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為新生兒常見癥狀,也是新生兒的主要死亡原因。新生兒窒息的搶救質量還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的預後,成功的搶救可以大大降低窒息新生兒將來殘疾的發生率和殘疾程度。新生兒窒息的復蘇方法是怎樣的?一起來看一下。

新生兒窒息的復蘇方法

窒息為新生兒常見癥狀,也是新生兒的主要死亡原因。新生兒窒息的搶救質量還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的預後,成功的搶救可以大大降低窒息新生兒將來殘疾的發生率和殘疾程度。

1、搶救措施

(1)迅速清理呼吸道。

(2)刺激呼吸。無自主呼吸者,可輕彈足底並使用促醒藥納絡酮,必要時進行人工口對口呼吸,同時給予面罩吸氧。

(3)循環興奮藥的應用。對於心率小於每分鐘100次的,給予腎上腺素0.1ml/kg-0.3ml/kg靜脈註射。

(4)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給予維生素K1肌內註射。

(5)保暖。

(6)糾正酸中毒。靜脈輸入碳酸氫鈉。

(7)待患兒生命體征平穩後護送至新生兒室觀察。

2、護理措施

復蘇的ABCDE方案是指通暢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復循環、輔助用藥、評價和監護。重點是通暢呼吸。復蘇前準備對有發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應有兒科醫師在場,加強產兒科合作,避免因錯過搶救時間而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搶救藥品包括:腎上腺素、納絡酮、碳酸氫鈉、維生素K1、可拉明、洛貝林、氨茶堿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兒復蘇囊、給氧面罩、不同容量的註射器、輸液器、吸痰管等。

(1)暢通氣道,擺正患兒體位,頭輕度伸仰位,不可過度伸展或過度屈曲。還要註意保暖,選擇適宜的吸痰管,先口咽後鼻腔地清理分泌物。吸引器負壓不超過13.3Kpa,每次吸引時間不超過10秒。

(2)復蘇囊加壓供氧時,最初幾次壓力較高為30-40厘米水柱,以後維持20厘米水柱,以胸部輕度起伏即可,頻率40-60次/分,呼吸比1:2.放置面罩時應註意面罩和面部之間的密閉性和有效性,位置不能蓋住眼睛或超越頦部,以防皮膚損傷。

(3)胸外按壓位置應放在胸骨體下l/3處,按壓深度1.5cm-2cm,頻率100次/分以上。心臟按壓與人工通氣頻率比為3:l。

(4)應用藥物。要嚴格按醫囑執行,用藥劑量應準確無誤,技術操作熟練。

(5)復蘇成功後,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有無青紫,呼吸頻率及節律的變化;有無驚厥、凝視、尖叫及肌張力變化等腦受損的表現。另外,還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註意保暖,詳細記錄出入量,並做好傢長的健康指導工作。

新生兒窒息是怎麼回事

胎兒娩出時以及出生後1分鐘內,無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稱新生兒窒息。是一種由於產前、產時或產後的各種病因,使胎兒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發生呼吸、循環障礙,導致出生後1分鐘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呼吸,以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的疾病。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窒息後,必須積極搶救和正確處理,因缺氧可對小兒神經系統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響。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護理,是減少窒息兒並發癥,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傷殘率的關鍵之一。

新生兒窒息後遺癥

一般來說,胎兒和新生兒對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強,如果是短時間缺氧而引起的輕度窒息,是不會留下後遺癥的。如果持續時間較長,甚至達到半小時,乃至幾小時之上,腦組織缺氧受損嚴重者,可產生程度不同程度的腦神經系統後遺癥,如智力低下、癲癇、癱瘓、肢體強直及生長發育遲緩等。

新生兒窒息的原因

窒息的本質是缺氧,凡是影響胎盤或肺氣體交換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可出現於妊娠期,但絕大多數出現於產程開始後。新生兒窒息多為胎兒窒息(宮內窘迫)的延續。

1、孕婦因素:

(1)孕婦有慢性或嚴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嚴重貧血、糖尿病、高血壓等。

(2)妊娠並發癥:孕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

(3)孕婦吸毒、吸煙或被動吸煙等。

(4)孕婦年齡≥35歲或<16歲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盤因素: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和胎盤老化等。

3、臍帶因素:臍帶脫垂、繞頸、打結、過短或牽拉等。

4、胎兒因素:

