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一位孩子都會好動,但是過多的好動是一種疾病,叫做多動癥。多動癥是兒童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多動癥這種疾病給很多孩子和傢長都帶來瞭不小的影響,動癥在小孩子中是比較常見的,我們大傢認為小孩子好動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在好動的基礎上有些小孩子是患有多動癥的,對於多動癥很多的傢長已經比較清楚瞭,為瞭讓更多的人遠離多動癥,我們下面就為大傢詳細的介紹一下多動癥,希望可以幫助大傢遠離多動癥。

兒童多動癥的表現?

兒童多動癥又簡稱為兒童多動綜合癥。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兒童多動綜合癥即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綜合癥。兒童多動癥、多動綜合癥(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或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癥(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註意缺陷障礙(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

多動癥是註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俗稱,指發生於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註意集中困難、註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

該障礙患兒註意集中時間短暫,註意力易分散,他們常常不能把無關刺激過濾掉,對各種刺激都會產生反應。因此,患兒在聽課、做作業或做其它事情時,註意力常常難以保持持久,好發愣走神;經常因周圍環境中的動靜而分心,並東張西望或接話茬;做事往往難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難以始終地遵守指令而完成要求完成的任務;做事時也常常不註意細節,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錯;經常有意回避或不願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集中精力的任務,如寫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這些任務。常常丟三落四,遺失自己的物品或好忘事;與他/她說話,也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等。

活動過度是指與同年齡、同性別大多數兒童比,兒童的活動水平超出瞭與其發育相適應的應有的水平。活動過度多起始於幼兒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兒起始於嬰兒期。在嬰兒期,患兒表現為格外活潑,愛從搖籃或小車裡向外爬,當開始走路時,往往以跑代步;在幼兒期後,患兒表現好動,坐不住,愛登高爬低,翻箱倒櫃,難以安靜地做事,難以安靜地玩耍。上學後,因受到紀律等限制,患兒表現更為突出。患兒上課坐不住,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常常玩弄鉛筆、橡皮甚至書包帶,與同學說話,甚至下座位;下課後招惹同學,話多,好奔跑喧鬧,難以安靜地玩耍。進入青春期後,患兒小動作減少,但可能主觀感到坐立不安。

該障礙患兒做事較沖動,不考慮後果。因此,患兒常常會不分場合地插話或打斷別人的談話;會經常打擾或幹涉他人的活動;老師問話未完,會經常未經允許而搶先回答;會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慮危險;會魯莽中給他人或自己造成傷害。患兒情緒也常常不穩定,容易過度興奮,也容易因一點小事而不耐煩、發脾氣或哭鬧,甚至出現反抗和攻擊性行為。

部分該障礙患兒存在空間知覺障礙、視聽轉換障礙等。雖然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於註意障礙、活動過度和認知障礙,患兒常常出現學習困難,學業成績常明顯落後於智力應有的水平。案例中小強的情況也足以說明這一特征。

部分該障礙患兒因經常受到老師和傢長的批評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現焦慮和抑鬱,約20%~30%的患兒伴有焦慮障礙,該障礙與品行障礙的同病率則高達30%-58%。與同齡人相比,患有ADHD的青少年在情感上顯得較不成熟。而且會較多地伴有對立違抗障礙、沖動、發脾氣、吸毒、犯罪等情緒和行為問題。現在已有研究表明,多動癥的孩子如不積極治療很容易導致青少年犯罪。事實上,情緒和行為障礙往往是多動癥患兒社會功能損害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兒多動癥是孩子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之一,很多傢長忽視瞭小兒多動癥的癥狀,而認為是孩子貪玩好動的原因,因此耽誤瞭病情的治療,其實好動的孩子與多動癥的孩子是有明顯區別的。瞭解小兒多動癥的癥狀,做好對疾病盡早的治療,這對患者的康復是非常重要的。

多動癥的常見原因

對於多動癥的出現,專傢表示還是十分不解的,平時在生活中已經註意到很多,為何還會引起多動癥的出現?專傢表示,這種疾病的出現和很多的因素都有一定的聯系,如果傢長沒有瞭解到這方面的知識,那麼顯然對於自身的疾病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下面就為大傢介紹一下多動癥的常見原因。

1.傢長過於冷漠

有的寶貝處在經濟貧困或傢庭不和、父母離異的不良環境中,也會導致多動癥的發生。這類傢庭中的父母,往往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心和關註寶貝,寶貝也缺乏玩具、圖書等成長所需要的物品。這類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寶貝,容易產生行為異常、性情孤僻、學習困難、多動等情況。多動癥兒童組父母的文化程度,明顯低於正常兒童組父母的文化程度。

2.傢長過於嚴厲

有些傢長望子成龍,但又缺乏基本的早教知識,不瞭解兒童的心理變化,對於寶貝要求過於苛刻,這樣很容易導致寶貝心理過度緊張,情感壓抑,從而出現多動癥狀。如果此時,傢長認為寶貝是故意不聽話,采取暴力管教方式,就會更為加重寶貝的多動癥狀。

3.塑造法則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鍛煉多動癥寶貝的專註力。找些他感興趣的事,如畫畫,給他規定每天要堅持一定長的時間,時間可從短到長。

