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正是黃花魚大量上市的季節。此時起捕的黃花魚被稱作“報春黃魚”。 黃花魚此刻正值產卵前夕,鮮肥肉嫩,魚鱗金黃。在初春食用黃花魚,是很好的營養補充。那麼黃花魚的做法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春季養生有3大金牌食物

茉莉花茶消春困。民間早有“春宜飲花”之說,春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花茶甘涼而芳香,有利於散發積聚在體內的冬季寒邪、促進陽氣生發,令人神清氣爽,使“春困”自消。

高檔花茶的泡飲,以選用透明玻璃蓋杯為佳,取花茶3克,放入杯裡,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

蜂蜜水潤春燥。唐代醫傢孫思邈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春季多風,中醫理論認為,風多易燥,風燥外邪侵襲人體,很易入裡化熱,表現為咽幹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還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蘋果酸、維生素等成分。因此,蜂蜜是春季最理想的保健飲品。每天早晚沖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潤腸通便,又可預防感冒,還有清除體內毒素的作用。

雞湯祛春寒。春季氣溫變化大,人體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此時進補湯水可以選擇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的雞湯。其蛋白質含量高,且易消化,易被人體吸收,有增強體力的作用。春季進補,應註重氣候漸暖、人體陽氣逐漸上揚的特點,以清補、柔補、平補為原則,既要養陽補陽,又要溫和。

雞湯搭配枸杞有養肝明目的功效。除瞭雞湯,喝點魚湯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鯉魚湯有健脾開胃的功能,可減輕水腫癥狀。

初春要多吃黃花魚

黃花魚的營養

研究發現,黃花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他命A、B以及磷、鈣、鐵等,無機鹽含量高,且魚肉組織柔軟,宜於消化吸收。最妙的在於它的“蒜瓣肉”沒有碎刺,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

黃花魚的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黃魚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氣、健脾開胃等功效。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花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黃花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延緩衰老。中醫認為,黃花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在唐代《開寶本草》中介紹的“蓴菜黃魚羹”食療方,即用蓴菜15克,黃花魚250克,共煮煎濃汁服用,有益氣開胃的功效。

黃花魚的吃法

黃花魚的做法有很多種,無論紅燒、油煎、糖醋、幹炸還是清蒸,都簡便易做,味道鮮美。不過,黃花魚容易生痰助毒、發瘡助熱,所以易發潰瘍的人不宜多食。

黃花魚的營養

研究發現,黃花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他命A、B以及磷、鈣、鐵等,無機鹽含量高,且魚肉組織柔軟,宜於消化吸收。最妙的在於它的“蒜瓣肉”沒有碎刺,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

黃花魚的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黃魚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氣、健脾開胃等功效。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花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黃花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延緩衰老。中醫認為,黃花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在唐代《開寶本草》中介紹的“蓴菜黃魚羹”食療方,即用蓴菜15克,黃花魚250克,共煮煎濃汁服用,有益氣開胃的功效。

黃花魚的吃法

黃花魚的做法有很多種,無論紅燒、油煎、糖醋、幹炸還是清蒸,都簡便易做,味道鮮美。不過,黃花魚容易生痰助毒、發瘡助熱,所以易發潰瘍的人不宜多食。

春季養生如何降火潤燥

春季上火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氣溫升高和過度疲勞造成的,在冬季裡的時候,很多人的飲食都偏向於油膩、熱量較高,例如火鍋等等,這就容易導致體內氣火旺盛,所以容易出現春季上火的癥狀。那麼春季上火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應該要數食療法瞭,多吃一些綠豆、雪梨等等可以有效的去除上火。

1、最有效的降火食物:綠茶、啤酒、咖啡、菊花茶、螃蟹、蜂蜜、綠豆糕、涼皮

2、蔬菜中去火的有:苦瓜、芥藍、菠菜和油菜,芹菜、冬瓜、生白蘿卜、黃瓜、生藕、萵筍、茄子、絲瓜、茭白、慈菇、紫菜、金針菜(幹品)、海帶、竹筍、冬筍、菊花菜、土豆、綠豆芽

3、水果中去火的有:西瓜、梨、香蕉、柚子,梨、藕、柿餅霜,香蕉、西瓜、梨、柑子、橙子、柿子、鮮百合、甘蔗、山楂、芒果、獼猴桃、金桔,山楂這些是中性的,也可以吃:蘋果、葡萄、檸檬、烏梅、枇杷、橄欖、花紅、李子、酸梅、海棠、菠蘿、石榴、無花果、羅漢果、桑葚、楊桃、香瓜、生菱角、生荸薺

4、其他:花生、蓮子、榛子、松子、百合、銀杏、大棗、南瓜子、西瓜子醬、玫瑰花、瓊脂、豆豉、食鹽、綠茶、白糖、蜂蜜、可可。

5、動物性食品:鴨肉、兔肉、河蟹、田螺肉、馬肉、鴨蛋、這些是中性的,也可以:豬肉、鵝肉、鯉魚、青魚、鯽魚、鰱魚、甲魚、泥鰍、烏賊魚、雞血、雞蛋、鴿蛋、鵪鶉肉、鵪鶉蛋、鱸魚、鱖魚、黃花魚、帶魚、魚翅

