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已為我們的健康埋下重大隱患。含鹽量過高的食物中,有部分蛋白質會轉化成亞硝酸鹽,導致癌癥;而短時間攝入大量脂肪、蛋白質會使其在血液中積存下來,使血液粘稠,那麼老人傢怎麼吃比較好?怎麼吃長壽?一起看看。

公佈人類五大長壽穴位

從中醫來說,腋窩處的頂點上有個穴位叫極泉穴,經常按摩可以寬胸寧神、調和氣血。從現代醫學上講,腋窩處的淋巴組織非常豐富,經常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約3分鐘;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復操作5遍。

膕窩是膝後區的菱形凹槽,裡面的血管和神經非常豐富,經常拍打有行氣活血、緩解痙攣的功效。膕窩處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經常按摩,對常見的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療作用。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臥位,自己或請傢人用兩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兩側膕窩。

肚臍是人體中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為神闕。它內聯十二經脈,因而歷來被醫傢視為治病要穴。經常拍打肚臍可起到安神寧心、舒肝利膽、調和氣血、通利三焦的作用。方法為: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左右手虛掌著力,以前臂發力,連續不斷地輕微拍打肚臍100次。或用熱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臍也可。

肘窩是肘關節前方的一個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經絡非常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揉可起到行氣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取坐位或仰臥位,一側上肢伸直,肘窩向上,用另外一隻手虛掌著力,兩側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傢人幫助拍打,可兩側同時進行。

腰骶窩,俗稱“腰眼”,是人體腰骶部的一個凹陷。腰骶部承受著整個上身的重量,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會因腰骶部的勞損而出現腰疼等癥狀。常按摩腰骶窩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勞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虛掌著力,連續拍打腰骶部5—10次。

四個最另類長壽妙招

1、老夫少妻更長壽。研究發現,結婚有助於延年益壽,志同道合的快樂夫妻壽命更長。研究還發現,老夫少妻型夫婦更長壽。相差15~17歲,男性早亡危險會降低1/5,相差7~9歲,男性早亡危險降低11%。而老妻少夫則不見得。

2、發牢騷有益身心。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約翰·佈蘭特納博士的最新研究發現,在參試癌癥患者中,與強忍疼痛的人相比,對疼痛抱怨不停的人活得更長。這些患者會要求醫護人員采取更多措施幫助其鎮痛。研究還發現,對於其他人群而言,發泄心中不滿有助於提高其心理健康,改善免疫系統功能,有助延年益壽。

3.愛八卦更愉快。《激素與行為》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女性經常和姐妹們八卦聊天,有助於緩解壓力和焦慮,有益身心健康。如果女性經常八卦,可增加體內黃體素。黃體素在“建立人際關系及促使女性更願意協助他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使女性在助人過程中樂意承擔更多風險。而密切的人際關系會讓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

4.罵臟話減輕疼痛。當我們不小心踢瞭腳趾或弄疼身體某處的時候,很多人會情不自禁地罵出聲來。《神經學報告》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感覺痛苦的情況下,罵臟話的作用猶如一劑強鎮痛藥,而這一效果在那些通常不罵臟話的人群中體現最明顯。但是研究發現,平時應該盡量不要罵臟話,否則真正遭遇疼痛的時候,罵臟話的鎮痛作用就會大大失效。

延年益壽10個高招

起床後排便。中醫主張“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生活習慣應該符合大自然規律。早晨5至7時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盛的時候,要養成早起排便的習慣。如果不能早起,大腸就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濁功能,毒素會停留在體內而引發便秘、痤瘡等疾病。上午7至9時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吃早餐也是最易消化。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思考敏銳,反應靈活,提高記憶力和工作效率,且不容易發胖。

多吃谷物。《內經》早就指出“五谷為養,五菜為充,五畜為益,五果為助” 的膳食結構。谷類是滋養身體的主要食物,肉類是補益身體的食物,蔬菜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水果是營養素補充的輔助食物。註意各類食物的相互配合,不能相互取代。有些人為瞭減肥不吃肉及谷類而以蔬果取代,會使營養失去平衡,因而損傷脾胃、肝腎功能。

根據體質吃藥膳。不同的食療適合不同的體質,不可濫補。如陰虛體質,就用滋陰食物(海參、鴨肉、鮑魚、西紅柿、甘蔗、芹菜、梨、菠菜等)與中藥(北沙參、玉竹、西洋參、麥冬、黃精、百合、玉竹、石斛、山藥、地黃等)作為食療。如果用溫熱的食療(如十全大補雞湯),就會加重陰虛,反而降低免疫力而出現咽痛、口瘡等。但有外感傷風咳嗽,皮膚化膿者不可進補。

