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是一種輪狀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所引起的急性腸炎,多發生在秋冬季的腹瀉病。孩子感冒後,常常出現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以1歲半以下的嬰兒多見。發病季節多在9-11月份,故稱為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

秋季寶寶腹瀉防治全攻略

勤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寶寶的手——口行為特別多,除瞭吃東西,還吮吸手指,隻要病毒沾在手上,就很容易被送進肚子。防止“病從口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保持寶寶“手的清潔”。

教寶寶正確洗手法

教寶寶洗手,要強調程序,最終習慣成自然,達到有效洗手的目的。固定的程序是:

用流動水,接水;擦肥皂或洗手液;反復搓洗手指、手心、手背;接水沖洗;用自己的幹凈毛巾把手擦幹。

巧幹預,糾正吮吸手指習慣

對有吮吸手指習慣的寶寶要巧幹預,以轉移寶寶註意力。盡量別讓寶寶小手閑著,多給予溫暖呵護,慢慢幫助寶寶改掉這個習慣。

早就醫,好得快

早就醫,寶寶才能好得快。寶寶拉稀腹瀉瞭,千萬別等,也別自己治,馬上用個幹凈的小瓶,裝些寶寶的大便,帶上寶寶去醫院,大便供化驗用。

不輕信“拉稀可以瀉火”

相信“拉稀可以瀉火”,是把中醫的“瀉法”與“腹瀉”搞混瞭。

中醫辯證施法,針對“實證”、“熱癥”,采用“瀉法”,以解“大便燥結”,達到“清熱瀉火”的功效。秋季腹瀉,輕的一日瀉數次,不出三五日,寶寶已經虛弱得經不起折騰瞭;重的,一日瀉十餘次或更多,很快就能引起脫水酸中毒,危及生命。所以腹瀉絕非可以“瀉火”,絕非“有錢難買的好事”,一定要早就醫。

忌自行濫用消炎藥

“輪狀病毒”不怕“抗菌素”。傢長們千萬別從小藥箱裡把“消炎藥”找出來自行喂給寶寶吃。吃“消炎藥”(抗菌素),把腸道裡的“好細菌”也連帶著消滅瞭,“輪狀病毒”可就鬧騰得更歡瞭。

七分養,做好可口營養餐

莫輕信“餓幾頓就能好”

小百科之“腹瀉不禁食”

國內外的臨床研究證實,禁食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因為禁食雖然讓腸道休息瞭,但是營養跟不上,病兒康復慢,甚至出現營養不良。如果能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適宜的食物,適量地補充,病兒康復快,減的體重少,不傷“元氣”。

對於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那是“三分治,七分養”。在“養”字裡,病號飯適口、適宜、適量最為重要。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繼續喂母乳。但是乳母的飲食要註意:別喝老母雞湯、排骨湯等油大的湯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飲水要充足;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在患病期間不要添加新的食物;

營養餐十字原則

“少渣、少油、稀軟、少食、多餐”的營養餐才是腹瀉寶寶最需要的。其中,“少渣”最為重要,選膳食纖維少的、對腸道少刺激、溫和的食材。

烹調時宜蒸、煮、氽、燴,忌炸、煎

根據寶寶病情好轉的程度,逐漸由流質、半流質,改為半固體、固體食物

流質:去奶皮的溫牛奶、焦米湯、鮮果汁等;

半流質:藕粉、酸奶、稀白米粥等;

半固體:富強粉面片、稠白米粥、雞蛋羹、蒸蘋果等;

固體:軟飯、菜心、番茄燴雞脯肉、清蒸魚等。

一般,經過治療、調養,經一周左右可以病愈。

專傢提醒:病毒引發“乳糖不耐受”現象

有少數患病寶寶腹瀉遷徙不愈,大便不能恢復正常,可能是由於輪狀病毒的入侵,破壞瞭腸道的乳糖酶,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這時可以暫停牛奶或配方奶,但可以喝酸奶。待完全康復後,再擴大乳品的種類。

寶寶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顧名思義,發生在秋冬季的腹瀉病。孩子感冒後,常常出現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在很多缺醫少藥的貧窮地區,不用藥物治療,隻是靠口服補液,絕大多數的患兒也能痊愈。問題在於當嚴重嘔吐腹瀉時,如果補液不及時,很快出現脫水,其後果就比較嚴重。

腹瀉流行季節

流行季節: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6個月~3歲的嬰幼兒,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嚴重,病程較長。小於6個月的小嬰兒,由於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不易患秋季腹瀉,母乳喂養的小嬰兒,更少得秋季腹瀉。3歲以上的兒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統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瀉,即使患病,病情也會輕很多,病程短。成人也會感染秋季腹瀉,但癥狀與兒童的癥狀相似,但病情輕,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秋季腹瀉的主要特征及表現

