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敷是一種傳統的中醫外敷療法,主要用於關節痛、風寒感冒、痛經、空調病等常見病。熱敷療法的原理主要有兩個:一是單純利用其溫熱作用,二是在相關穴位處進行中藥熱敷,使溫通作用和中藥的功效合二為一。熱敷療法簡單易行,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傢就可以做。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毛巾熱敷改善身體11種疾病

熱敷方法:熱敷時,應選擇潔凈的毛巾,在40-45攝氏度中的熱水中浸泡,擰幹後敷於患病部位,接觸皮膚時應沒有灼痛感。最好在患處蓋一層幹凈的佈或棉墊。一般每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最好交替使用。每次熱敷時間15-20分鐘,每天敷3-4次。毛巾熱敷的常見保健方法有以下十種:

1、改善頭暈:將熱毛巾放在後腦勺,每次數分鐘,這樣可刺激後腦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頭暈癥狀,還可提高反應力和思維能力。

2、緩解眼疲勞:用毛巾熱敷可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減輕眼睛疲勞,能部分緩解幹眼癥的癥狀,還有明目健腦的功效。

3、預防耳聾: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輕輕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環,預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聾。

4、防治頸椎病:早期頸椎病癥狀,如脖子發硬、酸痛或受涼後出現輕微疼痛,可用毛巾熱敷改善癥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預防頸椎病。

5、治落枕:輕微落枕可用熱毛巾敷患處,並配以頸部活動。頭部慢慢向前彎,輕輕向前後左右側轉動。

6、緩解慢性腰椎疼痛:腰椎疼痛用毛巾熱敷,可緩解局部癥狀,如病情嚴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7、治療痛經或寒性腹痛:女性痛經或因受涼導致的腹痛,可用毛巾熱敷,能起到化淤、理氣止痛的功效。

8、緩解臀部疼痛:臀部肌肉僵硬伴有輕微的鈍痛、酸脹痛,可平躺用毛巾熱敷疼痛部位,可緩解癥狀。

9、去打針造成的硬結:輕輕敷在打針後起硬結的部位,每次30分鐘,邊熱敷邊揉,以促進硬結部血液循環,加速藥液的吸收。

當損傷的部位起水皰或有破損形成“開放性傷口”時,就不適宜毛巾熱敷。扭傷急性期仍有出血、腫脹時更不宜熱敷,應等到止血、消腫48小時後再進行熱敷。急性腹痛未確診時和紅眼病也不宜用毛巾熱敷。

10、減少皺紋:紫外線照射會造成骨膠原流失,是產生皺紋的重要原因。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泡澡或熱敷可以增加保護細胞的蛋白質,預防因紫外線照射導致的皺紋。研究論文將於近期刊登在美國《皮膚病學研究雜志》上。

11、跌打損傷:運動損傷應激期不能進行熱敷,可在損傷發生2—3天,如不出血也無腫脹,此時可用熱毛巾熱敷緩解癥狀。

粗鹽熱敷的註意事項

用粗鹽熱敷,是治療婦科病的綠色療法,,不過在使用過程中有幾處需要註意:

1、月經期也可以采用粗鹽熱敷,對痛經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如果月經量過多,最好還是暫停使用。

2、粗鹽熱敷隻能緩解盆腔炎、輸卵管粘連、痛經、宮寒等婦科疾病的癥狀,並不能徹底根治,所以粗鹽熱敷的同時,需要進行輔助療效,也要配合藥物治療,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3、但是如果打算懷孕一定註意,排卵期後有可能受孕,如果繼續用熱敷會造成受精卵畸形,所以熱敷最好是在月經期到排卵期前的這段日子。

這幾種病用熱敷就能治好

善治寒性病癥

中醫認為,“溫則通,通則不痛”。人們很早就發現,將熱的物體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緩解疼痛。全毅紅介紹,熱敷尤其適宜治療各種寒性病癥。

關節痛。關節疼痛主要是由於受涼或者血瘀,經脈閉阻不通所致,采用熱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將粗鹽放入鍋中炒熱,直到燙手即可。把炒熱的粗鹽用佈包起來。然後把粗鹽熱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關節上,每次熱敷15~20分鐘左右。熱敷時墊一條毛巾,以防燙傷。

空調病。三伏天吹空調時間過久或溫度過低,人體容易出現鼻塞、頭痛、打噴嚏、四肢肌肉關節疼痛等癥狀。對於這些癥狀,都可以用熱敷療法來緩解。首選熱敷神闕穴(即肚臍),祛風散寒,溫中健脾。如果頭痛、頭暈可以敷太陽穴、風門穴(第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橫指)、列缺穴(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腕後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尖所指的凹陷處),可起到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如果出現鼻塞、打噴嚏,可以熱敷大椎、命門穴(位於後腰與肚臍眼相對的位置),待額頭微微出汗即可。

風寒感冒。熱敷大椎穴有利於祛除體內寒氣,解表發汗,以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大椎穴位於頸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屬於督脈穴位。督脈統領一身的陽氣,為陽脈之海。熱敷時以感覺微微發燙為宜,最好是晚上睡覺前進行,一般熱敷20分鐘左右。對於感冒伴有咳嗽者,可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橫指)、定喘(大椎穴左右旁開半橫指)等穴位。熱敷後要註意保暖,以免寒氣入侵。

