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轉化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作用下轉化為乙酸,然後再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有些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在體內轉化成乙醛後不能排出。乙醛對身體有害,用藥者飲酒後5~10分鐘即可發病,反應持續時間從30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表現為醉酒樣反應。那麼吃這些藥後喝酒會致死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老人用藥註意四大禁忌

1.忌大量服瀉藥

老年人因食物過於精細、較少粗纖維,進食進水減少,生理上腸蠕動緩慢、直腸肌肉萎縮、張力減退,或因精神緊張、疾病等因素致使糞便在腸道內產生硬結、停留時間較長,從而較易發生便秘。老年人長期服用瀉藥,如液體石蠟等,可引起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缺乏,影響鈣磷的吸收,造成相關缺乏癥。

2.忌隨便服用安眠藥

老年人因各種原因,如精神緊張、氣候變化、疾病因素等影響睡眠時,可服用安眠藥進行治療。但要註意的是,老年人因對安眠藥的分解排泄變慢,長期應用可形成依賴性,所以不可濫用,隻可偶爾短期應用,且宜減少用量,必須長期應用時,宜不斷更換用藥品種,以減少形成藥物依賴性。

3.忌濫用解熱鎮痛藥

老年人長期服用解熱鎮痛藥,害多利少,如果使用解熱鎮痛藥用量大或用藥時間間隔過短,病人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虛脫。去痛片則可引起粒細胞減少,腎損害、血紅蛋白變性和嚴重過敏反應。消炎痛有時可引起胃腸出血及椎體外系病變等毒副反應,必須引起註意。

4.忌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隻對細菌性感染有效。個別抗生素對立克次氏體,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及真菌有效。抗生素一般對病毒感染無效。即使是細菌性感染,也不是所有抗生素均對之有效,故不可濫用。加之老年人身體各系統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即使是常用抗生素,如用藥不當,亦可造成不良反應。如青黴素類藥物,常用者有青黴素G鈉鹽及青黴素G鉀鹽兩種。老年人大量應用青黴素G鈉鹽,會因腎功能減退,而加重心臟負擔,促進或加重心力衰竭;對腎功能不全病人大量應用青黴素G鉀鹽,則會引起高血鉀癥,嚴重時可致心臟驟停。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老年人應用容易發生蓄積中毒,產生腎毒性及耳毒性損害。老年人常用紅黴素容易出現肝臟損害。

吃這些藥後喝酒會致死

1.頭孢菌素類藥物中的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唑林(先鋒Ⅴ號)、頭孢拉啶(先鋒Ⅵ號)、頭孢美唑、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氨芐(先鋒Ⅳ號)、頭孢克洛等。

其中以頭孢哌酮致雙硫侖樣反應的報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後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氣水,甚至僅用酒精處理皮膚也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這些頭孢菌素類藥物在化學結構上共同的特點是,在其母核7-氨基頭孢烷酸(7-ACA)環的3位上存在於雙硫侖分子類似的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與輔酶Ⅰ競爭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中心,可阻止乙醛繼續氧化,導致乙醛蓄積,從而引起戒酒硫樣反應。

理論上說,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噻肟、頭孢磺啶、頭孢唑肟、頭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團,在應用期間飲酒不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但是有報道稱頭孢曲松雖然不具有甲硫氫唑側鏈,但有甲硫三嗪側鏈也可引起此類反應,另有頭孢他啶致雙硫侖樣反應的報道,故頭孢曲松、頭孢他啶也歸為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

2.硝咪唑類藥物如甲硝唑(滅滴靈)、替硝唑、奧硝唑、塞克硝唑。

3.其他抗菌藥如呋喃唑酮(痢特靈)、氯黴素、酮康唑、灰黃黴素、磺胺類(磺胺甲惡唑)等。

正確服藥有三大註意事項

1服藥要用溫白開水

小陳牙疼得厲害,隨手從辦公桌上拿起早上泡的一杯茶,就著茶水吃瞭一片止痛藥。半個小時過去瞭,按說以往這個時候牙疼應該已經緩解瞭,可此次卻收效甚微。

“服藥用水最安全的是溫白開水。”鄭州人民醫院藥物科主任李曉華介紹說,茶葉中含有上百種結構復雜的化學成分,如茶堿、鞣酸、苷類化合物、可可堿、咖啡因等,與許多藥物可發生反應,比如止痛藥呈酸性,如果用茶水送服,就會使酸堿中和,失去藥效。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於胃腸吸收。”李曉華說,牛奶中的鈣、磷、鐵等可與藥物成分發生作用或結合而影響療效,或沉淀而影響吸收,而乳品中的脂肪和蛋白還會影響某些藥物的吸收。

