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邊似乎都有幾個“怎麼吃都不胖”的人,這類人就像我們吃的泡芙一樣,看起來苗條,奶油(脂肪)卻都裹在身體裡面。他們外表清瘦,但是體內脂肪已經達到瞭肥胖標準,專業點兒說就是“隱性肥胖”。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5種食物堪稱隱形肥肉

排在首位的是動物的腦子。按食物重量100克計算,豬腦的膽固醇含量為2571毫克,羊腦為2004毫克,牛腦是2447毫克,因此,如果吃動物腦的話,以每年不超過一二次為宜。

排在第二位的是動物內臟。包括豬、牛、羊、雞等動物的腎、肝、肺、腸,大致含量是每100克內臟含200—400毫克膽固醇。所以,動物內臟應盡量少吃,以每月不超過2次為宜。

排在第三位的是蛋黃。1個雞蛋含膽固醇292.5毫克,主要集中在蛋黃內。所以,中國營養學會發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個雞蛋。血脂異常患者每周不要超過2—3個雞蛋。

排在第四位的是魷魚、貝殼類。每100克魷魚含膽固醇268毫克,因此吃魷魚的話每周不要超過兩次。

第五位是奶油、黃油等。這些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還可以促進肝臟合成更多的膽固醇。

研究表明,健康成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相當於1個蛋黃),因此,人們要警惕“隱形肥肉”,多吃一些燕麥、水果、蔬菜等。

小心拔絲菜裡的隱形脂肪

人們一般都知道,吃肥肉過多會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和脂肪而不利健康。但多數情況下,人們隻能辨別有形的肥肉,會註意控制食用量。可是對很多隱形的肥肉卻不瞭解,因而可能無意中攝入很多隱形的動物脂肪。

隻吃不胖可能是隱形胖

談到肥胖,總有人將體重與胖瘦劃等號。國際上常用BMI指數(計算方法: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來判定一個人是否肥胖。然而,單純依靠BMI的方法卻並不能反映脂肪的分佈特征。

人的體重,包括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種組織和器官的質量總和。通常情況下,為瞭更好地反映體內脂肪的蓄積程度,會將體重進一步劃分為脂肪重量和瘦體重(也稱去脂體重,是指除脂肪以外的組織和器官的質量總和,包括肌肉、骨骼等)。因此,體重的高低與體內脂肪重量的輕重並不完全一致。比如一個肌肉非常發達的運動員,BMI指數可能將他判定為肥胖人群,但實際上,他體內的脂肪含量卻很少;反之,有些人雖然體重不重,BMI判定為體重偏輕的人群,但實際上,骨架很小、肌肉也並不發達,體內脂肪重量卻很高。

可見,體重並不能確切反映出一個人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佈,體重秤有時也會撒謊。

判斷方式1:皮褶厚度法。這個測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觀,揪起你身上的一塊肉,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再用尺子量量雙折皮膚的厚度,建議揪肩胛骨下角處和上臂外側三角肌兩個部位。(肩胛骨下角處位於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

評判標準:兩者之和大於51mm(男性)或者70mm(女性)就可認為是肥胖。

判斷方式2:體脂測量儀。可以用專業的體脂測量儀測出體內脂肪率,市場上有傢用的體脂儀。

評判標準:中國肥胖病研究會推薦的單純性肥胖診斷標準中,男性體脂率20%~25%,女性25%~30%被歸為超重,而男性≥25%,女性≥30%就被歸為肥胖范圍瞭。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隱形肥胖

1 皮下脂肪

指的是最接近皮膚的那層脂肪,能起到保溫和蓄積能量的作用。一般來說,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多。

2 內臟脂肪

主要存在於腹腔內,如肝、胰、胃、腸道等器官的周圍和內部,它的明顯表現是腹部肥胖。相比之下,男性的內臟脂肪更容易存積。

一般人外表上可能表現為“大腹便便”,但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異,很容易被忽視,所以被稱為是最危險的脂肪。

也就是說,要準確判斷是否屬於“胖人”,僅靠測量體重是不夠的,體脂率才是衡量指標。朱惠娟表示,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大約是男性20%、女性25%。研究發現,19歲以上的女性,每3個就有1個屬於“隱形肥胖”,這部分人普遍體重指數(BMI)值低,但體脂率超標。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BMI來衡量一個人胖或不胖。該指數計算的方法是: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世界衛生組織擬定的世界標準是BMI大於30為肥胖。