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最好的時間是上午,可增長體內的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運動要視個人的體質、年齡而定,不可過量;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松、肥胖、抑鬱癥等疾病。

戒煙酒。抽一根煙會產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四十幾種會致癌。戒除吸煙,不僅對自己健康有利,也是對傢人愛的表現。過量飲酒則易引起酒精性肝病等。

掌握好室內溫度。居住環境需要空氣流通,使用空調時,將空調溫度控制在26攝氏度即可,環保節能的同時,對身體機能的調節也有好處。呆在空調房中,身體不要直接對著風口長時間吹,老年人和有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穿長褲,或者帶上護膝。

經常靜坐。長時期的壓力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緊張的狀態,以致耗傷精氣,損害心神,早衰多病。所以保持暢達樂觀的心情,爭取時間寧心靜坐,使大腦得以充分休息。當情緒不佳時,可對親朋好友傾吐苦悶,或參加社區活動,使不良情緒釋放,緩解心理壓力。

培養愛好。在工作、學習之餘,應積極培養一些愛好,如聽音樂、澆花養魚、繪畫練字等,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多與大自然親近,可減輕壓力。

早晚梳頭。中國歷代養生傢都把梳頭護發健腦的養生方法,看作是長壽的重要措施。勤梳頭可疏通血脈,有助於腦部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平衡協調功能,也有利於降低高血壓、預防脫發、腦血管疾病如失智癥、中風、帕金森癥等。

睡前泡腳及按揉穴位。泡腳又稱足浴,可在水中加上一些藥物(薑汁、米酒、醋、艾葉等),能對一些疾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方式。泡腳的容器、水量、水溫、時間等都有要求。一般隻用熱水保健泡腳可選擇電子足浴盆。如果用藥物泡腳,則以木桶為佳。時間通常為10至30分鐘左右,以覺周身微熱,後背感覺有點潮濕,或額頭微微出汗效果最佳,如果大汗淋漓則容易造成頭暈虛脫。泡腳時可按揉足三裡穴、腳心和腳趾。

四種可延年益壽的中藥材

1、黃芪

黃芪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本品可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補益五臟。久服可壯骨強身,治諸氣虛。清宮廷保健,多用黃芪補中氣,益榮血。

現代研究表明,黃芪能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能延長傢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增加人胎腎和乳鼠腎細胞與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的傳代數,並使每代細胞的存活時間延長。這都是對黃芪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很好說明。

用量用法:黃芪一般用量為3-9g,重病或需要時,可用到30-120g。

單味黃芪480g,用水煎透,煉蜜成膏,每日服10g,以白開水沖服。用於體虛易於外感者。

使用註意:胸悶多怒者勿用;感冒未愈者禁用。

2、人參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功能大補元氣,益氣固脫,挽救危候,可用於大病、久病之後,體虛欲脫的危重時刻;也可用於語言低微,呼吸微弱、自汗、易感冒、食少、腹脹、便溏、少氣懶言、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緩弱之人,即中醫所說的脾肺氣虛之證,服用人參可起到補脾益肺之功。

古代醫傢把人參作為延年益壽的聖品,《本經》謂其:“主補五勝,安精神”,“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故古人給予它“長命草”的美名。當今時代,風靡市場的一些抗老延年的中成藥,也多離不開人參。

人參一味煎湯,名獨參湯,具有益氣固脫之功效,年老體弱之人,長服此湯,可強身體,抗衰老。

人參切成飲片,每日噙化,可補益身體,防禦疾病,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且對改善老年人智力減退、記憶力消失、思維遲鈍等有一定作用。

3、山藥

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著名醫學傢李時珍在其所著《本草綱目》中稱山藥具有“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的功效。《日華子本草》說它:“助五臟,強盤骨,長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藥品化義》又載:“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神農本草經》謂山藥“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清?張錫純對其最為推崇,謂其“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潤滑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的特殊性,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本品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作用,因此,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經常服用山藥,好處頗多。

《薩謙齋經驗方》載有山藥粥,即用幹山藥片45~60g(或鮮山藥100~120g,洗凈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溫熱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氣、止瀉痢,對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腎炎等病,均有益處。

山藥既可單獨食用,又可用於配制滋補食品,山藥燉小雞,民間稱之為“長壽菜”,對人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滲濕利水之功用。《本經》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普濟方》載有茯苓久服令人長生之法。歷代醫傢均將其視為常用的延年益壽之品,因其藥性緩和,可益心脾、利水濕,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被稱為平補之佳品。

