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濕結節(屬於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破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於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濕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為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結腫大。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那麼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癥狀表現,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1.止痛西藥治療:

隻能止痛,不能治痛,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和毒副作用,關節炎患者剛開始的時候都會使用這種方法治療關節炎,但是這種方法治療關節炎度對人體的腎臟影響太大;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治療關節炎。

2.中藥治療方法:

中醫對於類風濕關節炎病理病機的認識已經有幾千年之久,治療經驗豐富,“ 鎮骨驅風貼”充分吸取歷代中醫大傢用藥之經驗,針對關節炎外在病邪、內在體虛同時治療,以取得標本兼治之效果。鎮骨驅風貼運用一系列具有補益功效、扶正固本的中藥材通過中藥歸經理論可實現調理機體陰陽平衡、調養肝腎功能等效果,補益機體正氣,改善體質,因而從根本上解除病機。

3.物理療法:

可選用熱療、中藥熏洗、蠟療、超聲波、離子導入等治療,能緩解疼痛和伴發的肌肉痙攣,有助維持及恢復關節功能。但某些療法極易對人體產生副作用。氣候變化如關節受寒可使癥狀加重,因此老人到瞭秋冬季,要特別註意關節保暖防寒,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如太極拳、慢跑、各種體操等。

4. 封閉療法:

俗稱“打封閉針”,就是直接把藥物註射到椎管內或神經根周圍,局部麻醉以達到止痛效果。封閉藥效過後癥狀馬上又恢復。

5.手術治療:

多在晚期出現關節攣縮、畸形、毀損時選用,臨床多根據每個患者的期望值、年齡、全身狀況、經濟承受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選擇。手術療法風險較高、創傷較大,由於關節炎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體質偏弱,因此手術療法應慎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癥狀表現

(一)關節表現

本病最初受累的關節多為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腕關節,並在RA中具有特征性。其他有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顳頜關節及胸鎖關節等。關節表現可分為兩種:滑膜炎癥引起的可逆性炎性癥狀(晨僵、腫、熱、痛等)和滑膜炎引起關節損傷造成的不可逆結構癥狀(關節畸形、活動受限)。前者臨床上表現為波動性模式,而後者與病程為線性關系。

1.晨僵晨僵病變的關節在夜間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至少1小時)的僵硬,如膠粘著樣的感覺。出現在95%以上的患者。晨僵持續時間和關節炎癥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為觀察本病活動指標之~,隻是主觀性很強,其它病因的關節炎也可出現晨僵,但不如本病明顯。

2.疼痛與壓痛 疼痛往往是RA患者的主要癥狀和就診的主要原因,其程度因人而異。在一定程度上與炎癥部位、積液形成速度及量的多少均有關系。多數患者有明顯的關節疼痛及按壓痛,嚴重者可有拒按等重度疼痛的表現。計數壓痛關節數目也是臨床判斷治療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標之一。從掌指(metacarpophalangeal, MCP)或蹠趾(metatarsophalangeal, MTP)關節的側面擠壓炎癥關節會引起壓痛,3個或全部4個上述關節區均可出現。

3.活動時疼痛 頸椎、肩關節和髖關節等表面覆蓋著較多的肌肉和其他組織,直接觸診檢查是否存在壓痛較困難,臨床上經常用關節活動時疼痛作為壓痛的替代觀察指標。包括骨和軟骨的損害等因素在內的非炎癥病變可導致關節活動時疼痛。另外關節的不穩定和半脫位也是導致關節活動時疼痛的原因。

4.腫脹 關節腫脹是RA的主要表現之一,以雙手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受累最為常見。滑膜增厚而致的關節周圍囊性感最早表現在這些小關節。在晚期病例,膝關節周圍的囊性感或“面團樣”感覺比較常見。RA患者的關節腫脹主要是由於關節腔積液、滑膜增生及組織間水腫而致。在炎癥早期以滑膜關節周圍組織的水腫及炎細胞滲出為主,在病變中後期則主要表現為滑膜的增生和肥厚。

5.畸形 關節畸形多見於較晚期患者。因滑膜炎的絨毛破壞瞭軟骨和軟骨下的骨質結構造成關節纖維性或骨性強直,又因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受損使關節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現手指關節的半脫位如尺側偏斜、屈曲畸形、天鵝頸樣畸形等。關節周圍肌肉的萎縮、痙攣則使畸形更為加重。

6.活動受限 關節面破壞、關節和腱鞘腫脹或關節支持結構的改變均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關節滲液造成的疼痛或關節囊的過分緊縮感也妨礙瞭關節的活動。肌腱和肌肉的纖維化可造成關節活動受限或關節屈曲攣縮。關節畸形或半脫位因為機械原因也常常限制關節活動。

