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寒氣是很多人容易出現的一種疾病,而它帶給大傢很多痛苦的癥狀,同時也給大傢的生活帶來瞭影響,很多女性一到冬季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有些情況嚴重的,炎熱的夏季手腳都冷,其實這和我們體內寒氣太大有關系。那麼怎樣去除體內寒氣呢?下面給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什麼是寒氣

寒氣是冬季的主氣。若是過於寒冷,人生病則是寒邪。除瞭冬季,氣溫驟降、淋

雨、出汗吹風、吹空調,這常會感染到寒邪。

人體內有陰陽兩氣,當寒邪入侵體內,體內的陽氣會做抵抗,因為陽氣是制陰祛

寒。若是寒邪過強,陽氣不足以抵抗寒邪,反而被寒邪侵害。那麼這就是中醫常

說的,損傷瞭陽氣。則會出現脘腹冷痛、嘔吐、腹瀉、惡寒、鼻塞、流鼻涕等癥

狀。

值得重視的是,寒氣不單單是引起感冒、腹瀉這樣的小病,這是治病廣泛、殺傷

力強的邪氣。若是寒氣入侵腎臟,腎陽受損,則出現怕冷、四肢冰冷、大便稀潔

的情況。輕者是引起重感冒,重者引起陽氣暴脫,會致命。若是寒氣急者,會引

發血脈閉塞、冠心病、中風等難癥。

體內寒氣重的癥狀

體內濕氣大=油性大火氣不暢易長痘

長痘有兩大根本原因:一是體內垃圾的產生,二是垃圾的排泄不暢。

很多人認為,常吃上火和熱性食物是誘發痘痘的原因。但總有那麼一群人,三餐規律、飲食清淡,卻總是被痘痘糾纏,可見上火食物隻是誘發痘痘的一個體外因素,而體內環境,才是長痘痘的決定因素。

為什麼會長痘痘?從中醫角度看,長痘痘是因為身體油性變大,油的粘性抑制瞭火氣的排泄,從而導致體內熱氣堆積,從而誘發痘痘。而油性大,則是我們所說的“濕氣重”。

看看你身體的濕氣有多重?

1、吃飯時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

2、吃飯的時候,總感覺有種隱隱的惡心感,吃下去的東西好像往上頂?

3、早晨起來照鏡子,總是發現眼皮水腫,有眼袋?

4、飲食跟作息並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卻感覺自己體重明顯增加,有虛胖嫌疑?

5、關節僵硬、懶得動彈,起床時覺得渾身酸痛?

6、排便變得不正常,大便常常稀爛不成形,而且總有種排不盡的感覺?

7、常常有胸悶的感覺,想要常舒一口氣才舒服?

8、工作時腦袋好像不大靈活,容易困倦?

結果:以上問題,如果你有超過4個是肯定答案,說明濕氣正在你的體內蔓延!

濕氣的危害

除瞭誘發痘痘外,體內濕氣重還會導致多種嚴重後果

1、肥胖+浮腫

濕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濕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濕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2、傷害關節

濕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濕,是引發炎癥,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3、影響排泄

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幹凈的感覺。中醫說,“濕氣如裹”,濕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濕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會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體內寒氣重怎麼辦

1、體內寒氣重,要特別重視,女性應該養血。因為血氣足是去寒濕的根本。體內

血液充足,腎氣就足,能夠保證血液基本循環,全身就溫暖舒適。寒氣在充足的

血液下無抵抗的能力,從而不會出現四肢冰冷、全身疼痛的病癥。

2、寒氣重的人要經常運動。因為運動,體內會產生熱量。運動生熱,幫助驅散寒

氣。但是值得註意的是,運動過後會感到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氣也會趁機而入

。所以,運動、補血雙管齊下,保健身體。

3、適當的出汗。不管是運動出汗,還是吃溫熱食物出汗,出汗可以驅寒。

4、飲食驅寒。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如:蔥、薑、蒜、牛肉、羊肉等。還有的

人喜歡喝祛寒酒。各地不同的風俗,有不一樣的做法,最重要是目的一樣。

怎樣去除體內寒氣

1、吃薑

中醫認為,薑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薑”之語。薑含揮發性薑油酮和薑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特別是薑具有利膽、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若然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薑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薑,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2、熱水泡腳

我們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都能夠泡出大汗,這樣能夠驅寒。我們用熱水泡腳卻是是非常不錯的驅寒養生的好方法,而且沒有季節上的限制,而且每年都適用。但是需要註意的是,每次泡腳的時間不要太長,十幾分鐘就好瞭,隻要感到後背有熱烘烘感覺就好瞭。

