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退休以後,身心方面可發生較大變化。離開瞭工作崗位、減少瞭與社會的接觸,感情會產生孤獨的感覺;規律的工作、學習、勞動變為松散的一般化的生活;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瞭一定的影響。還有什麼要註意?一起看看吧。

老人腿抽筋四種緩解方法

1、全身強直性抽風:全身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後仰,全身向後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風:僅局部肌肉抽動,如僅一側肢體抽動,或面肌抽動,或手指、腳趾抽動,或眼球轉動,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分鐘,嚴重者達數分鐘或反復發作,抽風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狀態。

3、高熱驚厥:主要見於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生抽風。高熱驚厥發作為時短暫,抽後神志恢復快,多發生在發熱的早期,在一次患病發熱中,常隻發作一次抽風,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且熱退後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對於寒冷、疲勞或營養不良引起的小腿抽筋,睡前可用溫水泡泡腳,或睡眠中多註意保暖,並適當做一些腿腳的按摩,註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科學鍛煉,多曬太陽,適當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E等,都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但如果經常發作,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尤其是有其他疾病的中老年人,則應盡快去醫院,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以免出事。

老人腿抽筋的急救措施

1、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壓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脹感。

2、立刻坐起,把腿伸直,然後用雙手用力將腳掌往腳背方向掰。

3、用拇指和食指按壓腳後跟兩側,並用力上下搓動。

4、發生抽筋後馬上下床走動,忍痛用患足前掌向下蹬地。

6個保護老年人聽力的方法

避噪聲

老年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輛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聲,會使原本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常處於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因此,盡量避免或減少噪聲的幹擾,是老年人保護聽力的首要一條。

戒挖掏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耳道奇癢難受時,可以用棉簽蘸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亦可內服維生素B、維生素C和魚肝油。

慎用藥

應盡量避免應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因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應用這些藥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損害聽力。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在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中)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後緣之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5~10分鐘,長期堅持即可見效。

熄肝火

老年人如經常處於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神經營養障礙,這樣就可能出現聽力銳減或發生耳聾。所以老年人應盡量使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多補腎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聽力的衰退與腎虛有著密切的關系。故老年人要多服用一些補腎的藥物,加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龜齡丸等常吃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豬腎粥等食物,對保護聽力頗有裨益。

老年人日常養生有四忌

1.日常“四忌”

忌久坐:“久坐者傷肉”。人到老年,由於肢體行動不便,喜歡久坐。坐雖是消除疲勞的必要方式之一,但久坐容易使肌肉衰退與萎縮。因此,老年人應多走路、勤活動,“安步當車”才是健康之道。

忌久立:“久立者傷骨”。有關資料表明:7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都患有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如果長時間站著不動,肌肉的彈性和韌性會減弱,骨骼脆性變大,一旦受到外力的沖擊就可能發生骨折。

忌久視:“久視者傷血”。人到老年,長時間地閱讀、寫字、看電視,不光眼內肌、眼外肌要消耗能量,導致視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久視還會傷血耗氣,產生多種病癥。

忌久臥:“久臥者傷氣”。適當增加休息時間和次數對老人有利無弊。然而,一味貪睡或臥床不起則會使身體虛弱。因而老人們要順應“春夏早睡早起,秋季晚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的規律,以保持身心健康。

2.飲食“四度”

速度:人到更年期以後,人體內分泌等功能趨於緩慢,胃腸的消化功能亦會相對降低。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以使有限的消化液充分發揮作用。

飽度:“要想身體好,頓頓七分飽”。老年人的消化能力下降,若吃得過飽,食物不能被全部消化,經細菌發酵後會產生較多的氣體,使人感到腹部不適。

溫度:進食過冷或過燙的食物,都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從而影響消化功能。而且,適宜的溫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使食物色、香、味保持天然口味,刺激人體食欲中樞神經,從而使老年人食欲旺盛。

硬度:老年人的食物宜溫熱熟軟,切忌黏硬生冷。老年人唾液淀粉酶、胃酸、胃淀粉酶、胰脂肪酶和淀粉酶等消化液的分泌量減少,腸道蠕動減弱,消化功能較差,粗糙堅硬的食物不易消化。

3.情緒“四宜”