(1)早產兒、巨大兒等。

(2)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閉鎖、喉蹼、肺發育不全、先天性心臟病等。

(3)宮內感染。

(4)呼吸道阻塞:羊水、粘液或胎糞吸人。

5、分娩因素:頭盆不稱、宮縮乏力、臀位,使用高位產鉗、胎頭吸引、臀位抽出術;產程中麻醉藥、鎮痛藥或催產藥使用不當等。

6、護理因素:

(1)媽媽給小寶寶喂完奶後把寶寶仰面來放,寶寶吸進胃內的空氣將奶汁漾出,嗆入氣管內而造成突然窒息。

(2)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過快,嗆入寶寶氣管。

(3)媽媽生怕寶寶冷,給寶寶蓋上厚厚的大被子,並把大被子蓋過寶寶的頭部,使寶寶的口鼻被堵住,不能呼吸引起窒息。

(4)媽媽熟睡後,翻身時或是無意將上肢壓住寶寶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5)媽媽夜裡躺在被子裡給寶寶喂母乳,但由於白天過於勞累而不知不覺地睡著,將乳房堵住寶寶的口鼻而使寶寶不能呼吸。

(6)抱寶寶外出時裹得太緊,尤其是寒冷時候和大風天,使寶寶因不能透氣而缺氧窒息。

(7)寶寶枕邊放塑料佈單以防吐奶,塑料佈單不慎被吹起,蒙在寶寶臉上,但寶寶不會將其取下而造成窒息。寶寶俯臥時,枕頭和身邊的毛巾堵住口鼻,使寶寶不能呼吸,又無能力自行移開而造成呼吸困難。

新生兒窒息有哪些癥狀表現

1.胎兒娩出後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口唇暗紫。

2.呼吸淺表,不規律或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

3.心跳規則,心率80 ̄120次/分鐘或心跳不規則,心率〈80次/分鐘,且弱。

4.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肌肉張力好或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肌肉張力松馳。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胎內缺氧時臨床上首先出現胎動增加,胎心增快,在缺氧早期為興奮期,如缺氧持續則進入抑制期,胎心減慢,最後停搏,肛門括約肌松弛排出胎糞。

新生兒娩出時的窒息程度可按生後1分鐘內的Apgar評分進行區分,0~3分為重度,4~7分為輕度,若生後1分鐘評8~1分,而數分鐘後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屬窒息。

在開展評分工作前,醫護人員都應經過學習,使評分結果盡可能統一,評分盡量由非接生者執行。生後5分鐘的評分對判斷預後特別重要,以後根據病情按時繼續評分可提高其價值。

農村山區的基層接生員對執行Apgar評分有困難者,可按新生兒的呼吸和皮色兩項指標評分,總分0~2分者為重度窒息,3分者為輕度窒息,滿4分為正常兒。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在500餘例新生兒出生Apgar評分與臍血血氣的比較中發現評分與臍血血氣有一定關系,但不能完全取代,而可互為補充。

窒息兒經過及時搶救大多數呼吸能夠恢復,皮色泛紅。少數嚴重未能好轉者繼續呈休克狀,皮色發灰或蒼白、體溫低下、四肢發冷、呼吸淺表或不規則、哭聲微小、出現呻吟。吸氣時胸骨劍突和肋間凹陷,吸氣過多,前胸隆起,橫膈下移,聽診偶可聽到粗濕羅音或捻發音。叩診呈濁音,心音大都有力,但稍快,可出現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四肢松弛,或有震顫樣動作。胸部攝片可見部分或全部肺不張、肺氣腫或肺炎,胸腔可有積液,有些病變24小時即可消失,有時持續一周,搶救存活的病嬰常因吸吮力較差易發生嘔吐。體溫上升遲緩。

新生兒窒息復蘇新理念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全世界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確、及時的復蘇能幫助窒息的新生兒重獲新生。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兒科主任,結合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介紹瞭新生兒窒息復蘇新理念和新技術。

新生兒窒息是由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母體-胎兒間通過胎盤血流進行的氣體交換發生急性障礙,引起胎兒發生嚴重的缺氧和酸中毒,繼而出現中樞神經、呼吸、循環等系統的抑制,以致出生後不能迅速建立和維持正常呼吸的一種危急病理狀態。

