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嚴寒的冬季很多朋友都會因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而出現瞭面癱的癥狀,而面癱後遺癥就會導致面肌痙攣的現象出現.從而也就會導致面部不斷的抽搐,也讓周圍的朋友看到這種情況後產生後怕的心情.所以針對這種癥狀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治療方式,那麼面肌痙攣針灸穴位有哪些呢?接下來有時間就一起去瞭解一下.

面肌痙攣針灸穴位有哪些呢

面肌痙攣屬中醫“筋惕肉”、“內風”、“顏面抽搐”等范疇,多因邪氣久留筋脈,阻滯氣血運行致氣血瘀阻,脈絡不通,或素體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筋脈肌肉失於濡養;或肝腎陰虛,陽亢風動等內外因素而發病。中醫古籍《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針灸資生經》、《普濟方》、《針灸大成》等都提到瞭針灸治療面肌痙攣。

常取下關、顴髎、合谷等穴疏通經絡,祛風止痙,調和氣血以恢復局部神經肌肉的功能;陽陵泉為膽經“合”穴,又是筋之“會”穴,刺之有舒筋活絡,緩解痙攣的作用;百會位於頭部正中,歸於督脈,入於腦,腦為元神之府,刺之有開竅寧神之功;上星、印堂作用與百會相似,均為醒腦開竅針刺法之主穴;足三裡是多氣多血之腧穴,刺之具有強壯全身的作用;合谷配太沖能通調二經氣血,古稱“四關”穴,具有較強的鎮靜解痙作用;下關、瞳子髎、地倉、頰車等穴能疏通局部氣血,使經氣通暢,筋肉協調而促進疾病的康復。

面肌痙攣屬本虛標實之癥,針刺的同時如能配合耳貼、口服中藥等治療,可增強療效,縮短療程。

以上幾段文字內容就為我們很好地介紹瞭面肌痙攣針灸的一些穴位,在此我衷心希望有這方面疾病困擾的朋友們都能認真閱讀上面的內容,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針對這種癥狀的時候得到更好的幫助和解決.當然我想提醒大傢的是,面部有很多血管和神經,所以進行針灸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的人士下進行操作.

面肌痙攣如何預防

1、要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並參加體力勞動。

2、要在飯後進行室外活動,不宜立即臥床睡覺。

3、要控制體重增加,防止肥胖。控制體重不宜提倡用節食的方法,而應采用少吃多餐及運動等方法。

4、要飲食清淡,避免貪食,少吃甜食、動物脂肪和精制食品,多吃粗糧、魚類、蔬菜、豆制品和水果。

5、面肌痙攣由於外界的刺激以後會加重,中醫認為食辛辣刺激之物,可加重病情,如煙酒、咖啡、濃茶、無磷魚等,多食清淡含維生素多的食品。減少不必要的熬夜,加班加點,讓自己處於一個輕松的環境,避免情緒波動,必要時可服用藥物來控制。

面肌痙攣的飲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面肌痙攣飲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蔥、蒜、韭菜、辣椒、花椒、胡椒、洋蔥、芥末、五香粉、咖喱粉等。這些食物可上行頭目刺激面神經,使神經沖動加強,從而誘發痙攣。進入體內可助火化熱,耗傷陰血,血虛生風,筋脈拘急,加重痙攣。

2、忌濃茶

多飲濃茶可使神經興奮性增強,小動脈痙攣,從而加重面肌痙攣。

3、忌煙酒

酒精飲用過多,易引起維生素B的缺乏,成為神經炎的誘因。特別是白酒,酒精含量高,應控制不可多飲。

面肌痙攣日常保健:

1、消除恐懼,感人院後,針對患者的恐懼緊張心理,護士以熱情、親切、誠懇和富有同情心的語言及態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醫學常識、治療原理以及治療過程中註意事項,使患者消除恐懼感,增加信任感,以科學的態度接受治療。

2、增加安全感,治療過程中.首先讓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態度和藹的與患者敘敘傢常等.以轉移患者對註射的恐懼和緊張。對於治療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如頭暈、乏力、心慌、口幹,一邊開導患者不要緊張,一邊給其喝些熱水,再躺下休息,給患者增加安全感,對於聲音嘶啞、嗆咳者,及時安慰患者,使其心情逐漸放松,一般30min可自行緩解,每次治療後,對患者耐心啟發,讓其仔細體會,把治療後的感受、反應及時反饋給醫師,以利下一步的治療,縮短療程。

