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冬季是適合養生的季節,但是很多人對冬季養生並不是很清楚,導致瞭養生出現錯誤,俗話說“冬日進補,來年打虎”,冬季氣候寒冷,人體的熱量容易丟失,做好冬季進補養生刻不容緩。中醫學上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所以冬季吃什麼最養生,怎麼進補效果最好,也是有不少學問的。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養生三大註意事項

第一:冬天別蒙頭睡覺

由於冬天氣溫低,很多人習慣在睡覺的時候用被子將腦袋蒙起來,認為這樣能夠更好的保暖。專傢告訴我們,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不僅不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反而不利於養生。主要是由於被窩中的空氣不流通,另外人體也會出現體臭或者汗臭味,呼吸的時候會呼出二氧化碳,腸道中也會排出有害氣體(放屁),這些都會導致被窩中的空氣更加的不清新。如果長時間蒙頭睡覺,那麼就會導致身體中內氧的飽和度下降,出現頭暈腦脹、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變差的情況,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大腸的生理功能發生改變。

第二:冬天運動有講究

冬季也是需要進行不間斷運動的,這樣身體才能夠越來越好,抵抗力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首先我們需要穿一些不妨礙運動,但是通風性以及保暖性都很好的衣服,同時也不要將手、鼻子還有耳朵等曝露在寒冷的氣溫中,這樣能夠很好的避免身體受寒。另外,在進行運動的時候要做好準備運動,而且運動量也需要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避免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任何的意外。如果是身體患有高血壓或者是心臟病的患者,那麼最好不要在戶外進行運動,因為身體在突然接觸寒冷的空氣,很容易導致氣溫身高,這樣就增加瞭危險性。這個時候應該選擇在白天氣溫比較高的時候運動,也可以在室內運動,這樣都能夠大大的增加安全性。

很多人喜歡在早晨空腹的時候進行運動,認為這樣能夠很好的令大腦以及身體清醒。專傢告訴我們,這是一種不正確的運動方式,最好別在空腹的時候運動,特別是早上。這主要是由於早上血糖比較低,這樣血液的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氣溫比較低,那麼血管就會收縮,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激烈的運動,很容易導致猝死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建議一些老年人在冬天起床的時候要舒緩。

運動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最好能夠養成用鼻子呼吸的好習慣,別張嘴呼吸。這主要是由於鼻子中具有毛,這樣能夠很好的過濾空氣,令一些成愛還有病菌排除體外,令肺部、支氣管更加的健康。並且在寒冷的冬天,冷空氣從鼻子中進入身體,也能夠進行一定的加溫,避免身體受寒。

第三:冬天別胡亂進補

冬季養生註意事項有很多,飲食也是需要特別註意的。想要在寒冷的冬天更好的保養身體,除瞭多穿衣服、進行適量的運動之外,還應該在飲食上面更加科學,這樣身體才會變得溫暖。

如果想要在冬天溫暖身體,那麼就應該適量的多吃一些牛肉、羊肉等等,這樣不僅能夠加快體內的血液循環,令身體加快產熱,消化速度也會加快;除此之外,這些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也是非常豐富的,經常服用對於身體非常的有好處,特別是一些哮喘、肺結核等這些虛寒病癥治療效果很好。建議一些身體虛寒或者是臉色不好、手腳冰涼的人群在冬天的時候多吃一些牛羊肉,這樣才能夠起到很好的養生效果。

不過需要特別註意的是,牛肉、羊肉這些食物服用之後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溫暖,但是如果過量服用對於身體也是沒有好處的。過量服用之後身體中就會出現高熱以及高脂肪的情況,再加上冬天氣候比較的幹燥,人也變得慵懶不愛運動,長期如此身體就會導致內熱增加,出現肥胖、上火等情況。

如果出現瞭肥胖或者是上火的情況,那麼冬天可以適量的吃一些冬瓜、冬筍等,這不僅能夠很好的促進食欲,同時也具有降火、減肥的效果。專傢建議,冬天千萬別吃太飽,否則來年就需要辛苦減肥瞭。

冬季養生註意事項有很多,我們在進行冬季養生之前一定要全面掌握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冬季養生很有必要,但是一定要科學,飲食方面要進補,但是要適量;運動則是需要根據自身身體素質來決定,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身體才能夠越來越健康。

