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活中絕大多數中老年人有關節炎這種疾病,由於環境、生活因素的影響很多人都患上這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女性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那麼,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有哪些?下面一起瞭解一下。

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

1、黃花菜根酒

黃花菜根、黃酒各50克,將黃花菜根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沖黃酒內服。每日2次,連服數天。

本方具有清熱通絡的作用,適用於熱痹、關節紅腫疼痛明顯者。關節無紅熱者忌服。

2、辣椒豬肉湯

瘦豬肉100克,辣椒根90克。將瘦豬肉洗凈,切塊,辣椒根水洗後用紗佈包好,封口。再把豬肉、辣椒根、蔥段、薑片、花椒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燉煮半小時至肉爛,去辣椒根,吃肉飲湯,每日1劑。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祛濕止痛的功能,適用於關節疼痛較劇者。熱痹忌服。

3、獨活當歸酒

獨活、杜仲、當歸、川芎、熟地黃、丹參各30克,白酒1000毫升。先將上述6種藥物研細,分別用紗佈包好,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放火旁煨24小時,候冷即可,不拘時飲之。

本方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適用於肝腎虧虛,風濕痹痛者。關節炎早期及熱痹者禁服。

4、桂漿粥

肉桂1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肉桂研成細末,粳米洗凈,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肉桂末、紅糖,再煮沸1-2次即成。趁熱空腹吃下,每日1劑,3-5日為1個療程,有效再服1-2個療程。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寒痹。熱證及陰虛火旺者禁用。

類風濕關節炎怎麼治療好

痛點治療

痛點在中醫又叫阿是穴、天應穴、不定穴、敏感點等。凡無固定的位置和名稱,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作治療的方法就統稱為痛點靶向療法或穴位靶向療法。阿是穴的主治病癥多為痛癥,其作用以近治作用為主,從古至今阿是穴應用廣泛,其鎮痛消炎作用的主要機理是對痛點疏通瘀滯、調理氣血,經絡氣血通暢,通則不痛。該類穴在調理氣血方面彌補瞭十四經穴和經外奇穴的不足。根據阿是穴和痛點的特征制成的磁可貼由位於貼膏中央的釹鐵硼生物永磁體所對應的痛點部位產生毛細血管擴張作用,配合膏貼內的有效藥物成分滲入骨關節部位,達到舒筋活絡、消炎鎮痛的作用。

代替治療

80年代開始,在美日歐一些國傢,開始把鯊魚軟骨粉作為代替療法的一環用於臨床治療。歐洲一些國傢把鯊魚軟骨的萃取物認定為藥品。日本的一些醫療機構則選擇企業,提供臨床級別的純天然鯊魚軟骨粉。純天然鯊魚軟骨粉的不僅療效穩定得到驗證,更重要的是它沒有常規藥物所有的可怕的副作用,正在發達國傢中逐步普及。而在眾多的鯊魚當中,目前尤以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為最佳,已取得瞭臨床驗證。

外科治療

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隻適用於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後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

類風濕關節炎怎樣去防治

1.增強體質,加強抗病能力:平日應加強鍛煉,提高耐寒能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2.及時治療鏈球菌感染:常見的鏈球菌感染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皮膚丹毒或膿皰疹,還有猩紅熱等。一旦發生這些疾病,要及時應有有效抗生素(一般應有青黴素即可)治療,療程約7~10天。

3.長期藥物預防:對於反復發生或遷延不愈的鏈球菌感染患兒,以及初次發病的風濕病患兒,可應用長效青黴素註射液每月肌註20萬單位,或每兩周肌註60萬單位。前者為瞭預防風濕病的發生,後者為瞭防止風濕病的復發,都有一定效果。

類風濕關節炎是由什麼造成的

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專傢指出: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女性,懷孕期間關節炎癥狀常減輕,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本病等,認為內分泌因素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似有一定關系。

但根據研究,病人的腎上腺結構及其他內分泌功能多屬正常。另外,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某些傢族中發病率較高,有人認為可能與遺傳有關。近年來,許多學者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主張 類風濕性關節炎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並提出自身免疫學說,目前已為多數學者所承認。

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在專傢表示:一部分學者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有關調查結果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傢族中類風濕發病率比健康人群傢族中高2~10倍,近親中母系比父系患類風濕的多;同卵雙生子的共同患病率為30%~50%,異卵卵生子的發病的一致性僅為5%。

另一部分學者認為,本病與遺傳因素無關。他們報告38對卵生子中有30對孿生子僅一人患類風濕而另一人健康,並提出傢族性患病率增高的原因除瞭遺傳因素外,還應考慮傢庭環境、營養狀況、生活習慣、心理情況等各方面的影響。

如何避免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

(1)加強普查與宣傳,爭取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我們認為,雖然類風濕的致殘率高,但如能獲得早期診斷及早期合理的治療,仍可完全控制其發展甚至可能治愈。所以,隻要臨床醫生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不斷提高診療水平,控制本病的發展,是能夠減少殘廢率和增加勞動能力的。

(2)預防感染預防鏈球菌感染對有風濕中毒癥狀、低熱為表現的類風濕與活動度低的病人尤其重要。預防辦法和風濕性關節炎一樣,常用長效青黴素,每月肌肉註射60萬~120萬單位,連用3~5年,至少1年;患上感、扁桃體眼、咽炎時,還要短期肌註青黴素或口服紅黴素7~10天,同時口服阿司匹林7~10天。患急性傳染病時,及時用抗生素治療。

(3)根治感染根治病灶性扁桃體炎、鼻附竇炎、慢性膽囊炎、慢性中耳炎、附件炎和齲齒等,以及結核、淋病和腸炎等腸道感染等,尤為重要。

(4)避免誘因避免受涼、受凍、受潮、精神緊張、過勞、失眠及性生活過度。避免玩水和用冷水洗衣、遊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