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並發癥之一,男性發病率稍高,多見於老年人,但在年輕的高血壓病人也可發病。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高血壓的治療和預防方法有哪些呢?為您介紹以下內容。

高血壓腦出血病因

引起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原因通常在活動和情緒激動時發病。

絕大多數學者認為長期高血壓可使腦動脈發生玻璃樣變性,先使血管內膜下基質腫脹,內膜下有脂質沉淀,在內膜與內彈力層之間形成無結構物質,彈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張力喪失並有纖維素性壞死,產生局部動脈在血壓沖擊下呈紡錘體或球狀凸出,即粟粒狀動脈瘤,血液還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夾層動脈瘤。當血壓驟然升高時,動脈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壓還可引起腦小動脈痙攣,導致遠端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產生出血。此外,腦內動脈壁薄弱,中層肌細胞及外膜結締組織少,且無外彈力層,可能導致高血壓腦出血多於其他內臟出血。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出血前多無預兆,50%的病人出現頭痛並很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後血壓明顯升高。臨床癥狀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臨床癥狀體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異,基底節、丘腦與內囊出血引起輕偏癱是常見的早期癥狀;約10%的病例出現癇性發作,常為局灶性;重癥者迅速轉入意識模糊或昏迷

高血壓腦出血治療

積極合理的治療可挽救患者生命、減少神經功能殘疾程度和降低復發率。

患者臥床,保持安靜。重癥須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等生命體征,註意瞳孔和意識變化。保持呼吸道通常,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西藥時吸氧,動脈血氧保護度維持在90%以上。加強護理,保持肢體功能位。意識障礙和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時,之後放置胃管。

(1)血壓緊急處理。急性腦出血時血壓升高是顱內壓增高情況下保持正常腦血流的腦血管自動調節機制,應用降壓藥仍有爭議,降壓可影響腦血流量,導致低灌註或腦梗死,但持續高血壓可使腦水腫惡化。舒張壓降至約100mmHg水平是合理的,但須非常小心,分支個體對降壓藥異常敏感。急性期後可常規用藥控制血壓。

(2)控制血管源性腦水腫:腦出血後48小時水腫達到高峰,維持3~5日或更長時間後逐漸消退。腦水腫可使顱內壓(ICP)增高和導致腦疝,是腦出血主要死因。常用皮質類固醇減輕腦出血後水腫和降低ICP,但有效證據不充分;脫水藥隻有短暫作用,常用20%甘露醇、10%復方甘油和利尿藥如速尿等;或用10%血漿白蛋白。

(3)高血壓性腦出血部位發生再出血不常見,通常無須用抗纖維蛋白溶解藥,如需給藥可早期(<3小時)給予抗纖溶藥物如6-氨基乙酸、止血環酸等。立止血也推薦使用。腦出血後凝血功能評估對監測止血治療是必要的。

(4)保持營養和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每日液體輸入量按尿量+500ml計算,高熱、多汗、嘔吐或腹瀉的患者還需適當增加入液量。註意防止低鈉血癥,以免加重腦水腫。

(5)並發癥防治:

①感染:語病早期或病情較輕時通常不使用抗生素,老年患者合並意識障礙易並發肺感染,尿瀦留或導尿易合並尿路感染,可根據經驗、痰和尿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等選用抗生素治療;保持氣道通暢,加強口腔和呼吸道護理,痰多不遺咳出應及時氣管切開,尿瀦留可留置尿管並定時膀胱沖洗;

②應激性潰瘍: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可用H2受體阻滯劑預防,如甲氰咪呱0.2~0.4g/d,靜脈滴註;雷尼替丁150mg口服,1~2次/d;洛賽克(losec)20mg/d;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可用去甲腎上腺素4~8mg加冰鹽水80~100ml口服,4~6次/d;雲南白藥0.5g口服,4次/d;保守治療無效時可在胃鏡直視下止血,須註意嘔血引起窒息,並補液或輸血維持血容量;

③稀釋性低鈉血癥:10%的腦出血病人可發生,因1000ml,補鈉9~12g;宜緩慢糾正,以免導致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

④腦耗鹽綜合征:心鈉素分泌過高導致低血鈉癥,治療應輸液補鈉。

⑤癇性發作:常見全面性強直-陣攣性發作或局灶性發作,可用安定10~20mg靜脈緩慢推註,個別病例不能控制發作可用苯妥英鈉15~20mg/kg靜脈緩慢推註,不需長期用藥;

