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佈。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癥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癥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類風濕性關節炎忌口

少糖

類風濕性關節炎要少吃糖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可使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而且吃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少油

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癥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松與關節破壞。

少鹽

若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瀦留,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要少鹽。

少奶類和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

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幹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因此都要少吃。

類風濕性關節炎要少吃奶制品

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註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要註意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還應註意菜的色香味,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也可以增加餐飲量或次數,以供給足夠的熱能,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類風濕性關節炎吃什麼藥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類風濕性關節炎以關節病變引起肢體嚴重畸形,關節滑膜炎及漿膜、心肺、皮膚、眼、血管等結締組織廣泛性炎癥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1.要改善工作生活條件,避免久居潮濕之處。平日要註意氣候變化,積極防寒保暖,謹防呼吸道感染。2.註意休息,急性期宜臥床休息2-3周,然後逐漸起床活動;3.應加強體育鍛煉,如跑步、打球、騎自行車等,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

大傢有聽說過類風濕性關節炎嗎?大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瞭解多少呢?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最近幾年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有很多人都在遭受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折磨,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一、西藥治療:

   西醫治療風濕病采用的方法是皮質激素療法,雖然西醫治療風濕病有較快的抗炎殺菌治療疾病的作用,但對人體免疫系統會造成非常巨大的傷害,所以一般而言隻可暫時的緩解癥狀,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相應的長期的使用激素類藥品還可能加重患者的依賴性,同時出現水牛背、骨質疏松等並發癥。

二、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疾病一般以調理為主,對風濕此種慢性病一般需要半年多的時間方可見效。治療風濕病的方法有哪些?與此同時,經過長時間的服藥還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腸胃消化系統潰瘍性疾病。

三、儀器治療:

現在市場上各種治療儀到處都是,一期治療疾病的原理是,通過局部按摩、刺激局部神經緩解患者暫時性的痛苦,患者可能初期會受到效果,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局部神經反應越來越遲鈍,治療效果越來越差。

以上三種方法就是我們向醫生瞭解到的目前醫學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普遍方法,通過閱讀上面的內容,大傢對這幾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都記住瞭嗎?如果大傢還想瞭解更多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知識,歡迎大傢瀏覽本網站的其他文章。

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侵蝕性關節炎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類風濕關節炎的病變特點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關節軟骨和骨質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類風濕關節炎在各年齡中皆可發病,高峰年齡在30~50歲左右,一般女性發病多於男性。下面為大傢介紹幾種針灸方法,幫助大傢治療此病。本病屬中醫學“頑痹”、“歷節風”、“風痹”的范疇。

一 體針療法1.處方:取穴分為三組,第一組取上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合谷、中渚、後溪、內關 、中脘、建裡等;第二組取下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足三裡、三陰交、太溪、公孫、內庭 、下脘、水分、天樞等。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選用雙側14~16個穴位。另外,第三組穴位應根據受累關節或受累器官情況,選用受累關節附近的穴位或受累器官相 關神經節段區內的穴位,並與上述兩種處方配合使用。2.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選用28~30號毫針,直刺合谷、內關1.2±0.2寸,直刺後溪 0.8± 0.2寸,直刺中渚0.6±0.2寸,直刺中脘、建裡1.4±0.2寸。直刺足三裡2.0±0.5寸,直刺三陰交 1.4±0.2寸,直刺公孫、太溪、內庭0.8±0.2寸,直刺下脘、水分、天樞1.4±0.2寸。

