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則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多於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歲寶寶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嚴重腹瀉的話,要及時送醫求助。如果是輕度腹瀉,寶寶精神也好,飲食睡眠也沒有問題的話,媽媽們可以嘗試自行護理以及采取一些辦法緩解寶寶腹瀉的情況。

腹瀉吃什麼好

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緒緊張、豆類食品、胰臟疾病、癌癥、通便劑、制酸劑、咖啡因、寄生蟲、結腸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瞭不幹凈的水、吃瞭變質的食物、食物或化學物質過敏等,均可能引起腹瀉。

腹瀉病人必須喝大量的水分,例如生理鹽水、角豆樹茶、胡蘿卜汁及綠色飲料(含葉綠素)。如果情況未見好轉,或糞便中帶血,則要看醫生。可以作一次過敏測試,以瞭解你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

1、飲食清淡

腹瀉期間應食用清淡的流質食物,如雞湯或其他透明的液體。因為在腹瀉期 間,你的腸子需要充分地休息。當你確定雞湯沒問題後,可趁癥狀改善時,在飲 食中逐漸加入米飯、酸乳(含有益菌)、生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2、多喝水

腹瀉病人由於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含有氯化鈉、氯化鉀和葡萄糖、枸櫞酸鈉的補液鹽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它們能補充體內流失的葡萄糖、礦物質,並且調節鉀、鈉電解質、水分酸堿平衡。

胡蘿卜汁、蘋果汁、西瓜汁等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可以補充必需維生素,也是很好的補充品。它們都是防止機體因腹瀉而脫水和虛脫的良方。

3、順其自然

許多人喜歡用果膠、嗜酸菌、角豆粉、大麥、香蕉、瑞土於酪及各式各樣的奇特食物來治療拉肚。這些東西能約束腸子,延緩其蠕動。但實際上,這隻是延長問題來源待在體內的時間,你真正需要的是將引發拉肚的物質排出體外,最佳的方法仍是順其自然地排掉。

4、每天喝3碗米湯

米湯有益於治療腹瀉。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鐘,過濾後,每天喝3碗。同時,吃米飯也可幫助糞便成形,並提供維生素b。

5、服用木炭片

每小時4粒木炭片與水服用,直到情況好轉。晚間使用。千萬勿與其他維生素或藥物合用。

6、避免下列食物

拉肚子時,最需要避開的食物包括豆類、甘藍菜等。其他含有大量不易吸收 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會加重腹瀉。這些食物包括脂肪、小麥及含麩質食物如面包、面條及其他面粉制品、蘋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麥、馬鈴薯等。避免喝碳酸飲料,這類飲料所含的氣體可能使你的瀉肚火上加油。

專傢教你如何防治寶寶腹瀉

細菌性腹瀉

細菌性腹瀉,夏季發病數量高,尤其是在人工的寶寶中更容易發生,因為喂養時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感染的可能。此外,長期應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也可以引起細菌性腹瀉。由於引起腹瀉的細菌不同,各種腹瀉的表現癥狀也不相同。

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

多發生在夏季,起病比較緩慢,開始比較輕,然後逐漸加重,出現、低熱及脫水癥狀,孩子的大便有腥臭味,多見水樣、黏液狀大便,少數孩子出現膿血便。

金黃色葡萄糖細菌引起的腹瀉

多是由於孩子長期大量服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所致。主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腹瀉和嘔吐,大便開始呈黃綠色,3-4天後變成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大便,且次數極多,每天可達10-20次,孩子脫水情況嚴重。

黴菌引起的腹瀉

多並發於其他感染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病兒或是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的病兒。大便每天3-4次,為黃色稀水樣大便,有的像豆腐渣狀,有的呈綠色、泡沫多,帶有粘液。

治療:治療時首先要避免濫用抗生素,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不要將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藥。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可選用復方新諾明、痢特靈、氨基芐青黴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選用萬古黴素或青黴素;黴菌感染應選用制黴菌素或克黴唑。

