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在民間素有“秋補”習俗,萬物正可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現在小編就為大傢介紹下關於秋季進補有哪些禁忌?

秋季進補分體質 女人要學會三招

女性秋季應根據體質進補

陰虛:陰虛的人由於體內陰精缺少,相對來說陽氣亢盛,因此容易上火,進補不當更易火上澆油。這類人群大多體型偏瘦、脈細、口幹、眼幹、睡眠差,治療應以養陰兼疏通為主,多用黑礬、當歸、砂仁、厚樸等中藥。日常禁煙酒、辛辣,勿過饑過飽。

體虛:日常人們所用的補品大多偏熱性,體弱之人往往腎脾兩虛,進補易出現胸悶、胃滿、頭暈、心悸等現象。因此,脾胃虛弱之人,無論食補藥補都要和緩進行。飲食宜均衡清淡,多吃粳米、薏米、山藥、馬鈴薯、香菇等。適當運動,避免過度勞累。

肝鬱:肝失疏泄會導致肝鬱氣滯、心肝火旺、煩躁易怒,稍用補品就會上火,出現胸悶、腹脹、不願進食等癥狀。因此必須強調兼用疏通的藥物,例如使用柴胡疏肝散、舒肝丸,達到補而不膩的效果。

痰濕:體內痰濕阻滯,久而致虛。如果不先清理痰濁,單純地用補,則會加重痰濕。臨床上經常會遇到有些患者服用瞭大量的黨參、黃芪,卻感覺更加乏力,再補下去或引發心腦血管事件、導致原有病變加重等。這類人群宜多食冬瓜、海帶、山楂、扁豆等,用以祛濕。

瘀血:瘀血日久可化熱,盲目進補會有出血的危險。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血管功能薄弱,盲目進補最容易出現問題。其實要保持血管疏通、並不需要什麼大補,黑木耳、西紅柿、魚、山楂、大蒜、玉米、蘋果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秋季女性進補學會3招

1、學會挑:秋季挑水果需選多汁

這個季節可以多吃一點鮮棗,能養心安神 ,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秋季選水果,應該挑多汁的,比如鮮桂圓、葡萄、梨等。特別是這個時節的鮮桂圓,民諺有“一個桂圓相當於一個雞蛋”之說。這時的鮮桂圓是汁水最飽滿的時候,對女性的滋補效果也最好,有養心安神、益氣養血、滋陰潤燥的美容作用。要註意的是,不要吃幹桂圓,幹桂圓會加重人體中的火氣。

2、學會舍: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秋季氣候比較幹燥,不宜多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中醫認為,秋季肺氣較旺,而辛味入肺,如果飲食再吃辛辣,那麼肺氣就會過旺,造成咽炎、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辛辣還會影響到下一個季節的健康。中醫認為,肺屬金、肝屬木,五行中金克木,所以肺氣過旺必傷肝氣,下個季節就會出現脾氣暴躁等癥狀。所以,秋季宜少辛多酸,以滋陰潤肺。

3、學會用藥:阿膠不宜脾胃差者,當歸不宜月經時服用

相信不少女人都知道阿膠有養血補血的作用,但是由於阿膠是驢皮熬制的,所以非常難消化,脾胃不好的女性不宜服用,如果想滋陰潤燥可以適當吃一些杏仁、芝麻。

除瞭阿膠,女性常見的滋補中藥還有黃芪、黨參、當歸等。

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蓮子:既能祛餘暑,又能滋補強身,是秋天適時補品。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消餘暑、化暑濕、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強骨的作用。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花生:深秋後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或生研沖湯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紅棗: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梨、荸薺、海蟄、胡蘿卜、薺菜、平菇、海帶、番茄、進補則適宜食用黃芪、人參、沙參、枸杞子等。

秋冬要養陰,因此養生要遵循“收、養”原則。飲食上要以滋陽潤肺、防燥護陰為準則,飲食清淡,多吃酸性食物,少吃肥膩食物。加強運動,註意防寒保暖。

不上火不發胖!5大食材助你秋季“輕進補”

1、綠葉菜和橙黃色果蔬

夏天我們吃到的蔬菜和水果以瓜果為主,比如絲瓜、冬瓜、黃瓜、西瓜和桃等,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族的含量較低,這自然會減少體內維生素A的儲備,秋冬季節經常出現的眼睛幹涉、皮膚幹燥、呼吸道感染等問題,都與此有關。

