生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學,人體解剖生理學,遊戲學原理、教師口語等。

就業前景

隨著嬰幼兒生育高峰的臨近,使得“幼兒園短缺”、“幼師短缺”等問題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嬰幼兒傢長對此更是頗為擔憂。“2007年我們國傢要求兒童入園率需達到80%,但到2008年我國兒童入園率才達到47%,這個數字跟國傢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幼教專傢說:幼兒園短缺和幼師短缺是有一定關系的,“2011年北京市現有的資源隻能滿足一半的學生入園,也就是剛剛滿足瞭50%的幼兒的需求,幼師的缺口一直以來都是基本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