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高血壓的癥狀,但是具體是因為什麼呢?是與我們平時的飲食習慣有關嗎?還是和現在變化無常的天氣有關。不管在哪裡,我們身邊的老人百分之八十都患有高血壓,高血壓嚴重時危及生命。現在就讓我們瞭解一下,哪些會引起高血壓。

高血壓是怎麼回事

1.年齡: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2.體重:肥胖者發病率高。

3.遺傳: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傢族史。

4.環境與職業: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於農村。

高血壓患者應保持低鹽,高鉀,高鈣飲食。每天吃6克以下的鹽。高鉀飲食可降壓,應多吃水果,服利尿劑後如有低鉀應補鉀,或服用保鉀利尿劑。高鈣飲食應每天吃1磅奶和1個雞蛋。少吃高脂肪食物,註意保持身心愉快。

高血壓患者如何養生保健

1、控制熱能攝入,減少高脂肪飲食。高血壓病人,如膳食熱量攝入過多,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比例失調,多鈉、少鉀、少鈣,單糖過多,纖維素太多,都是不利的。因此,要減少飲食中脂肪的量,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如肥肉、肥腸等。

2、控制食鹽的攝入。一般來說,輕度高血壓患者,每人每天攝入食鹽量應控制在6-8g以下;有急性高血壓病的人,食鹽應嚴格控制在1~2克以下(折合成醬油約5~10m1)。大凡合鈉多的食物,包括咸菜、咸肉、腐乳等,應在限制之列。

3、限制含糖高的食品。尤其是肥胖者或有肥胖傾向的高血壓者,要少吃甜的蛋糕、甜餅、甜點心、糖果等。

4、應食用低膽固醇食物。高膽固醇食物有動物內臟、蛋黃、魚子、各種動物油。含膽固醇低的食物有牛奶(每100g含13mg)、各種淡水魚(每100g含90~103mg)。而100g豬肝含368mg、100g雞蛋黃含1705mg膽固醇。

5、晚餐宜少。老年人一般對晚餐比較講究,常以清淡為主,飲食適中,不可貪多。而有些老年高血壓病人,對晚餐並不在乎,有時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導致胃腸功能負擔加重,影響睡眠,不利於血壓下降。因此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並配以湯類,不要怕夜間多尿而不敢飲水或進粥食。進水量不足,可使夜間血液粘稠,促使血栓形成。

6、嚴格控制煙、酒。吸煙有害健康,人們已普遍形成公認。可飲酒依然是許多處於更年期的朋友的嗜好,殊不知,飲酒對高血壓病十分不利,尤其是過量飲酒。因此,更年期高血壓病患者應嚴格控制煙酒。

高血壓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一:心臟

1、高血壓的危害表現在對心臟血管的損害方面。高血壓對心臟血管的損害主要是冠狀動脈血管,長期的高血壓使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狹窄,使供應心肌的血液減少,稱之為冠心病,或稱缺血性心臟病。

2、高血壓的危害表現在對心臟的損害方面。高血壓累及心臟時,往往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由於血壓長期升高,增加瞭左心室的負擔,使其長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形成瞭高血壓性心臟病,最終可導致心力衰竭。

二:腦

腦部也是高血壓的危害部位。長期的高血壓使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容易形成腦動脈瘤,從而發生腦出血。高血壓促使腦動脈粥樣硬化,可並發腦血栓的形成。腦出血是晚期高血壓病的最常見並發癥。一般病死率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遺留偏癱或失語等後遺癥。所以防治腦出血的關鍵是平時有效地控制血壓。

三:腎臟

高血壓的危害還體現在腎臟:長期持續的高血壓使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萎縮,以及腎動脈硬化,因腎實質缺血和腎單位不斷減少,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腎臟的表面呈顆粒狀,皮層變薄,由於腎單位的不斷破壞,腎臟出現萎縮,繼而發生腎功能不全並發展為尿毒癥。

高血壓的預防註意

1、飲食對於高血壓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

2、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

(1)碳水化合物食品:

適宜的食品---米飯,粥,面,面類,葛粉,湯,芋類,軟豆類。

應忌的食品---蕃薯(產生腹氣的食物),幹豆類,味濃的餅幹類。

(2)蛋白質食品---牛肉,豬瘦肉,白肉魚,蛋,牛奶,奶制品(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納豆,黃豆粉,油豆腐)。

應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鯨魚,鯡魚,金槍魚等,加工品(香腸)。

(3)脂肪類食品。

適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

應忌的食品---動物油,生豬油,熏肉,油浸沙丁魚。

(4)維生素,礦物質食品。

適宜的食品---蔬菜類(菠菜,白菜,胡蘿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水果類(蘋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類,菌類宜煮熟才吃。

應忌的食物---纖維硬的蔬菜(牛蒡,竹筍,豆類)。

刺激性強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蔥,芥菜)。

(5)其他食物

適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飲料。

應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 酒類飲料,鹽浸食物(成菜類,成魚子)醬菜類,咖啡。

哪些藥物能有效控制高血壓

(1)改善生活行為 ①減輕並控制體重。②減少鈉鹽攝入。③補充鈣和鉀鹽。④減少脂肪攝入。⑤增加運動。⑥戒煙、限制飲酒。⑦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 由於病因不同,高血壓發病機制不盡相同,臨床用藥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藥物和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 降壓治療後盡管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後產生重要影響。

降壓藥物種類:

①利尿藥。②β受體阻滯劑。③鈣通道阻滯劑。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⑤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應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及合並臨床疾病的情況,選擇單一用藥或聯合用藥。選擇降壓藥物的原則如下:

1)使用半衰期24小時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藥能夠控制24小時的血壓藥物,如氨氯地平等,避免因治療方案選擇不當導致的醫源性清晨血壓控制不佳;

2)使用安全、可長期堅持並能夠控制每一個24小時血壓的藥物,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3)使用心腦獲益臨床試驗證據充分並可真正降低長期心腦血管事件的藥物,減少心腦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