清代慈禧太後的壽命,長達74歲(1834一1908年)。慈禧長壽,除瞭女性這個自然因素之外,就是堅持常食藥膳,從已公佈的13個補益方看,其中茯苓藥膳使用頻率最高,達78%以上。因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作用,故成為清王朝宮廷裡的名點。

食用時可將白茯苓磨成細粉,取15g,與梗米煮粥,名為茯苓粥,李時珍謂:“茯苓粉粥清上實下”。常吃茯苓粥,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癥,以及預防癌腫,均有好處。

此外,《百病丹方大全》載方:用白茯苓研極細未,加入白蜜調勻,每夜敷之,晨起洗凈,可潤澤肌膚,美容艷色,去面黑斑。與白芷同用,做膏劑、面脂之記載,長期使用防老去皺,令面光悅,有一定效果。《經驗方》裡記載,茯苓與蒼術配伍同用,可“烏髭發,駐顏色,壯筋骨,明耳目,除風氣,潤肌膚,久服令人輕捷。”

長壽老人都喜歡吃這些食物

1、黃芪

黃芪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本品可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補益五臟。久服可壯骨強身,治諸氣虛。清宮廷保健,多用黃芪補中氣,益榮血。

現代研究表明,黃芪能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能延長傢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增加人胎腎和乳鼠腎細胞與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的傳代數,並使每代細胞的存活時間延長。這都是對黃芪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很好說明。

用量用法:黃芪一般用量為3-9g,重病或需要時,可用到30-120g。

單味黃芪480g,用水煎透,煉蜜成膏,每日服10g,以白開水沖服。用於體虛易於外感者。

使用註意:胸悶多怒者勿用;感冒未愈者禁用。

2、人參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功能大補元氣,益氣固脫,挽救危候,可用於大病、久病之後,體虛欲脫的危重時刻;也可用於語言低微,呼吸微弱、自汗、易感冒、食少、腹脹、便溏、少氣懶言、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緩弱之人,即中醫所說的脾肺氣虛之證,服用人參可起到補脾益肺之功。

古代醫傢把人參作為延年益壽的聖品,《本經》謂其:“主補五勝,安精神”,“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故古人給予它“長命草”的美名。當今時代,風靡市場的一些抗老延年的中成藥,也多離不開人參。

人參一味煎湯,名獨參湯,具有益氣固脫之功效,年老體弱之人,長服此湯,可強身體,抗衰老。

人參切成飲片,每日噙化,可補益身體,防禦疾病,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且對改善老年人智力減退、記憶力消失、思維遲鈍等有一定作用。

3、山藥

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著名醫學傢李時珍在其所著《本草綱目》中稱山藥具有“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的功效。《日華子本草》說它:“助五臟,強盤骨,長志安神,主治泄精健忘。”《藥品化義》又載:“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神農本草經》謂山藥“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清?張錫純對其最為推崇,謂其“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潤滑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的特殊性,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本品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作用,因此,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經常服用山藥,好處頗多。

《薩謙齋經驗方》載有山藥粥,即用幹山藥片45~60g(或鮮山藥100~120g,洗凈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溫熱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氣、止瀉痢,對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腎炎等病,均有益處。

山藥既可單獨食用,又可用於配制滋補食品,山藥燉小雞,民間稱之為“長壽菜”,對人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滲濕利水之功用。《本經》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普濟方》載有茯苓久服令人長生之法。歷代醫傢均將其視為常用的延年益壽之品,因其藥性緩和,可益心脾、利水濕,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被稱為平補之佳品。

清代慈禧太後的壽命,長達74歲(1834一1908年)。慈禧長壽,除瞭女性這個自然因素之外,就是堅持常食藥膳,從已公佈的13個補益方看,其中茯苓藥膳使用頻率最高,達78%以上。因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作用,故成為清王朝宮廷裡的名點。

食用時可將白茯苓磨成細粉,取15g,與梗米煮粥,名為茯苓粥,李時珍謂:“茯苓粉粥清上實下”。常吃茯苓粥,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癥,以及預防癌腫,均有好處。

此外,《百病丹方大全》載方:用白茯苓研極細未,加入白蜜調勻,每夜敷之,晨起洗凈,可潤澤肌膚,美容艷色,去面黑斑。與白芷同用,做膏劑、面脂之記載,長期使用防老去皺,令面光悅,有一定效果。《經驗方》裡記載,茯苓與蒼術配伍同用,可“烏髭發,駐顏色,壯筋骨,明耳目,除風氣,潤肌膚,久服令人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