病毒性腹瀉

病毒性腹瀉多發生於秋季,又稱為“秋季腹瀉”。這種腹瀉起病較急,開始多出現咳嗽、流涕、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小兒發燒,體溫可達39-40℃。發病的當日可排出水樣大便或蛋花湯樣大便,混有少量粘液,無腥臭味。孩子脫水比較嚴重。

這種腹瀉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藥物是無效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以對癥治療或服用中藥。

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功能還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養不當很容易發生腹瀉。例如:吃得太多,胃腸無力把食物消化完,輕則大便次數多,重則發生嘔吐。如果母乳不足或過早用粥類、粉糊糖類等食品喂養嬰兒,可因粉糖類發酵而使胃腸脹氣,導致腹瀉。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進食大量淀粉類和脂肪類食品也可導致腹瀉的發生。

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隻要適當地調整食物的比例和分量,停止吃那些不適宜的食品,多飲水,防止發生脫水,大多數孩子可以自愈。

氣候因素導致的腹瀉

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由於口渴又易吃奶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這些均易誘發腹瀉。

孩子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特別是胃酸分泌較少,殺菌能力差;再加上夏天過多地進食飲料,又稀釋瞭胃酸,這樣,病菌就不能被胃酸殺死,很容易闖過胃酸這一關,進入腸道而引起腹瀉。另外,嬰幼兒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這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再者是嬰幼兒生長迅速,需要足夠的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又都要經過胃腸道來消化吸收,胃腸道的負擔相對來說就較重瞭,容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夏天氣溫高,細菌容易繁殖,也增加瞭感染的機會。同時,夏季孩子體內水分蒸發較多,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不能以奶水來代替水。還應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如果出現此種腹瀉,隻要在飲食和飲水上稍加調理即可治愈。

腹瀉重在預防,堅持母乳喂養

首先應該堅持母乳喂養:嬰兒出生至4個月時,最好母乳喂養。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母乳喂養期間,媽媽在飲食上切忌辛、辣、油、膩及生冷過量,以免影響到嬰兒。

合理添加輔食,註意飲食衛生

寶寶4個月大後,可以按月齡釋放地添加輔助食品,以適應嬰兒的營養需要。同時應避免在夏季及孩子有病時斷奶。人工或混合喂養的寶寶,不要經常更換的品牌,添加輔食不可過早過量,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

註意嚴格消毒喂養孩子用的奶瓶、奶嘴、奶鍋等。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鐘即可殺死所有的細菌。配方奶要煮沸飲用。禁止給孩子吃在冰箱內放置時間較長的食品、飲料和不幹凈的食物。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寶寶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飲水,經常進行溫水浴。

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所以應避免孩子與患兒接觸。

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不要讓孩子養成吃手的習慣,避免病從口入。

合理應用抗生素

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發腸炎。

腹瀉應該做哪些檢查項目

1、X線檢查:鋇餐或鋇劑灌腸檢查可瞭解胃腸道的功能狀態、蠕動情況等,對小腸吸收不良、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淋巴瘤、結腸癌等有重要診斷價值。

2、B超、CT或MRI檢查:可觀察肝臟、膽道及胰腺等臟器有無與腹瀉有關的病變,對腸道腫瘤性病變也可提供依據。因此,B超、CT及MRI檢查對消化吸收不良性腹瀉及腫瘤性腹瀉等均有輔助診斷價值。

3、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對回腸末端病變,如腸結核、克羅恩病,其他潰瘍性病變以及大腸病變,如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直腸息肉及癌腫、慢性血吸蟲腸病等均有重要診斷價值。

4、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對膽道及胰腺的病變有重要診斷價值。

5、小腸鏡檢查:雖然小腸鏡檢查未能普遍開展(新型小腸鏡即將問世),但其對小腸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較重要診斷意義。小腸鏡直視下可觀察小腸黏膜的情況,活組織病理檢查可判斷微絨毛及腺體的變化等。

腹瀉的主要原因

一、急性腹瀉

1、細菌感染:人們在食用瞭被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氏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瞭被細菌污染的飲料後就可能發生腸炎或菌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嘔吐、裡急後重、發熱等癥狀。

