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冬季過得好,必須掌握一些冬季養生小常識。對飲食、睡眠、洗澡、運動、精神等方面進行調整,你才能好好度過冬天。那麼你知道冬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嗎?冬季養生食譜有哪些?下面小編為你介紹八款冬季養生食譜。一起來看下。

冬季養生小常識

1、冬補以溫補為原則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養生:因人、因地而異。

2、越冷越喝水

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並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冬季氣候幹燥,空氣濕度小,更應補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癥狀,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3、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薑紅茶

因為皮膚下的微細血管因酒精而迅速擴張,血液會由於表面擴大而快速降溫,所以喝瞭酒之後反而容易感冒。專傢建議,冬季暖身最好喝生薑紅茶。因為紅茶中的紅色色素有提高體溫的作用。生薑中的成分具有利尿、發汗的功效。

4、11點前睡覺是最慳的補藥

最簡單、最便宜、也最好的進補是早睡,每天不晚於11點睡覺。專傢強調,夜晚之於人體就相當於冬季之於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覺,晚上11點是子時,也就是人體的冬天,睡著瞭陽氣才能藏入身體,醒著陽氣浮於體外,這個時候睡覺瞭,人體的陰、精、氣、血、陽氣都補瞭。

5、早上吃“硬”,晚上喝稀

這裡說的早吃“硬”,其實並不是指口感硬的東西,而是營養豐富、能量較高的食物。劉德泉說,早飯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證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如瘦肉、谷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時考慮食物是否易消化。

晚飯後,人的活動量會減少,為瞭避免食物堆積,應少吃點,並選擇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為好,肉類、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還有養胃、安神的作用,推薦老人可以吃些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等。

八款冬季養生食譜

1、當歸紅棗煲排骨

原料:排骨,枸杞,紅棗,當歸,蔥,薑片。

烹飪要點:排骨用水洗凈,放入沙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蔥、薑片,大火燒開,小火燉至肉爛,放入鹽等調味品即可。

營養解讀:枸杞可補腎生精,明目安神,當歸可補血、活血、養血。冬日寒冷,服用此方既補益虛損又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2、黑糯米補血粥

原料:黑糯米,桂圓,紅棗,山藥,紅糖適量。

烹飪要點:桂圓、山藥去皮和黑糯米、紅棗放入鍋中,加水至3000毫升左右,熬粥,服用前放入適量紅塘。

營養解讀:黑糯米可補腎,桂圓、紅棗可補血,山藥可健脾益氣,此粥是一款益氣養血的佳品,而且操作簡單,便於推廣。

3、龍眼肉絲粥

原料:龍眼肉,豬瘦肉,大棗,大米,薑絲,米酒。

烹飪要點:將豬瘦肉切絲,大棗洗凈去核,大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薑絲、米酒共煮;粥五成熟時加入豬肉絲,再煮至粥熟即成。

營養解讀:龍眼可補心健脾、養血安神,大棗可滋養肝血。此粥適用於久病體虛、消瘦、頭暈目眩等癥狀者。

4、烏雞補血湯

原料:烏雞,當歸,熟地,白芍,知母,地骨皮。

烹飪要點:將烏雞宰殺,去毛和內臟,洗凈;將洗凈的當歸、熟地、白芍、知母、地骨皮塞入雞腹內,放入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慢燉至雞肉熟爛,加入鹽調味即可。

營養解讀:喝湯吃肉,常食可補益氣血,並可用於氣血兩虛所引起的月經不調、潮熱、盜汗等癥的輔助食療。

5、雙紅南瓜湯

原料:南瓜500克,紅棗10克,紅糖適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凈,切滾刀塊兒。紅棗洗凈,去核。將紅棗、南瓜、紅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爛為止。

功效:南瓜性溫味甘,可補中益氣,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經人體吸收後轉化為維生素A,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女性經期服用,可益氣補血。紅棗則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滋陰養血。紅糖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種礦物質,有暖胃、補血、活血、散寒的作用。經常食用,可使臉色紅潤,增加皮膚彈性。

6、花生杜仲牛尾湯

原料:花生60克、杜仲20克、牛尾1條、生薑3片。

做法:花生洗凈,浸泡;杜仲置鑊中灑上淡鹽水,慢火炒幹;牛尾買時請售者代處理幹凈,洗凈後放滾水中煮沸10分鐘,再洗凈。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補血、益腎、強筋骨。

7、補血當歸鯽魚湯

原料:鯽魚(1條)、當歸(1支)、枸杞(2湯匙)、黃耆(10片)、薑(5片)

做法:鯽魚洗凈拭幹水,在魚背處橫切一刀,將1湯匙鹽均勻地抹在魚身上,醃制15分。當歸洗凈切成片,薑切成絲,枸杞和黃耆洗凈瀝幹水。將當歸、黃耆、枸杞、1湯匙料酒和4碗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燜煮25分。往魚腹塞入少許薑絲,將鯽魚放入瓦煲內,倒入熬好的當歸湯攪勻,大火煮沸改小火煮35分。加1/4湯匙鹽調味,便可出鍋。

功效:當歸鯽魚湯屬大補之湯,適合痛經、體虛的女生飲用,一般人僅用鯽魚熬湯,便可達到補益之效。鯽魚煮湯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和溫中下氣之效,適合中老年人、病後虛弱者和產婦食用。

