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質增生即增生性退行性關節炎,是一種軟骨長期退化性病變。中老年人相對比較高發,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關節伸曲功能障礙或者關節疼痛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跛行。那麼,膝關節骨質增生如何預防呢?

膝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西醫治療:目前西醫對本癥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采用對癥處理。如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藥或者註射透明質酸鈉來治療。這是膝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之一。

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的方法有蠟療、熱療、磁療、超短波治療、微波治療、紅外線治療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但對骨質增生來說,以上治療方法隻能起輔助作用。這也是膝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之一。

3、中醫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中藥治療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屬於內治法,即內服湯藥、丸藥、散劑、酒劑等;另一類屬於外治法,即膏貼、酒類外搽劑、熏洗、外敷等法。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傢對於膝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已經有瞭一定的瞭解。提醒大傢如果想要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請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中老年人膝關節骨質增生怎麼治療和預防

(1)避免膝關節過度活動及勞損

特別是經常做雙下肢劇烈運動的職業者,如舞蹈演員、運動員、搬運工等,更要註意勞逸結合,防止因過度用力造成組織損傷。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出現骨質增生現象。

(2)膝關節骨折及時治療

膝關節發生骨折時,要及時去醫院診治,盡可能使骨折端達到解剖復位的要求。如果復位不滿意,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否則容易出現創傷性關節炎,導致關節的骨質增生。

(3)膝關節畸形必要時需矯正

如果雙下肢有“O”形或“X”形畸形,為瞭防止膝關節長期受力不均勻而產生骨質增生和骨關節病,可考慮做股骨或脛骨截骨術,糾正異常的力線,改變膝關節受力不均的問題。

(4)肥胖者需註意體重的控制

過於肥胖者要適當控制飲食,註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熱能的攝入,將體重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以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和磨損程度。

(5)適當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

老年人可適當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等與骨代謝關系密切的藥物,同時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以減慢骨組織的衰老和退行性變進程。

(6)堅持進行運動鍛煉

如養生功、放松功、內養功、強壯功、保健功、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諸多運動,可選擇並堅持適合自身運動的方式進行鍛煉,對預防膝關節骨質增生是大為有益。

(7)加強膝關節保溫

如在季節性變化、梅雨天氣、天氣晴好轉陰,早晚天氣變涼時要及時加減衣物,避免下肢著涼或沾冷水等。

(8)睡前泡腳

每晚睡前應用熱水泡足,尤其在春、秋、冬季更重要。

康路網健康提示:以上是關於膝關節骨質增生應如何預防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傢已經有所瞭解瞭。預防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首先一定要註意避免過度活動,以免給關節造成過大的壓力。同時應該堅持鍛煉,減緩身體功能退化。

膝蓋骨質增生的原因是什麼

1、姿勢不正確:腰椎骨質增生癥年輕患者主要是與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 ,同時姿勢不正確導致。 睡軟的席夢思床墊 , 長時間睡姿不正確也會導致腰椎骨質增生。

2、年齡因素: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由於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改變。絕大多數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時都可以發現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現象。

3、外傷史: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椎骨質增生的重要外因。

4、勞損因素: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還與腰椎勞損有很大關系。腰椎長期受到反復勞損以及過度活動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則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變,使椎間盤突出,骨刺的形成並不斷增大。

哪些人比較容易患膝關節骨質增生

1、中老年人:隨年齡增長,人們在中老年階段開始發生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究其原因,一是關節多年積累性勞損,使關節軟骨磨損變薄,甚至脫落;二是中老年人軟骨基質中的粘多糖含量減少、基質喪失、硫酸軟骨素及纖維成分增加、軟骨韌性減低,因而容易遭受損傷而產生退行性改變。這是易患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人群之一。

2、女性:膝關節骨質增生現象男女性均可發生,但女性多於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為多見,說明該病可能與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3、有傢族史的人:傢族中有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人群為易患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人群之一。

4、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人:肥胖和粗壯體型的人中骨質增生的發病率較高。體重超重,勢必增加關節負重,促成此病的發生。

5、膝關節過度活動的人:如運動舞蹈演員及以膝關節活動為主的某些職業的勞動者。

7、常居潮濕、寒冷環境的人:血運障礙,可使骨內血液循環不暢,骨內壓及關節內壓增高而造成疼痛、腫脹等癥狀,久之,則引起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患者要註意補鈣

各種骨質增生分類說明:

1、椎動脈型:表現為頭暈、頭痛、惡心、記憶力減退

2、神經根型: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

3、脊髓型:可以造成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癥狀,但臨床很少見。

4、混合型:表現為頸部不適、頭痛、及上肢麻木疼痛、或一側肢體麻木疼痛。

腰椎骨質增生:表現雙下肢外側呈一條線狀麻木,小腿及腳腕部關節疼痛,有時一側下肢麻木疼痛。

雙膝關節骨質增生:表現為活動受限、下蹲起立困難、上下臺階時疼痛加重,個別的還有積水腫脹。

足跟骨質增生:表現為行走時腳後跟部疼痛,以早晨起床後下地時疼痛為甚。

骨質增生患者別忽視補鈣:

骨質增生與骨質疏松雖然是完全不同的病變,但二者的發病卻都是鈣缺乏所致,所以在臨床上骨質疏松與骨質增生往往是同時存在的。

5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狀旁腺激素增加,降鈣素含量也增加。

甲狀旁腺激素增加的後果是破骨活躍,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脫鈣。骨骼中的鈣遊離到血中,其結果一方面骨質疏松加劇,另一方面血鈣含量增高。而降鈣素的增加則加速新骨的形成,這種代償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關節的邊緣長成骨刺,這就是骨質增生的發病機理。可見,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是鈣丟失引起的一對孿生病。

所以,患瞭骨質疏松要補鈣,患瞭骨質增生也要補鈣。通過補鈣,增加鈣質的吸收,刺激血鈣的自穩定系統,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過量分泌,降低血清鈣含量,增加骨鈣含量,最終達到既能防治骨質增生,又能防治骨質疏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