尤其是現在的OL一族,手機、電腦、iPad時刻不離身,更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A。此外,維生素A與皮膚正常角化關系密切。缺乏時則皮膚幹燥、角層增厚、毛孔為小角栓堵塞,嚴重時影響皮脂分泌,導致皮膚幹燥、粗糙、無光澤、脫屑、有小角栓。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急需補充的是菠菜、芥藍、茼蒿、油菜等綠葉菜和胡蘿卜、南瓜、玉米、橙子等橙黃色果蔬。

2、用薯類代替部分主食

比如山藥、土豆、紅薯和芋頭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薯類食物淀粉含量較高,能提供很強的飽腹感,但不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而且它們富含膳食纖維、纖維素B族和鉀、鎂等礦物質,能促進胃腸的蠕動,幫助身體排出各種毒素和新陳代謝廢物。建議用薯類代替部分主食,就不會影響營養的攝入,還有非常好的瘦身功效。

3、發酵食物

炎熱的夏季,免不瞭和各種冷飲“親密接觸”,滿足瞭口腹之欲,但可憐瞭消化系統。當天氣轉涼,脆弱的腸胃就開始“抗議”瞭,腹瀉、胃脹都有可能發生,這時你最需要的是發酵食物,比如發酵面包、納豆、酸奶等,不僅能好好地捍衛和調整你“受傷”的腸胃,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防止病毒入侵。

4、富含優質蛋白的魚蝦和豆類

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充足的蛋白質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脂肪“庫存量”原本就超標的都市人來說,秋冬進補一定要少吃那些高脂肪的肉類,富含優質蛋白的魚、蝦、禽肉和雞蛋是首選。另外富含植物蛋白的豆類食物,比如豆漿、豆腐也是不錯的選擇。

5、堅果

每天一小把堅果,能提供給皮膚最愛的維生素E和多種微量元素。堅果雖然富含油脂,但是以不飽和脂肪酸這類的“好脂肪”為主,完全不用擔心吃進去過多的熱量。

雖說秋季進補很重要,但秋季進補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切忌盲目進補。

●進補遵循5大原則

1、先調理脾胃再進補

脾胃不好,即便是吃得有營養,也很難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在天氣轉涼進補之前,先註意補充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比如栗子、山藥、紅棗、蓮藕等,讓身體得以調整和緩沖。

2、藥補不如食補

很多人習慣到瞭秋冬季節吃一些滋補的藥材,比如人參、黃芪、阿膠等,這樣很容易補過瞭頭,反而引起便秘、口幹、舌燥等上火癥狀。如果要補,一定要經過專業醫師的指導。

3、吃有溫度的食物

比如喝溫水、熱湯和熱粥,能減少身體熱量的損耗,提高禦寒能力。

4、少吃咸

高鹽飲食會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容易使各種病菌乘虛而入,誘發咽炎、鼻炎等。

5、滋潤防燥很重要

除瞭喝足夠的水,要多吃清潤甘酸的水果,比如梨、柚子、石榴、荸薺等。

關於秋季進補有什麼禁忌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把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幹,口苦,口臭,大便幹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費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會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傢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傢近年來提出一種關註“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轉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個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女性秋季滋補有哪些常見問題

問題1.豬蹄美容最靈光?

專傢說法:豬蹄中的膠原蛋白是人體皮膚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有促進女性激素合成的作用,對女性容顏有一定的益處。然而,日常的肌膚養護不可能靠偶爾吃動物膠原來解決,改善膳食的整體營養質量更為重要。

1、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膠原蛋白與普通蛋白質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其中含有羥脯氨酸和羥賴氨酸。這兩種氨基酸的合成,需要維生素C的參與。因此偶爾吃些豬蹄,不如保證充足的水果蔬菜,讓身體提高合成自身膠原蛋白的能力。

2、小心豬蹄熱量超標

豬蹄中的主要可食組織為豬皮,其中含脂肪約20%,與豬肉的水平相當,少吃一些並無大礙,大量攝入則會導致熱量超標。肘子皮、豬頭肉等部位富含皮下脂肪,其脂肪含量可高達40%,不可不重視,否則養顏不成反增肥。

問題2.每天喝檸檬水容顏更靚麗?

專傢說法:檸檬水富含維生素C和有機酸,還能補充水分,對滋潤容顏大有好處。但是檸檬並不能解決肌膚的全部營養問題,它不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都很低。

1、小心檸檬綜合征

檸檬酸性較強,酸堿值達2.8以下,空腹食用極易傷胃,使營養吸收能力下降。經常喝檸檬水充饑而不吃正餐,也容易罹患蛋白質缺乏癥。一些女性白天大量喝檸檬水,晚上又以蔬菜水果為主食,結果讓自己虛弱無力,被稱為“檸檬綜合征”,也叫“生菜綜合征”。如果體質如此虛弱,容顏又會美到哪裡去呢?