2幹吞藥物或刺激食管

很多人都覺得吃藥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瞭,雖然藥品說明書上一般都寫著用溫開水送服,但有人圖省事,會幹吞藥物或僅喝一口水,認為隻要把藥物吞下肚去就達到瞭服藥的目的。其實,這種服藥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口服的藥物(如片劑和膠囊)在服用時,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溫開水送服。”河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秦玉花說,如果幹吞藥物或喝水不夠的話,雖然也達到瞭使藥物進入體內的目的,但其實藥物並不能馬上進入到胃內,它會長時間滯留在食管中,由於藥物濃度過大,特別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藥物,會對食管黏膜產生比較大的刺激,甚至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

“幹吞藥物或喝水不夠,對藥物在體內的吸收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李曉華介紹說,服藥時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藥物在胃內的溶解速度,還可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及減少胃酸對藥品的破壞,“服藥時除要遵醫囑外,還要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一般有特殊服用要求的,說明書上都會註明。”

3服藥時間需註意

“口服藥物的服藥時間須根據用藥目的、吸收排泄情況以及藥物對胃腸道有否刺激而定。”秦玉花說,從服藥時間上,一般可以分為餐前、餐中、餐後、睡前等。

“餐前服藥是指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凡是要求藥物充分、快速吸收,而無刺激性的藥物均應在餐前口服。如促進胃動力藥的胃復安、多潘立酮等。”秦玉花介紹說,餐中服的藥主要是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酵母片等降糖藥,“餐後服的藥是在飯後15~30分鐘後服藥,除必須在飯前服下和必須在睡前服下的藥物,其餘都可在飯後口服,特別是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水楊酸鈉等需在飯後服用。”

“睡前服藥是指在睡覺前半小時左右服藥,像催眠藥、緩瀉藥、驅蟲藥、抗過敏藥等適合睡前服用。”秦玉花提醒說,由於體內激素的作用,人體晚上的血壓偏低,因此,降壓藥不宜在晚上服用。

吃哪些藥後半小時內不能吸煙

在服藥後半小時內吸煙,藥物到達血液的有效成分隻有1.2%~1.8%,而不吸煙者藥物到達血液的有效成分可達21%~24%,這是因為煙堿可增加肝臟酶的活性,從而降低藥物的降解,使血液中有效成分降低;吸煙還能明顯地延遲胃內容物的排泄時間,減慢藥物的吸收。故而,小編提醒服用以下藥物的病人,服藥期間別吸煙。

止痛藥:吸煙者服瞭止痛藥後,不僅療效降低,而且其代謝產物不迅速排出,以致蓄積中毒。又如局部麻醉止痛藥利多卡因,會使癮君子拔牙的疼痛發生率增加。

抗酸藥與胃黏膜保護藥:如西咪替丁(泰胃美、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用於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上消化道出血時,常因吸煙使血管收縮,加之延遲胃部的排空時間,減慢藥物在小腸內的吸收速度,而使潰瘍愈合減慢。有人發現,吸煙者夜間能大量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較不吸煙者多92%或 59%,不但影響藥物的療效,也使胃病復發率增高。

鎮靜藥:煙草中的煙堿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可拮抗安定,利眠寧的鎮靜作用。

利尿藥:吸煙可降低速尿的血液中藥物濃度,減弱速尿的利尿效果。

降血糖藥:吸煙者口服甲苯磺丁脲、苯乙雙胍(降糖靈)或註射胰島素,均會降低療效。通常胰島素需相應增加15%~30%的用量,方能達到預期療效。

抗抑鬱藥:吸煙可降低阿米替林、丙咪嗪、多慮平及氯丙嗪的血液中藥物濃度,從而使抗精神病的藥效降低。

吃藥喝酒為什麼會導致中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轉化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作用下轉化為乙酸,然後再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頭孢菌素類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在體內轉化成乙醛後不能排出。乙醛對身體有害,用藥者飲酒後5~10分鐘即可發病,反應持續時間從30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表現為醉酒樣反應。

主要為面部發熱、面色猩紅、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嚴重者可出現出汗口幹、呼吸困難、視覺模糊、惡心嘔吐,甚至出現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其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和飲酒量成正比。這種表現常發生於服用先鋒黴素、甲硝唑、痢特靈以及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等藥物又同時飲酒的患者身上。如果是不會飲酒或酒量很小的人,反應更為嚴重。靜脈用藥後的反應,會比口服用藥更快速、更嚴重。

另外,酒精促進血液循環,會加速某些藥物的吸收。簡單地說,就是服藥過量很容易引起中毒,藥物主要經肝腸循環,在肝中代謝,如果這個時候喝酒會加重肝臟負擔。

頭孢菌素類藥物及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成分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在此提醒您,好喝酒的人口服或註射消炎藥物後千萬不要飲酒,尤其是酒量小的人,要休息3~5天後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