“但這個指標並不適用於中國人。在相同的BMI下,黃種人體內的脂肪含量要比歐美人高,即使看起來沒那麼胖,也很可能超標瞭。在中國,隻要BMI超過瞭28,就意味著你已經進入瞭肥胖者的隊伍。” 李光偉表示。

然而,對於體內脂肪的本質,很多人還不瞭解。據世界心臟聯合會的統計,在醫療事業相對發達的美國,46%的人內臟脂肪過剩,而超過這個比例的人不知道其危害性。

絕大多數醫生在為病人體檢的時候也不測量腰圍,而這正是檢測內臟脂肪是否過多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這種情況就好像在上世紀60年代,人們還不知道高血壓的危害,在70年代,對於膽固醇的威脅也不甚清楚一樣。

脂肪傷害身體哪兒

抑鬱、不孕不育。英國倫敦大學皇傢理工學院教授吉米·貝爾教授指出,當內臟脂肪進入消化系統時,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還會擾亂新陳代謝,引發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僅如此,內臟脂肪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幾率,導致動脈炎癥,甚至容易導致抑鬱。內臟脂肪還可能致癌。據英國癌癥研究中心估計,體重超標男性的結腸癌發病率高出常人25%,而肥胖癥男性患者的這種發病率比普通人高50%。

心臟病。貝爾教授表示,內臟脂肪會導致體內毒素難以正常排出。還會產生多種化學物質,與心臟病關系密切。肥胖還會導致心臟肥大,進而使心臟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導致氣短和疲勞。

呼吸急促。英國曼徹斯特亞歷山大醫院放射療法專傢瓦誇爾·巴蒂博士表示,肥胖者感覺呼吸更困難,因為當人們平躺的時候,腹部任何脂肪都會壓迫肺臟,從而導致肥胖者躺下時感覺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難,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輸氧量不足,進而導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損,甚至高血壓。

提防6大隱形發胖因素

不吃碳水化合物

刊登在《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上的一份調查結果表明,不吃碳水化合物並不能讓人很快瘦下來,反而會延長瘦身周期甚至導致可怕的體重反彈問題。同時,醫學博士、營養學專傢Stephen Sondike也指出,碳水化合物是維持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攝取不足還會影響腸胃蠕動,導致便秘,影響健康和減肥速度。

脂肪酸攝入量太低

減肥的時候一定要對身體下“控油令”嗎?並不是,適當的攝取一些優質脂肪反而可以遏制反式脂肪,不僅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還可以起到輔助提升瘦身效果的作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曾做過一項實驗,讓一些沒有刻意減肥習慣的人每天吃一些花生,半年後他們的體重平均下降瞭11磅左右。除瞭花生,大杏仁、核桃、腰果等堅果類食物都是優質脂肪酸的來源,每天也可以適量吃一些。

飲水量不足

水分約占人體體重的70%左右,當你口渴時,身體中的缺水量在3%左右,而對於那些沒有經常性飲水習慣的人來說,身體會長時間處於水分卻是量在5%左右的狀態。水是維持生命體征平穩的核心物質,所以如果喝水太少,血液就會變得很粘稠,攜氧量也會降低,新陳代謝變慢,即使堅持運動也難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身體缺乏復合維生素B

B族維生素不僅和神經系統的健康有關,還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它能加速血液中遊離糖原子的代謝,防止糖分轉化為脂肪,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瘦身類健康食品中都含有B族維生素的原因。

沒有及時排解壓力

壓力大的時候,出於應激反應,交感神經系統會變得非常活躍,繼而大量分泌兒茶酚胺。這是一種腎上腺激素,會刺激食欲,讓人像機器一樣不自覺的吃發甜的東西,如果身體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就很容易導致肥胖問題或是瘦身效果不明顯。

睡眠質量不佳

睡眠中,腦垂體會分泌兩種非常重要的生理激素,一種是恢復精力、促進黑色素代謝的褪黑素,另一種則是能夠抑制脂肪囤積、加速新陳代謝的“瘦素”。當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質量不佳時,“瘦素”的分泌水平就會受到抑制,引發肥胖問題。

除瞭缺乏運動,以上這些原因也會讓你胖,想要減肥成功,就要先瞭解導致你發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