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夏天,臨床上便經常會碰到一些女性病人,訴說身體常有低熱,很不舒服,且全身乏力,困倦難熬,飲食不思。因無胃口,身體日漸消瘦。但到瞭秋涼,這些癥狀往往不治而愈,食欲也明顯增加,身體也逐漸恢復到夏初的狀況。那麼夏季,為何女性無病多低熱而漸漸出現消瘦現象呢?這就是民間所說的“苦夏”。請看下面介紹。

苦夏飲食3原則

夏日飲食謹記三原則

夏天是人的脾胃最弱的時候,而恰恰熱天又導致很多人貪涼,睡得晚,休息不好,更加耗損陽氣以及傷脾胃,所以才出現所謂的苦夏癥狀。黃啟輝指出,在度苦夏時,在飲食上註意三點——

1、註意補鉀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中暑等癥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果中(如芹菜、毛豆、香蕉等)含有較多的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2、少食冷飲

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應多吃清熱、利濕之物,比如西瓜、苦瓜、烏梅、草莓、西紅柿、綠豆、黃瓜、蘆筍等。同時,也要補益陽氣和生津滋陰,像五味子、玉竹、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等均可以用來食療。夏日,忌過量吃冷飲、寒涼食物,以免傷瞭陽氣。

3、清補為佳

夏天吃苦瓜有清熱、開胃的作用,但苦瓜要用熱水焯一下,放一些大蒜,正合乎中醫講的“辛開苦降”,用辣味和苦味組合,有利於氣機疏通、降濁宣泄,讓人開胃。

對於脾胃較虛的人群,在飲食上,則應采取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所謂“清補”,就是食用甘涼滋潤之品,補益人體損傷的氣陰,這種方法既避免瞭補氣藥的溫燥,又避免瞭清熱藥的苦寒傷胃,補而不燥,清而不寒,既消解瞭暑熱,又增強瞭體質。

清補的常用藥物有西洋參、石斛、麥冬等,可以用來泡茶或煲湯。如果熱比較盛,小便較黃、口幹較明顯者,可以加用竹葉、荷葉、西瓜皮等煮水代茶,以加強清熱作用。另外,像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清補佳品。

鴨子也是暑天的清補佳品,不僅營養豐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註重養心,心靜自然涼

夏天,暑氣往往使人心煩氣躁、易怒發火,這對心身健身是有害的。因此,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黃啟輝稱,要神清氣和,胸懷寬闊,思想平靜下來,避免心火內生,做到“心靜自然涼”。我國古代養生傢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這裡便指出瞭“心靜自然涼”的夏季養生法。

另外,在夏季宜晚睡早起,適當增加午睡,但時間不宜太長,最好在1 小時以內。睡眠時,不可讓電扇直吹,可讓電扇往天花板上吹;夜裡不宜露天而睡,因為夏季暑熱外蒸,毛孔開放,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嚴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

苦夏 到底能喝什麼酒

夏季由於天氣炎熱、潮濕,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體力消耗相比其他季節會大很多,再加上日長夜短,睡眠質量不佳等原因,人們普遍容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身體逐漸消瘦等癥狀,就是中醫所說的疰夏,又稱苦夏。

幹白抑或幹紅?選擇適合自己的才“對味”

幹白與幹紅有著不同的釀造工藝,從夏日保健的角度來看,幹紅葡萄酒相對比白葡萄酒會更容易上火。究其原因,是因為紅葡萄酒一般都是在橡木桶中發酵和陳釀的,而橡木桶則是通過火熏烤的,因此紅酒中會帶有煙熏的風味,對於體質熱和敏感的人而言,夏日飲用紅酒比較容易上火。

相比之下,被聯合國衛生食品組織定為最健康、最衛生的食品之一的幹白葡萄酒則是更純粹的酒液,由於其最佳飲用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需要冰鎮後飲用才能突出其風味,在炎炎夏日裡,冰鎮的幹白葡萄酒清涼、冰爽、不易上火,是聚餐用酒的上乘之選。

白酒太烈,啤酒易胖,葡萄酒 “當仁不讓”

中國人飲食註重陰陽平衡,在夏天的飲食中尤其忌諱上火的食物。而中醫理論中,凡酒精度超過30度的酒均會導致上火,因此酒精濃度適中的葡萄酒則更適合在夏日飲用。另外葡萄酒含有多種營養成份,經常飲用可以降低膽固醇,幫助分解人體攝入的高脂肪高熱量物質,促進消化及新陳代謝,吃飯時飲用葡萄酒還可以提高胃酸含量,促進人體對食物中鈣、鎂、鋅等礦物質的吸收。葡萄酒還具有利尿作用,促進毒素排出人體。

七個好習慣讓你不再苦夏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1——盡量吃加熱過的食物。

人們長時間身處空調房這樣比較寒冷的環境之中,這時候應該多吃一些熟食或是熱氣騰騰的湯品,避免隻吃涼菜或是不加熱的食物。這樣的話身體就能比較容易的進行冷熱的自我調節。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2——增加所吃食物的種類。

由於夏天人們的食欲一向不好, 所以很多人都習慣每頓飯隻吃一點面條之類的簡單食物,再通過吃冰品和水果來補充營養。然而由於夏季人體消耗維生素的速度過快,如果再不豐富自己的膳食結構,很容易導致疲勞,四肢酸軟等情況的發生。因此在平日裡我們不僅應該在吃飯的時候多攝取不同種類的蔬菜,更應適當的吃一些肉食,這樣才能夠達到均衡營養的效果。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3——飲用冰鎮的碳酸飲料、果汁和啤酒時要註意。