4.處罰法則

種方法的目的,是為瞭減少或消除寶貝的某些不良行為。對寶貝的不良行為的結果或表現,給予不愉快的刺激,讓寶貝感知他的這種行為是不被欣賞和認可的,父母不喜歡。但在使用處罰法時,傢長要註意讓寶貝明白你是愛他的,要幫他改正錯誤,並沒有其他惡意。在方法的選擇上,也要多動腦筋,不可采取大罵或恐嚇等簡單粗暴的方式。

5.消退法則

所謂消退法,就是對寶貝的行為不理不睬,不過分關註,讓其自然消退,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上述內容為大傢闡述瞭多動癥的常見原因,多動癥疾病和其他的疾病都不相同,如果沒有及時的接受治療,對於兒童的後期顯然會有很多的影響,希望傢長在生活中也可以幫助患兒接受疾病的治療。

多動癥保健

父母朋友們為瞭防止自己的孩子出現疾病,就在非常認真的研究各種疾病,對於多動癥這樣的疾病,很多的父母朋友已經註意到瞭,對於多動癥很多的父母朋友們都知道在孩子身上是比較常見的,為瞭讓大傢對於多動癥更加的瞭解,我們下面就為大傢介紹一下多動癥的飲食保健。

1.多動癥孩子應該多吃一些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內的微量無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密切有關。鋅缺管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大多數頭發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

2.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癥狀。因此多動癥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禽血等。

3.多食含脂肪酸、卵磷脂和B族維生素的事物。魚類脂肪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細胞的發育有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改善腦功能,提高記憶力、判斷力。平時給孩子多吃一些瘦肉、蕈類、豆制品等含卵磷脂多的食物,對改善記憶也有幫助。因此,食用蛋黃、豆制品、魚頭等,對多動癥兒童也是有益的。

另外還有幾類食物,多動癥兒童是應該避免吃的。

1.傢長要知道,小兒多動癥的飲食盡量不要吃一些含鉛食物。鉛對兒童的危害性相信傢長們都有所耳聞,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所以多動癥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

2.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大紅是、柑欖等食物。

3.多動癥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多動癥兒童的飲食禁忌

相信大傢都或多或少的瞭解一些有關多動癥方面的知識。目前主要是一些兒童患多動癥,這成瞭無數傢長頭疼的事情,擔心孩子的將來。專傢為瞭解決傢長們的困難,提出瞭以下幾個方面。希望傢長們註意孩子的飲食,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一、忌多食含鋁量高的食物

鋁是一種生活中十分常見的金屬元素,它可能威脅人類的健康,使人的智力退化,記憶力下降,同時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患有多動癥的兒童不要使用未經塗膜的鋁質食具、容器、或者使用它煮高蛋白、酸性食物和飲料。最好不要長期的服用含鋁較多的中、西成藥,像氫氧化鋁抗酸劑,此外註意不能與含檸檬酸的果汁一起服用。另外,含有鋁添加劑加工後的食品像油條等應盡量少食。而茶葉中也含有較多的鋁較多,應避免咀嚼,但其實茶水中的鋁很少,可以放心飲用,這些是多動癥兒童的飲食要特別註意的。

二、忌食含酷氨酸的食品

乳類、乳制品、豆腐皮、大豆、松魚幹中富含酷氨酸,而需瞭解的是多動癥患兒的大便中P-甲酚的含量比正常的兒童要高,而P-甲酚則是人腸道裡的微生物對酷氨酸進行代謝的一種產物,所以應避免大量食用。此外多動癥兒童的飲食禁忌還應忌多食糖類,像各種甜點心、各式糖果、飲料、冷飲等含糖較高的食品,如果攝入過多,就可能引起身體的內分泌紊亂,小兒則可能會出現多動癥,所以應少吃,這方面也是多動癥兒童的飲食要多加註意的。

傢長們應該註意孩子的飲食,合理搭配,註意營養均衡。做到讓孩子不挑食,不厭食。平時多多註意這方面的知識,多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避免一些不良習慣。畢竟這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希望傢長們調高警惕,讓孩子身體健康發展。

小兒多動癥頻發,傢庭和社會該擔多少責任?

(1)傢庭因素:多動癥兒童與傢庭環境不佳或傢長的不合理教養有一定關系:

①做父母的經驗有限,對待孩子觀點不一致或存在嚴重的分歧;

②傢長工作忙,對子女關心不夠,忽視兒童的物質和心理要求或隻顧自己玩樂,無心多管子女;

③傢長文化水平低,教育子女簡單粗暴甚至對子女軀體虐待和心理虐待等;

④對孩子期望太高,嚴加看管,使孩子失去“自由”,產生極大心理壓力或者對孩子過度溺愛、百依百順、養成嬌生慣養的自私心理;

⑤父母關系緊張或傢庭不良事件,如父母關系不好、離異或親人亡故等;

⑥其他:如傢長的個性特點等。

(2)社會因素:學校因素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如學校學習觀點不明確、過分強調分數而忽視心理健康、學校氣氛活潑不足,加上老師教育方法不當等會導致兒童喪失學習興趣、學習壓力過重。

另外,城市化和現代化步伐增快、電影電視內容的影響、電腦遊戲的引誘、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變、社會道德規范的削弱等也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