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平時都有低血壓的癥狀,其實導致低血壓發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註意休息等,都會造成低血壓發病,因此,大傢要想避免低血壓發病,就必須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上做起。下面就具體的為大傢介紹一下低血壓的預防方法。

為什麼會出現低血壓呢

一、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癥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有關本部分內容可參閱本書暈厥和休克章節。

二、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范圍的狀態,其中多數與患者體質、年齡或遺傳等因素有關,臨床稱之為體質性低血壓;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而與神經、內分泌、心血管等系統疾病有關的低血壓稱之為繼發性低血壓。

三、臨床常見的慢性低血壓病因分類:

1、體質性低血壓

2、體位性低血壓

(1)特發性體位性低血壓

(2)仰臥性低血壓綜合征

(3)繼發性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

(1)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空洞癥、多發性硬化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重癥肌無力等

(2)內分泌代謝疾病:垂體功能減退癥、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

(3)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動脈瓣或二尖瓣嚴重狹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發性大動脈炎(無脈癥)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重癥肺結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瀉、嘔吐、大量脫水、過度利尿、出汗過多、失血過多等

(6)醫源性:鎮靜、催眠類藥物、擴張血管藥物、交感神經(包括神經節)阻滯藥物、利尿劑、脫水劑、抗抑鬱藥物、氯丙臻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壓、類癌綜合征等

低血壓應該如何預防

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及足夠的睡眠。所以低血壓的患者,應過規律的生活。

低血壓患者入浴時,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暈倒,泡溫泉也盡量縮短時間。

對血管擴張劑,鎮靜降壓藥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壓的人:

可以穿彈性襪。夜間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動四肢,或伸一下懶腰,這樣活動片刻之後再慢慢起床,千萬不要一醒來就猛然起床,以預防短暫性大腦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閉合雙眼,頸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後慢慢站立起來,持續約10一15秒鐘後再走動,即可達到預防直立性低血壓的目的。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低血壓疾病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一般的輕度的低血壓不適癥狀主要表現是:頭暈、頭痛、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臉色發白、消化不好、容易出現暈車暈船等;嚴重的低血壓時可出現:直立性眩暈、四肢發涼。這些癥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等微循環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是當影響到瞭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時就會出現嚴重的癥狀如:心悸心慌、呼吸氣短,甚至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站立不穩、聲音沙啞不清、更嚴重的可出現昏厥、需長期臥床。

長期的慢性的低血壓使機體功能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鬱等情況經常發生,影響瞭病人生活質量。

嚴重的低血壓還可能導致腦梗塞和心臟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後,患者可出現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以致被迫臥床不起,給病人、傢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問題。

低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

一、低血壓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放人雞腹肚中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凈雞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3、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

4、嫩母雞1隻,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幹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沙鍋中,加蔥、薑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5、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6、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7、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8、當歸、黃芪、紅棗各50克,雞蛋4隻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二、低血壓飲食宜忌: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癥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1、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卜、芹菜、冷飲等。

2、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

低血壓的臨床檢查方法

1、心電圖檢查

有無心率和心律的變化,有無ST-T 的改變,有無病理性Q 波。

2、超聲心動圖及外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

有助於心血管疾病源性低血壓的診斷。

3、心導管檢查及血管造影

可明確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

4、胸部X線檢查

通過透視胸片檢查,觀察有無腫塊壓迫外周大血管。

5、脊髓造影

瞭解有無脊髓空洞等脊髓病變。

6、化驗室檢查

對懷疑由內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壓,應做相應的內分泌功能及激素檢測。血常規化驗如有紅、白細胞的改變亦有助於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