2、不要迷信某一種水果

每一種食品當中都有對人體有利的成分,隻要適應體質,就會取得好的效果,不要迷信某一兩種“美容食品”。若論維生素C的含量,鮮棗、青椒、綠菜花等果蔬都很豐富,並不遜於檸檬;若論果酸和黃酮類物質,山楂含量同樣豐富。

問題3.花粉和蜂王漿是首選養顏補品?

專傢說法:準確地說,花粉和蜂王漿都是傳統的滋補養顏食品。

1、蜂王漿可調節內分泌

蜂王漿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素,還有多種活性酶類、有機酸和激素樣成分等,具有延緩衰老、調節內分泌的作用,可提高食欲、增強組織再生能力和機體抵抗力。蜂王漿中所含的激素樣物質對於調節中年女性的內分泌及抵抗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2、花粉能有效抗衰老

花粉含有200多種營養保健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強體力和耐力、調節機體免疫作用等保健功能。尤其對於中年女性來說,是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效果卓著的美容滋補品。

3、蜂產品並非萬能滋補品

蜂王漿和花粉都是需要長期服用才能產生良好效果的營養品。蜂王漿的儲藏期過長或儲藏條件不當,以及花粉加工處理不當,都可能喪失滋補效用。

問題4.營養品螺旋藻可以幫助減肥?

專傢說法:螺旋藻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藻藍蛋白、活性多糖等物質。研究證明它能補充營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疲勞能力,對癌細胞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1、螺旋藻不是減肥藥

減肥期間,餐前服用螺旋藻可以有效補充營養、減少饑餓感、提高減肥成功率,減少減肥中出現的營養不良問題。然而,這種滋補品本身並不等同於減肥藥,吃飽喝足之後再服螺旋藻並沒有明顯的減肥效果。

2、螺旋藻不能代替果蔬

每天吃十幾片螺旋藻代替蔬菜水果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隻能說,當因為各種原因暫時無法每天攝入500克新鮮蔬菜時,補充幾克螺旋藻可以部分的彌補損失。

問題5.阿膠是養顏法寶?

專傢說法:容顏的美好少不瞭鐵元素。鐵是血紅蛋白的成分,也是女性需要量多於男性的惟恐一種營養素。如果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身體就不能為皮膚運輸足夠的養分和氧氣,肌膚自然不能生動紅潤。

1、阿膠不是萬能的

如果僅僅短期采用阿膠補血,但是平日不註意攝入富含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的食物,仍然大量吃甜食或者經常以黃瓜番茄為主食,補血的目標很難達成,更不可能擁有血氣充足的好臉色。

2、補鐵佳品是動物食品

從補鐵的效率來說,以動物性食品最佳,動物內臟和紅肉富含“血紅素鐵”,偏巧女性食量小、食肉熱情低,因此缺鐵者大多為女性。還有一些植物性食品含有大量鐵元素,如黑芝麻、榛子等堅果類,對補鐵也有意義。維生素C和有機酸可以幫助鐵的吸引,因此桂圓、紅棗、山楂等都是傳統的補鐵食品,柑桔類水果、草莓、獼猴桃也對補鐵有益。

問題6.雞蛋算不算女性的滋補品?

專傢說法:雞蛋營養豐富,是女性美容膳食中重要的組成原料。每天一個蛋並不多餘。如果血膽固醇不超標,就不必刻意拋棄蛋黃。

1、雞蛋是蛋白質質量最高的食物

雞蛋含有天然食品中生理利用率最高的優質蛋白。女性的容顏、秀發和皮膚都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維持,而雞蛋是最簡單的、最方便、最平衡的蛋白質食品。除此之外,蛋黃中還含有多種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蛋黃油具有抗衰老作用。

2、不要迷信“營養蛋”

現在市場上大量出售土雞蛋和各種“營養蛋”。從蛋白質含量來說,各種蛋差異很小。土雞蛋的維生素A、D含量低於普通雞蛋,脂肪含量和質量略高於普通蛋。高鈣、高鋅和高鐵蛋沒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含量有限,每天一個雞蛋並不能對這些營養素的供應起到顯著作用。高碘蛋的意義也不太,因為政黨膳食中的碘已經足夠人體需要。低膽固醇蛋可能對老年人有一定好處。高硒蛋對缺硒地區居民和很少食用魚肉的人有一定作用。

問題7.烏骨雞比普通雞具有更好的滋補效果?