8、黃芪淮山河蝦湯

原料:黃芪、淮山各30克,當歸、杞子各15克,桔梗6克(以上中藥店均有售),河蝦120克。

做法:各藥物洗凈,稍浸泡;河蝦洗凈,剪去蝦頭,並去殼。先把中藥一起放進砂鍋內,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40分鐘,其湯汁約為750毫升(約3碗水量),將其湯汁放進鍋內,不要藥渣,加入蝦仁同煎約10~15分鐘,以熟為度,調入適量食鹽便可。飲湯食蝦,此量可供2~3人用。

男性冬季養生保健須知

科學的起居、運動也可以幫助保養腎精。應該早臥晚起,最好等到太陽出來,日光顯露時起床,不要讓皮膚過多出汗。冬季要加強體育鍛煉,要多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提高抗病力。

另外,冬天人處於“陰盛陽衰”狀態,男性要加強背部保暖,這樣有助於腎的陽氣升發。

冬季的飲食有其自身特點,一些大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溫腎壯陽,體質虛寒者可適當食用,而寒涼性質的食物則要少吃。此外,飲食也不可過咸,因為咸味入腎,使得腎水更寒,影響到心陽不足,對心臟產生不利影響。

預防感冒

感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把感冒當回事,甚至不吃藥也不休息。其不知感冒發熱還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等疾病,中老年男性應尤為註意。據專傢介紹,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進行妥善的傢庭預防和護理,對預防和治療感冒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應養成好習慣:工作之餘,要註意休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免疫力;每天堅持用冷水洗臉,可增加耐寒能力,以達到預防感冒、鼻炎的作用,以高於10攝氏度的水溫為宜;合理飲食,要多吃熱性食物,如大蒜和洋蔥。大蒜具有殺菌殺毒的功能,而且大蒜最好生食,因為生蒜具有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洋蔥也是一種天然的殺菌殺毒食物,可以有效地抵抗病毒和細菌。

警惕打鼾

別把打鼾不當回事,據統計,有30%的居民存在睡眠障礙,男性多於女性,而中年男性更是睡眠呼吸障礙的高發人群。睡眠呼吸障礙又叫打鼾,據專傢介紹,進入冬季後,感冒群體增大,呼吸道疾病增多,中老年男性多喜歡蒙頭而睡,打鼾現象愈發嚴重。打鼾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癡呆、性功能減退等疾病,已被醫生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高危因素,應該早診斷、早治療,以減少並發癥的發生。

特別提示:

喝白酒驅寒不科學

冬天氣候寒冷,一些患有關節炎的患者,往往會病情加重。每逢如此,他們都會喝些白酒,認為白酒不但可以暖胃驅寒,還可以(舒筋活絡)活血利關節。其實,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產生的熱量很有限,人們喝酒後會有熱乎乎的感覺,這是由於交感神經興奮,加速瞭肌體的代謝,放出瞭能量。但這是短暫的,隨著血管擴張,熱量大量流失後,反而會感到寒冷。而且長期飲酒還會加速骨鈣的流失,導致腳軟無力,關節不利,腰背疼痛等

冬季老人養生喝保健茶

冬季,老人可根據早、午、晚不同時段,采取不同的保健方法。

早搓手

早晨,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過刺激手心的勞宮穴,讓心臟興奮,並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

午曬背

中午曬後背,可起到補充人體陽氣的作用。還可以在曬太陽時,摘瞭帽子,讓陽光從頭頂的百會穴進入人體。

晚泡腳

泡腳時,水裡的熱量可以通過腳底進入人體全身,使體內腎經、肝經都得到養護。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熱水的刺激後,能夠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勞,補充腎氣。

“茶療”歷來被人們所重視。

1.蘿卜茶

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食鹽適量。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鐘後倒入蘿卜汁內服用,每日2次,不拘時限。白蘿卜清熱化痰,茶清肺熱。久服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

2.銀耳茶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兌入銀耳湯中,拌勻服用。有滋養潤肺,止咳化痰之功。

3.橘紅茶

取橘紅3~6克,先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後服用。每日1劑,隨時食用,有潤肺消炎,理氣止咳之功。適用於咳嗽多痰,黏痰多者效果較好。

4.薑蘇茶

生薑、蘇葉各3克。先將生薑切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具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效。適用於胃腸性感冒。

冬季日常養生保健誤區

誤區一:熱水洗臉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汗腺、毛細血管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則迅速擴張,但熱量散發後,又恢復低溫時的狀態。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容易使人的面部產生皺紋。

誤區二:穿衣過多

如穿衣過多過厚,則由於熱量大,會使皮膚血管擴張,流向皮膚的血流增多,從而增加瞭散熱。這樣,反而降低瞭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誤區三:蒙頭睡覺

把頭蒙在被窩裡,感覺上暖和一些,但被窩裡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故蒙頭大睡的人醒後會感到昏昏沉沉、疲乏無力。

誤區四:門窗緊閉

門窗緊閉睡得暖冬季關上門窗睡覺,的確會減少空氣對流,使室內溫度上升,但由此帶來的空氣不流通危害更大。因為不潔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誤區五:飲酒禦寒

飲酒後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酒勁過後,因大量熱能散出體外,反而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導致酒後寒。

誤區六:手腳冰凍用火烤

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瘀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好增強,局部好瘀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冰凍的手腳隻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誤區七:少喝水少跑廁所

冬季出汗較少,體內能量大多數消耗在保存體溫上,於是跟夏季相比,冬季一般不會出現口渴的情況,因此,為瞭減少跑廁所的麻煩,多數人在冬季的時候會相對較少體內的進水量。

誤區八:塗純甘油

人們平時使用的是含有20%水分的甘油,若用純甘油,其吸水能力太強,會吸收皮膚裡的水分,反而會使皮膚更幹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