(二)類風濕關節炎特異的關節表現

RA基本病理基礎為滑膜炎,因此含有滑膜結構的動關節均可受累,因其不同的解剖部位和關節功能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手關節 手關節是RA最常累及的部位,其中以掌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病變最為常見,也是RA最早出現癥狀的關節。但遠端指間關節較少累及。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握拳不緊及晨僵。

近端指關節受累之初可表現為輕度腫脹,之後腫脹加重呈梭形。在病程較長者,可表現為近端指間關節關節過屈和遠端指間關節關節過度伸展的紐扣花畸形(Boutonnieredeformity)、近端指間關節關節過伸和遠端指間關節關節過屈的天鵝頸畸形(Swan-neck deformity)。前者是因為側韌帶從近端指間關節兩側滑脫及攣縮而致。後者則是由於遠端指間關節伸肌腱下移至關節兩側所致。上述畸形多伴有掌指關節的代償性屈曲畸形。

尺側偏屈畸形是RA的特征表現之一。由於尺側伸腕肌的萎縮及指伸肌腱尺側移位,致使近端腕骨尺側偏移及遠端諸腕骨橈側移位,而手指則在尺側移位的指伸肌腱作用下向尺側偏向,形成所謂的尺側偏屈畸形。如果掌側半脫位超過瞭掌指關節的橫軸,就對這個關節起屈肌作用,進一步限制瞭手指的伸展活動。

如果關節毀損范圍廣、程度嚴重並有骨溶解會導致毀損性關節炎,稱為“望遠鏡手”。此時在手的小關節,指骨變短,可見關節處有過多皮膚皺褶,而且關節穩定性極差,在檢查時牽拉手指可使手指變長,就如同打開歌劇眼鏡一樣,或者僅僅在重力作用下手指關節就會出現不常見的彎曲。由於此時的關節病變已處於晚期,無炎癥表現。所以,關節局部多無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禁忌

一、日常類: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幹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要少食。--新·泰·洪·強·yi·院--。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二、肉食類: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癥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松與關節破壞。

三、甜品類: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四、飲品類: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註意避免被動吸煙,不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五、適量多食動物血、蛋、魚、蝦、蛇肉、豆類制品、土豆、牛肉、雞肉及牛“腰子”肉等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常識

一.一般護理.

1.急性期關節腫痛明顯,且全身癥狀較重的患者,應臥床休閑,不宜睡軟床墊,枕頭不宜過高.

2.類風濕病人關節及周圍`血管.神經受侵犯,血管收縮緩慢且不充分,使皮溫升降遲緩,應

註意關節的保暖,避免潮濕寒冷加重關節癥狀。

3.飲食:營養豐富,糾正貧血。

4.緩解期的病人應加強活動,在指導下進行功能鍛煉。

二.癥狀護理

1.對於臥床不起的患者註意保持正確體位。

1〕肩關節不能處於外旋位,肩兩側可頂枕頭等物品,雙臂間置枕頭維持肩關節外

展位,維持功能位。

2〕雙手掌可握小卷軸,維持指關節伸展。

3〕髖關節兩側放置靠墊,預防髖關節外旋。

4〕平躺者小腿處墊枕頭,防止膝關節固定於屈曲位。

5〕防止足下垂。

類風濕性關節炎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

1、引發腎病;類風濕關節炎出現腎功能障礙,多與長期使用抗類風濕藥和非甾體消炎鎮痛藥有關。停止用藥後,即可逐漸改善。長期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也有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雖然進展緩慢,但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和有腎病患者應慎重使用。

2、引發皮膚病;具有代表性的為類風濕結節。另外,惡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起壞死性脈管炎,出現一種紫癜、潰瘍和壞疽混合存在的皮膚病變,多見下肢下13部位。

3、引發呼吸道疾病;多見胸膜炎和間質性肺炎,特別是長期患病的老年人。

4、引發眼病;類風濕也能累及眼睛,約15%患者可出現幹燥綜合征,從而引起角膜和結膜幹燥不適,少數患者可並發鞏膜炎、虹膜炎,多發生在角膜邊緣2~3毫米處。

5、引發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並發心包炎可高達20%~50%,少數還形成類風濕結節,多數無癥狀,往往在心臟超聲檢查時發現。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要引起大傢以及患者的重視,對於已經確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要正確的面對疾病,不要盲目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按著醫生的要求進行不條不穩的治療,這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愈後效果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