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毒是小型黃病毒,屬於黃熱病毒屬,能引起登革熱急性傳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登革熱病毒能夠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包括有生命危險的失血性休克綜合征和較少見的伴有肝衰與腦病的急性肝炎。那麼登革熱的癥狀是什麼,下面來瞭解一下。

登革熱的癥狀

臨床表現

潛伏期2~15日,平均為6日左右。

(1)發熱

起病大多突然,體溫迅速達39℃以上,一般持續2~7日,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呈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病時伴有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眼眶痛,眼球後痛等全身癥狀。可有感覺過敏、惡心、嘔吐、腹痛、食欲差、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癥狀。顏面和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發熱期可出現相對緩脈。

(2)皮疹

於發病後2~5日出現,初見掌心、腳底或軀幹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和四肢,部分患者見於面部,可為斑丘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稍有刺癢,也有在發熱最後1日或在熱退後,於腳、腿背後、踝部、手腕背面、腋窩等處出現細小淤斑,1~3日內消退,短暫遺留棕色斑,一般與體溫同時消退。

(3)出血

於發病後5~8日,約半數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膚淤點、胃腸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

(4)淋巴結腫大

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伴輕觸痛。

(5)其他

可有肝腫大。病後患者常感虛弱無力,完全恢復常需數周。重型登革熱於病程第3~5日,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呈腦膜腦炎表現或有些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發展迅速,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感冒與登革熱有什麼區別

感冒:癥狀及流行情況與登革熱相似。感冒的傳播與直接接觸病人有關,且無皮疹及出血情況。感冒的主要癥狀是發熱,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全身疼痛,過敏,炎癥。

登革熱:初期癥狀可能類似一般感冒,嬰幼兒會有1~5天的發燒、喉嚨發炎、輕微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典型的登革熱癥狀比較容易表現在較大孩子或成人身上。在疫區的病人有發燒38℃以上,加上1。激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頭關節或肌肉痛。2。發燒3~4天後身上出現紅疹。3。發病期間全身發癢。有以上3項的其中一項癥狀,就算是疑似登革熱病例,也需在24小時內到醫院檢查。通常登革熱的臨床表現為發熱、長皮疹、淋巴結腫大、劇烈頭痛、眼球後窩疼痛、全身肌肉酸痛或關節痛,因此又稱“斷骨熱”。

登革熱該怎麼治療?

對登革熱的治療首先應該設法降低體溫。在高熱時應先采用物理降溫,可以用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冷鹽水灌腸等方法。由於退熱藥物對有些患兒可能誘發溶血,所以應該謹慎使用。對於高熱和中毒癥狀嚴重的患兒可以短期使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高熱大量出汗或腹瀉而導致脫水的患兒,應該及時補充液體。有出血傾向者要給予安絡血、止血敏等止血藥物。

出現登革熱癥狀怎麼辦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過蚊蟲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登革熱廣泛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的100多個國傢和地區(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美洲、地中海東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傢如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印度、不丹、斯裡蘭卡、馬爾代夫、孟加拉等較為嚴重。

目前,輸入性病例是我國登革熱發生的主要原因。我國大陸近些年來不少地區都發現瞭來自國外流行區的輸入性病例,個別地方還引發瞭當地病例的發生,甚至造成局部暴發。登革熱在我國多發生於6-11月份。

登革熱的潛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蟲叮咬後3~14天內發病。

主要癥狀和體征:

突發高熱:一般持續3~7天,體溫可達39℃以上

三痛:主要為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

皮膚可有麻疹樣、猩紅熱樣、白斑樣、蕁麻疹樣等皮疹

束臂試驗陽性或淤點,皮膚、齒齦、鼻腔少量出血

乏力以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無論在登革熱流行地區長期居住還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攜帶登革病毒的蚊蟲叮咬而患登革熱。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登革熱。

如果您具備以下3個條件:

發病前14天內到過有登革熱流行的國傢或地區

發病前14天內有可疑蚊蟲叮咬史

出現上述登革熱樣癥狀

請立即考慮采取以下3項措施:

立即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機構取得聯系

進行有關登革熱的實驗室檢查以便盡快確診

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被蚊蟲叮咬以防止進一步傳播

登革熱能夠帶來哪些危害

引起劇烈關節疼痛因而又稱“斷骨熱”的登革熱,1995年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傢流行:14萬人得病,38人死亡。據“疾病控制中心”報道,登革熱多年來不斷惡化,失去控制,主要由於過去25年間忽略瞭關於滅蚊(攜帶登革熱病毒的伊蚊)的治本方案;而人口劇增的拉丁美洲,給水設施和環境衛生又往往跟不上,已淪為這些伊蚊的理想滋生地。

