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大腸癌高發的因素。人們發現,在西歐及美國等大腸癌高發區,隨著飲食中脂肪、蛋白質等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量的增加,大腸癌的發病人數也相應增加。腸癌是怎麼引起的?如何防腸癌?一起來看下。

腸癌是怎麼引起的

1、環境因素:經研究證明,在各種環境因素中,以飲食因素最重要,腸癌的發病率與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關系。另外,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2、遺傳因素:國內外均有“腸癌傢庭性”的報道,腸癌患者血親中死於本病者比一般人明顯增高。有些大腸腺瘤,如多發性傢庭性腺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傢族中患病率可達50%,如不治療,10歲以後均有患腸癌的可能。最近有學者對腫瘤抑制基因與腸癌發生關系進行研究發現:腸癌的易感性與發病機制均與遺傳因素有關。

3、大腸腺瘤:根據各地的屍檢材料研究發現,大腸腺瘤的發病情況與腸癌頗為一致。有人統計,具有1個腺瘤的病人其腸癌的發生率比無腺瘤者高5倍,多個腺瘤者比單個腺瘤患者高出1倍。

4、慢性大腸炎癥:據報道,腸癌流行與血吸蟲病的流行區域呈正相關系,一般認為,由於血吸蟲而導致腸道的炎性改變,其中一部分會發生癌變。腸道的其他慢性炎癥也有癌變的可能,如潰瘍性結腸炎,約有3%~5%癌變。

腸癌的診斷標準

一、排便習慣改變:如有一段長時間的便秘,然後腹瀉,甚至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或者每天上廁所的次數異常增多,老是覺得排不幹凈。有的則是大便變細、變硬,或如水狀。

二、腹部脹痛:初期僅覺得下腹部脹痛,有時可以聽到“腸子蠕動的聲音”。上廁所時稍微用點力,就感到腹部劇痛。有時也覺得脹氣,想放屁卻放不出來。

三、貧血且體重減輕:出現貧血現象,表示體內有一個地方持續輕微出血所致,如果臉色蒼白,體重下降,表示病情已經不妙。

四、便血或出血,或帶有黏液:最常見的情況是大便中沾有血液或黏液,有時會發覺出血量增多,呈鮮紅色,即肛門出血。

五、感覺裡急後重:腹中老是覺得有便意,肛門口也重重的,有下墜感,因此常想上廁所。

警惕腸癌的早期征兆

腸癌是一種發生於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與飲食有著密切的關系,掌握腸癌的早期“信號”,對於預防腸癌的發生有重大意義。

腸癌早期表現與一般胃腸道疾病類似,主要表現為以下癥狀:

1、突然開始體重減輕的現象。

2、出現原因不明的貧血。

3、出現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的現象。

4、按揉時能感覺到腹部有腫塊。

5、大便帶血(或出現黑便)及有下墜感。

6、大便內有膿血或粘液血絲。

7、大便習慣改變,便頻或腹瀉便秘交替。

8、經久不愈的肛門潰瘍、持續性的肛門疼痛。

9、大便形狀改變、變細、變扁或帶槽溝。

10、發現有結腸多發息肉或乳頭狀腺瘤。

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西醫】

1、外科治療,大腸癌的治療中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探查中如發現已有腸癌的癌轉移,但病變腸曲尚可遊離時,原則上即應將大腸癌切除,以免日後發生腸梗阻;另一方面,腸癌的癌腫常有糜爛、滲血或伴有繼發感染,切除後能使全身情況獲得改善。

2、化學藥物治療,大腸癌根治術後,仍有約50%腸癌患者復發和轉移,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灶或術中未能將病灶完全切除。因此,這也是一種大腸癌的治療方式。

3、腸癌的治療中的冷凍療法是采用制冷劑液態氮,通過肛門鏡充分暴露腫瘤後,選用大小不等炮彈式冷凍頭接觸腫瘤組織,可有效地殺傷和破壞腸癌的腫瘤組織。在中晚期腸癌患者不能手術時,酌情采用,可減少病人痛苦,免於作人工肛門,配合化療能獲滿意療效。

【中醫】

1、辨證分型及治則治法

大腸癌中醫辨證分為濕熱型、瘀毒型、脾腎陽虛型、肝腎陰虛型、氣血雙虧型等,但病人所反應的證候往往錯綜復雜,臨床中可將大腸癌辨證簡化為熱毒壅滯和脾虛濕聚兩大證型。前者見大便次數增多,便血時常帶有膿血和粘液,腹部脹痛,胃納不佳,苔黃膩,脈細弱和細數。治以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方用黃連解毒、四妙丸、當歸龍薈丸、槐花散、少腹逐瘀湯等加減。益氣健脾多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補腎多用補骨脂、肉豆蔻、訶子肉。後者見胸悶不舒,胃納不佳,腹部脹滿作痛,大便粘液時伴膿血,臭穢異常,苔膩或白膩,脈細澀或細濡。

2、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從中醫理論體系出發,整體察病,輔以辨證。辨病應註意兩個方面,一是辨病位,明確病變位置,腸內癌腫系腫毒性疾病,可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夏枯草、仙鶴草為治癌主藥。又要根據癥狀證侯,辨證選藥,如腫瘤阻塞腸道多辨證為癌瘀內阻,故加三棱、枳實、旋覆花、玄明粉、荔枝核、海藻、昆佈等以化痰滌飲,軟堅破結,散瘀消腫。脹墜者多由於氣滯所致,酌加薤白、桔梗、枳梗、枳殼、烏藥、青皮等以開鬱散結,行氣導滯;便結液幹,則屬陰液不足,無水不能行舟,多加天花粉、玄參,麥冬、杏仁、桃仁、火麻仁、柏子仁、鬱李仁、松子仁以增液潤燥,滑腸通便;排便無力屬氣血兩虛,輸送無力,用黃芪、當歸、玉竹、沙參、甘草、何首烏、蜂蜜、五加皮等以滋補氣血,益陰和陽;便中帶血多屬熱邪內擾,用生地、白芍、地榆、槐角等以止血斂陰。

日常如何做好腸癌的預防

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該早早重視腸癌的預防,從最細小的生活細節防患於未然。

飲食篇

每天吃足夠果蔬。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應吃2份水果喝5份蔬菜,可大大降低患腸癌幾率。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和清淡食物。魔芋、大豆制品、藻類等,都有助降低結腸癌險。飲食上,還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菠菜、苦瓜、黑木耳等都是很好的預防性食品。少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肥肉、動物油脂、魚子、魷魚等。不吃油炸食品。

體檢篇

出現五種癥狀需及時就醫。正常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中帶血或黏液;近期腹部持續脹氣或隱痛;原因不明的進行性貧血、消瘦、乏力;腹部可觸及腫塊等。

五類人最好定期檢查。大便時有不良習慣,例如如廁時看書報,或容易引發肛腸疾病;久站、久坐和長期便秘的人;生活起居沒有規律,經常暴飲暴食,喜歡吃油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患有肛腸疾病,如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有大腸癌傢族史的人以及做過膽囊切除術的病人。

習慣篇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一般而言,早晨起床和吃飯後是一天中最有便意的時段,可以早期一會,留出固定的排便時間。如果早晨沒有排便,可調整到晚飯後,最好先做半小時運動,刺激大腸蠕動,有利排便。

適當曬太陽。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陽光與腸癌的發病率關系密切。研究者認為維生素D對腸癌有一定預防作用。因此,長期在寫字樓工作的上班族,最好每天能抽出時間外出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