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到的養生知識都是提倡多吃豆制品食物,包括:豆腐、豆腐幹、豆漿以及其它用大豆加工而成的食物。乳房的健康對於女性們很重要,保護乳房健康就要從日常飲食做起,近日有傳聞喝豆漿易得乳腺癌,這是真的嗎?看專傢如何講解吧。

乳腺癌的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以及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致癌因素一:月經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後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55歲以後逐漸下降。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與大於17歲相比,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於55歲比小於45歲者發生乳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近年來,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遺傳因素

有研究發現,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癌並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癌病人的親屬並非一定患乳癌,隻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傢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致癌因素四:電離輻射

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後患乳癌的機會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幾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飲食上發生瞭改變,人們的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瞭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致癌因素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領坐多動少,缺乏鍛煉,接觸陽光少,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科爾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垃圾。但現在人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個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制的酸性化。大多數職業女性由於工作關系,長時間緊箍著乳罩,難得給乳腺“松綁”;還有些職業女性迫於工作的壓力或追求事業的成功,過著單身貴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傢,不要孩子。這些因素都與乳腺病有關。

致癌因素七:精神抑鬱和過度緊張

據調查,性格內向,精神長期抑鬱,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而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化。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導致癌癥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於應激緊張狀態,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平和。這些精神因素與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對乳房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長期喝豆漿容易得乳腺癌嗎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到的養生知識都是提倡多吃豆制品食物,包括:豆腐、豆腐幹、豆漿以及其它用大豆加工而成的食物。

尤其是女人,建議多攝入豆制品食物。因為豆類食品不僅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含有大豆異黃酮,能有效的改善皮膚,緩解衰老。

但近日在網上竟然出現瞭一條讓人震驚的消息,稱“女性長期喝豆漿易得乳腺癌”,這是真的嗎?

為瞭解決大傢心中的疑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中心主任張保寧近日做客國傢衛計委在線訪談,就該問題解答網友疑問時表示,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張保寧介紹,豆漿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人體雌激素水平高會提高乳腺癌患病幾率,因此人們往往將二者聯系起來,認為長期喝豆漿易得乳腺癌。

“人體內的雌激素需要和受體結合,才能作用乳腺等等靶器官,產生刺激影響,甚至導致癌癥。如果人體內雌激素水平高,大豆異黃酮因為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就來競爭受體,影響瞭人體內的雌激素和受體的結合,減弱瞭人體內雌激素對靶器官的作用。”

張保寧說,“如果人體雌激素水平低,大豆異黃酮就會補充人體內一些雌激素的功能。因此,大豆異黃酮可以起到調節人體內雌激素的作用。”

長期喝豆漿是否易得乳腺癌,張保寧又從另一角度說明:美國的乳腺癌發病率是中國的5倍,但從大豆異黃酮的攝入量來看,根據統計,中國人每人每天攝入大豆異黃酮20-50毫克,美國人每人每天不到1毫克。“他們攝入這麼少,我們攝入這麼多,他們的乳腺癌發病率卻是我們的5倍。”他說。

由此可見,喝豆漿易患乳腺癌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反之,豆制品是女人養生保健不可多得的食物,隻要不過量定是有利無害的。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

1、乳房腫塊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發部位,多不伴任何癥狀,常為單個、不規則、活動度差的硬性腫塊,洗澡時或自我檢查時是可以發現的。

2、 乳頭溢液

非哺乳期內乳頭溢出乳白色、淡黃色、棕色或血色、水樣、膿性的液狀物,特別是血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腫瘤炎癥、出血、壞死等生成的。有的年輕女性乳頭溢出乳汁樣分泌物,有可能是內分泌異常所導致的。膿性溢液也可能是乳房炎癥導致的,不一定都是乳腺癌。據統計,單側乳頭溢液中,12%~25%是乳腺癌的表現。

3、 乳頭改變

由於腫瘤侵犯乳頭或乳暈下區時,導致乳頭偏歪、回縮、凹陷等。

4、 局部皮膚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即皮膚水腫且有毛孔處明顯凹陷的改變,或出現乳房皮膚“酒窩”樣凹陷,或有多個皮下小結節,這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現。有一種乳癌叫炎性乳癌,早期即表現為乳腺皮膚濕疹樣變化。

5、淋巴結腫大

少數病人首先出現的癥狀為腋窩淋巴結腫大。

6、兩側乳房不對稱

由於腫瘤的存在或與胸壁粘連,該側乳房可出現體積或形態的變化。

7、乳房疼痛

少數乳癌病人有乳房隱痛、刺痛、脹痛或鈍痛。

乳腺癌病人如何護理才好

一:加強心理護理

由於乳腺癌術後影響病人的形體美,因此多數病人情緒極其低落,表現出煩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療信心。護士除應主動與病人溝通並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還應盡可能采用她們最容易接受的實施方式,勤巡視、多交談,介紹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療和放療的不良反應及其並發癥的預防措施。

二: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病人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及靜脈復合麻醉下施行手術,術畢回病房後應給予平臥位,嚴密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體征平穩後給予半臥位,以利於呼吸和引流,避免或減輕術側肢體水腫。觀察傷口敷料是否幹燥。早期局部用負壓吸引或胸帶包紮、沙袋加壓以助皮片附著,避免皮下積血、積液。

三:防止術側肢體發生水腫和功能障礙

避免在術側肢體上行靜脈穿刺,並適當抬高。術後3天開始幫助病人活動上肢,先由肘部開始逐漸擴展到肩部。鍛煉方法為自己進餐、梳頭、洗臉及手指爬墻活動,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

懷孕期會得乳腺癌嗎

懷孕期會得乳腺癌嗎?也許不少人會認為,妊娠期發現瞭乳腺癌,妊娠就要終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並非“一刀切”,如果在孕早期發現乳腺癌,最好終止妊娠。但如果在孕中期或孕晚期發現乳腺癌,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案,不一定終止妊娠。

需要強調的是,繼續妊娠並不意味著對乳腺癌聽之任之,患者一定要通過積極的化療或者手術治療來控制乳腺癌的發展。那麼,治療手段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嗎?目前治療乳腺癌的手段主要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不同的治療手段對胎兒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其中放療和內分泌治療對胎兒發育影響最大,因此在整個妊娠期間都應避免;而化療在孕中後期是可以進行的,對胎兒的影響不大。

對於還沒有懷孕的乳腺癌患者,能否懷孕要取決於患者本人是否還有懷孕的機會和能力。因為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等都對卵巢功能有影響,導致乳腺癌患者不容易受孕。有研究表明,那些術後生育瞭孩子的乳腺癌患者比沒有生孩子的患者預後好,引起這種差異的原因很多,但起碼說明乳腺癌患者不要因為擔心復發風險而放棄做母親的權利。

在預防乳腺癌方面,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年齡、遺傳等部分乳腺癌危險因素,但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還是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的,這其中包括母乳喂養、避免多次人流、限制高脂飲食、多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