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心臟、胃、肺、腎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重要夥伴。但小夥伴們也有它們的“天敵”,這些敵人可能使它們產生不適、病變,進而影響我們的全身健康。為瞭更好地保護好我們的小夥伴們,要認清它們的敵人,並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方面做好狙擊。是什麼?一起看看吧。

如何保養五臟六腑飲食按摩告訴你

十指連心。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拇指、中指、小姆指;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無名指、小姆指,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

的確,雙手匯通全身經脈,翻開記事本後面密密麻麻的手部穴位圖便可略知一二,既然雙手與五臟六腑密切連結,我們其實可以不用等到頭痛、胃痛、肚子痛……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再頭昏眼花的比對著穴位圖,而是從平常就開始捏捏手保健康。

開井穴,調節五臟六腑

如果雙手是能一窺健康的門戶,那位於手足之端、也就是經脈終始點的井穴,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黃帝內經.靈樞》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是精氣所出的部位,對於調節臟腑、氣血、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裡頭也提到,“病在臟者取之井”。顯見,透過井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循著連接手指的六條經絡及其相應經氣,大拇指的少商穴對應肺、脾;食指的商陽穴對應大腸、胃;中指的中沖穴對應心包、肝;無名指的關沖穴對應三焦、膽;小指的少澤穴對應心、腎;少沖穴對應小腸、膀胱。

井穴有清熱、醒腦、安神的作用,平時醫師會藉由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中醫則建議,一般民眾平時可以透過井穴按摩來保養身體,精神不濟時,開過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重拾元氣。

開井穴依序是,按壓手指第一個指節以上的指甲兩側,然後再捏緊指甲上下方的指頭,一指大概20秒,十指開過隻需要三分多鐘,就能有效刺激。

此外,指節上也有直接對應五臟六腑的穴位,中醫建議,平常空閑時按一按、或用桌上的熱水杯熱敷,也能讓身心更為舒暢。

按壓食指下的第二掌骨側,速診全身

除瞭平時的保養,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手部窺見身體的健康狀況。

中醫提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半有不明原因的頸部酸痛、喉嚨痛、胸痛、胃痛,甚至小指內側、靠近無名指的整條手少陰心經會麻、有緊縮感,所以問診時就會特別留意。

然而,一般人對經絡循行以及相關癥狀的對應並不熟悉,因此,中國全息生物學創始人張穎清提出的第二掌骨側速診法,倒成瞭方便民眾留意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問題的參考。

全息指的是人體的縮影。張穎清提出,食指下的第二掌骨直接對應全身,從最靠近指尖的位置算起,分別對到:頭、頸、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腸、腎、腰、下腹、腿足,堪稱是人體縮小版。

不過中醫提醒,局部有出血、皮膚病的人要避開傷口,糖尿病患者感覺神經反應遲緩,小心別太用力壓破皮膚,而孕婦也不建議亂按,以免按錯穴位造成子宮收縮、導致流產。中醫也特別叮嚀,一旦身體很不舒服,還是要透過專業醫師望聞問切找出病因,捏手指並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

中醫告訴你五臟該如何養

五臟六腑這些器官和系統的協調工作使人體處於平衡和諧的狀態,如果某一器官遭受順壞那麼其他器官也受牽連,身體就出現瞭疾病。威脅到瞭我們的健康,今天一起來瞭解一下中醫五臟養生的護養方法。

第一重要的是養心

養心本質上也就是養神,是整個養生的靈魂。因為心主神明,所以,平時任何時候都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不過喜也不過憂。起居上要重視午休,因心經所對應的時辰是午時,即中午的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這是陰陽相交合的時候。晚上臨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勞宮穴、腳掌心的湧泉穴,促進心腎相交而改善睡眠。飲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參泡水喝,桂圓、蓮子、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氣、養心陰。

第二要點是註意調肝

主要從情志、睡眠、飲食、勞作四個方面入手。情志調肝的第一要務就是保持情緒穩定,比如欣賞字畫、養花種草、四處旅遊等一些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陶冶情操,幫助人穩定情緒。睡眠調肝的要點是定時休息,保證睡眠的“量”和“質”,因為中醫說人“臥則血歸於肝”——高質量的睡眠就是在養肝。飲食養肝的總原則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損傷肝氣。勞作養肝的原則是適度,不疲勞工作,防過勞損肝。

第三要點是重視養肺

肺主氣司呼吸,通過口鼻和外界聯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頻率放慢,使一呼一吸盡量達到6秒鐘,就是一種很好的養肺方法。再比如,練習閉氣法也有助於增強肺功能,練的時候先閉氣,閉住以後停止,堅持閉氣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復18次。平時還可以多吃養肺的食物,如玉米、黃瓜、西紅柿、梨及豆制品等。

第四要點是註重健脾

脾胃被中醫稱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源頭健康瞭,氣血才旺盛,氣血旺盛瞭身體才健康。健脾和養胃分不開,飲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飽,還可以做一些運動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臥在床,以臍為中心,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臍上膻中穴、臍下丹田穴各100下),這個摩腹功,他堅持練習瞭近40年,天天如此。平時還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藥等。夏秋之際還應常吃香菜、海帶、冬瓜等養脾開胃的食物。

第五要點是註重養腎

腎是“先天之本”,經常按摩臍下丹田穴、關元穴,並同時按摩命門穴、腰陽穴,有助於養腎。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食物也能養腎。每天早上起來都叩齒吞津,平時排小便時盡量前腳趾用力著地並咬住牙齒,長期堅持,都是養腎的方法。