3、局部護理,面肌痙攣患者在傢的時候可以用濕熱的毛巾敷臉,溫度最好是50°左右,而且如果早晚都進行臉部按摩的話效果會更好。

4、心理護理,對於面肌痙攣患者來說,很容易情緒波動,這樣不利於面肌痙攣的康復,患者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讓其他情緒耽誤瞭疾病的治療。

5、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註意頭部臉部的保暖,千萬不要用冷水洗臉,適當的時候多吃一些魚類、豆類、水果、蔬菜等。

6、患者不應該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影響到患者病情的恢復,更重要的是這些刺激食物,會嚴重的刺激到患者的味覺系統影響到面部的神經,會加劇病情的發作頻率。

7、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面肌痙攣病因

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為陣發性半側面肌的不自主抽動,通常情況下,僅限於一側面部,因而又稱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側。開始多起於眼輪匝肌,逐漸向面頰乃至整個 半側面部發展,逆向發展的較少見。可因疲勞、緊張而加劇,尤以講話、微笑時明顯,嚴重時可呈痙攣狀態。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齡報道為兩歲。以往認為女性好發,近幾年統計表明,發病與性別無關。HFS發展到最後,少數病例可出現輕度的面癱。有些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人多數在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病程初期面肌痙攣的癥狀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註意,嚴重的面肌痙攣的癥狀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

血管因素

1875 年Schulitze等報道瞭一例HFS病人行屍檢時,發現其面神經部位存在有“ 櫻桃”大小的基底動脈瘤。目前已知大約有80%~90%的HFS是由於面神經出腦幹區存在血管壓迫所致。臨床資料表明:在導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腦前下動脈AICA及小腦後下動脈PICA為主,而小腦上動脈SCA次之。已知SCA發自於基底動脈與大腦後動脈交界處,走行最為恒定,而PICA 和AICA則相對變異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異位壓迫到面神經;另外迷路上動脈及其他變異的大動脈如椎動脈、基底動脈亦可能對面神經形成壓迫導致 HFS。以往認為:HFS是由於動脈的搏動性壓迫所致,近幾年研究表明:單一靜脈血管壓迫面神經時亦可導致HFS,且上述血管可兩者或多者對面神經形成聯合壓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HFS手術的預後。

非血管因素

橋腦小腦角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變, 如肉芽腫、腫瘤和囊腫等因素亦可產生HFS。

其原因可能

①占位導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報道瞭一例CPA表皮樣囊腫使AICA移 位壓迫到面神經導致HFS。

②占位對面神經的直接壓迫。

③占位本身異常血管的影響如動靜脈畸形、腦膜瘤、動脈瘤等。

另外後顱窩的一些占位性病變也可導致HFS。如罕見的中間神經的雪旺氏細胞瘤壓迫面神經導致的HFS。Hirano報道一例小腦血腫的患者其首發癥狀為HFS。

在年輕患者中,局部的蛛網膜增厚可能是產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網膜囊腫偶可發生HFS。

其他因素

面神經的出腦幹區存在壓迫因素是HFS產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數學者在進行橋腦小腦角手術時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幹區以外區域存在血管壓迫並不產生HFS。而 Kuroki等在動物模型中觀察到:面神經出腦幹區以外區域的面神經脫髓鞘病變,其肌電圖可表現為類似 HFS的改變。Mar-tinelli也報道瞭一例面神經周圍支損傷後可出現HFS。關於面神經出腦幹區以外的部位存在壓迫因素是否導致HFS,尚需進一步的探討。

此外,HFS也可見於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傢族性HFS迄今僅有幾例報道,其機理尚不明瞭,推測可能與遺傳有關。

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

1、發作前多無先兆,發作時表現為肌肉快速頻繁的抽動,每次發作數秒鐘至數分鐘,在間歇期一切如常人。

2、面部的自主運動、咀嚼、瞬目或隨意的表情動作可誘發面肌抽搐發作,並可因情緒激動、緊張、勞累或閱讀時間過長等因素而加重,而休息或情緒穩定時癥狀減輕。

3、有些患者可因眼瞼強制性收縮導致瞼裂變小,個別患者甚至面部肌肉也呈強直性收縮而致口角持續歪斜向病側。

4、個別面肌抽搐患者可伴發三叉神經痛約占面肌抽搐患者的0.8%。

5、患者面肌抽搐絕大多數限於一側,常先發生於眼瞼,類似眼皮跳,之後范圍逐步擴大,多在數月後依次波及到面部其他肌肉、口角、直至頸闊肌。

6、發作嚴重者可終日抽搐不停,甚至睡眠中也可抽搐。

7、有些患者還可伴有患側耳鳴、眩暈、聽力下降等,雙側面肌痙攣同時發病者極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