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到的養生知識都是提倡多吃豆制品食物,包括:豆腐、豆腐幹、豆漿以及其它用大豆加工而成的食物。但近日在網上竟然出現瞭一條讓人震驚的消息,稱“女性長期喝豆漿易得乳腺癌”,這是真的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乳腺癌的術前術後護理措施

乳腺癌患者術前護理措施:

1、提供多方面的生活護理

指導病人進食高營養、易消化食物,註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病人的食欲,以滿足機體營養的需要,並儲備能量,達到耐受手術的目的。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時遵醫囑給予緩瀉劑。

2、術前準備工作

註意保護性醫療制度,做好病人思想工作並使其理解手術可能造成胸部外形改變及上肢功能受限。合並妊娠者,應勸其中止妊娠,哺乳期者應立即斷乳。

術前作好常規準備,包括內臟功能檢查及皮膚準備。

手術後乳腺癌患者在飲食需要吃一些適宜有利於癌癥康復的食物

【 宜 】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馬、鱟、眼鏡蛇肉、抹香鯨油、蟾蜍肉、蟹、赤、文蛤、牡蠣、玳瑁肉、海帶、蘆筍、石花菜。

2: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防止復發的食物,包括桑椹、獼猴桃、 蘆筍、南瓜、薏米、菜豆、山藥、香菇、蝦皮、蟹、青魚、對蝦、蛇。

3:腫脹宜吃薏米、絲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薺、鯽魚、塘虱、鮫魚、海帶、泥鰍、黃顙魚、田螺。

4:脹痛、乳頭回縮宜吃茴香、蔥花、蝦、海龍、抹香油鯨、橘餅、柚子、鱟。

乳腺癌術後護理:

1.臥位:待血壓平穩後取半臥位以利於引流和改善呼吸功能。

2.術後患側肩部應墊一軟枕,抬高患肢,傷口用腹帶加壓包紮,但應註意觀察患肢遠端的血供情況,出現皮膚紫紺、皮溫低、脈搏不清,提示有血管受壓,應及時調整繃帶的松緊度,但不能過松,防止皮下積液、皮瓣滑動影響傷口愈合。

3. 引流管的護理:為瞭防止手術創腔積液,皮瓣壞死引起感染,術後常放置胸壁負壓吸引,應妥善固定,保持持續有效的負壓,每日更換引流瓶並觀察引流液的形狀、顏色、量。 一般術後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體50~100ML,以後逐漸減少,術後4~5天創腔無積液,創面皮膚緊貼可拔管。

4.術後為防止上肢水腫,可抬高患側上肢,切忌在患股測量血壓、註射和輸液。

5.上肢功能鍛煉:術後三天內患側肩部關節制動,但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的活動。術後四天可做肘關節活動,第五天做肩部活動,待傷口愈合後指導病人循序漸進地增加肩部功能鍛煉,如手指爬墻運動、患側梳頭或經頭到對側耳廓等動作,盡量恢復上肢功能。

6.飲食:術後6小時無麻醉反應可給予正常飲食並要補充營養以利於術後的恢復。

喝豆漿真會得乳腺癌嗎

“如果人體雌激素水平低,大豆異黃酮就會補充人體內一些雌激素的功能。因此,大豆異黃酮可以起到調節人體內雌激素的作用。”

長期喝豆漿是否易得乳腺癌,張保寧又從另一角度說明:美國的乳腺癌發病率是中國的5倍,但從大豆異黃酮的攝入量來看,根據統計,中國人每人每天攝入大豆異黃酮20-50毫克,美國人每人每天不到1毫克。“他們攝入這麼少,我們攝入這麼多,他們的乳腺癌發病率卻是我們的5倍。”他說。

由此可見,喝豆漿易患乳腺癌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反之,豆制品是女人養生保健不可多得的食物,隻要不過量定是有利無害的。

乳腺癌怎樣預防主要註意以下幾點

控脂減肥:研究發現,癌細胞最初處於“起始”狀態,隻有當其受到“刺激”之後,才能迅速增殖而發病。高脂肪飲食是乳腺癌的促發“刺激”劑,長期大量攝取脂肪,可使機體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這類物質過量可刺激癌腫的增長。大量攝取脂肪,還可使機體發胖和免疫機能降低,就使癌癥有瞭可乘之機。因此,控制脂肪的攝取,減輕肥胖,提高機體免疫機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乳癌的發生。

