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人群呈上升趨勢,今天和大傢聊聊高血壓的飲食。高血壓的臨床癥狀一般表現:原發性高血壓一般起病緩慢,早期常無癥狀。一般有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癥狀。那麼高血壓腦出血的非藥物療法是什麼?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下面為大傢帶來介紹。

高血壓腦出血的非藥物療法

1、氣管插管

進行過度通氣,使CO2分壓保持在3.3~4.0kPa (25~30TOH),並保持呼吸道通暢,用於腦出血急性期,以改善腦缺氧,對腦細胞有保護作用。

2、局部物理降溫療法

溫度降低後,腦代謝率降低,耗氧量減少,有利於腦細胞恢復和減輕腦水腫。全身降溫可影響呼吸和心臟功能,且易發生肺炎等並發癥,故采用冰帽局部物理降溫為宜。

3、高壓氧(HBO)療法

HBO治療出血性中風傳統概念認為腦出血疾病HBO治療是禁忌的。但近15年來國外臨床研究有瞭進展。認為高壓氧主要是通過腦血管收縮降低,降低顱內壓,在高壓氧狀態下既能提高血、腦組織、腦脊液的氧分壓,又有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的雙重作用,從而改善腦缺血、缺氧的惡性循環,促進腦功能恢復。病程在一個且內者療效較好,一個月以後療效差。

4、外科治療

手術適應證一般取決於血腫大小和位置,如小腦出血由於位置重要,除非出血量小或癥狀輕外,一般需要急診手術清除血腫。對大腦半球淺部或殼核外側型出血伴有一定程度意識障礙的患者,應早期手術清除血腫。對發病後意識清醒、出血量不多(<30ml=者,一般不需手術治療。卒中後迅速進入深昏迷、去腦強直發作、呼吸已變化者則不宜手術。丘腦出血過去認為手術療效差,近年來用立體定向或CT引導下行血腫穿刺吸除,註射尿激酶溶解殘存血腫,在臨床上已取得一定成績。手術方式:顱骨鉆孔抽吸清除血腫;開顱清除血腫;持續腦室引流;立體定向手術;顯微手術。目前常用顱骨鉆孔CT定位抽吸血腫,並註入尿激酶10 000U於血腫腔內,置引流管進行引流殘餘血塊。拔管指征:終止尿激酶灌註24小時內引流液不多,且基本澄清,沖洗液內不含破碎血塊,病人生命體征平穩,CT顯示血腫縮小或消失。如血腫破入腦室者,可采用腦室引流或腰穿引流出血性腦脊液,可降低顱內壓,減少腦積水的發生。

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護理措施

1、休息

急性期患者絕對要註意休息,取側臥位,床頭拾高15°—30°,頭置冰袋。盡量避免移動和不必要的操作,必須更換體位及做治療或護理時。動作要輕,少搬動頭部,翻身角度不宜太大,盡量保持安靜。恢復期或輕癥患者也要臥床休息3—4周,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波動、用力咳嗽及不必要的搬動。

2、飲食

急性重癥腦出血患者,在起病72小時內原則上應禁食,因這個時間內病情還不穩定,嘔吐物易反流人氣管內造成窒息。或因插鼻飼管的刺激而引起躁動不安,發生再出血。三天後待病情穩定後可放置胃管,給予低脂、高蛋白的流質,總熱量一般為4.184—8.368kJ。液體每日總人量不超過2500ml,以免加重膠水腫,鼻飼管應保持清潔,鼻飼前應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食物溫度以38℃為易,不宜過熱過冷,喂食不宜過急過快,以免引起嘔吐、嗆咳等不良現象。

3、體位

為減少腦血流量,降低顱內壓,患者的頭部可置一軟枕,約拾高15°—30°並偏向一側,口稍向下,以利口水及呼吸道分泌物等自然引流,切忌無枕仰天平臥。

高血壓為什麼會引起心功能不全

人的血壓升高,左心室射血阻力必然會增加。換言之,高血壓患者的心臟收縮時,左心室把血液泵到主動脈比血壓正常者所受到的壓力高、阻力大,需要花更大力氣。這樣,在長期負荷增加的情況下,左心室就會逐漸肥大。這就像舉重運動員那樣,經常舉重物,四肢肌肉就發達。心室肥大表明心臟已經受到損害,是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危險因素。

日積月累之後,肥大的心肌不僅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而且可引起左心室壁僵硬度增加,嚴重影響左心室的舒張功能。與此同時,高血壓本身也可加重血管硬化、狹窄,加上高血壓患者常合並冠心病,更可加重冠狀動脈狹窄,使心肌缺血缺氧更為明顯,面對肥大心肌需求的增加,更是雪上加霜,最終必然導致心功能不全的發生。

老年高血壓如何選擇抗高血壓藥物

根據老年高血壓特點,在進行抗高血壓治療時應有別於中青年高血壓,首選鈣拮抗劑,如硝苯吡啶(拜心同、伲福達)、氨氯地平(洛活喜、壓氏達)、非洛地平(波依定)等,這些藥物可有效地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硝苯地平作用較強,適用於血壓較高者,它有普通片、緩釋片和控釋片,其成分是一樣的,普通片作用時間短,一日需服3~4次,硝苯地平緩釋片和控釋片作用持久,可維持24小時降壓效果。這些優點正符合老年人的耐受特點,故適用於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有較好的降壓作用,亦可選用,但不適合於有糖尿病和痛風者,強烈利尿也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苯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厄貝沙坦等)對老年高血壓有較好療效,無明顯副作用,也可使用。上述藥物可以單獨應用,也可聯用。一般來說,如果周圍阻力較大,血壓較高時,可選用硝苯地平,利尿劑如氫氯噻嗪作用較溫和,適用於輕、中型高血壓患者;血壓較頑固者,鈣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和利尿劑聯合應用。對具有潛在竇房結病變(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左心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宜使用β受體阻滯劑。交感神經節阻滯劑,如甲基多巴、可樂定等對老年高血壓有效,但易引起血壓波動和驟降,一般不宜使用,僅適用於其他降壓藥無效的中、重度高血壓。利血平可誘發或加重老年精神抑鬱,也不宜使用。

老年高血壓降至多少為合適

這是一個困擾心血管病醫生和病人多年的一個問題,經過一系列的臨床研究,現已基本達成共識。幾個以老年人為對象的隨機試驗,如Syst-Eur、Syst-China和Stone等,顯示降壓治療能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且降低老年人的血壓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圍,並不減少腦血流的灌註,減少老年人認知下降。目前幾個主要的高血壓指南,通常要求將普通高血壓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而年輕人或糖尿病及腎病患者應小於130/80mmHg。而由於“目前沒有證據需要對老年人血壓控制目標進行修改”,因此把老年人高血壓的控制目標應與中青年“一視同仁”,仍沿襲低於140/90mmHg的標準。下列情況例外,急性腦梗死收縮壓目標值160~180/90~105 mmHg,急性腦出血為150~160/90~100 mmHg,頸動脈狹窄<70%時,目標值與JNC-7的標準相同,若單側頸動脈狹窄≥70%,收縮壓目標值為130~150 mmHg,若雙側頸動脈狹窄≥70%,收縮壓應>150 mmHg。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則把老年人降壓目標定在150/90mmHg,如果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