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小關節滑膜所致的關節腫痛,繼而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晚期因嚴重骨質破壞、吸收導致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

類風濕性關節炎?

1.受累關節晨僵、疼痛、壓痛、腫脹及 活動受限,初呈遊走性,以後固定。由單個至多個關節受累。且呈對稱性。手足小關節先受累,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受累多見。最多見的畸形有近端指間關節梭形腫大、爪形手、手指“天鵝頸”畸形、尺側偏斜、掌指關節半脫位及腕關節固定等。

2.關節周圍可發生腱鞘炎、滑囊炎、肌萎縮等。

3.皮下結節,多見於關節突起部及經 常受壓處,質韌如橡皮,無明顯壓痛,存在時間較長。

4.血管炎。

5.慢性纖維性肺炎。

6.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

7.結節性肺 病。

8.類風濕性塵肺。

9.胸膜炎。

10.心臟類風 濕性肉芽腫。

11.局源性心肌炎。

12.冠狀動 脈炎。

13.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 纖維化。

14.類風濕性心包炎。

15.其他:肌炎、周圍神 經炎、鞏膜炎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方

烏頭通痹湯

藥物組成:制烏頭(先煎)9g,黃芪15g,桂枝6g,芍藥12g,穿山龍15g,地龍15g,青風藤15g,鉆地風15g,僵蠶15g,烏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螞蟻丸

藥物組成:螞蟻30g,何首烏30g,熟地黃30g,人參30g,五味子30g。

用法用量:上藥碾碎過篩,以水調和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為1療程,共2個療程。

牛羌

藥物組成: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獨活各30g,

用法用量:為末,每服6g,白湯下。

地黃當歸金甲湯

組方:將上藥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 劑。

制用法:幹地黃95克 當歸3克 白金條(即人角楓)須根5克 刺三甲5克

三白皂剌熏劑

組方:用沙鍋置火爐上,納上藥,加水適量,煮沸後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層紗佈覆蓋以助熏蒸。治療時爐火保持適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鐘。如疼痛劇烈,治療時間可適當延長

制用法:鮮三白草1000克 鮮皂角刺250克

6

中醫秘方

中藥外貼膏藥鎮骨驅風,濃縮38味名貴中草藥由十幾位知名老中醫按照秘制古方精心熬制而成,具有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同時可溫腎助陽、扶正固本,以達強筋壯骨、根除骨關節炎癥之功效,專業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以及關節腫痛、行動不便等。在臨床上治愈瞭很多關節炎患者,得患者一致認可和好評,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選擇。在貼膏劑的同時采用物理療法輔助治療效果會更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忌口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可使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而且吃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少油

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癥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松與關節破壞。

少鹽

若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瀦留,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要少鹽。

少奶類和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

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幹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因此都要少吃。

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註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要註意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還應註意菜的色香味,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也可以增加餐飲量或次數,以供給足夠的熱能,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

1.好發人群

女性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

2.癥狀體征

可伴有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癥狀。

可伴有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癥狀

(1)晨僵

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癥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癥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受累的表現

①多關節受累

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易受累的關節有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其他還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

怎樣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

檢查身體是很重要的事,因為每一個人都想有健康的身體,所以就會通過檢查進行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可是每種病患的檢查方法是不同的,現在就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介紹檢查的方法給大傢分享。

1.血細胞沉降率 大多數患者血細胞沉降率增快,尤其是在急性期。

2.血紅蛋白含量 略低於正常,晚期病例則可出現輕度貧血,血紅蛋白含量大多在8~10g之間。

3.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類風濕因子(RF) 典型的類風濕患者可以出現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陽性,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

4.免疫球蛋白檢查(IgM,IgG) 大約70%的類風濕患者可以出現IgM異常,IgG多為陽性。

5.關節液檢查 在受損關節中抽出的關節液多混濁,但無細菌,關節液的黏滯度較正常為低。鏡檢下顯示關節液內無結晶物。

6.X線檢查 於X線平片上可以發現以下改變:

(1)軟組織腫脹:顯示關節囊陰影增大。

(2)關節間隙變窄:由於軟骨受累及缺損所致。

(3)關節周圍骨質疏松:顯示關節周圍骨質中的骨小梁減少、萎縮及變細。

7.其他影像學檢查 CT及MRI成像技術可酌情選用,尤其是對早期病例。

通過上述的任何一種檢查都是可以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存在,可是發現瞭病患的存在的同時,也必須要進行適當的治療,盡早的恢復身體的健康,也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那樣對身體健康的幫助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