■復蘇的必要性

胎兒從母體宮腔突然過渡到宮外生活的過程非常危險。一項調查表明,90%以上的新生兒非常順利,10%新生兒在出生時需要一些幫助才能開始呼吸,1%需要各種復蘇手段才能存活,全世界每年近五百萬死亡新生兒中約有19%為出生時窒息。若分娩現場,有受過復蘇培訓、掌握新生兒復蘇技術的醫療衛生工作人員,將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病死率和傷殘率。

■窒息新生兒臨床表現

新生兒發生窒息後,臨床表現為嘴唇、皮膚紫紺,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肌張力低下等。當出現原發性呼吸暫停時出現呼吸加快、心率下降,血壓一般保持不變,對刺激有反應。當出現繼發性呼吸暫停時出現呼吸停止、心率下降、血壓下降,對刺激無任何反應。

■復蘇需要的人員和設備

在對新生兒實施復蘇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至關重要,如合格的優秀醫護團隊,完好的醫療設施設備等。

當產婦分娩時,最少應由1名熟練掌握新生兒復蘇技術的醫護人員在場,其職責是照顧新生兒且能進行初步復蘇、正壓通氣和胸外按壓。復蘇一名嚴重窒息兒需要兒科醫師和助產士各一名,此時的團隊精神對救助新生兒起著重要的作用。復蘇前,打開輻射保暖臺,保證復蘇設備和藥品齊全,以備用時功能完好,如檢查氣囊是否充盈正常,是否感覺到壓力作用在手上,氣壓計是否工作;測試自動充氣氣囊壓力是否正常,壓力計是否在工作,減壓閥是否打開。如有條件備上脈搏氧飽和度、空氧混合儀等。

■窒息復蘇流程圖

復蘇的適用性:ABC復蘇方案對嬰兒和成人一樣適用。新生兒復蘇與成人復蘇重要的區別是使用人工呼吸而非心臟除顫。

★快速評估新生兒:胎兒出生後需要立即查問以下幾個問題:羊水是否清亮,有無呼吸或哭聲,肌張力如何,膚色是否紅潤,是否足月妊娠,如果是的話,采取常規護理,清潔呼吸道,擦幹孩子身體,並保持體溫。如果有任何一項答案是“否”,或新生兒是早產兒,則需要采取復蘇措施。

★初步復蘇步驟:

1.保持體溫:將新生兒放置在輻射保暖臺上擦幹全身。

2.體位:頭輕度伸仰位,“鼻吸氣”體位,使咽後壁、喉和氣管成直線。。

3.清理氣道:肩娩出前助產者用手擠出新生兒口、咽、鼻中的分泌物,娩出後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清理分泌物,先吸嘴後吸鼻。應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時間(10s),吸引器的負壓在80~100mmHg。

4.擦幹全身:擦幹並撤換濕床單,防止體熱丟失,重新擺頭位以保證呼吸道開放。

★新生兒復蘇流程圖的要點為:當心率<60次/min時,應采取額外措施;心率>60次/min時,停止胸外按壓;心率>100次/min時,停止正壓通氣。

持續時間:如果30s後仍無改善,可以進入到下一步醫療救治流程。

當新生兒情況無改善時,應檢查氧氣、氣囊、密封和壓力胸廓運動是否正常,是否提供瞭濃度100%的氧氣,然後考慮氣管內插管,並檢查呼吸音,檢查是否有氣胸。

■羊水胎糞污染的處理

★首先評估新生兒有無活力。有活力的指征為:強有力的呼吸或哭聲響亮,肌張力好,心率>100次/min。以上三項中有一項不好即為無活力。若新生兒呼吸有力,肌張力好,且心率>100次/min,則用吸引球和大孔吸引管清理口咽和鼻腔。

★若有胎糞而新生兒無活力:要立即給氧,插入喉鏡,用12F或14F的吸引管清理口腔。插入氣管導管,將氣管導管與胎糞吸引管相連,退出導管時進行吸引,必要時重復操作。

★刺激新生兒呼吸可行的方法有:觸覺刺激,如拍打腳丫等。

有潛在危害的刺激方法:拍打嬰兒背部,擠壓胸廓,迫使大腿貼到腹部,擴張肛門括約肌,熱敷,冷敷,沐浴或搖動等。

■常壓給氧指征

如新生兒有呼吸,但是有中心性紫紺,則需常壓給氧。若需較長時間給氧,應加溫加濕,氣流保持在5L/min,提供足夠的氧氣直到新生兒膚色紅潤。吸氧時不能用100%純氧,而要用空氧復合,避免高氧血癥所造成的傷害。

