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我們知道高血壓是引起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很多心肌梗死,腦出血等疾病都是因為高血壓引起的。引發高血壓的因素很多,其中飲食習慣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有些食物高血壓患者不宜吃,那麼,高血壓不能吃什麼呢?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

更年期高血壓有哪些特點

1.知曉率低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高血壓發病率逐年增高,但知曉率卻很低。可以說有3/4的病人並不知自己患高血壓病,那麼及時接受治療就更少瞭,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更年期高血壓患者。加上其病程進展緩慢,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病,又因無明顯病狀而被忽略,偶而在體檢中或其他疾病就醫時被發現。由於知曉率低,加上更年期婦女受更年期綜合征的困擾,常延誤診斷,失去早期防治的機會。

2.常以收縮壓升高為主

更年期高血壓常常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而舒張壓升高的幅度不大,脈壓差相對增大。患者極易受情緒和外界環境的影響,使血壓不穩定,波動太大時就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因此更年期高血壓患者應加強自我調理,避免情緒過於激動和長期高負荷的工作以及太劇烈的運動。

3.自覺癥狀輕微,病程進展緩慢

患者自覺癥狀不典型且輕微,可有頭昏、頭痛(多在枕部)、頭脹、耳鳴、眼花、健忘、失眠、多夢、易驚醒、煩悶、乏力、易疲勞、註意力不集中等。由於病程進展緩慢,又常與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相混淆,少部分人未發現,長期血壓高。心臟為瞭克服身體周圍血管的阻力,而要排出足夠的血量以供整個身體的需要,心臟負荷加重,同時血管壁也久而受損出現硬化,甚至出現心肌出血、腦溢血等,出現心、腦、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甚至有危及生命等不良後果。

高血壓不能吃什麼

1、高血壓患者不能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常見的辛辣食物有蔥、大蒜、生薑、芥末、韭菜、辣椒、桂皮、八角、洋蔥等,高血壓患者尤其不能食用辣椒。辣椒屬於熱性食物,倘若高血壓患者有發熱、便秘、疼痛等癥狀,食用辣椒後會加重癥狀,抵消降壓藥物起到的療效。

2、少吃太咸的食物。每日進鹽控制在2-5克以內。因為食鹽能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並促使腎小動脈硬化過程加快。食鹽過多,還容易使水鈉在體內瀦而引起水腫。

3、少吃動物脂肪、不食動物內臟等。

4、忌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高血壓病患者要控制富含膽固醇的動物脂肪和其他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魚籽、蝦、蟹黃、墨魚等)。

5、少量喝茶。茶葉中含有少量茶堿、黃嘌呤,其利尿作用對治療高血壓病有利。茶葉中的維生素等能防止動脈硬化。但飲茶過多又會引起興奮不安、失眠、心悸。故不可多飲。

高血壓的病因

遺傳因素(30%):

約75%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具有遺傳素質(genetic predisposition),同一傢族中高血壓患者常集中出現。據信原發性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病。據報道,高血壓患者及有高血壓傢族史而血壓正常者有跨膜電解質轉運紊亂,其血清中有一種激素樣物質,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鈉鉀泵功能降低,導致細胞內Na+、Ca2+濃度增加,動脈壁SMC收縮加強,腎上腺素能受體(adrenergic 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應性加強。這些都有助於動脈血壓升高。近來研究發現,血管緊張素(AGT)基因可能有15種缺陷,正常血壓的人偶見缺陷,而高血壓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個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變異。患高血壓的兄弟或姐妹可獲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貝。有這種遺傳缺隱的高血壓患者,其血漿血管緊張素原水平高於對照組。

膳食電解質(20%):

一般而言,日均攝鹽量高的人群,其血壓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壓高於攝鹽量低者。WHO在預防高血壓措施中建議每人每日攝鹽量應控制在5g以下。一項由32個國傢參加共53個中心關於電解質與血壓關系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群尿鈉平均值為206mmol/24h,比其它中心高43mmol/24h,尿鈉/鉀比達6.7,是其它中心的2倍多。尿鈉最高的是天津(242mmol/24h)。這與中國膳食的高鈉、低鉀有關。鉀能促進排鈉,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鉀攝入量,有可能保護動脈不受鈉的不良作用影響。鈣可減輕鈉的升壓作用,我國膳食普遍低鈣,可能加重鈉/鉀對血壓的作用。增加膳食鈣攝量的幹預研究表明,鈣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壓降低。

