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經過夏天高溫的消磨,兼之吃得比較清淡,難免會感到身體虛弱,因此不少人入秋後就考慮到進補瞭,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需要註意,“秋宜平補”是秋天食養食補的一個基本原則。凡事有度,秋季進補要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否則會適得其反,產生以下3弊。還有要註意什麼?一起看。

每天一點這些食物讓你更美

每天一把大杏仁

每天一把大杏仁,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有更強的防禦機能。一把大杏仁(約23粒,28克)就可以提供人體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E的一半。而維生素E已被證實是一種強抗氧化物質,可以降低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比如心臟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癌癥等,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減緩衰老。

每天一樣紫果蔬

食用紫色果蔬可以避免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如老年癡呆癥、心臟疾病及癌癥。據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多食用藍莓、黑莓或梅子可減少多發性硬化癥與帕金森氏癥的發展機會。研究人員推薦每天應有一種或兩種紫色果蔬。

每天吃5克綠茶

其實,吃茶比喝茶更有營養。這是因為,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泡茶時僅有約35%的營養溶入茶水中,其餘65%的脂溶性營養成分則隨茶葉一起被倒掉。這些脂溶性營養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抗衰老作用的維生素E和兒茶素。

此外,它們還能消除色斑、降血脂以及預防流行性感冒。而吃茶則可大大減少這些營養成分的流失。同時,把茶和其他食物一起烹制,還能將茶的香味溶於食物中,使食物味道更加鮮美。

每天生吃2瓣大蒜

要讓大蒜發揮最佳的抗衰老功效,最健康的吃法是生食。這是因為和很多蔬菜一樣,大蒜如果煮熟瞭就失去瞭原有的營養價值,抗氧化劑會損失很多。生吃的話,最好把大蒜搗碎成泥,而且要先放10-15分鐘再吃,這樣它裡面的大蒜辣素和多種活性酶就更容易充分作用,達到抗衰老保健功效。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蒜有很強的刺激性,胃腸道疾病、眼疾患者也不宜生吃大蒜。建議喜歡生食大蒜的人們每天不要超過2瓣,而且最好多餐分食。

一勺黑米麩

僅僅一勺黑米麩中含有的促進健康的花青素抗氧化劑就超過瞭一勺藍莓。黑米中富含花青素抗氧化劑,這除瞭意味著黑米更有利於抵抗衰老以外,還能有效預防和應對心臟病、癌癥等。建議人們用黑米或者黑米麩代替價格昂貴的藍莓、黑莓等水果——抗氧化作用更勝一籌,並含有更為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E。

女人如何擺脫黃臉婆稱號

好皮膚的人說:我們睡前是這樣做的

1、每晚做2次清潔

你每晚回傢都卸妝,但是第二天早上卻發現眼周還是有黑色的東西,為什麼?因為你的粉底、睫毛膏和眼線都屬於聚合物,很不容易被水、皂基以及水性卸妝水清潔掉,所以一定要在卸妝產品之後,再用洗面奶清潔一遍。

2、試試蒸臉

你大概會覺得每天蒸臉很麻煩,但是一周一次總可以吧?如果沒有蒸臉的儀器,可是把浴室弄得非常熱,然後進去淋浴1-2分鐘在洗臉,讓你的臉暴露在蒸汽中來打開毛孔。或者用熱毛巾敷臉也能夠打開毛孔,幫助深層清潔油、灰塵以及汗水。

“秋宜平補”秋天食補的基本原則

其一,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馬上進補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大量進食各種肉食,可增加脾胃負擔,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現惡心,食欲不振,傷食,腹瀉等癥狀,這就是所謂的“虛不受補”。因而在進補時,應以不傷脾胃為原則。

其二,秋天燥氣主令,人體常可以出現口唇、鼻咽幹燥,幹咳,皮膚幹裂,大便秘結等表現,即所謂“秋燥”。此時若大量進食肥甘厚味,可以生濕化熱,尤其是煎炸燒烤之類的食品,不僅損傷脾胃,還會助“燥”為虐,加重秋燥。

其三,進補過度,極易發體,特別是在秋季。這是因為,受自然氣候影響,人體呈冬胖夏瘦的規律。到瞭秋天,消化功能恢復常態,能量代謝相對穩定,脂肪細胞逐漸積聚,人體趨向肥胖。若不加控制,就很容易導致脂肪細胞“回潮”,使體重增加。

為補償由炎夏能量消耗帶來的機體養分匱乏,秋天進補要掌握適度的原則,可適當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選擇既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重點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前者如魚、瘦肉、鱉肉、烏骨雞、禽蛋、奶制品、豆類等;後者如藕、山藥、芡實、紅棗等。尤其是後者,不但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且能調養脾胃,補而不膩,可謂一舉兩得。另外,還可適配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百合、銀耳等,這類食物均含有豐富的營養,對人體非常有益。

中老年人秋季保健要註意什麼

一、飲食調養。

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就是說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對於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骨生津。

二、增減衣服。

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註意增加衣服,防止“涼氣”的侵襲。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

三、謹慎起居。

古人雲:“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意思是,在秋天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

四、加強運動調養。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幹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鍛煉,這不但是在進行好的“空氣浴”,還接受瞭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瞭充分的準備。

五、保持室內一定濕度。

秋季空氣中的濕度小,風力大,汗液蒸發得很快,易使人皮膚幹裂,毛發也易脫落。故必須註意保持室內具備一定的濕度,並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

六、藥物保健。

根據秋季的特點,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另外,還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秋季潤燥養血的7大飲食寶典

甘蔗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於低血糖、大便幹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饑餓頭暈的人,隻要吃上兩節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由於梨、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此外,適於秋冬季吃的水果還有蘋果、香蕉、橘子、山楂等。

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要。下面介紹秋季飲食養生的幾種方法。

海藻

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大蒜和洋蔥

大蒜和洋蔥能夠使人精神暢快,增強人體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蔥會還可使人體呼吸順暢。

薑薑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鎮咳、退燒、減輕疼痛,還能有效抑制疾病。薑是一種很好的抗毒物質,能殺菌和抗黴菌,是治療風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茶療養生法

茶療簡便,既可養生又能治病,近年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和藥理作用,不斷被人們發現,其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能根據自身體質,選用適宜療方,對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定會有益。

水果養生法

秋季氣候幹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幹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這個季節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瞭。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幹喉痛、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