冬季宜進補

冬天進補的重要性你不得不知

選擇在冬季進補是因為,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季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並且因為冬季天冷,多吃些溫補之物,不容易上火。

需要註意的是,冬季進補時,最好先做引補,即給身體先打好底子,使腸胃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再服補藥或進補時才可增加滋補效力,以防發生“虛不受補”的情況。

像久病體弱的老年人,或因脾有濕邪的人,因脾胃虛消化差,服用滋補藥不僅達不到補虛效果,反而出現腹脹便溏、惡心嘔吐,致使身體更虛。所以,脾胃虛寒且濕重者尤為要註意先健脾胃。淮山芡實瘦肉湯、花生黃豆煲豬腳等都是健脾益腎的靚湯,在進補前幾天可以喝喝這些湯水。

冬天進補的最佳食物有哪些?

天冷進補是不是非得昂貴的補品不可呢?並非如此。要知道,每種食物都有它的特性,就像是白色的食物如銀耳、蘿卜、豆腐等常見的食材中,有很多我們所不瞭解的特性。隻要掌握瞭食物的特性,再對癥下藥,最普通的食物其實就是最好的滋補品。

蘿卜: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白菜:“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豆腐:豆腐營養價值豐富,物美價廉。由於豆腐中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以滿足人體一天鈣的需求量,特別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蓮藕:蓮藕是東方蔬菜之王,將藕加工至熟後,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清熱的性能,卻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特別是將蓮藕與排骨放在一起燉湯,還能補血健脾。

羊肉: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等功效,同時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按照現代中醫學觀點來看,適時的多吃羊肉,可以增加體內消化酶,能有保護胃壁、幫助消化等作用,同時還能起到去濕、避寒、暖心胃等功效。

冬季保健日常小常識

1、飲食要滋陰潤肺

秋收冬藏,冬季到來,人們食欲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多食核桃、芝麻、蜂蜜等,可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2、冬季進補要科學 補需對路

冬天進補是一個在我國流傳千年的養生方法,經過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後,冬天進補能夠很好地滋補身體的虧損情況,並且對於來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儲存功效,令人體更加的健康。但是,秋冬進補並不是隨便就能夠進行,一定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主要就是對一些氣虛還有血虛的患者要特別進補,並且不同的虛弱原因進補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冬令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3、越冷越需要多喝水

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並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冬季氣候幹燥,空氣濕度小,更應補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癥狀,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4、十一點前睡覺是最慳的補藥

最簡單、最便宜、也最好的進補是早睡,每天不晚於11點睡覺。專傢強調,夜晚之於人體就相當於冬季之於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覺,晚上11點是子時,也就是人體的冬天,睡著瞭陽氣才能藏入身體,醒著陽氣浮於體外,這個時候睡覺瞭,人體的陰、精、氣、血、陽氣都補瞭。

5、適度運動 多活動手腳

很多人因為冬季怕冷就放棄運動,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運動其實才是驅寒的最好辦法,運動時候脂肪被轉化成熱量,可以幫助你保持體溫,改善血壓循環緩解手腳冰涼,同時,加強運動還能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幫你遠離寒冷和疾病。鍛煉之前一定要註意熱身。先進行慢跑使身體微微出汗後,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運動時衣著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如果室外空氣寒冷不便運動,做做傢務也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如上樓梯,隻要7分鐘,就可以消耗100卡,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下樓梯,隻要14分鐘,就可以消耗100卡熱量。拖地,拖地隻要20分鐘的時間,便能消耗100卡熱量。掃地,用得時間也不必很多,隻要25分鐘,就能消耗100卡。

6、頸部、背部、腹部、腳要重點保暖

這些部位都是容易導致人們在冬天生病的部位。頸部受涼,會發生頭痛、頸部酸疼等;背部受涼,例如現在還睡在涼席上的人,早上起來很多時候都會打噴嚏、鼻塞甚至引起感冒。

腹部保暖是女生要做的重點保護工作。避免痛經,避免月經不調,避免受寒不適,腹部溫暖是關鍵;最後腳有著多個穴位,一旦寒冷不適,會導致身體出現條件反射,也出現各種問題。

7、冬季洗浴要保濕防燥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洗太勤、忌水過燙、忌揉搓過重、忌肥皂堿性太強。否則,極易破壞皮膚表層原本不多的皮脂,讓皮膚更為幹燥,因而也更易發癢、皸裂。 洗浴後可擦些甘草油、止癢霜、潤膚膏等,以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表層幹燥、脫落。