2、病毒感染:人體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多種病毒後易引起病毒性腹瀉,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癥狀。

3、食物中毒:是由於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變質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手、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

4、飲食:貪涼夏天,很多人喜歡吃冷食,喝涼啤酒,結果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蠕動加快,引起腹瀉。

5、消化不良:夏天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於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腹脹、腹瀉、惡心、嘔吐、返酸、燒心、噯氣(打嗝)等癥狀。

6、著涼腹瀉:夏季炎熱,人們喜歡呆在空調房內或開著空調睡覺,腹部很容易受涼,致使腸蠕動增加而導致腹瀉。

7、旅遊者腹瀉:因為出行者離開瞭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而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全身及敏感的消化系統都會發生相應的反應和變化。

二、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的病期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復雜,因此診斷和治療有時很困難。

1、腸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細菌性疾病;③腸結核;④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癥 ①炎癥性腸病(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②放射性腸炎;③缺血性結腸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癥性腸炎。

3、腫瘤 ①大腸癌;②結腸腺瘤病(息肉);③小腸惡性淋巴瘤;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等。

4、小腸吸收不良。

5、運動性腹瀉腸蠕動紊亂(多數為加速)引起,如腸易激綜合征、胃大部切除術後,迷走神經切斷後、部分性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6、藥源性腹瀉 ①瀉藥如酚酞、番瀉葉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新黴素等;③降壓藥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腦病用藥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

腹瀉要做哪些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常規化驗血常規和生化檢查:可瞭解有無貧血、白細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情況。新鮮糞便檢查是診斷急、慢性腹瀉病因的最重要步驟,可發現出血、膿細胞、原蟲、蟲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隱血試驗可檢出不顯性出血。

2、小腸吸收功能試驗

(1)糞脂測定:糞塗片用蘇丹Ⅲ染色在鏡下觀察脂肪滴是最簡單的定性檢查方法,糞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為陽性。脂肪平衡試驗是用化學方法測定每日糞脂含量,結果最準確。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試驗較簡便但準確性不及平衡試驗。糞脂量超過正常時反應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腸粘膜病變、腸內細菌過長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試驗:陽性者反映空腸疾病或小腸細菌過長引起的吸收不良。在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僅累及回腸的疾病,木糖試驗正常。

(3)維生素B12吸收試驗(Schilling試驗)在回腸功能不良或切除過多、腸內細菌過長以及惡性貧血時,維生素B12尿排泄量低於正常。

(4)胰功能試驗:功能異常時表明小腸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參閱“慢性胰腺炎”一節。

(5)呼氣試驗:①14C-甘氨酸呼氣試驗:在回腸功能不良或切除過多腸內細菌過長時,肺呼出的14CO2和糞排出的14CO2明顯增多。②氫呼氣試驗:在診斷乳糖或其他雙糖吸收不良,小腸內細菌過長,或小腸傳遞過速有價值。

二、影像診斷

1、X線檢查X線鋇餐、鋇灌腸檢查和腹部平片可顯示胃腸道病變、運動功能狀態、膽石、胰腺或淋巴結鈣化。選擇性血管造影和CT對診斷消化系統腫瘤尤有價值。

2、內鏡檢查 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和活組織檢查的操作簡便,對相應腸段的癌腫有早期診斷價值。纖維結腸鏡檢查和活檢可觀察並診斷全結腸和末端回腸的病變。小腸鏡的操作不易,可觀察十二指腸和空腸近段病變並作活檢。懷疑膽道和胰腺病變時,ERCP有重要價值。

3、B型超聲掃描 為無創性和無放射性檢查方法,應優先采用。

4、小腸粘膜活組織檢查 對彌漫性小腸粘膜病變,如熱帶性口炎性腹瀉、乳糜瀉、Whipple病、彌漫性小腸淋巴瘤(α重鏈病)等,可經口手入小腸活檢管吸取小腸粘膜作病理檢查,以確定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