在炎炎的夏日裡消耗瞭大量體能的人們恐怕都渴望能夠喝點清涼可口的冰鎮飲品來降溫吧,尤其是啤酒,更成為很多人夏季消暑的好夥伴。但是大傢應該瞭解的是,啤酒中的酒精成分雖然具有利尿的效果,但是很難為身體補充相應的水分,因此那些想通過喝啤酒來補充水分的人們一定要小心瞭,大量飲酒而不補充水分是非常危險的。

同時,冰鎮的飲品會讓腸胃的工作能力下降,讓人體更難攝入營養,所以在夏天還是多喝溫暖的飲料會更加健康。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4——補水是關鍵。

盛夏時節,居高不下的溫度總能把每個人都折磨的大汗淋漓。這時候隻有不斷的補充水分,才能讓身體避免因高溫酷暑而出現脫水現象。同時在大量補充水分後,身體因盛夏產生的有害物質才能及時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5——空調溫度要適宜。

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除瞭早晚上下班時間外一直呆在空調房裡,這時大傢最好將空調的溫度調的高一些,或是在身上加一件長袖的衣服,一定要避免自己處於溫度很低的環境中。晚上回傢後,請大傢盡量依靠洗澡或是吹自然風降溫。如果天氣過於炎熱,在睡覺的時候都要依靠空調降溫的話,一定要在睡前把空調設定為定時關機,整晚吹空調對身體的損害實在是太大瞭。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6——多運動、多出汗。

人們由於過於依賴空調降溫,一般都很少出汗,因此即便人們身處溫度比較高的地方時,由於人體對溫度調節能力的下降,因此很難把身體內部的熱量通過汗液排出體外,這也是人們容易中暑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便現在天氣炎熱,我們也應註意在平日裡多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比如可以當太陽落山後在室外慢跑十幾分鐘,通過鍛煉可以減少中暑的幾率。

預防苦夏的生活習慣7——高溫時節泡個澡,降溫又健康。

如果條件允許,小編推薦大傢不妨在浴缸中泡個澡,這樣不但可以讓自身適應空調房外的高溫,還能有極佳的排汗效果。不過應該註意的是,泡澡的時間一定要適度,一般控制在二十分鐘是最好的,其次在泡澡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多補水,避免因為排汗量大出現脫水的情況。

在這裡,小編希望朋友們能夠在日常生活裡註意改正自己不好的生活習慣,這樣一定能夠成功遠離苦夏的癥狀,健健康康度過炎熱的夏天。

低熱乏力沒胃口女性苦夏如何度

每至夏天,臨床上便經常會碰到一些女性病人,訴說身體常有低熱,很不舒服,且全身乏力,困倦難熬,飲食不思。因無胃口,身體日漸消瘦。但到瞭秋涼,這些癥狀往往不治而愈,食欲也明顯增加,身體也逐漸恢復到夏初的狀況。那麼夏季,為何女性無病多低熱而漸漸出現消瘦現象呢?這就是民間所說的“苦夏”。

據有關資料統計,一些女青年每年出現的“苦夏”現象,大多是屬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而並非器質性病變所致。由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發生功能障礙,影響產熱和散熱功能,於是就引起瞭功能性低熱。病人除低熱波動在37℃~37.4℃外,還多伴有全身倦怠無力、食欲不振、腹脹納差、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癥狀。少數病人還可伴有月經不調、白帶增多、腰酸、浮腫等一系列癥狀。

造成女性“苦夏”的另一原因是身體和氣候不相適應的一種生理反應的結果。眾所周知,水和鹽都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須的基本物質。夏季氣候炎熱,人們大量出汗,汗液帶走瞭很多水及鹽分,使身體的電解質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現瞭渾身酸懶無力等癥狀。另外,人們吃進的食物,在胃腸道裡消化、分解和吸收,在這個過程中,胃腸壁黏膜血管擴張,需要的血液也相應多一些。但是由於天氣悶熱,排汗使皮膚的血管擴張,這時皮膚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這樣就使胃腸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對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所以影響瞭食欲和消化。

對待女性“苦夏”的治療,目前臨床上還沒有特效和根治的辦法,但因“苦夏”一般不會影響身體發育和健康,也不至於帶來不良後果,所以不必背上思想包袱。癥狀較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谷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1,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改善癥狀。中醫認為本病多由陰虛而引起,因此服用滋陰中藥可以清熱退燒。臨床上服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滋陰清熱的中成藥,常收到滿意的效果。

女性苦夏也可從飲食及睡眠上進行自我調適,首先應從飲食開始。為瞭增加食欲,可做一些可口誘人食欲的飯菜,以清淡少油易消化為主。另外,可喝些淡鹽水等,補充體內的水分和鹽分,保證排尿通暢,起到內洗作用。其次,保證睡眠也很重要,在高溫的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能量消耗大,容易疲勞,大腦更容易疲勞。因此,要註意保證足夠的睡眠,夜間睡眠不足可用午睡來補充。此外,還應適當進行一些水浴等,以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體質。

為預防“苦夏”的發生,女子從青春期開始就應該積極鍛煉身體,如做健美操、遊泳、跑步、跳舞等,這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改善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對調節植物神經和體溫都很有裨益。

夏有哪些癥狀

胃口下降,不思飲食,並伴有低熱(37℃--37.4℃),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體重減輕。煩躁、乏力、頭暈、胸悶,中醫講這是“暑傷氣”,民間則說是“苦夏”。夏不是病,它是由於氣溫高、濕度大等氣候因素,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瞭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發生瞭功能障礙,產熱和散熱功能也就趨於紊亂,於是就引起瞭功能性低熱。加上夏季氣候炎熱,大量出汗,汗液帶走瞭很多水分和鹽分,使身體的電解質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現渾身酸懶無力等癥狀。反映在胃腸上,人們就會感到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或腹瀉或二者交替,繼而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