秋季腹瀉的主要特征:先吐後瀉,伴發燒,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藥也不能顯著改變病程,癥狀表現: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數患兒還會發熱(常見於病程初期),一般為低熱,很少高熱;

(2)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大便,帶少許粘液,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癥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過3天。

(4)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秋季腹瀉如何用藥

1、秋季腹瀉是自限性的,自己會好,及時吃藥也是不能明顯縮短病程的,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藥物,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癥狀。新博林+思密達+培菲康。

秋季腹瀉是一種病毒感染引起的,雖說目前還沒有針對該病毒有效的藥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復制和繁殖,減少病毒的數量,這樣就可以減輕癥狀,縮短病程瞭。

2、主張應用消化道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如司邁特1克兒童裝和思密達3克裝),司邁特1克兒童裝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達3克裝需手工分3次口服,療程3~6天。蒙脫石散不進入血液循環服用安全,服用幾個小時後隨大腸蠕動排出體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脫石微粒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且對胃腸粘膜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而且蒙脫石散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無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菌群失調者,選擇微生態制劑如培菲康、媽咪愛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改善胃腸道的功能,縮短病程,例如同笑和寶立康

秋季腹瀉食療要點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勵孩子多進食,可小量多餐。隻有在一種情況下需要禁食,就是當孩子頻繁嘔吐時需要禁食,同時需要到醫院吊針補液。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暫時不要吃爛飯或硬飯避免過敏性食物例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別是生冷的東西,燉蘋果可以止瀉。燉蘋果還有豐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瀉。

炒米湯:將普通大米洗凈,涼幹,用大鍋炒至金黃色,加水煮粥,給孩子喝粥水。也有止瀉作用。

如何預防秋季腹瀉

(1)最好以母乳喂養。由於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於增強嬰幼兒胃腸道的免疫能力,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少得秋季腹瀉,即使得,病情也會輕很多。

(2)註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3)合理喂養、定時定量,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一起添加。

(4)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補充維生素B,改善胃腸功能。

(5)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

(6)及早治療的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微量元素缺乏、鉛中毒等慢性疾病。

(7)合理用藥,不要濫用廣譜抗生素,以避免腸道正常菌群的失調。經常口服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如媽咪愛、培菲康、合生元等,防止腸道正常菌群失調。

(8)接種輪狀病毒疫苗。6個月~3歲的寶寶,每年要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以預防輪狀病毒腹瀉(秋季腹瀉)。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瀉流行季節來臨之前接種,每年一次。

多種方法護理好感染性腹瀉的寶寶

引起嬰幼兒腹瀉有許多原因,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喂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加糖過多(反之,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引起不適,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

在腹瀉期間,服用媽咪愛或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也可縮短腹瀉病程。

媽咪愛與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幹。媽咪愛價格適中,合生元價格偏貴。

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佈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

還要註意的是如果是母乳喂養,寶寶媽媽也應該註意不要著涼瞭,不要在剛吃完涼食以後馬上喂寶寶,這也會引起寶寶拉肚子.

造成寶寶拉肚子的6大原因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拉過肚子,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腹瀉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寶寶上吐下瀉時,媽媽們的心裡都很著急,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藥。然而,寶寶非但不見好,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為瞭寶寶平安健康長大,媽媽對寶寶拉肚子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瞭解——

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寶寶拉肚子可能是病毒感染(比如胃腸炎)或細菌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寄生蟲、抗生素或牛奶過敏等原因造成的,對大一些的寶寶來說,還可能是因為喝瞭太多果汁。

胃腸炎

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癥,可以引起嬰兒、兒童和成人的腹瀉。胃腸炎很常見,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由於腹瀉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瞭這種病毒,好發於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寶寶拉肚子,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那很可能是胃腸炎。請註意,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癥狀,就應該帶他去看醫生。醫生會給他做檢查,還可能會做大便培養來看看是否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比如賈第蟲病(也叫梨形鞭毛蟲病)就是由一種寄生在腸道內的、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蟲引起。集體生活時寄生蟲很容易傳播,而且需要特殊藥物治療。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更換尿佈後勤洗手,是終止寄生蟲感染傳播的最好方法。

抗生素

如果你的寶寶在抗生素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發生腹瀉,可能與藥物有關。告訴醫生,看看是否可以換用其他藥物或療法。