每天針刺1~2次,每次留針2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2~3次,以中等強度的捻轉手法為主,捻 轉的幅度為2~3圈,捻轉的頻率為每秒2~4個往復,每次每穴行針5~10秒。3.按語:治療本病的取穴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考慮對局部機能的調節和鎮痛,故取用 局部穴位,如上肢的合谷、中渚、後溪、內關,下肢的公孫、內庭;二是考慮對整體免疫機能的 調節,故取用足三裡、三陰交、太溪,這些穴位能夠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功能,對本病的 治療具有積極作用;三是考慮對脾臟功能的調節,故取用中脘、建裡、下脘、水分、天樞。脾臟 是機體最大的淋巴組織,發生變態反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時,機體所產生的抗體,一部分 即來源於脾臟。脾臟分佈著來自T6~T10節段的交感神經,中脘、建裡、下脘、水分、天樞就是分 佈在T6~T10節段神經支配區內的穴位。下肢的公孫、內庭等穴位也能夠調節機體的免疫機能,對 本病具有積極的治療作用。二 電針體穴療法1.處方:取穴分為三組,第一組取上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合谷、中渚、後溪、內關 、曲池、中脘、建裡等;第二組取下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足三裡、三陰交、太溪、公孫 、內庭、下脘、水分、天樞等。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選用雙側8~12個穴位。

另外,第三組穴位應根據受累關節或受累器官情況,選用受累關節附近的穴位或受累器官相 關神經節段區內的穴位,並與上述兩種處方配合使用。2.操作方法:分為兩步,第一步進針操作與體針療法一樣,第二步為電針療法操作方法。第 一步操作完畢後,在第一組的上肢的穴位與腹部穴位之間,在第二組的下肢的穴位與腹部穴位之 間,分別連接電針治療儀的兩極導線,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現明顯的局部肌肉顫動或 患者能夠耐受為宜。每次電針雙側的10~14個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電針治療20分鐘,每天治療1 ~2次。沒有接電療儀的穴位,按普通體針療法進行操作。三 灸法1.處方:取穴分為三組,第一組取上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合谷、中渚、後溪、內關 、上脘、中脘、建裡等;第二組取下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足三裡、三陰交、太溪、公孫 、太沖、內庭、下脘、水分、天樞等。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選用雙側14~16個穴位。另外,第三組穴位應根據受累關節或受累器官情況,選用受累關節附近的穴位或受累器官相 關神經節段區內的穴位,並與上述兩組穴位配合使用。

2.操作方法:每次選雙側8~12個穴位即可,用艾條溫和灸,或用隔薑灸,每穴灸15分鐘,使 局部有明顯的溫熱感為宜。每日治療1~2次。四 耳針療法1.處方:主穴、配穴同時取用,兩側交替。1主穴:取一側的患病關節對應的耳穴、脾。2配穴:取另一側的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交感。2.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用28號0.5~1.0寸毫針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針刺1~2次,每次 留針20分鐘,留針期間行針2~3次,以中等強度的捻轉手法為主,捻轉的幅度為2~3圈,捻轉的 頻率為每秒2~4個往復,每次每穴行針5~10秒。五 電針耳穴療法1.處方:主穴、配穴同時取用,兩側交替。

1主穴:取一側的患病關節對應的耳穴、脾。2配穴:取另一側的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交感。在上述耳針療法處方的基礎上,選取 體穴足三裡、三陰交、太沖。每次取用單側的穴位,雙側交替使用。2.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用28號0.5~1.0寸毫針斜刺或平刺耳穴,直刺足三裡 2.0±0.5寸 ,直刺三陰交1.4±0.2寸,直刺太沖0.8±0.2寸。然後在耳穴主穴與足三裡、三陰交、太沖之間 分別連接電針治療儀的兩極導線,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現明顯的局部肌肉顫動或患者 能夠耐受為宜。每次電針6個穴位交替使用耳穴,每次電針20分鐘,每天治療1~2次。沒有接電 療儀的耳穴,按普通耳針療法進行操作。

六 耳穴貼壓療法多與其他針灸療法配合使用。1.處方:主穴、配穴同時取用,兩側交替。1主穴:取一側的患病關節對應的耳穴、脾。2配穴:取另一側的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交感。

2.操作方法:用王不留行子進行貼壓。常規消毒後,用5mm×5mm的醫用膠佈將王不留行子固 定於選用的耳穴,每穴固定l粒。每天按壓6~8次每2小時左右治療1次,每個穴位每次按壓3~5 分鐘,按壓的力量以有明顯的感但又不過分強烈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