拉肚子。對於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可采用熱敷神闕穴的簡單療法。將熱鹽包敷在神闕穴上,還可以同時熱敷關元穴(臍下四橫指處),具有除濕祛寒,溫補脾腎的功效。

落枕。落枕所致的頸部疼痛、轉動不靈活,可以用醋熱敷大椎穴和頸部疼痛處。落枕是風寒之邪侵襲,經絡閉阻不通,或者扭傷及氣滯血瘀所造成的,用醋熱敷可起到疏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取適量食醋,加熱到不燙手為宜,然後用紗佈浸蘸熱醋敷於患處,同時慢慢活動頸部,每次大約30分鐘,每日2~3次。

痛經。寒凝血瘀和氣滯血瘀型痛經可用中藥熱敷來治療。寒凝血瘀型痛經用吳茱萸藥液熱敷小腹,起到活血通絡、行氣止痛的目的。氣滯血瘀型痛經取雲南白藥用酒調糊,用棉紗佈包好,再用熱水袋包裹熱敷在小腹,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左右,連敷3~5天,起到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頸椎病熱敷秘方有哪些

1、將防風、川芎、紅花、赤芍、乳香、沒藥、牛膝、羌活、威靈仙等放入紗佈包中,縫合藥包後放入水中煮沸10分鐘後取出,用毛巾包好放於頸部熱敷20-30分鐘,每日1次。

2、將藥用威靈仙、五加皮、蒼術、乳香、沒藥、白芷、三棱、獲術、木瓜、細辛、黃柏、大黃、赤芍、紅花、冰片等藥物研成細末,調勻後加食鹽和黃酒適量,炒成糊狀,裝入兩個棉佈袋中,將棉佈袋藥物置於鍋中烘烤,烤熱後直敷患處30分鐘,早晚各1次。

3、將麻黃、歸尾、附子、透骨草、桂枝、牛膝、白芷、荊芥、防風、木瓜、紅花、幹薑、艾葉、羌活等用醋水各半將藥熬成濃汁,再將鐵砂炒紅後攪拌,隨後將藥裝入佈袋內,加醋適量後即發熱,可敷於患處。

中藥泡酒外塗

成分:威靈仙50g,當歸15g,細辛15g,乳香15g,薑黃15g,丹參15g,白芷15g,透骨草15g,自然銅15g,木瓜15g,三七10g,冰片5g,紫草5g,蜈蚣3條。制法:將上述藥材浸泡於2000ml75%酒精中,4天後過濾,留取藥液備用,過濾後藥渣用2000ml75%酒精浸泡4天,然後過濾,過濾後於藥液混合攪勻。用法:用時取藥酒加熱塗於患處。

中藥外塗法

成分:當歸50g,川芎50g,葛根50g,紅花50g,白芷50g,羌活50g,乳香50g,沒藥50g,伸筋草50g,大腹皮50g,澤瀉50g,丹參50g,透骨草50g,威靈仙50g,熟地黃50g,桂枝30g,麻黃30g,白芍30g,川烏30g,細辛25g,全蠍20g。制法:將上述藥物制成細末,混勻,用時取50-100g加陳醋調勻,放置20-30分鐘。用法:外敷於頸後部。塗藥後用燈照射30分鐘,每日1次。

中藥托敷法

成分:威靈仙、當歸、赤芍各12g,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g,紅花、羌活、獨活、防風各10g,制附子5g,花椒30g。制法:將上述藥裝入紗佈袋,放入盆中,加水煎煮30分鐘。用法:稍涼後,托敷患部,每次30分鐘,每日2次。

如何中藥熱敷

方一: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荊芥、防風、附子、千年健、威靈仙、桂枝、路路通、羌活、獨活、麻黃、紅花各30g。

主治:各型頸椎病。

制法:上藥共研為粗末,裝入15×10cm的佈袋內,每袋150g。

用法:用時將佈袋加水煎煮30分鐘,稍涼後,熱敷於頸部。每次30分鐘,每日2次。

方二:兔兒散12g,桂枝9g,劉寄奴12g,五靈脂9g,伸筋草12g,秦艽12g,紅花9g,蘇木6g,桑寄生12g,大小薊克9克,乳香、沒藥各9克。

主治:各型頸椎病,尤其適用於疼痛劇烈、病史長者。

用法:上藥煎好後,將兩塊毛巾浸泡在藥水中,輪流熱敷頸部。每天2~3次,每次30分鐘,每劑藥用2天。

方三:川草烏各90g,附子60g,馬錢子30g,乳香、沒藥、當歸、薑黃各60g,川芎、防風、桂枝、元胡各30g。

主治:各型頸椎病,尤其適用於疼痛劇烈、局部麻木、怕冷明顯者。

制法:上藥共研為粗末,裝入15×10cm的佈袋內,每袋150g。

用法:用時將佈袋加水煎煮30分鐘,稍涼後,熱敷於頸部。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每劑藥用3天。

方四:吳茱萸300g,黃酒50ml。

主治:各型頸椎病,尤其頭痛、頸部疼痛劇烈者。

制法:將藥末加黃酒拌勻,入鍋中炒熱,裝入佈袋中。

用法:將炒熱佈袋稍涼後熱敷頸部,冷後再炒再敷。每次30分鐘,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