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與白露的養生進補相同的是,這個時候的保健應註意五方面的內容。那麼在秋天我們該怎麼來保養自己?怎麼進補?一起看看。

秋季飲食菜譜禁忌你瞭解多少

1.豆腐與菠菜忌同煮

豆腐是在豆漿中加入鹽鹵或石膏後制成的。鹽鹵中有氯化鎂,石膏含有硫酸鈣,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它可與氯化鎂、硫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鎂或草酸鈣的白色沉淀。人體不能吸收鈣鹽和鎂鹽,因此,菠菜與豆腐同煮是不科學的。

2.紅、白蘿卜忌同煮

紅蘿卜與白蘿卜同煮是不科學的,因紅蘿卜中含有一種抗壞血酸酵酶,能破壞白蘿卜中的維生素,二者合煮便降低瞭白蘿卜的營養價值。因此,紅蘿卜與白蘿卜要分開加工。

3.豬肉與田螺忌同食

豬肉酸冷寒膩,田螺大寒,二物同屬涼性,且滋膩易傷腸胃。故不宜同食。

5.雞肉與芥末忌同食

這兩種食物如果同食後,會傷元氣。因芥末是熱性之物,雞屬溫補之品,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6.雞蛋與豆漿忌同食

經常食用的雞蛋和豆漿,都是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從科學飲食角度而言,二者同時食用,會降低其營養價值。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雞蛋的蛋清裡含有球性蛋白,它可以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所以,豆漿與雞蛋或蛋類食物,要間隔一段時間再食用,不宜同食。

4.牛肉與栗子忌同燉共炒

牛肉甘溫,補中益氣,補脾胃壯腰腳;栗子甘咸而溫,益氣厚腸胃,補腎氣。從食物藥性看二者並無矛盾;從營養成分看,栗子除含蛋白質、糖、淀粉、脂肪外,富含維生素C,每100克中高達40毫克。此外,尚含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脂肪酸。栗子中的維生素C易與牛肉中的微量元素發生反應,削弱栗子營養價值。而且,二者不易消化,同燉共炒都不宜。

秋冬進補佳品推薦

板栗

其營養豐富,果實中含糖、淀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板栗的藥用價值亦頗高。祖國醫學認為,栗子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冬補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皆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者。

紅薯

紅薯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補虛益氣、健脾強腎、暖胃益肺等功效,尤其是紅薯粥很有補益作用。

藕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瘀、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藕與紅棗同食可補血養血。

秋季6款飲品滋潤全身

秋燥當令,養生宜“養陰潤燥”,必要時可用藥膳來幫忙。

潤咽——守住燥邪的入口。不少人容易在此季節出現咽喉疼痛等問題。食療方:

烏梅橄欖茶:取烏梅、橄欖各3~5枚,加水煮開後當茶飲。生津利咽,適合咽幹舌燥者。

胖大海茶:取胖大海5克,用開水泡後當茶喝,每天1次。利咽潤喉,特別適用於說話多的人飲用。

潤膚——不止於外觀美。秋天常會出現全身皮膚幹燥、瘙癢、黃褐斑加重等情況。喝水是最根本的補水方法,但是光喝水可能還不夠,可服用以下幾種飲品:

胡蘿卜粥:取胡蘿卜1根、粳米100克。胡蘿卜用素油煸炒,與粳米一起煮粥。適用於皮膚幹燥、口唇幹裂者食用。

雪耳百合蓮子冰糖水:常喝能養顏潤膚。

潤腸——由表及裡的滋養。有的人腸燥便秘難通,甚至還會引起痔瘡出血。建議晚上喝點蜂蜜水,可每天吃碗黑芝麻糊。食療方:

雪梨荸薺汁:取雪梨2個,去皮去核,荸薺適量,一起榨汁飲用。潤肺生津,潤腸效果更佳。

火麻仁飲:到中藥店買些火麻仁,每日取6~9克,打碎後泡水喝。具有潤燥滑腸作用,藥性較緩和,適宜體質弱的老人。

秋季食補要防燥熱

1四君蒸鴨

黨參是常用的補氣健脾藥,白術可健脾濕,茯苓也有健脾利水止瀉的功效,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的人。鴨是水禽,其性寒涼,有滋陰補氣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本藥膳方幾味合用,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補虛不滋膩,滋陰不留邪。

滋陰:燥為秋季的主氣。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單純喝水能解“口渴”卻難解“體渴”。按照中醫的五行與五臟的對應理論,秋季幹燥,五行屬金,對應為“肺”,因此秋天飲食宜滋陰潤肺。

2天門冬鴨湯

天門冬養陰潤燥,清肺降火。本藥膳用於陰虛發熱,咳嗽咽幹。可取天門冬20克,鮮鴨1隻,調料適量,煮湯食肉,為秋季養生滋陰的極佳藥膳。

秋補:人體經春夏萌發長足之後,將進入收藏之時,在這一季節裡進補是最佳的時機。而鴨肉營養價值很高,《本草綱目》稱鴨肉可“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更適於秋季滋補養肺。

3山藥桃仁爆老鴨

將鴨肉與山藥以甜面醬爆炒,配上新鮮核桃仁即可。秋季吃山藥有益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核桃鮮食不上火,有滋陰厚脾胃的作用。二者與鴨肉同吃,是秋季進補的上佳組合。

小提示:以鴨肉入食療和藥膳,民間認為肉老而白、骨烏黑者為上品,過於肥膩的老鴨應去掉油。鴨肉性寒,故脾胃虛寒、腹部冷痛、大便溏瀉、因寒痛經者不宜多用。

養生指南之秋季進補的註意事項

首先,無病就不需要進補。如果無病隨意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進補,養生專傢稱,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其實,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進補,應該分清虛實。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隻有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將適得其反。

專傢強調,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建議進補還需適量。“重藥物、輕食物”並不科學,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到瞭,有關養生進補的事宜也該根據季節改變,尤其是註重身體健康的人群,更應根據季節改變及時作出調適。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註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聖品。

在秋分時節,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以免造成腸胃積滯。需要註意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鬱,如果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瞭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