6、糧食類:綠豆,大米、秈米、玉米、紅薯、赤豆及其制品

7、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大豆制品組:牛奶

8、註意事項:不食酒、煙、蒜、辣、羊肉、狗肉和熏烤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過於油膩性的食物,多喝水。

春季最宜使用7種粥

1、胡蘿卜山藥粥:健脾助消化

原料:胡蘿卜250克,山藥25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胡蘿卜及山藥切成小塊頭,先將粳米加水煮粥,半熟時加入胡蘿卜及山藥,再煮成粥。

2、紅棗紅薯大米粥:滋陰潤燥

原料:紅薯2根,紅棗3顆,大米100克

做法:大米加少許水浸泡30分鐘;紅薯去皮切小塊;將米和紅薯倒入鍋中,加開水,煮沸後加入紅棗,至紅薯熟透,粥粘稠即可。

3、山藥枸杞粥:健脾益胃、助消化、潤肺止咳

原料:山藥、枸杞、大米

做法:大米加水泡半小時,山藥去皮切塊;將米入鍋中,加水煮開,改小火煮成粥,加入枸杞、山藥塊一起熬煮。再小火熬煮30分鐘即可。也可加入少許冰糖或糖桂花。

4、胡蘿卜南瓜粥:滋陰潤燥

原料:大米、糯米、泰國香米,胡蘿卜、南瓜

做法:大米、糯米、泰國香米洗凈浸泡2個小時。水煮開倒入浸泡的米水,熬粥40分鐘。再加入去皮切塊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蘿卜,繼續邊攪拌邊熬煮30分鐘至軟爛即可。

5、赤豆蓮心血糯粥——健脾補血,解毒消腫,有助於幼兒春季強身健體

原料:赤豆50克,蓮心25克,血糯米5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將赤豆、蓮心洗凈煮酥,血糯米與粳米分別漂洗後浸泡待用。鍋中水旺火燒開後,加入血糯米,再旺火燒開5分鐘,改用小火煮15分鐘,然後加粳米燒至酥爛,再加入煮酥的赤豆和蓮心一並燒煮,最後加冰糖溶化即可。

6、花生海鮮米仁粥——有養血潤肺、去燥除濕等功效,為幼兒補鈣營養粥

原料:花生仁30克,水發海參30克,目魚30克,蝦仁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鹽、酒適量;蔥、薑、米醋少許,湯骨100克。

做法:在鍋中加入蔥、薑和酒適量,放入湯骨(斬斷),燒開後,撇去浮沫,滴入米醋少許,再小火燒40分鐘。取出湯骨和蔥薑,放入漂洗的米仁,米仁開花後,加入粳米一並熬成粥,加入花生細粒、海參、目魚和蝦仁,一同滾熟,再加入鹽、蔥末即可。

7、香菜雞肝小米粥——富含豐富的鐵、鋅、維生素

原料:香菜20克,雞肝50克,黃小米50克,粳米100克,鹽、黃酒適量,蔥薑少量,湯骨1段,味精少許。

做法:在鍋中加入蔥薑、黃酒和水,而後放劈斷的湯骨;水開後,撇去浮沫,改用中火燒20分鐘;取出蔥薑和湯骨,倒入粳米,燒開後再力口入小米,一並煮成粥;再放進雞肝粒,滾熟後放香菜、鹽和味精即可。

春季潤燥祛寒提神三法寶

春季到瞭,是個養生的好時機,但是各種疾病高發,困擾著很多人,春寒、春困、春燥這些都是人們在春季裡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該怎麼辦呢?如何潤燥提神呢?不妨從飲食下手,合理的飲食能為我們解決這些屬於春季特有的煩惱。如茉莉花能消春困、蜂蜜水能潤燥、雞湯能祛春寒等等,想要擺脫這些春季常見癥狀,下面就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讓你安然度過春季。

茉莉花茶消春困

民間早有“春宜飲花”之說,而從養生和保健的角度來講也是春飲花茶。春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花茶甘涼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於散發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陽氣生發,令人神清氣爽,可使“春困”自消。高檔花茶的泡飲,應選用透明玻璃蓋杯最佳,取花茶3克,放入杯裡,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

蜂蜜水潤春燥

唐代醫傢孫思邈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人們從冬季的寒冷過渡到春季多風的季節,中醫理論認為,風多易燥,風燥外邪侵襲人體,很易入裡化熱,常常表現為咽幹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還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蘋果酸、維生素等成分。因此,在春季,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飲品。每天早晚沖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潤腸通便、又可預防感冒,還有清除體內毒素的作用。

雞湯祛春寒

春季氣溫變化大,人體免疫力降低,容易患感冒。春季進補湯水可以選擇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的雞湯,蛋白質含量高,且易消化,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祖國醫學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以春季進補,應註重氣候漸暖、人體陽氣逐漸上揚的特點,以清補、柔補、平補為原則,既要養陽補陽,又要溫和。雞湯搭配枸杞有養肝明目之功效。除瞭雞湯,喝點魚湯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鯉魚湯有健脾開胃的功能,可減輕水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