社會心理應激(15%):

據調查表明,社會心理應激與高血壓發病有密切關系。應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戀、喪偶、傢庭成員車禍死亡、病殘、傢庭破裂、經濟政治沖擊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壓患病率比對照組高。據認為,社會心理應激可改變體內激素平衡,從而影響所有代謝過程。

腎因素(10%):

腎髓質間質細胞分泌抗高血壓脂質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壓中性腎髓質脂等分泌失調,排鈉功能障礙均可能與高血壓發病有關。

神經內分泌因素(10%):

一般認為,細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興奮性增強是本病發病的重要神經因素。但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有兩類:

1、縮血管纖維,遞質為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及去甲腎上腺素。

2、擴血管纖維,遞質為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及P物質。這兩種纖維功能失衡,即前者功能強於後者時,才引起血壓升高。近年來,中樞神經遞質和神經肽,以及各種調節肽與高血壓的關系已成為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據報道,CGRP可能抑制大鼠下丘腦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在外周它可能抑制腎上腺神經受刺激時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有報道,從哺乳動物心臟和腦中分離出利鈉肽(A、B及C型),啟示瞭人體內有一個利鈉肽傢族。近來在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研究取得瞭新進展。將小鼠腎素基因(Ren-2基因)經微註射裝置註入大鼠卵細胞,形成瞭轉基因大鼠種系TGR(mREN2)27,這種動物血壓極高。用Northern印跡雜交法證明,Ren-2轉基因表達在腎上腺、血管、胃腸及腦,並可表達於胸腺、生殖系統和腎。由於其表達於血管壁,可能使血管的血管緊張素形成增加,從而發生高血壓和血管SMC肥大。

血壓調控機制

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心臟泵血能力加強(如心臟收縮力增加等),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種因素是大動脈失去瞭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臟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這就是高血壓多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增厚和變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於神經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同樣也引起血壓的增高,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第三個因素是循環中液體容量增加,這常見於腎臟疾病時,腎臟不能充分從體內排出鈉鹽和水分,體內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

相反,如果心臟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擴張或過多的體液丟失,都可導致血壓下降,這些因素主要是通過腎臟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自動地調節身體許多功能的部分)的變化來調控。

高血壓該如何進行預防

1.服藥“三防”

防低血壓:假若服用降壓藥不當,例如過量服用可使血壓驟降,出現脈搏增快,頭暈目眩,甚至短暫意識喪失,謂之低血壓綜合癥。

防停藥綜合癥:有些人服用降壓藥後,感到血壓恢復正常,便擅自停藥,結果幾天後血壓又上升,且出現出汗、頭痛、失眠、易激動等癥狀,謂之停藥綜合癥。

防夜間綜合癥:人體的生物鐘規律是,血壓在一天之中有“兩高一低”現象,上午9-11點,下午3-6點最高,午夜最低,入睡後血壓較白天下降20%。如果睡前服用降壓藥,加上入睡後自然下降因素,會使血壓下降過低,使大腦缺血,誘發缺血性中風。

2.進餐“三少”

鹽少:鹽與高血壓的關系已被專傢確認,特別是中老年人,大多屬於鹽敏感型,更應少鹽。

量少:據日本國立循環系統疾病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節制食量比減少攝鹽量更易促使血壓下降,兩者結合效果更好。

脂少:少吃脂肪,特別是畜肉類動物脂肪,因為過多食入脂肪可增加人的體重,而人體內每增加1公斤脂肪,就要增加200米長的微血管來供養這些脂肪細胞,血液要流如此長的距離,心臟所增加的壓力之大不難想象。

高血壓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1、情緒要穩定:血壓的調節與情緒波動關系非常密切。大喜、大悲、大氣都可引起血壓大幅度的波動,因此已患高血壓的病人,應養成自制的習慣,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

2、大便要通暢:人體在排大便時腹壓升高可以影響血壓。排便困難的人,則更明顯。因此,患有高血壓的人,在排便困難時可服用一些緩瀉劑。平時應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還應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3、飲食要三低二高:低動物脂肪、低糖、低鈉(鹽);高蛋白、高纖維素(蔬菜)。

4、控制體重:肥胖是高血壓病人的大敵。體重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都是導致高血壓惡化的重要因素。

5、房事要節制:在血壓波動較明顯的時期應禁止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