避免飲酒:飲酒對於女性來說,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飲酒婦女患乳癌的危險性較很少飲酒者高,每日飲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險性比很少飲酒者增高45%以上,這種危險性在絕經前婦女中最為顯著。目前認為,酒精可刺激腦垂體前葉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與乳癌發生有關。因此,女性尤其是絕經前後的女性,應戒酒和少飲酒。

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這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嘌呤,黃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與乳癌發生有關。女性特別是絕經前婦女,如果過多地攝取這類食物,隨著黃嘌呤的大量攝入,乳癌發生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應少飲咖啡,少吃巧克力。

多吃果菜:研究發現,粗糧、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多種能阻止和減慢癌癥發展各個階段的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以大豆類、玉米、食用菌類、海藻類、大蒜、西紅柿、橘類和漿果類水果等作用最為顯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適當地多吃些這類食物,不僅有益於健康,還有助於乳癌的預防。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

1、乳房腫塊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發部位,多不伴任何癥狀,常為單個、不規則、活動度差的硬性腫塊,洗澡時或自我檢查時是可以發現的。

2、 乳頭溢液

非哺乳期內乳頭溢出乳白色、淡黃色、棕色或血色、水樣、膿性的液狀物,特別是血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腫瘤炎癥、出血、壞死等生成的。有的年輕女性乳頭溢出乳汁樣分泌物,有可能是內分泌異常所導致的。膿性溢液也可能是乳房炎癥導致的,不一定都是乳腺癌。據統計,單側乳頭溢液中,12%~25%是乳腺癌的表現。

3、 乳頭改變

由於腫瘤侵犯乳頭或乳暈下區時,導致乳頭偏歪、回縮、凹陷等。

4、 局部皮膚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即皮膚水腫且有毛孔處明顯凹陷的改變,或出現乳房皮膚“酒窩”樣凹陷,或有多個皮下小結節,這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現。有一種乳癌叫炎性乳癌,早期即表現為乳腺皮膚濕疹樣變化。

5、淋巴結腫大

少數病人首先出現的癥狀為腋窩淋巴結腫大。

6、兩側乳房不對稱

由於腫瘤的存在或與胸壁粘連,該側乳房可出現體積或形態的變化。

7、乳房疼痛

少數乳癌病人有乳房隱痛、刺痛、脹痛或鈍痛。

誘發女性乳腺癌的原因都有什麼

致癌因素一:月經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後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55歲以後逐漸下降。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與大於17歲相比,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於55歲比小於45歲者發生乳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近年來,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遺傳因素

有研究發現,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癌並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癌病人的親屬並非一定患乳癌,隻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傢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致癌因素四:電離輻射

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後患乳癌的機會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幾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飲食上發生瞭改變,人們的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瞭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致癌因素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領坐多動少,缺乏鍛煉,接觸陽光少,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科爾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垃圾。但現在人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個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制的酸性化。大多數職業女性由於工作關系,長時間緊箍著乳罩,難得給乳腺“松綁”;還有些職業女性迫於工作的壓力或追求事業的成功,過著單身貴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傢,不要孩子。這些因素都與乳腺病有關。

致癌因素七:精神抑鬱和過度緊張

據調查,性格內向,精神長期抑鬱,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而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化。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導致癌癥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於應激緊張狀態,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平和。這些精神因素與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對乳房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致癌因素八:激素

乳癌與人體內分泌平衡失調有關系,在各種內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結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體上皮細胞過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婦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療可增加乳癌的發病危險。

致癌因素九:藥物

有些藥物如降壓藥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體類藥物有增加乳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護膚品、化妝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別慎重。另外,空氣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殘留農藥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

利於乳腺癌患者康復的食物

1、海帶肉凍

海帶中含海藻多糖,有較強的抗腫瘤功效,其中的“磺酰基”可殺滅癌細胞。因此,這道菜肴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它尤其適用於內分泌系統的多種惡性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鱗狀上皮癌等。但不適合於沿海地區的甲狀腺癌患者。

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海帶和帶皮豬肉,兩種主要原料的比例是一斤海帶配一斤帶皮豬肉。

做法:先把海帶洗凈、泡軟後切成絲,帶皮豬肉切成小塊,把兩種原料一起放進鍋內加少量水和您自己喜歡的調味佐料,用小火熬到豬肉爛熟,湯汁濃稠。關火後連湯帶渣倒入方盤中,自然冷卻也行,放入冰箱冷凍最好。冷卻後湯汁便凍成肉凍,吃的時候把肉凍切成條或片狀,蘸糖或蘸醋吃都可以。

