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經活動熱身,老人就急著俯身哈腰刷牙,稍不註意,易造成或引發腰突癥發生或復發。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還要註意的細節問題有什麼呢?還有什麼時要避免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相關的知識吧。

老人飲食要註意什麼

要軟。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軟不吃硬”,所謂“硬食”,除瞭指堅硬的果實類物品外,還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膩一類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要淡。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膩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鹽少加工,因為中國人現在食鹽和食油量超標,由此引發的高血脂、高血壓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點。

要慢。隻有細嚼慢咽,才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還有就是想強調要把吃飯當成一件愜意的事情,別吃得太累。

要早。所謂的“早”呢,就是到吃飯的那個點才吃飯,一般來說,上午7點~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中醫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因此晚飯也盡量早吃,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要少。俗話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意思就是說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飽,要給肚子留個兩分的空間。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如果人類時常保持兩分饑餓,其壽命將增長20%~30%。

要暖。中醫講,脾胃乃後天之本。胃喜燥惡寒,所以要避免冰的涼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註意,暖食不等於燙食,經常吃過燙的食物會損傷食管,是食管癌的誘因之一。

簡單的老年人體操保健又養生

轉頭:取站位或坐位,雙眼微閉,挺胸收腹,頭部按順、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0圈,每日次數不限。此法有防治神經性頭痛、失眠、頸椎骨質增生、頸肩綜合征等功效。但頸性眩暈時要暫緩施行,否則會使眩暈癥狀加重。

轉肩:即借助上肢運動,轉動肩關節。運動時將上肢向前、後、內、外各擺動10~20次,以帶動肩關節的運動。每天堅持擺動3~4次,擺動范圍由小到大,運動量可根據身體條件相應調整。轉肩對於防治肩周炎、改善心肺功能有一定幫助。

轉腰:取站立位,兩腿分開,兩手叉腰,腰向前彎,按順、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0圈。此法除能增強腰部肌肉、關節的功能外,對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腰痛等也有防治作用。

轉腹:不限體位,雙手重疊,手掌置於腹上,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50~100次,再換成逆時針方向按摩。此法可促進消化,防治臟器下垂、便秘和痔瘡等。

轉腿:取站立位,兩腿並攏,身體向下蹲,雙手扶住雙腿膝蓋,按順、逆時針方向各轉動膝關節10圈。此法能防治膝關節炎、下肢靜脈曲張、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轉踝:兩足交替向內和向外用足尖畫圈,或交替伸直並彎曲兩側踝關節,每次持續30秒。轉踝能間接刺激足踝旁的經穴,對胃、腸、心、腎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老人最該補8種營養素

1、蛋白質

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註意補充。調查顯示,在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優質蛋白質攝入明顯不足。一般來說,蛋白質主要分兩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是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大豆、堅果、谷類等食物則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值得推薦的是,雞蛋中蛋白質利用價值較好,但因蛋黃含膽固醇較高,比較適合不需限制膽固醇攝入的老人。吃雞蛋時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個為宜。而膽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適當多吃魚肉,還能補充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

2、鈣

鈣不僅影響骨骼健康,還對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較高,但調查顯示,我國老人每天每人的鈣攝入量僅在500毫克左右,僅為推薦量的一半。長期缺鈣的老人更容易出現關節疼痛、身高變矮、食欲減退、失眠多夢等問題。因此,老人應該定期監測骨密度,並註意補鈣。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認的補鈣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酸奶。補充劑中,碳酸鈣等無機鈣性價比最高,氨基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酸類鈣鹽吸收利用率略高。

3、鐵

調查顯示,我國各類人群的平均貧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貧血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和缺鐵有一定關系。長期缺鐵和貧血會導致老人虛弱無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腦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問題。補鐵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紅素鐵的肉類和動物內臟,其中牛肉的鐵含量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補鐵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吸收,因此補鐵是最好將肉類、谷類、果蔬同食。需要強調的是,貧血不代表一定缺鐵,也可能由於慢性病或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導致,因此老人貧血要先查明病因。

4、鋅

細心的子女會發現,父母年老後做的菜越來越咸,這和老人味覺退化有關,而適當補鋅可以提升味覺。日本大學醫學部調查發現,60~65歲的味覺障礙者中,28%血液裡鋅含量不足,而通過補鋅,70%的人癥狀得到改善。因此,味覺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醫院檢測體內鋅含量,如果確實缺鋅要及時補充。嚴重缺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含鋅藥物。缺鋅不太嚴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鋅的食物來對抗味覺障礙。食物中鋅的供應主要來自貝類、蝦蟹、肉類、魚類,芝麻、松子的鋅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鋅含量較低。

5、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軟骨病或骨質疏松。近年來還發現,維生素D對預防多種癌癥、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多發性硬化癥、抑鬱癥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幫助。一般來說,人體中維生素D來源有兩個:一是通過曬太陽依靠自身皮膚合成;二是從牛奶、蛋黃、海魚、蘑菇類等食物中獲取,但含量比較少。由於老年人的皮膚功能下降,通過曬太陽自身合成維生素D的數量有限,需要格外註意膳食補充。老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6、維生素A