食物因素

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濃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飲料也可能會使寶寶肚子不舒服,大便變稀。給寶寶少吃點這些食物,應該1周左右就能好轉。建議不要給6個月以下的寶寶喝果汁,6個月以後,每天果汁的攝入量也不要超過大概113~170毫升。配方奶沖調不當也可能引起寶寶拉肚子,所以當你沖奶時要按比例加水。

牛奶過敏

牛奶過敏的現象並不少見,也能引起腹瀉,有時候還能引起嘔吐。如果你的寶寶對牛奶過敏,他可能在喝瞭以牛奶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瞭奶制品(如果他已經開始吃輔食)後幾分鐘到幾小時的時間內就會表現出過敏癥狀。如果你懷疑寶寶拉肚子與牛奶有關,請找醫生詳細咨詢。

為何寶寶容易拉肚子?

緣由1 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2 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輔食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瞭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瞭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緣由3 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隻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解析寶寶腹瀉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

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增多、便便的顏色以及性狀發生瞭很大的變化,那麼,媽媽們就要加以註意瞭。根據臨床表現,寶寶的腹瀉可分為輕度腹瀉和重度腹瀉。

輕度腹瀉

寶寶大便每天約3~10次,黃色或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爾有惡心、嘔吐。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輕度下降,體溫大多正常,偶有低熱,無明顯脫水癥狀。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因為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者著涼所導致的非細菌感染性的腹瀉。

掌握就醫時機

嬰幼兒腹瀉病情變化快,寶寶的耐受力差,應謹慎對待。如果寶寶腹瀉超過3天,病情仍不見好轉,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癥狀,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1 腹瀉次數和量增加

2 頻繁嘔吐

3 明顯口渴

4 不能正常飲食

5 發熱

6 大便帶血

中重度腹瀉

除瞭與細菌感染有關外,可能是輕度腹瀉加重所致。如果寶寶排便頻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數十次,便中水分增多,偶有黏液,呈黃或黃綠色,有腥臭味。換尿佈不及時者,常腐蝕臀部皮膚,表皮剝脫而發紅。食欲低下,常伴嘔吐。多有不規則低熱,重者高熱。上述這些情況都可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於致病微生物所致。

對癥支招

應速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千萬不可以自行用藥。治療掌握四原則:讓胃腸適當休息、控制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良好的護理。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腹瀉?

判斷1 根據排便次數

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判斷2 根據大便性狀

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小兒腹瀉千萬別做的三件事

一、腹瀉後馬上要止瀉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腹瀉後上吐下瀉,身體十分虛弱,就會給孩子采取立即止瀉方式。其實腹瀉是腸道排泄廢物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通過腹瀉可以排除病菌等有害物。所以,腹瀉並不一定就是壞事。治療腹瀉重點應該是找到腹瀉的原因並解決掉,而不是單純的止瀉。

在寶寶出現腹瀉狀況後,應當在不刻意止瀉的前提下,註意預防脫水並及時補充營養,以及針對腹瀉原因適當用藥。

二、腹瀉要用抗生素

秋季寶寶腹瀉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寶寶出現腹瀉,媽媽們不要太著急,有時間可以咨詢下鴿子醫生。

很多媽媽此時會選擇給寶寶服用抗生素。但事實上,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寶寶不必使用抗生素,一般可以服用腸黏膜保護劑,如思密達,可以固定吸附有害病菌及其毒素,使病原物不易侵入腸壁,保護並促進腸黏膜再生修復。濫用抗菌藥物會造成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同時還可繼發腸道菌群失調、黴菌性腸炎等,使腹瀉病遷延或加重。

哪種腹瀉類型要服用抗生素呢?需要抗生素治療的腹瀉有:菌痢、霍亂、嬰幼兒沙門菌腸炎、各種重癥腹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腹瀉。通常來講,如果大便帶膿血,就需要使用抗生素;12歲以下的腹瀉患兒,突然發熱,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肌肉發緊,這樣的痢疾,也要使用抗生素。

三、寶寶腹瀉後要禁食

對於寶寶急性腹瀉,長輩們的做法常常是要給孩子禁食。但較長時間饑餓,不僅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並且如果原來有營養不良者,其營養狀況將更進一步惡化,還會影響腸粘膜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復感染,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再次腹瀉”的惡性循環。

有些患兒還會因禁食饑餓而哭鬧不止,甚至發生低血糖,體重明顯減輕等癥狀。目前的主張是對急性腹瀉應繼續母乳喂食。繼續喂食的寶寶食欲恢復快,腹瀉和嘔吐次數並未因此而增加,且體力恢復早,抗病力較強,有利於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