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中醫病名。是指肺葉痿弱不用,臨床以咳吐濁唾涎沫為癥狀,為肺臟的慢性虛損性疾患。本病為多種慢性肺系疾病後期發展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肺,但與脾、胃、腎等臟密切相關。發病機理主要為熱在上焦,肺燥津傷;或肺氣虛冷,氣不化津,以致津氣虧損,肺失濡養,肺葉枯萎。肺痹與肺痿有哪些區別?肺痿需要做哪些檢查?一起來看下。

肺痹與肺痿

肺痹從發病層次上來看有外邪不已,內舍於肺(久病入絡)之病機演變規律。此與現代醫學有關繼發性肺間質病變論述頗相一致。肺痹的病機特點為正氣不足,肺絡痹阻。正因於此,往往把肺間質纖維化命名為“肺痹”,一則強調其病機特點為肺絡痹阻;一則提醒大傢,風濕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痹癥),硬皮病、皮肌炎(皮痹)等亦可繼發肺間質纖維化(繼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形成“肺痹”。

“肺痿”是指因肺氣虛弱,無力主氣佈津所致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肺間質纖維化被冠之以“肺痿”之名,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1)從形態言,肺纖維化中晚期雙肺體積縮小,肺總

量、肺活量、殘氣量及潮氣量均明顯減少,與“肺痿”原義相吻合。 (2)從病機言,肺熱葉焦,津血不足,失於濡養是肺痿的基本病機特點。肺纖維化纏綿不愈,病機轉化由氣及血,由肺及腎,肺腎兩虛,氣血不充,絡虛不榮,“絡虛則痿”。 (3)從臨床特點而言,肺間質纖維化病程日久,遷延不愈,“初病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晚期呈蜂窩肺(網格狀改變),甚至毀損肺,肺功能喪失殆盡。此恰似肺痿沉疴之肺葉萎弱不用,遷延反復,久治不愈之特點。

綜上所述,“肺痹”與“肺痿”均為肺間質纖維化的中醫病名診斷,肺痹言肺為邪痹,氣血不通,絡脈瘀阻,從邪實而言;肺痿言肺之萎弱不用,氣血不充,絡虛不榮,從本虛而言。二者反映瞭肺纖維化發生發展的不同時期階段。但肺痹與肺痿在一定條件下又可相互影響,互患為病。一般來講,肺纖維化存在著由肺痹一肺痿的臨床演變過程,此即因實致虛。但“至虛之處,便是留邪之地”,肺痿病變又常見到肺絡痹阻之征,此即因虛致實。肺纖維化常可見到痹中有痿(因實致虛),痿中有痹(因虛致實)的復雜病理狀態,即“病變輕重不一,新老病變並存”,臨證當詳審明辨。

肺痿需要做哪些檢查

1.X線檢查:

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可觀察病變程度、范圍,明確病因。肺萎陷:肺葉容積縮小,密度增高,臨近肺葉向胸膜移位。縱隔向患側移位,橫膈升高。

2.肺功能檢查、

血氣分析——反應肺功能的狀況。肺功能異常可出現在臨床癥狀及X線改變出現以前,故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如動態觀察肺功能,對療效評價、病情進展和判斷預後有一定參考價值。

3.肺核素掃描、

支氣管肺泡灌洗、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有助於原發病的鑒別診斷。

肺痿有哪些表現

常見癥狀:咳嗽、吐出稠痰白沫、伴有寒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氣喘、口唇幹燥、脈象虛數 肺痿早期癥狀有哪些?

診斷依據:

1.主癥――咳吐濁唾涎沫:唾呈細沫稠粘,或白如雪,或帶白絲,咳嗽, 或競不咳,氣息短,或動則氣喘

2.兼癥――面色恍白,或青蒼,形體瘦削,神疲,頭暈,或時有寒熱

3.有多種慢性肺系疾病史,久病體虛。相關檢查 :

1.X線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可觀察病變程度、范圍,明確病因。肺萎陷:肺葉容積縮小,密度增高,臨近肺葉向胸膜移位。縱隔向患側移位,橫膈升高。

2.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反應肺功能的狀況。肺功能異常可出現在臨床癥狀及X線改變出現以前,故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如動態觀察肺功能,對療效評價、病情進展和判斷預後有一定參考價值。

3.肺核素掃描、支氣管肺泡灌洗、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有助於原發病的鑒別診斷。

肺痿的轉歸及預後如何

虛熱肺痿在臨床上比較多見,如遷延日久,陰損及陽,可以出現氣陰兩虛,或者出現寒熱夾雜的情況,真正由虛熱轉化為虛寒實屬少見。無論虛熱肺痿或虛寒肺痿,治療雖有不同,如虛熱宜生津潤肺,虛寒則益氣攝涎,其目的都是保護肺陰,增補肺之津液。而在治療過程中,往往肺體雖得滋潤,但涎沫一時難止,肺中津液難復,故為難治之疾。

《張氏醫通》提到肺痿“張口短氣者危”,“肺痿屬熱,如咳久肺痿,喉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 ,多不可治。肺痿的脈沉澀而急,或細數無神,脈口皮膚枯幹,而氣高息粗者死。”指出瞭肺痿危證的各種表現,應當及早防治,有助於使病情緩解。

得瞭肺痿怎麼辦

肺痿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辨證要點: 辨虛熱與虛寒:虛熱證――易於火逆上氣,常伴咳逆喘息; 虛寒證――常見上不制下,小便頻數或遺尿

2、治療原則: 補肺生津――虛熱―清熱生津,以潤其枯; 虛寒―溫肺益氣而攝涎沫; 兼表證―兼以解表:疏風、散寒、清熱; 兼痰濁―祛痰、化痰; 兼咳喘―止嗽、平喘。

3、證治分類

(1)虛熱證

癥狀――咳吐濁唾涎沫,其質較粘稠―肺陰虧虛,虛火內熾,灼津為痰或咳痰帶血―陰虛肺燥,咳傷肺絡咳聲不揚,甚則音啞―肺津不足,金破不鳴。氣息喘促―肺失滋潤,宣降失職,肺氣上逆,口渴咽幹,午後潮熱,皮毛幹枯―虛火內盛,陰虧津傷,皮毛失榮 ,舌紅而幹,脈虛數―陰虛火盛,肺津不足之象。

治法――滋陰清熱,潤肺生津

代表方――麥門冬湯合清燥救肺湯加減。

(2)虛寒證癥狀――咯吐涎沫,其質清稀量多―肺氣虛寒,氣不化津,津反為涎, 口不渴―肺虛有寒,短氣不足以息―肺氣虧虛,頭眩,神疲乏力,食少―脾氣虧虛,運化無力,精微不足,形體失養,形寒肢冷,面白虛浮―肺脾虛寒,小便數,或遺尿―肺虛不能通調水道, 舌質淡,脈虛弱―肺氣虛寒。

治法——溫肺益氣

代表方——甘草幹薑湯或生薑甘草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