泡腳不能泡到出大汗,中醫上認為,汗液由部分津液轉化而來,津血同源,出汗太多傷氣血,正所謂“大汗亡陽”。因此,夏季泡腳最好用40℃左右的溫熱水,具體以不出汗為原則。

3、吃羊肉

中醫認為,大暑天氣雖熱,但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營養學傢也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結果顯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裡,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不過,“吃伏羊”並非人人適合。熱性體質、容易上火、身體容易發“癰疽疔癤”的人,並不適合包括“三伏補”在內的“冬病夏治”,別隨意嘗試。

4、三伏貼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觀念,通過中藥穴位敷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性刺激,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貼敷一般適合體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體關節疾病、宮寒痛經等,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是經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癥的人群可以考慮此法。

5、三伏灸

所謂灸法,是一種傳統中醫的外治療法,就是用艾絨等藥物在人的體表穴位上灼燙、熏熨以治病的方法。灸法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目的。

雖然天灸療法簡單方便,但在臨床應用時也有禁忌。一是病情禁忌:灸能益陽,也能傷陰,所以對陰虛陽亢及邪熱內熾的病人,一般不宜用灸或慎用,如咯血吐血、肝陽頭痛、中風閉證、高熱神昏、抽風,或極度衰竭呈惡病質狀態之人,均應慎用灸法;二是部位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瘢痕,重要臟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小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6、刮痧

刮痧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在疾病的治療上,刮痧有著活血化瘀、調整內臟陰陽平衡、疏通人體筋絡、排除體內毒素、行氣活血等功效。需要註意的是,刮痧後最好能喝一大杯溫開水以幫助排毒,對刮痧部位要進行適當的保護,不要受涼。

刮痧一般隻針對於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風清熱、祛風散寒的作用,後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如果不是發高燒可以嘗試刮痧治愈,但刮痧是不能退燒的,一旦發燒,就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迷信刮痧是不行的。

7、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夏季留罐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對一些血液疾病患者,例如白血病、血友病患者,不宜拔罐;皮膚過敏,全身枯瘦或皮膚失去彈力者不宜拔罐;某些腫瘤患者也不宜使用,或會促進腫瘤擴散;體質太虛弱的病人和兒童、孕婦等,都不宜拔火罐。對普通人而言,不可在皮膚破損以及骨突的部位拔罐,否則會造成感染等後果。

8、多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傢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又不至於出現不適。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註意少量多次地補水。

當最高氣溫在30到33攝氏度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為宜。三伏來臨時,老年人要停止一切劇烈活動,以靜制動,並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品。

寒氣的致病特征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為陰氣盛的表現,故稱為陰邪。寒邪侵人後,機體的陽氣奮起抵抗。陽氣本可制陰祛寒,但若寒邪過盛,則陽氣不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為寒邪所侵害。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寒邪傷陽,可致寒遏衛陽的實寒證,或陽氣衰退的虛寒證。如外寒侵襲肌表,衛陽被遏,可見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癥;寒邪直中脾胃,脾陽受損,可見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癥;若心腎陽虛,寒邪直中於少陰,則可見惡寒蜷臥、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精神萎靡、脈微細等癥。

(2)寒性凝滯:凝滯,即凝結阻滯。寒性凝滯,即指寒邪侵人,易使氣血津液凝結、經脈阻滯之意。人身氣血津液之所以暢行不息,全賴一身陽和之氣的溫煦推動。一旦陰寒之邪侵犯,陽氣受損,失其溫煦,易使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甚或凝結阻滯不通,不通則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臨床表現。因寒而痛,一則有明顯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溫則減,遇寒增劇。由於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現多種疼痛癥狀。如寒客肌表經絡,氣血凝滯不通,則頭身肢體關節疼痛,痹癥中若以關節冷痛為主者,稱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腸,則脘腹劇痛;寒客肝脈,可見少腹或陰部冷痛等。正如《素問·痹論》說:“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滯而主痛”之說。若寒遏陽氣,溫煦蒸化失司,則津液凝結而為痰飲。

(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縮牽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入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竅腠理閉塞,衛陽被鬱不得宣泄,可見惡寒、發熱、無汗等;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可見頭身疼痛,脈緊;寒克經絡關節,則經脈收縮拘急,甚則攣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問·舉痛論》說:“寒則氣收。”“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縮蜷、絀急,即為寒邪所傷,經絡、血脈收引而致。

(4)寒氣聚於皮膚便形成粉刺,嚴重則鬱結成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