宜服老:人到老年,生理上各方面都在大大衰退,心腦血管疾病、退行性疾病等接踵而至,不宜過度勞累,社會活動不要太頻繁,要服老。

宜糊塗:不論是對待傢庭還是某些社會現實矛盾,裝三分糊塗可制怒。無論遭遇什麼樣的處境,保持穩定的情緒,喜怒有常有節,是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

宜曠情:善於陶冶情操是老年人養生的重要保障。喜愛文學的可隨時吟詩作詞;喜歡戲曲的可即興引吭高歌;愛好音樂的,可靜坐聽、撫、彈、拉、吟、唱世界名曲以自娛;擅長書畫的,可盡情揮毫山水、花卉。

宜聚神:《黃帝內經》上說,“聚精會神是養生之法”。中老年人腦細胞雖然每天都會死亡,但在用腦的情況下,每天又會有新細胞誕生。腦運動直接促進腦健康,協調和控制全身,可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

4.睡眠“四慎”

慎運動:眾所周知,睡眠時心臟跳動減慢,尿量分泌減少,體溫略有下降,代謝率也偏低,整個機體的功能處在休息和恢復狀態之中。如果在睡前做劇烈的運動會引起心跳、氣促,使全身處於緊張狀態,因乳酸堆積而感到腰酸腿痛。

慎飲酒:適量飲酒可祛風散寒,暢通血脈,還能解除疲勞,故有益健康。但老年人在睡前不宜飲酒。許多臨床經驗都表明,睡前豪飲可能會引發中風。而且,酒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如甲醇、鉛、氰化物、雜醇油等會因夜間肝臟工作緩慢,而蓄積於體內,難於排出體外,從而危及本已衰退的機體。

慎蒙頭:在冬天,一些老人喜歡將頭蒙在被子裡睡,這也是不好的習慣。充足的氧氣是老年人睡眠時重要的生命活力源。如果用被子蒙著頭睡,呼吸受到妨礙,人體就會出現缺氧,進而導致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

慎防病:研究發現,睡眠2~3小時後因胸悶、氣促而驚醒,坐起或起立片刻後好轉,是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現;平躺時感到胸悶、氣促,須墊高枕才能安睡,是心、腦和肺部嚴重疾病的兆頭。要提醒的是,患動脈硬化的老人、身體肥胖者以及血液循環系統有障礙的老年人,飯後不宜立即入睡,以免發生中風等意外。

老年人健腦益壽專傢有妙招

1、浴腦鍛煉。

每日清晨起床後,宜到戶外散步或做體操、打太極拳等,使大腦得到充分的氧氣,喚醒尚處於抑制狀態的各種神經和肌肉。

2、按摩健腦。

手十指從前發際到後發際,做“梳頭”動作2次;然後兩手拇指按在兩側太陽穴,其餘四指頂住頭頂,從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線按摩2次;最後,兩拇指在太陽穴,用較強的力量做旋轉按動,先順時針轉,後逆時針轉,各2次。

3、補腦益智。

常食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蜂蜜、海藻類、魚蝦、牛奶等有益大腦健康的食品。

4、手指運動健腦。

手指功能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

5、增強腦力勞動。

老年人應積極培養學習興趣,參加腦力勞動,可以防病抗衰老,預防老年性癡呆癥。

6、節欲健腦。

節欲可養精,養精才能健腦養神,推遲大腦衰老。

老年人應該怎樣安排退休後的生活

(1)安排合理的生活。退休後的生活特點就是由“動”變為“靜”,而體力活動的減少正是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壽命縮短的短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退休後,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結合自己的興趣,從事一些傢務勞動,如種菜栽花、手工編織;或參加體操、打拳、練功、遊泳等體育活動。自己應有合理的生活制度,這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

(2)保持樂觀情緒,要有精神寄托。離開工作崗位以後,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自己愛好的活動,如著書、繪畫、下棋、練書法、欣賞音樂、研究園藝等等。愛好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寄托,當一個人傾心於某種愛好時,就會忘掉煩惱和憂慮,而保持著良好的樂觀情緒,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學習衛生保健知識。認真參加有關老年人保健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學會一些防病抗老的保健知識,全球指導自己的生活,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心中有數。

(4)參加適當的工作和活動。老年人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對於青年一代是十分寶貴的,故退休後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的具體情況,做些適當的工作,當當顧問,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隻要不離開社會生活,即可從中感受安慰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