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為三方面: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和水電解質紊亂。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在腹瀉的好發季節,盡量少帶孩子到醫院或公共場所,以免感染起病;以及註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如在喂奶前先洗手等,均有利於防止“病從口入”。與此同時,還要註意母乳喂養,加強嬰幼兒的自身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嬰幼兒腹瀉的治療

1.飲食療法

輕癥減少奶量,代以米湯、糖鹽水等;重癥應禁食8~24小時,並靜脈補液。

2.液體療法

(1)口服法 適用於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者。

(2)靜脈補液法 用於中度、重度脫水。

3.控制感染

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藥物。

4.對癥治療

腹瀉可口服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或多酶片。依病情對癥處理。

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一、體質因素

(1)胃腸道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2)易患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亂。

(3)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4)細胞外液占比例較高,水分代謝旺盛,調節功能差,較易發生體液、電解質紊亂。

(5)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感染。

二、感染因素

1、消化道內感染:

易發生在人工喂養兒。

2、消化道外感染:

常見於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年齡越小者越多見。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

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腹瀉外,甚至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嬰幼兒腹瀉引發的危害

1、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

長期腹瀉,反復多次禁食、長期熱量不足:導致營養不良、貧血和維A缺乏。

久瀉致肝功受損:維生素K吸收減少和凝血酶原減低,容易出血。

2、鵝口瘡

多見於病程遷延或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尤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後。

3、中毒性肝炎

多見於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

可能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並發大腸桿菌敗血癥引起。

4、消化道外感染

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癥、偶有心肌炎。

5、腸套疊

多見於4~10個月的嬰兒,主要因腹瀉和伴隨它的病毒感染引起。

治療嬰幼兒腹瀉的食療方法

1、無花果5~7個,水煎服。

2、烏梅10克,煎湯代茶飲。

3、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調服。

4、酸石榴皮適量水煎,加紅糖,頻服。

5、柿餅2個,放米飯上蒸熟,分兩次食用。

6、綠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開水送服。

7、鍋巴炭:飯鍋巴50克炒成炭,研細末,每次3~6克,日2次。

8、薑糖飲:生薑5片,紅糖50克,清水適量,煮沸即可,趁熱飲用。

9、山藥羹:炒山藥研粉,每次10~15克,開水調糊,沸水沖服,每日服2次。

10、糯米固腸粥:炒糯米30克,淮山藥15克,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加糖或鹽食用。

嬰幼兒腹瀉應該做哪些檢查

1.糞便檢查:出血、膿細胞、原蟲、蟲卵、脂肪滴等。

2.小腸吸收功能測定:顯示腸道吸收不良。

3.X線及內窺鏡檢出病變位置、運動功能狀態、膽石等。

4.超聲。

5.小腸黏膜活組織檢查,有條件者應作大便培養、電鏡檢查或病毒分離。

6.其他:對重癥或不易判斷者,應測血清鈉、鉀、氯化物和血氣分析,或測二氧化碳結合力。出現驚厥時可測血清。;註意必須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對水分、電解質紊亂進行分析。心電圖檢查有助於瞭解血鉀情況:低鉀時T波平坦,然後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現U波,有時與T波融合。嚴重低鉀時可出現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個別重癥有心室纖顫。

嬰幼兒腹瀉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桿菌痢疾 嬰兒痢疾表現多不典型。常無膿血便,臨床呈一般腹瀉的表現,較難鑒別。應註意流行情況,常能問出接觸史。排便前常哭鬧,顯示裡急後重。仔細觀察可見患兒大便頻繁,但每次量不多,有時可見水樣便糞質中混有膿血,鏡下有較多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而大腸桿菌腸炎每次便量多,一部分每次可達20ml以上,大便中粘液常見,但極少稠膿,偶有少數白細胞與紅細胞,應培養鑒別。

2、嬰兒出血性腸炎 起病與大腸桿菌腸炎無異,但治療後腹瀉不止且病情加重,腹脹較重,高熱、頻繁嘔吐,重者吐咖啡樣物。大便早期呈水樣,潛血試驗陰性,以後出現典型的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脫水重,可早期出現休克。中毒癥狀重者可昏迷、驚厥。

3、“生理性腹瀉” 滲出性體質小兒可生後不久即開始排黃綠色稀便,大便次數多,但不吐,食欲好,體重增加正常。到添加輔食後,大便自然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