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應酬已經是件少不瞭的事情,不論是公司飯局還是傢庭聚會都是如此。喝酒多瞭傷身。但是,你知道嗎?喝酒時吃這4種菜可是犯瞭大忌!為愛喝酒的傢人朋友們收藏起來!

喝酒臉紅是怎麼回事

1、面部皮膚潮紅是因為皮下暫時性血管擴張所致,主要原因是乙醛引起的,醫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飲酒性面紅”。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而 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才是臉紅的原因。而喝酒臉紅的人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也就是說有他們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 。另外還有一種酶--乙醛脫氫酶,喝酒臉紅的人是隻有乙醇脫氫酶沒有乙醛脫氫酶,所以體內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所以會出現面如關公的情況。

2、有學者認為是面部血管的過敏反應。少數飲酒性面紅的患者在乙醇吸收5~10分鐘內,面部感到灼熱,同時面部或全身皮膚出現潮紅、搏動性頭痛、呼 吸困難、惡心、嘔吐 、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壓、暈厥、視力模糊和神志紊亂等癥狀,這時人們就認為是喝醉瞭,醫學上叫作“乙醛綜合征”,這是乙醇氧化代謝引起顯著的血乙醛水 平升高之故。

3、臉部毛細血管豐富,而且臉部皮膚比較薄而透明,所以酒精轉換成乙醛使血管擴張的效果,在臉上最先出現,而身上稍微滯後一些。另外,有些人的手掌變紅是和臉同步的,原因也是手掌皮膚透明,血管豐富。

喝酒時吃這4種菜等於玩命

一、臘腸咸肉

一口咸肉一口白酒,酒的滋味雖然綿長,卻暗藏健康大隱患。據研究顯示,熏臘醃制的食品含較多亞硝胺,亞硝胺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大,會增加患食管癌、胃癌等的風險。

二、烤肉烤串

一把烤串搭配幾瓶啤酒才過癮,但這樣也對身體有害。食物經過燒烤不但會損失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還容易產生致癌物。酒精會擴張消化道血管,並破壞消化道黏膜,使這些致癌物質更易被人體吸收。

三、涼粉涼皮

酸辣爽滑的涼粉、涼皮也是頗受歡迎的下酒菜。但營養學傢表示,涼粉、涼皮加工時都會加入明礬。明礬有收斂作用,會減緩血流速度,延長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增加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另外,明礬和酒精都需要肝臟解毒,一起食用會加重肝臟負擔。

四、生魚刺身

生魚刺身、醉蝦等生冷海鮮也是喝酒的大忌。因為魚貝中含硫胺素酶,會使維生素B1分解破壞。硫胺素酶加熱到60攝氏度才能失去作用。因此,長期吃生魚、生貝易造成維生素B1缺乏。喝酒時,酒精會妨礙小腸對維生素B1的吸收。所以若在生吃海鮮的同時大量飲酒,維生素B1缺乏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

如何正確喝酒

1、酒後服用利尿劑

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均有擴張血管作用,可增強血管擴張劑的療效。尤其應用噻嗪類等利尿降壓藥時,如果飲酒,可加重體位性低血壓。喝酒臉紅者代謝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發生危險,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時應避免飲酒。飲酒臉紅還與環境、飲食、個體的疾病狀態等因素有關,一定要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用藥。有些藥物說明書上註明服藥期間要禁酒,服用這些藥時,無論是否容易臉紅,都不應該飲酒。

2、酒後使用緊急藥物硝酸甘油

眾所周知,心絞痛發作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因嚴重心律失常導致猝死。硝酸甘油是治療心絞痛的“救命藥”,然而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無效的比例卻高達25%,其中很多是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乙醛脫氫酶2能特異性代謝硝酸甘油,產生一氧化氮,實現血管擴張,緩解心絞痛。飲酒臉紅者的乙醛脫氫酶2活性大多不高,服用硝酸甘油的效果可能不好,甚至無效。建議這些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用硝酸甘油,必要時應備用或改服其他藥,如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或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中藥制劑,防止因用藥不合理而貽誤治療時機,帶來生命危險。

3、酒後服用多種抗生素

除瞭平時用硝酸甘油要註意,飲酒後的一段時間內,要謹慎使用抗生素。多種抗生素可與乙醛脫氫酶2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時代謝,在體內堆積,出現雙硫侖反應。其臨床表現為面部發熱、面色猩紅、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出汗、口幹、胸痛、心跳加快、血壓下降、煩躁不安,甚至引起休克。可引起雙硫侖反應的藥物有:甲硝唑、酮康唑、氯黴素及某些頭孢類抗生素。喝酒容易臉紅者,對此反應尤其敏感,一般人飲酒後3天內不宜服抗生素,喝酒臉紅的人的這一時間建議為5~7天,甚至更長。

4、酒兌飲料很時尚

時下,喝酒兌飲料成瞭一種飲酒時尚。紅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紅茶,啤酒加可樂……各種“混搭”組合數不勝數。由於兌瞭飲料的酒濃度較低,感覺像在喝飲料,所以很多人對它情有獨鐘。但專傢提醒,通常用來兌酒的碳酸飲料,在胃裡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迫使酒精很快進入小腸,而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從而加大傷害。

另外,兌著飲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釋瞭酒,結果卻容易讓人越喝越多。因為喝的人一開始覺得像在喝飲料,就使勁喝,一旦察覺到有酒精作用時,就已經喝多瞭。