據世界衛生組織1995年估計,全球將有25億人可能受到登革熱侵襲。6~10月為高發季節,潛伏期為5~8天。

病毒一潛入人體血液,就開始在白細胞內進行復制,乃至消滅白細胞。人體反應為突發嘔吐、發熱、厭食、極度疲乏與劇痛(頭痛、眼球痛、四肢痛、關節痛尤以腰骶關節為重)。但在多數病例中,這種急性癥狀於1周以內便消退瞭,真正的險情卻隨後出現。1~2天後再發熱,呈雙峰或馬鞍熱型。病程的3~5天出皮疹,先在胸腹部,後蔓延到四肢,為斑丘疹、猩紅熱樣疹、麻疹樣疹,壓之退色,多有癢感,大部分不脫屑。另一不同臨床型的登革出血熱伴有明顯的出血及休克等危重癥象,起病較慢,發病2~4天後突然加重,病死率較高。

登革熱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登革熱需與流行性感冒、黃熱病、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瘧疾、傷寒、麻疹、猩紅熱、藥疹等鑒別。登革出血熱需與流行性出血熱、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癥、立克次體病等相區別。

1.流行性感冒 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的癥狀較明顯,皮疹少見,無皮膚瘀點、瘀斑。

2.麻疹 咳嗽、流涕、流淚,眼結合膜充血、畏光,以及咽痛,全身乏力常見。在病程的第2~3天,90%以上患者的口腔出現科氏斑。皮疹為斑丘疹,首先見於耳後發際,漸及前額、面、頸,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2~3天內遍及全身,最後見於手掌與足底。

3.猩紅熱 急性咽喉炎較明顯,表現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並可有膿性分泌物,頜下及頸淋巴結腫大、觸痛。發熱24h後開始出疹,始於耳後、頸部及上胸部,然後迅速蔓及全身。皮疹為彌漫充血性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退色,伴有癢感。面部充血而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形成口周蒼白圈。咽拭子培養可有A群β型溶血性鏈球菌生長。

4.流行性出血熱 亦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中毒癥狀、充血、出血、休克、少尿、高血容量綜合征。發熱,出血,休克與少尿依次出現很常見。休克常於退熱時發生。血液白細胞計數增高,異型淋巴細胞常超過10%,血小板減少。尿中出現大量蛋白質和膜狀物。血清中可檢出抗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的IgG、IgM抗體。

5.鉤端螺旋體病 病前有疫水接觸史。急性發熱,眼結膜充血,結膜下出血,腓腸肌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患者走路時腓腸肌疼痛更為顯著。體檢時腓腸肌壓痛較明顯。血清中可檢出抗鉤端螺旋體的IgG、IgM抗體。

6.恙蟲病 發病前曾在灌木草叢中工作或坐臥。可於腫大、壓痛的淋巴結附近發現特征性焦痂或潰瘍。血清變形桿菌凝集試驗(外-斐反應)檢查,OXK凝集抗體效價達1∶160或以上有診斷意義。血液接種於小鼠腹腔,經飼養7~10天後可分離出恙蟲病立克次體。

7.敗血癥 常有原發性感染灶,如外傷化膿性病灶、肺炎、腸炎等。可出現遷徙性感染病灶,如肺膿腫、肝膿腫、腦膿腫等。血液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血液培養或感染病灶抽吸物培養可有病原菌生長。若血液培養與感染病灶抽吸物培養有相同的細菌生長則更具明確診斷意義。

8.傷寒 持續發熱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癥狀,如表情淡漠、食欲缺乏、腹脹、便秘、相對緩脈,肝、脾大,右下腹壓痛等。病程的第2周可於胸腹部皮膚發現顏色淡紅、直徑為2~5mm、壓之退色、數目常在10個以下的玫瑰疹。外周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反應(傷寒桿菌血清凝集反應)中“O”抗體效價可在1∶80以上,“H”抗體效價可在1∶160以上。血液和骨髓培養可有傷寒桿菌生長。

9.瘧疾 間歇發作性寒戰、高熱、大量出汗,貧血和脾大。每次發作過程持續4~8h。間歇發作的周期有一定規律性,間日瘧、卵形瘧為每隔天發作1次,三日瘧為每隔2天發作一次。血液的厚、薄塗片經吉姆薩染色(Giemsa’s stain)後用顯微鏡油鏡檢查,發現瘧原蟲有明確診斷意義。

10.流行性乙型腦炎 高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抽搐,病理反射征與腦膜刺激征陽性。血液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腦脊液細胞數輕度增加,壓力和蛋白質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血清免疫學檢查,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有明確診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