五味與五臟保養

《彭祖攝生養性論》中說:“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

酸多傷脾。酸能補肝,但過多的酸味食物會引起肝氣偏勝,克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脾主肌肉,其華在唇,因而酸味的東西吃得過多,嘴唇也會失去光澤,並往外翻。建議飯後容易消化不良,且有大便稀、說話聲音低微等脾虛癥狀的人,少吃酸食。

甘多傷腎。甜味可以補脾,過多的甜食卻會引起脾氣偏勝,克伐腎臟。由於腎主骨藏精,其華在發,因此甜味的東西吃多瞭就會使頭發失去光澤、掉發。常會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的人,多有腎精虛的癥狀,建議不要多吃甜食。

苦多傷肺。苦味能補心,過多的苦食則會克伐肺臟。所以當我們吃入的苦味東西過多時,就會損傷肺的功能。肺主皮毛,苦東西吃多瞭,皮膚會枯槁,毛發會脫落。易咳嗽、咳痰的人,多為肺氣虛的表現,要盡量控制苦味食品的攝入。

辛多傷肝。過食的辣的東西會引起肺氣偏勝,克伐肝臟。由於肝藏血,主筋,辣的東西吃多瞭,會導致筋的彈性降低,血到不瞭指甲,就會易脆、易裂。因此,常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視物模糊等肝血虛癥狀者,應少吃點辣。

咸多傷心。咸味可以補腎,但吃多則會克伐心臟,損傷心的功能。心主血,咸味的東西吃多瞭,就會抑制血的生發,使血脈凝聚,臉色變黑。因此,常會出現心悸、氣短、胸痛等心氣虛癥狀的人,咸要少吃。

人體五臟最怕什麼?

1.肝臟怕胖。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所以,人們應避免多吃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難以消化,會加重胃腸道負擔,誘使肝炎發作,還會使難以分解的脂肪在肝臟內堆積,演變為脂肪肝。

專傢建議:應該均衡飲食,少吃油膩、煎炸的食物,每天保證6~8個小時的睡眠,戒除熬夜等陋習。限制飲酒量,提高健康意識,不要拿生命開玩笑。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數藥物都需要經肝臟代謝,由此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發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藥物時應註意其不良反應,不要擅自用藥。

2.心臟怕累。中青年猝死事件頻頻見諸媒體,過度勞累是心臟的頭號天敵。心源性猝死不是一時造成的,長期作息不規律,以及壓力過大、抑鬱或情緒波動、肥胖、大量抽煙喝酒等,都可能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等急性病變,也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使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的患者心肌氧耗量明顯增加,出現急性心肌缺血,從而發生猝死。

專傢建議:對心臟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無比重要。每天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心態、飲食宜清淡、戒煙限酒、適量運動。不得不熬夜時,要定時起身運動,熬夜後註意補充果蔬、蛋白質。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群,要堅持規范用藥,定期體檢及做心臟專項檢查,建議30~45歲的人群每年做1次,45歲以上者每年2次。

3.胃怕生冷。對於胃來說,“冷”是最難接受的。一旦胃受到冷空氣或冷食的刺激,就容易收縮痙攣,出現胃部絞痛、腹瀉等不適。夏天即將到來,不少人喜歡吃雪糕、喝冰鎮飲料來解暑,雖然當時感到涼爽瞭,胃卻遭瞭殃。冷飲大量進入胃腸道後,不僅會導致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引起胃腸道痙攣性收縮,還會幹擾胃腸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分泌。如果此時再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或不幹凈的路邊攤,就會對胃腸形成雙重刺激。

專傢建議:要想讓胃舒服,就要盡量“討好”它。除瞭保證三餐規律、每餐八分飽、細嚼慢咽等健康的飲食習慣外,還要註意以下幾點。在高溫環境下,人體代謝速度加快,體內的鈉、鉀等電解質流失較快,所以應保證營養均衡,蛋白質的攝入不可減少,要適當吃些魚類、瘦肉、雞肉、蛋、奶制品、豆制品,同時要多吃新鮮果蔬;夏季出汗較多,胃口不佳時,最好吃些湯粥類食品,如綠豆湯、百合粥等,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

4.肺怕差環境。肺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氣是它的最愛。在尾氣密集、煙味彌漫的環境內待太久,肺就會提出抗議。肺本身有一套很完善的自凈體系,即使是直徑小於2微米的顆粒也會被吸入,被肺泡的巨噬細胞吞噬,並最終經呼吸道隨痰排出體外。但如果持續大量吸入顆粒物,肺這道防禦屏障就會慢慢變得脆弱。過多的可吸入顆粒物沉淀,會降低肺吸入氧氣的能力,使肺泡中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生存能力下降,導致肺排除污染物的能力下降。

專傢建議:養肺最好的一招就是積極補水。每天主動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為重要,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小支氣管內的痰液已變得黏稠不易咳出,清晨飲水可緩解呼吸道缺水情況。另外,戒煙很關鍵,煙性屬“火”,最易灼傷肺之津液。早上起床後可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果蔬,多吃些滋陰清熱的食物,如銀耳和秋梨。中醫更有“常笑宣肺”一說,笑能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最後,霧霾天一定不能大意,堅持佩戴口罩出門。

5.腎臟怕熬夜和憋尿。熬夜會損傷腎臟,因而一些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的人,腎臟很容易出問題。

工作、學習一忙起來,很多人都出現過憋尿情況,其實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會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作,會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專傢建議:註意休息,若出現一些癥狀,如長期貧血、腰痛等,應及早就醫。另外,不管有無尿意,都應增加排尿次數,最科學的做法是每小時排1次尿。

五谷如何強效滋補五臟

一、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制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咳嗽等癥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隻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三、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谷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谷裡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