5、高度酒才夠勁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總覺得低度酒是酒精與純水勾兌而成的,喝著沒勁,而高度酒多為糧食釀造,喝醉不上頭,喝著更帶勁。

其實,度數越高的酒也意味著酒精含量越高。因為酒精進入體內90%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大量的酒精加重瞭肝臟的解毒負擔,酒的度數越高,攝入量越大,對肝的損傷就越嚴重。另外,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也就越多。

6、酒後喝濃茶

不少人都認為茶水有解酒、醒鬧的功效,為此習慣酒後喝茶醒酒。但酒後是不宜喝茶,尤其喝溶茶。茶有讓心臟興奮的作用,而酒精對心血管也會產生刺激,酒後喝茶容易加劇心臟的負擔。

7、酒後立即睡覺

許多人喝醉後並立即倒頭就睡,更有人刻意在睡前習慣喝杯酒為瞭能快點入睡。其實這樣是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飲酒過量千萬不要任其自然入睡,如果是重度酒精中毒,很有可能回一睡不醒。

8、酒後即可洗澡

酒後昏昏沉沉,洗個燥清醒一下,這是許多人的習慣。在酒精的作用下,人體心臟加快產生熱量,而酒後洗澡容易導致熱氣聚集在人體體內不散發,加重醉態,導致惡性嘔吐甚至暈厥。

教你喝酒千杯不醉的方法

一、酒前

1、喝酒之前,吃飯隻能吃7份飽,且不可大量飲水。(這是為瞭留下肚子好喝酒)

2、喝酒之前半小時,喝瓶牛奶,最好是純奶或者含糖的,可預防酒醉性胃炎和脫水癥。飲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進乙醇分解,又能保護胃黏膜。由於脫水會使鹽分丟失,可適量飲些淡鹽水或補液鹽。(最要省事哈)

3、不要空腹飲酒,因為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質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飲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部,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這是飲酒不醉的主要訣竅。因為這樣可使乙醇在體內吸收時間延長。

二、酒中

1、喝酒時且忌不能飲用冰水、檸檬水等等刺激性的飲料,不然前面的牛奶就白喝瞭;不要和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一起喝,這類飲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體吸收酒精。

2、喝白酒,不可一飲而盡,須的分成幾口喝。喝啤酒,須待得啤酒漠落下以後再喝,否則,輕則腹漲難受,重則現場直播。

3、喝酒的間隙喝酸奶--不用說瞭吧,酸 醇=水

4、由於酒精對肝臟的傷害較大,喝酒的時候應該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還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5、宜慢不宜快。飲酒後五分鐘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鐘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6、食飲結合。飲酒時,吃什麼東西最不易醉?以吃豬肝最好。這不僅是因為其營養豐富,而且因為豬肝可提高機體對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飲酒的人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的丟失,而豬肝又是維生素B最豐富的食物,故吃煮豬肝或炒豬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三、酒後

1、酒後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這些都是誤區,醋和茶都不能解酒。

2、酒醉後最好不能喝濃茶,但可以喝點淡茶。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堿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後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後往往不吃飯,這樣危害更大,應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來一碗面條就非常好。

3、甜點加水果。飲酒後立即吃些甜點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狀態。俗話說“酒後吃甜柿子,酒味會消失”,這話不錯。甜柿子之類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謝掉,甜點心也有大體相仿的效果。

4、至於在飲酒之後,能夠盡量的飲用熱湯,尤其是用薑絲燉的魚湯,特別具有解酒效果。

5、酒後如發生嘔吐不止,應立即找來礦泉水一瓶灌下,以免胃裡沒有東西而嘔出血來。

6、嘔吐完後,不可立即進食,尤其是燒烤一類食物。

7、睡覺之前請記住在床頭放置盛器一個,以免,睡後驚醒欲嘔吐在還未到達洗手間之前已然噴將出來。

8、翌日,若感胃酸,請服用胃舒平,等胃酸緩解後再喝水。

9、惹感胃痛,可適情況服用其他胃藥,且不可服用止疼藥,因為止疼藥對於胃疼療效勝微。

10、早點可選用豆漿、牛奶一類熱飲。若還需上班者,可選用脈動、紅牛等提神飲料,以保證不耽誤工作。

喝酒真的有保健作用嗎

適量飲酒能夠通經絡,消冷積,健脾胃。在吃飯前飲少量的 “加飯酒” ,可刺激味覺,增加消化液 (包括唾液、胃液、腸液等)的分泌,增進食欲,還能祛風健胃。

酒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可以提神醒腦,解除疲勞。酒精進入血液,可擴張血管,使血流量增加,故可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按中醫的理論,酒能夠暢通血脈、散瘀活血、祛風散寒。

而少量飲酒能提高 “好膽固醇”的含量,故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進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少量酒精還能減少血小板的凝集,促使纖維蛋白的溶解,進而減少血栓形成。

值得推薦的是葡萄酒,特別是紅葡萄酒,含有較多的抗氧化劑,如兒茶素、黃酮類物質、維生素C、微量元素硒、鋅、錳等,能夠清除氧自由基,有抗老防衰的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紅葡萄酒再好,亦不可多飲。 一個中等體重的人,每天最好控制在50mL左右,最多不能超過250mL。 如果不是每天飲用,譬如每周2~3次,那麼每次的量可適當增加,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250mL的界限。 至於白酒,每天飲用40度的白酒不應超過60mL;60度的白酒不應超過4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