糖醋蒜是中國人很喜歡吃的一道小菜,它不但制作簡單而且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大蒜中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和脂溶性揮發油。大蒜素是一種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有很強的殺滅癌細胞的效能。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抗癌能力。

這道小菜適合多種癌癥患者,尤其是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癌癥患者。糖醋蒜的制作很簡單。主要原料酸醋和大蒜的比例是一比一。材料準備好後,先把大蒜洗凈、去皮放進一個大口瓶中,醋裡按一斤醋加半斤紅糖的比例加進紅糖,然後把醋煎沸,冷卻後把醋倒入放好大蒜的瓶中,浸泡10天即可取食。一天吃2到3 次,隔日食用,每次吃2到3粒。

2、西紅柿花生小棗粥

西紅柿、小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增強人體的抗癌能力,另外,西紅柿裡豐富的番茄素有著很好的抗癌作用,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素,隻有人體內攝入瞭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才能提高細胞的活力並使免疫功能得到加強。

這道粥適宜消化系統,如食道、胃、腸、肝、胰、膽癌癥病人手術後的康復。做這道粥的時候先煮花生米和小棗,煮到花生米和小棗基本軟爛時加入大米或小米煮成粥。當你要吃的時候再加入切碎的西紅柿。每天吃一次或早晚各吃一次。

3、魚油

研究發現,魚油中含有的二十碳五烯酸具有抗癌作用。這種物質是一種多聚合不飽和脂肪酸。它主要存在於含油較多的魚的魚油中,如沙丁魚油、青魚油、大馬哈魚油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在分解人體的脂肪組織及蛋白質等成分時,會產生對腫瘤有促進作用的某種腫瘤因子,而魚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可以阻止這種腫瘤因子的活動,從而起到阻止腫瘤生長的作用。

4、牛肉

微生物學傢研究小組發現,牛肉中含有一種能抑制致癌物質誘變活動的成分。因此,牛肉具有抗癌作用。這個小組正在試圖從牛肉中提取出抗癌新藥。

5、大棗

近年來發現,大棗的熱水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可達90%。但這種提取物對正常細胞也有輕微的抑制作用。這種抑制特點與該種提取物的使用劑量有關。大棗的抑癌作用與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環式-磷酸腺苷和豐富的維生素有關。

6、番茄

番茄(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具有抗癌作用。番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西紅柿、西瓜、杏仁中均含有該物質,它能消除人體內誘發癌癥的氧自由基。如果人的血液中番茄紅素的含量太少,便會大大增加其患胰腺癌的危險性。研究發現,血液中番茄紅素含量過低的人,其患胰腺癌的危險性要比正常人高5倍。

7、大蒜

大蒜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動物實驗表明,這些抗癌物質可抑制與結腸、胃、肝臟、肺臟等器官相關的致癌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研究表明,用大蒜的提取物喂養小鼠,可使其乳腺癌的發病率降低71%。不久前,德國科學傢還發現,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對惡變腫瘤有毒性作用。大蒜還能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研究還表明,大蒜中含的硫化物可增強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抗癌活性。

8、麥麩

食用麥麩可降低人們患結腸癌的危險性。紐約的一項實驗證明,患有癌前病變型結腸息肉的人若每天吃2盎司(1盎司=28.3495克)的麥麩制品,堅持食用6個月後,可使他們的癌前病變型結腸息肉縮小。這麼少量的麥麩制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發揮如此明顯的作用,這表明麥麩有較好的阻止癌癥發展的作用。

9、茶

盡管還沒有一個足夠的證據證明茶在此的功效,它仍然被公認為具有強效抗癌作用的飲品,尤其是綠茶。以實驗室研究表明,綠茶可以防止和減緩食管,肝,乳房還有前列腺內癌細胞的生長。還有其他一些長期的研究表明,茶和降低膀胱癌,胃癌和胰腺癌的發病率有關。

10、黃豆

愈來愈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黃豆具有防癌作用,特別是對預防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食管癌有效。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的一項動物實驗發現,飲食中隻要有5%的黃豆,就能大大地抑制大鼠身上能誘發乳腺癌的化學因子。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婦女若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對其內分泌系統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從而起到預防乳腺癌的作用。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吃豆腐能使人患結腸癌的風險減少50%。美國國傢癌癥研究所正在尋找大豆中的抗癌因子。在動物實驗中他們已找到瞭黃豆中的5種抗癌化合物。此外,用黃豆渣的發酵制劑——復合核黃素(維酶素),防治食管上皮增生、降低食管癌的發病率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