⑥中樞性高熱:宜物理降溫,如效果不佳可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量如果溴隱亭3.75mg/d,逐漸加量至7.5~15.0mg/d,分次服用;或用硝苯呋海因0.8~2.0mg/kg,肌肉或靜脈給藥,1次/6~12h額,緩解後100mg,2次/d;

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常見患肢進行性浮腫和發硬,勤翻身、被動活動或抬高癱瘓肢體可預防,肢體靜脈血流圖檢查可確診,可用肝素100mg靜脈滴註,1次/d;或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註射,2次/d。

高血壓腦出血的飲食宜忌

飲食三忌

1、應限制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

2、忌吃生冷食物,因為,過量的冷飲食品進入胃腸後,會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並易誘發腦溢血。

3、限制脂肪攝入量。每日膳食中要減少總的脂肪量,減少動物脂肪,烹調時不用動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每日應在300毫克以內,相當於每周可吃3個蛋黃。

飲食三宜

1、飲食中應有適當蛋白質,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制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飲牛奶時可將奶皮去掉。豆類含豆固醇,也有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和因管有保護作用。

3、可多吃上結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高血壓腦出血的鑒別診斷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出血前多無預兆,50%的病人出現頭痛並很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後血壓明顯升高。臨床癥狀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臨床癥狀體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異,基底節、丘腦與內囊出血引起輕偏癱是常見的早期癥狀;約10%的病例出現癇性發作,常為局灶性;重癥者迅速轉入意識模糊或昏迷。

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病,迅速出現偏癱、失語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癥狀,以及嚴重頭痛、惡徒及意識障礙等,常高度提示腦出血可能,CT檢查可以確診。

1、昏迷病人應與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尿毒癥、低血糖等引起的意識障礙相鑒別。主要詳細詢問病史,體征以及CT、腦脊液等檢查。

2、顱內占位病變,顱腦外傷、腦膜炎等疾病:根據發病急緩程度,外傷史、發燒等其他臨床表現以及CT 、MRI,腦脊液等檢查做出診斷。

3、與其他腦血管病鑒別如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發病過程、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確診。

高血壓腦出血的並發癥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腦出血者的主要並發癥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腦出血後3~5天內,昏迷患者常合並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是腦血管病的嚴重並發癥之一,即應激性潰瘍。腦出血合並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內囊內側型出血居多,分別占49%和36%。發生機制為下視丘和腦幹病變所致,現在認為與視丘下前部、後部、灰白結節及延髓內迷走神經核有關。自主神經中樞在視丘下部,但其高級中樞在額葉眶面、海馬回及邊緣系統,消化道出血的機制與上述部位原發或繼發的病灶有關。

3.褥瘡:主要是軀體長期不變動體位,而致局部皮膚及組織受到壓迫時間過長而發生缺血、壞死的一系列表現。腦血管病患者,由於高齡患者較多,肢體癱瘓,長期臥床,活動不便,容易對於骨隆起等部位壓迫,使局部組織缺血及缺氧。

4.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後常見的並發癥:肺部感染,再出血,消化道應激性潰瘍,腎功能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MOF)等。

5.腦血管病後抑鬱癥和焦慮反應:腦血管病後抑鬱是腦血管病較為常見的情感障礙,臨床應予以高度重視。腦血管病後抑鬱與抑鬱癥相比,其抑鬱情緒晨輕夜重者較多,晨重夜輕者較少,易激惹癥狀及焦慮、軀體化癥狀較重。大腦皮質受損者抑鬱程度明顯較皮質下受損者嚴重,大腦前部受損者抑鬱程度明顯重於後部受損者。

(1)抑鬱反應的特征性癥狀:①心情不好,心境悲觀,自我感覺很壞。②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或早醒。③食欲減退,不思飲食。④興趣和愉快感喪失,對任何事情均動力不足,缺乏活力。⑤生活不能自理,自責自罪,消極想死。⑥體重迅速下降。⑦性欲低下,甚至沒有性欲。

(2)焦慮反應的特征性癥狀:①持續性緊張不安和憂慮的心境。②同時有心理癥狀,如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對聲音敏感和容易激惹。③同時有軀體癥狀,包括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胸悶、呼吸加快、煩躁、坐臥不寧等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如多尿、胃腸活動增加而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