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有很多危害,除平時出現的日常癥狀之外還有很多並發癥,低血壓會引起血液循環減慢。從而引起大腦和心臟供血不足,久而久之會給人身帶來不可逆轉的危害,那麼在平時我們該怎樣預防低血壓呢,?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一起看看吧。

低血壓患者的健康自我監測方法

一般成人肱動脈血壓12/8KPA(90/60MMHG)時,稱為低血壓。當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明顯低於正常范圍時,稱為急性低血壓,可表現為暈厥和休克(請查閱相關癥狀);慢性低血壓則指血壓呈持續降低的狀態。本部分討論慢性低血壓。

癥狀:

1、低血壓與高血壓交替發生,或低血壓發生於高血壓之後;年輕人或兒童出現高血壓;病程中有陣發性心悸、蒼白、出汗及陣發性高血壓或血壓皮動幅度較大;或排尿或大便時引起高血壓發作或暈厥。

2、多尿、煩渴、多飲、多食、乏力,易伴繼發化膿性感染。

3、近期移居3000米以上高原地區者,血壓持續偏低,可伴有有困倦無力、頭暈、頭痛、眼花、失眠或嗜睡、記憶力減退、食欲減退、四肢麻木等,待轉至平原後不經治療可恢復正常。

4、常於晨起出現低血壓,站立時訴頭昏眼花、腿軟乏力、一過性黑蒙、眩暈或昏厥,甚至不能保持站立數分鐘以上而需長期臥床;昏厥時不伴面色蒼白、出汗、惡心、心率改變等;直立位較臥位的收縮壓下降超過3.99KPA(30MMHG),舒張壓下降超過1.99KPA(15MMHG)。

5、血壓顯著下降發生於從平臥位轉變為直立位,或長時間站立時;體質瘦弱的女性,可伴頭暈或暈厥;無器質性疾病或營養不良。

低血壓怎麼樣預防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2.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4.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以加強靜脈回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

瞭解低血壓的表現

病情輕微癥狀可有:

(1)疲乏、無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後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並非都是因疲勞過度所致。這種疲乏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過多的肌肉收縮不協調,而不恰當地消耗肌力所致。

(2)頭痛、頭暈: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後較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常在突然改變體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最易發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註不足有關。

(3)心前區隱痛或不適:低血壓病患者心前區隱痛、不適,不僅可在體力勞動或緊張腦力勞動時發作,在安靜時也可發作,甚至引起心絞痛樣發作,尤其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這種情況不僅見於低血壓病並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於血壓過低本身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產生上述癥狀。

(4)神經功能障礙: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5)內分泌功能減退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類物質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低血壓的鑒別診斷

一、體質性低血壓

體質性低血壓又稱原發性低血壓,臨床上主要見於體質瘦弱者,尤以20—40歲的女性多見,可有傢族遺傳傾向。多數體質性低血壓患者雖有明顯低血壓,但無任何不適癥狀,僅偶於查體時被發現。此類患者的血壓偏低可自幼年持續至老年,甚至終身存在,並不影響患者壽命。少數患者可於勞累、饑餓、脫水等誘因存在時,或病後體質虛弱期出現疲倦、頭暈、心悸等非特異性癥狀,嚴重者可有暈厥發作,應註意與繼發性低血壓相鑒別,鑒別的主要依據是:體質性低血壓患者有長期低血壓史而無影響血壓的器質性疾病存在,發病年齡、傢族遺傳背景等對鑒別診斷也有一定意義。

二、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是指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位或長時間站立時發生的低血壓,根據其病因是否明確又分為繼發性和特發性兩種。

1、特發性體位性低血壓:特發性體位性低血壓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體位性低血壓,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男性較女性多發。

2、繼發性體位性低血壓:繼發性體位性低血壓是指繼發於神經系統病變、內分泌紊亂。營養不良或某些藥物所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發作時雖也有與體位變化(直立)有關的血壓下降以及伴隨血壓下降出現的腦部供血障礙,但更主要的是它有明確的病因可查。

3、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此綜合征可發生於妊娠後期的孕婦以及腹腔巨大腫瘤患者取仰臥位時,臨床主要表現為伴隨仰臥位出現的血壓驟降和心率增快,嚴重者可出現暈厥。發生原因與增大的子宮或腹腔巨大腫瘤機械性壓迫下腔靜脈,導致回心血量突然減少有關。患者取側臥或坐位時,上述癥狀可自行緩解。

低血壓見於大多數患者,但如患者原有高血壓,病後血壓也可不低於正常,體位性低血壓在本病也很常見,主要與低鈉血癥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有關。

低血壓的主要病因

1、生理性低血壓

生理性低血壓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癥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身體沒有其它任何的癥狀,身體器官也無缺血或是缺氧的情況,更不會對身體有身體影響。這一類患者低血壓的原因多是因為身體體質虛弱,常見於年輕,體質瘦弱的女性。對於生理性低血壓的原因導致的身體狀況,最好是能夠通過飲食、運動的方法來治療。

2、病理性低血壓

病理性低血壓除血壓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癥狀以及某些疾病。病理性低血壓可以分為兩類,即原發性低血壓和繼發性低血壓。

(1)原發性低血壓

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

(2)繼發性低血壓病

是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以致出現虛脫和休克的征象,稱為急性低血壓。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而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為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所致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