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躁”主要與肝的活動有關。肝氣一般在春季相對旺盛,人的精神也會相對煥發,從冬季居傢不出的狀態,開始到外面踏青,活躍起來。一些本身性格急躁、肝火旺的人,或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就容易跟隨外界陽氣的驟升,引動體內的肝熱,出現焦躁、心煩、不滿、失眠、發脾氣等肝火亢盛的表現。日常生活中,養肝要註意什麼?下面來瞭解一下。

養肝小妙招

1、多喝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2、中藥護肝片

中醫認為肝不可補,一補即上火,補脾、補腎即可養肝。對於脾虛的人,服用人參健脾丸、薏米、山藥、芡實熬粥。對於腎虛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用枸杞子、天麻燉雞。對於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梔逍遙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護肝。

3、心情開朗

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律,就會傷及肝氣。因此,保持心情開朗可護肝。

4、註意飲食平衡

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的菜。飲食合理,營養均衡也有利於護肝,避免因應酬飲酒過量使肝受損。

5、保持適量運動

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中醫專傢指出,運動可防脂肪肝,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已經患瞭脂肪肝的人,應堅持體育鍛煉,適當進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這些都可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

春天養肝防躁正當時

春“躁”首先應當養好肝。中醫講“靜臥血歸肝”,睡眠是養肝血的前提,這個季節尤其不能熬夜,應保證充足的休息,堅持規律的生活。此外,還想向大傢介紹一套我自己的調神三部曲,即瞭解、接受和管理,對緩解生活中煩躁、焦慮、發怒等不良情緒很有幫助。

1.瞭解:煩惱每個人都有,關鍵是如何應對。當焦躁等情緒來臨時,首先應當瞭解你當下的情緒,覺察到它,然後思考這個情緒是從哪來的,因為什麼。2.接 受:然後正視你的情緒。有些人遇到煩心事就強迫自己忍受,或者用忙別的事情來把它淡忘。這其實都不利於情緒梳理,容易導致肝氣不舒。正確的方式是接受情 緒,不拒絕七情的自然表露。3.管理:最後,要采取主動方式管理情緒。遇到煩躁、焦慮等情緒時,一方面可以通過遊泳、散步、打球等方式來調整壓力;另一方 面要學會表達,經常向知己、傢人傾訴自己的不快,或者用記日記的方式做自我表達,或外出踏青、郊遊,在自然環境中喊一喊、唱一唱、跳一跳,把煩躁情緒宣泄 出來,情志自然就平和瞭。此外,還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滿足感,不要給自己過分壓力,保持心平氣和,和諧人際關系,對神志調節也有益處。

調神養生就像人生的修行一樣,是件長期的事,但它依然是有法可循的。以上三部曲是我本人保持快樂的秘訣,大傢可以一試。此外,春季飲食應當少酸多甜,防止 肝氣過旺的同時,註意養護脾胃。可以常喝一些紅棗山藥粥,氣味甘甜可口,有養肝健脾、安神定志的功效。肝火旺、易發怒的人還可以輕輕掐按或艾灸腳背處大 敦、行間、太沖三個穴位,每天10分鐘左右,可以清肝瀉火、明目安神。

春季養肝芳香療法

在中醫理論中,人的五臟與四季對應,所謂“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素問·陰陽類論》中也特別指出:肝主春,為一歲之首,乃生機之冠,一年萬物之生賴於春,而一身臟氣之生賴於肝。

春季適合大動“肝”戈

《黃帝內經》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傳統中醫學四季之中春天屬木,從“五臟應四時”理論分析,肝臟外應春天,體陰而用陽,性喜條達主疏泄而惡抑鬱,所以肝的生理機能比較旺盛的季節是春天。而肝臟在人體內是主理疏泄與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養生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的特點,以養肝為要務。

肝臟被稱為“將軍之官”,它就像一個中央銀行,負責管理身體三大貨幣(氣、血、水)流通。情緒、睡眠、飲食甚至藥物等,均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養肝並非把肝臟包起來不讓病毒來侵犯,而是含有三種意思:即減輕肝臟負擔,增加肝臟營養和改善肝臟供血。

同時,春季是最適合養肝的季節,也是肝病的多發時節。春季肝病復發比秋季復發持續時間更長,復發人數也更多,約有47%的慢性乙肝患者因並發各種感染而導致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多數為春季常見的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此外還有腹腔感染、肝炎的重疊感染、腸道感染等。

春季養肝正當時就要多吃菠菜韭菜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萬物萌生,正是調養身體五臟的大好時機。做好春季養生,將是健康一整年的美好開端。中醫認為,四季之中,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氣通肝,春季易使肝旺。那麼今天跟我一起看看春季養肝吃什麼吧。

菠菜: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蛋白質以及鐵、磷、鈣等礦物質,具有抗衰老和增強活力的作用。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有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輔助療效。菠菜是一種緩和的補血滋陰之品,春天養生少不瞭。

營養師提示:菠菜含草酸較多,吃時應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以免妨礙機體對鈣的吸收。

韭菜:韭菜能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有“春天第一菜”的美譽。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並可在春季乍暖還寒時祛陰散寒、養陽護肝。因含纖維素較多,韭菜還有增進腸蠕動的通便作用,有利清潔腸腔。

營養師提示:韭菜性熱助陽,陰虛體質或身有瘡瘍者不宜食用,因韭菜含蛋白較高,慢性腎病及痛風患者應慎用。

春季養肝多按摩三大養肝穴位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2、行間穴

“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癥,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瞭。

3、太沖穴

“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太沖穴”很好找,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後從“太沖穴”向揉到“行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