新生兒復蘇氣囊和面罩的特點:氣囊的大小要在200~750mL,氧濃度保持在90%~100%,能夠避免壓力過強。面罩大小要適宜 (最好有軟墊,符合面部解剖形狀)。

是否采取下一步要首先對患兒的生命體征,如呼吸、心率、膚色等進行評估。若新生兒有呼吸暫停或心率<100次/min時,用氣囊和面罩正壓通氣30秒,然後再次評估。若充分正壓通氣後心率仍<60次/min,在繼續正壓通氣的同時開始心臟按壓支持循環,並再次評估。在充分正壓通氣和胸外按壓後如果心率仍<60次/min,可在正壓通氣和胸外按壓同時給予藥物腎上腺素,充分的通氣建立之前不能應用腎上腺素。

■正壓人工呼吸新理念

★ 正壓人工呼吸流程:用復蘇囊輔助通氣之前,要選擇適當型號的面罩覆蓋新生兒的嘴、鼻子和小部分下頜,不能覆蓋眼睛,不可將面罩用力壓在新生兒面部。面罩良好的氣體密封性對於正壓給氧非常重要。氣流充氣氣囊需要密封才能充盈,隻有密封時擠壓氣囊肺部才會充氣;清理呼吸道,確認氣道通暢;擺正新生兒頭部;操作者站在新生兒的一側或頭側,不可將手指或手置於新生兒眼部,也不要壓迫其喉部或氣管。

★擠壓氣囊的力度判斷技巧:明顯的胸廓起伏;雙側呼吸音;膚色和心率的改善。

★肺部過度充氣表現:如果嬰兒表現出很深的呼吸則說明所用的壓力太大,這樣很容易造成氣胸。通氣頻率:每分鐘40~60次呼吸。

★胸廓擴張不良的可能原因與舉措:

1.密封不良:需要重新放置面罩。

2.氣道阻塞:糾正患兒頭部位置;檢查分泌物,如果有要進行吸引;通氣時使患兒的口微張。

3.壓力不足:增加壓力直到胸廓起伏自如。可考慮氣管內插管。

4.設備運轉失常:檢查或更換氣囊。

★改善的指征:心率增加,膚色改善,出現自發呼吸。

■插入胃管技術要點

持續使用氣囊面罩通氣時,應插入胃管以減輕胃擴張。備好8F鼻飼管和20mL註射器,正確測量插入胃管的長度。從口腔插入,而不是鼻腔 (繼續通氣用);接上20mL註射器,輕輕地將胃內容物吸出;取走註射器,使胃管末端對空氣開放;用膠佈將胃管固定於患兒頰部。

■胸外按壓要領

★胸外按壓的指征:經過30秒有效的正壓通氣後心率仍小於每分鐘60次。

★胸外按壓壓迫脊柱上方的心臟胸腔部位,以增加胸腔內壓力,促進身體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環,但要與通氣相配合。按壓時需要兩人共同操作完成,一人按壓胸廓,一人進行通氣。按壓部位為:胸骨下1/3段,避開劍突。按壓的深度應為前後胸直徑1/3左右。

★胸外按壓常用兩種方法:拇指法和雙指法。

首選拇指法,省力,易控制按壓的深度。按壓時,拇指按壓胸骨,其餘手指支撐背部。

雙指法一名操作者時較方便,更利於手小的操作者,方便臍血管給藥。操作時,一隻手的中指和食指或無名指的指尖按壓胸骨,另一隻手支撐背部。胸外按壓時配合通氣,4個動作1個周期,應耗時約2s。每分鐘120個左右“動作”(90次按壓和30次呼吸)。經過30秒的按壓和通氣後,停下來測6秒鐘心率。

■停止復蘇指征

倫理學專傢意見認為,若孕周小於23周或出生體重低於400g,為無腦畸形兒,或確定為13-三體或18-三體的情況下,不進行復蘇。

當進行充分的復蘇努力,新生兒心搏停止15分鐘後,可停止復蘇。如果預後不能確定,則需要繼續評估,與患者傢屬或救治小組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