8、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寒冷的冬季,人們常常將門窗關得緊緊的,這種做法使得屋子內充滿二氧化碳和廢氣,對人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即便是異常寒冷的寒冬臘月也要註意定時開窗,以便排放二氧化碳和廢氣,提高氧氣濃度。同時,讓陽光照射進來,增加室內負離子含量,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9、穿著柔和,註意衣服搭配

冬寒穿衣較多,如不註意穿著,更易感覺皮膚瘙癢。這是由於身體與衣服、衣服與衣服間不斷發生摩擦產生靜電,靜電刺激皮膚所致。因而,冬季應盡可能地選用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做內衣、內褲、襯衫等。

同時還要註意衣服搭配,穿瞭滌綸襯衫就不要再穿腈綸毛衣,裡面穿瞭合成纖維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絕緣性的滌綸外衣,以防止產生靜電為宜。

10、多曬背,壯陽氣 調情緒

冬季是萬物沉寂的季節,所以在這個季節中,看到萬物開始蕭條,人們難免產生悲傷情懷。進而滋生傷感,憂鬱的情緒。其實這與缺乏日曬有關系,冬季裡中醫提倡“曬背”來養生。背部是身體最重要的七條運輸和管理陽氣的經脈匯集處,經常背對日光而坐,讓太陽把脊背曬得微暖,陽氣會通過背部穴位吸收到體內,然後運送到全身各處。當你曬瞭太陽感覺遍體和暢時,就是體內陽氣充足,經脈通暢的表現。陽氣補足瞭,我們又可以精神抖擻地享受生活。

冬季養生避開五個誤區

誤區一: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量,隻起到隔離的作用,它緩沖瞭外面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生理學角度看,穿衣過多會抑制身體體溫調節機能的適應性,減弱人體的禦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隻要達到適宜的厚度即可。

誤區二:關緊門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門窗緊閉,以為這樣屋內溫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實不然。專傢介紹,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餘種化學物質,而僅從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種之多。空氣中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塵,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應該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

誤區三:戴口罩防感冒

實際上,鼻子吸進的冷空氣在進入肺部時已經接近體溫。人體的這種生理功能與生俱來,並能通過鍛煉得到增強,使人的耐寒力明顯提高。戴口罩人為地阻止瞭這種生理功能本應得到的鍛煉,使人的抵抗力變差,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誤區四:喝白酒可禦寒

不少人以為喝白酒可以禦寒。實際上,人喝酒後,受酒精刺激,血管擴張,身體的熱量會大量釋放,所以會有發熱的感覺,但這種感覺會很快消失。尤其是熱量釋放到一定程度時,人反而會感覺冷。棉襖、羽絨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禦寒能力,是因為它們能減少熱量的流失,而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們本身不但不會產生熱量,反而會造成熱量的揮發。

誤區五:從室外進屋先暖手和腳

許多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時,首先把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邊烤或用熱水泡,其實這一冷一熱的驟然交替對手腳極為不利,很容易使手腳生凍瘡。正確的方法是,手腳相互摩擦,使表皮溫度自然回升,然後再用熱水泡,放到取暖器邊烤。

冬季飲食養生:多吃“四冬”

1、冬筍

冬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經常吃能促進腸道蠕動、消除積食,降低胃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和積蓄。冬筍不但可與肉、禽、海鮮等葷料一起烹調,也可輔以食用菌、綠葉類素菜同炒,還可以單獨成菜,但因冬筍含草酸較多,結石和痛風患者應少吃,並在食用前將其焯一下,除去草酸。

2、冬菇

香菇又名冬菇,是人們冬天常吃的食用菌。香菇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香菇無論幹鮮,與其他葷素食品搭配,為主、為輔,都能烹制出美味佳肴。它適合各類人群,尤其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有益,所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人體排出多餘的膽固醇。

3、冬瓜

冬瓜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對於冠心病、水腫腹脹等病癥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冬瓜水分多而熱量低,還有很多營養成分可以防止體內脂肪堆積,有消肥降脂功效,冬瓜宜與鴨肉、火腿、口蘑、海帶等食物一起烹調,其食療效果更好。

4、冬棗

冬棗含有人體所需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糖類以及環磷酸腺苷等,能有效保護肝臟,保護心血管。腹部脹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胃炎、胃潰瘍患者吃生棗時應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