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幹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菇的功效有哪些?下面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猴頭菇的功效有哪些

1.降低膽固醇

猴頭菇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於血液循環,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2.增強免疫力

猴頭菇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尤為突出,可提高人體對SARS,禽流感,流感等疾患的抵抗力,是預防上述疾病的理想新武器。

3.抗癌抗癌

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癥和其他惡性腫瘤。

4.養護腸胃

具獨特的消化道系統保護、調理和修復功能。可助消化、益肝脾,解饑解渴、消除宿毒等多重功效。對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者,飲用本品後能迅速止嘔,食欲可得到明顯改善。

5.抗衰老

猴頭菇對神經衰弱、失眠有特效。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生長和再生,對預防和治療老年癡呆癥有良好效果。是益壽抗衰的新型營養健腦食品。

猴頭菇怎麼吃

1、洗凈猴頭菇,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以上,再煮或蒸,效果更好。

2、蒸煮好的猴頭菇,還要用水泡發,中間要換幾次水,每次換水,都要將猴頭菇擠去水分以便更好地去除苦味。

3、猴頭菇泡發好以後,可以用多種方法烹飪,可以燉湯,也可以清炒等。猴頭菇在制作烹飪的時候一般是切成片。

4、在烹飪猴頭菇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食材。除瞭單一的燉或者炒猴頭菇,比較常見的菜肴有“猴頭菇骨頭湯”、“猴頭菇雞湯”、“猴頭菇燉瘦肉”等。

猴頭菇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每百克猴頭菇內含蛋白質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大 17 種,其中人體所需的占 8 種。每百克猴頭含脂肪 4.2 克,另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

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利於血液循環,能降低血膽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癥和其他惡性腫瘤,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種優良食品,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有益於身體健康。

猴頭菇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經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防治腦溢血、心臟病、肥胖癥和糖尿病都有效。

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除瞭含有的多糖體,猴頭菇還含有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癥和其他惡性腫瘤。undefined

怎麼選購猴頭菇

猴頭菇以個頭均勻,色澤艷黃,質嫩肉厚,須刺完整,幹燥無蟲蛀,無雜質的為質量好。在外觀上,猴頭菇菌絲成白色、稍發暗,培養基不豐富時呈節狀生長,氣生菌絲少,爬壁力弱。

1、菇體:猴頭菇菇體完整,形狀如猴頭,呈橢圓形或圓形,大小均勻,毛多細長,茸毛齊全為佳,菇體幹燥為上品;劣質:菇體殘缺不全,菇體大小不均,形狀不規整,毛粗而長次之

2、顏色:猴頭菇呈金黃色或黃裡帶白為佳;色澤黑而軟次之,有的偽劣品為瞭增白,用硫碘或化學藥劑處理成不正常的白色,這種菇食後對人體有害無益,不可選購。

3、好的猴頭菇不爛、不黴、不蛀;凡有爛、黴、蛀者,也不宜選購。

猴頭菇的栽培應該註意哪些條件

猴頭菇的生活史從擔孢子萌發開始,不斷分枝伸長形成單核菌絲體,但不能形成子實體。隻有兩種性別不同的單核菌絲,通過異宗結合後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雙核菌絲。此時菌絲組織化,最後形成子實體。

生長發育條件:野生猴頭菇多發生於森林不太稠密,空氣較流通,濕度較高及20℃左右的環境條件。

1.營養

猴頭菇屬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強。能廣泛利用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維生素等。人工栽培時,適宜樹種的木屑是最經濟而優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殼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麩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還有尿素、蛋白腖、銨鹽、硝酸鹽等。

生長發育過程還要適宜的C/N比,菌絲生長階段以25:1為宜;子實體生育階段以35-45:1最適宜。此外,猴頭菌在生長中還要吸收一定數量的磷、鉀、鎂及鈣等礦質離子。

2.溫度

猴頭菇菌絲生長溫度范圍為6-34℃,最適溫度為25℃左右,低於6℃,菌絲代謝作用停止;高於30℃時菌絲生長緩慢易老化,35℃時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的溫度范圍為12-24℃,以18-20℃最適宜。當溫度高於25℃時,子實體生長緩慢或不形成子實體;溫度低於10℃時,子實體開始發紅,隨著溫度的下降,色澤加深,無食用價值。

3.水分和濕度

培養基質的適宜含水量為60-70%,當含水量低於50%或高於80%,猴頭菇原基分化數量顯著減少,子實體晚熟,產量降低。對相對濕度的要求,菌絲培養發育階段以70%為宜;子實體形成階段則需要達到85-90%,此時子實體生長迅速而潔白。若低於70%,則子實體表面失水嚴重,菇體幹縮,變黃色,菌刺短,伸長不開,導致減產;反之空氣相對濕度高於95%,則菌刺長而粗,菇體球心小,分枝狀,形成“花菇”。一個直徑5-10cm的猴頭子實體,每日水分蒸發量達2-6g。

4.空氣

猴頭菇屬好氣性菌類,對CO濃度反應非常敏感,當空氣中CO濃度高於0.1%時,就會刺激菌柄的不斷分枝,形成珊瑚狀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鮮的空氣極重要。

5.光照

猴頭菇菌絲生長階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無光條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實體生長階段則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強度在200-400lx時,菇體生長充實而潔白,但光強高於1000lx時,菇體發紅,質量差,產量下降。

猴頭菇子實體的菌刺生長具有明顯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過多地改變容器的擺設方向,否則會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6.酸堿度

猴頭菇屬喜酸性菌類,菌絲生長階段在pH2.4-5的范圍內均可生長,但以pH4最適宜。當pH在7以上時,菌絲生長不良,菌落呈不規劃狀。子實體生長階段以pH4-5最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