專傢說法:普通肉雞是低脂肪的蛋白質來源,而且其中所含的微量激素對成年女性並不構成明顯危害。當然,烏骨雞營養價值高於普通肉雞,對女性的健康更有幫助。

1、烏骨雞是優質的女性補品

雞是我國傳統補品,可以溫補氣血,適合身體虛弱的人食用。其中烏骨雞蛋白質含量比普通雞高出30%以上,脂肪含量低一半左右,鐵、銅、錳和微量元素含量高於普通雞,而且含有烏骨雞黑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所以女性吃烏骨雞有益健康。選購時應當選擇黑色深重、體型較大的烏骨雞,其中保健成分含量高於淺色烏雞。普通肉雞也含有20%左右的蛋白質,是日常蛋白質的補充來源。

2、不要對激素過於緊張

動物肉裡含有微量激素是正常的,就如同成年女性無需吃激素便能維持體內一定水平的雌激素。如今飼養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不用激素便可以讓肉雞快速育肥。

問題8.多吃大棗補效果更明顯?

專傢說法:大棗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果品,其中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和大棗皂甙等保健活性成分,維生素C和鐵也比較豐富,還有較多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中醫認為它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1、鮮棗富含維生素C

鮮棗是維生素C的極佳來源,含量高達200-500毫克/100克,吃一把鮮棗就可以滿足人體一天中的維生素C需求。幹棗經過曬幹,維生素C含量除低到十分之一左右。

2、大棗補身不可貪吃

大棗對女性具有明顯的營養作用,但這種作用需要經常食用才能充分發揮。大棗有很多加工制品,可以作為零食日常食用。但是,大棗含糖分高達50%以上,熱量很高,餐後作為零食吃得過多容易導致熱量過剩。同時,大量食用幹棗容易導致腹脹。因此建議每天食棗不超過10枚。

問題9.想美容烏發離不開芝麻?

專傢說法:芝麻的確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其中含有大量頭發營養必須的鐵、鋅、鈣等元素。另外,芝麻富含的維生素E和卵磷脂對於潤澤肌膚、抵抗衰老也具有重要作用。

1、黑芝麻和白芝麻效果不同

同是滋補品,黑芝麻的微量元素含量更高,滋補肝腎、烏發養發的效果更好,而白芝麻潤腸通便、滋陰潤膚的效果更好。要註意的是,芝麻必須新鮮,如果已有不新鮮的氣味,則會失去滋補效果。

2、芝麻可以煮粥喝

芝麻炒香之後,取兩勺切碎或研碎,加入白米粥當中食用,是很好的滋補方法。配合蓮子或百合一起煮粥,還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很適合白領女性。

問題10.枸杞可以提高免疫力?

專傢說法:枸杞中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成分,並含有活性成分枸杞多糖。這種成分能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抗衰老、防腫瘤,也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糖。腦力勞動者經常食用枸杞,能改善精力,提高對多種疾病的抵抗力,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1、枸杞不妨每天吃

由於枸杞安全性高,可以每天少量食用而無妨礙。如放在粥、湯和茶中均可發揮效果。

2、枸杞具有減肥效果

最近一項研究證明,枸杞可以調節人體能量代謝,對某些病態肥胖者具有一定的減肥作用。每天用餐前喝枸杞茶,有利於減少身體脂肪含量,對女性十分有益。

秋季進補的最佳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初秋氣溫仍較高,加之時有陰雨,濕度偏高,因此依然較悶熱,易出現“秋老虎”,因此此時還不宜急於進補。而白露之後,雨水漸少,天氣幹燥,晝熱夜涼,尤易患病,也不是最佳的進補時機。秋季進補一般認為在“寒露”之後最佳。所以對於多數人來說,“十一”之後進補為最佳。

秋令養生應遵循“養收”的原則,以保養內守之陰氣。從中醫角度上說,“寒露”這一節氣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這一節氣期間人們易出現皮膚幹燥,皺紋增多,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因此,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在此時進補也應該從這方面入手。

人們常說,“藥補不如食補”,進補不妨先從飲食上加以調整。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另外鴨肉、生梨、甘蔗、荸薺、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養陰潤肺功效。

早餐應多吃溫食,推薦大傢可以常喝些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舒服,而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季進補宜多選甘寒滋潤之中藥。常選用西洋參、燕窩、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參性味苦、微甘、涼,入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的作用,適用於氣陰不足、津少口渴、肺虛咳嗽、虛熱煩躁等; 燕窩性味甘平,入肺、胃、腎經,有益虛補損、滋陰潤燥、化痰止咳之功,常用於肺腎不足、咳嗽氣急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傢: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註重足部保暖。

知道瞭秋季進補的最佳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另外,秋季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利於養陰,早起利於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