太陽下山後,在光線暗淡的樓道裡上下樓梯,很多老人會因為看不清,表現為摸摸索索、小心翼翼,補充維生素A可以改善這個問題。維生素A是構成眼感光物質的重要原料,維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潔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會引起角膜上皮細胞脫落、增厚、角質化,使原來清澈透明的角膜變得像毛玻璃一樣模糊不清,甚至引起夜盲癥、白內障等眼疾。含維生素A最豐富的食品是動物肝臟,其次為蛋黃和全脂奶。胡蘿卜素可以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富含胡蘿卜素的食品有芥藍、綠菜花、菠菜等深綠色葉菜,還有胡蘿卜、南瓜、紅薯、芒果、柑橘等橙黃色果蔬。

7、維生素B1

維生素B1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系密切,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B1,會出現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還會發生末梢神經炎,比如腳氣病,並增加突發心臟病的風險。另外,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調查發現,維生素B1缺乏還會增加老人患上抑鬱癥的風險。如果老人總是悶悶不樂,不願參與新的活動或與人交談,做事變得猶豫不決,就要考慮抑鬱的可能,除瞭尋求心理輔導外,還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1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谷類、豆類、薯類,特別是沒有經過精制的全谷物食品,也就是粗糧。老人吃粗糧要循序漸進,慢慢加量,給消化系統適應的時間,還要把粗糧盡可能做得軟爛,減少膳食纖維對腸道的刺激。

8、歐米伽3脂肪酸

研究證實,歐米伽3脂肪酸對健康十分有益,不僅可以預防老年認知障礙,還能延緩衰老,增強記憶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調查顯示,國人歐米伽3脂肪酸攝入有限,大多數地區老年人攝入量未達到推薦攝入水平下限的一半,需要註意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有:沙丁魚、三文魚、金槍魚等深海多脂魚;油脂中橄欖油、茶油、紅花油、亞麻籽油、紫蘇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還有亞麻籽、核桃、杏仁等堅果也是良好的食物來源。

老年人如何預防身體疼痛

對於這種常年累月的疼痛,醫學上稱為慢性疼痛。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常具有典型的行為和情緒特征:疼痛成瞭病人生活的中心和持久的註重點,病人總在設法試圖搞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質等。病人還常有急躁、易怒的表現,有時又消極、悲觀,特別不愛活動,常隻因求醫才出門。這類病人還有一個顯著的行為特點就是總像在打盹,提不起精神來。

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有組織損傷的急性疼痛遷延而成。急性疼痛當組織恢復後,疼痛自然也就終止,但如果遇到下列因素時,就易發展為慢性疼痛。一是病人把疼痛看成是某種嚴重疾病的信號,因而出現焦虛、恐病、感到無助無望,進而行為紊亂、活動減少、濫用止痛劑;二是病人疼痛發作時,容易引起傢庭、配偶、親友、同事和醫務人員的過度關心和重視,這些關心和擔憂,讓病人可感到生病的種種“好處”,使病人的疼痛行為不斷得到強化。上述兩種因素是導致病人出現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由於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因素偏多,因此患者往往用遍瞭中藥、西藥、針灸、按摩、推拿等常用的治療疼痛的方法,效果也不會太好。對於這類老人,在用傳統方法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行為治療,效果較好。具體行為治療可由患者本人和患者傢屬共同來完成。

患者可通過深呼吸及自我催眠的方式,來改變對疼痛的認識,知道疼痛是不用藥物也可得到控制的,消除對慢性疼痛的無助無望心理,加速疼痛的緩解和消失。患者傢屬、親友在病人疼痛發作時,表面上對病人不要太關心,即對病人想臥床、不想活動、愛服用止痛劑等行為不予理睬,有時甚至進行批評,而對他們的恰當行為進行獎勵。通過這些方法,可讓常喊疼痛的老人快樂地走出慢性疼痛的陰影,幸福安度晚年。

清晨洗漱老人易傷腰

醫學專傢提醒老年人,洗漱時有三項註意:

第1,洗漱盆不宜太低。寧可高一些,也不要過低。過低會使腰椎過度向前彎曲,導致腰骶部剪力與負荷過大,易引發或加重腰痛。

第2,洗漱時應先將膝關節微屈半蹲,接著向前彎腰,掂量一下腰部不痛不酸可以承受時,再開始刷牙、洗臉。如洗漱期間感到腰酸骶痛,則要馬上直腰伸腿休息一會兒。以腰骶不痛為前提,靈活掌握,隨機應變,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腰骶關節的剪力和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避免腰痛發生或腰病復發。

第3,起床後不要急於做事,要先適度活動腰部。可在室內慢步走兩圈,邊走邊甩臂,再前屈後伸及轉動幾下腰部,做幾次下蹲起立。再用雙拳或雙手捶背、揉腰、拍腿幾十下。這樣,可改善機體由平臥變直立狀態後,全身的血液循環與肢體張力,以適應洗漱、方便等事宜。這些活動也可到戶外完成,同樣能起到熱身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