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醫學上叫高粘稠血癥,中老年人易患,可經血液流變學檢查確診。影響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細胞性因素,如血細胞數量多少、大小、形態,紅細胞變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漿性因素,如血漿蛋白(特別是纖維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纖溶活性等。血管性因素、如血管長度、直徑和內膜光滑度等。其他因素,如情緒、生活模式、吸煙、飲酒等。以上因素如發生障礙或出現異常,就可發生血液粘稠。下面,大傢一起來詳細瞭解下關於血稠的相關問題吧。

血稠的癥狀

1.晨起頭暈,不清醒,思維遲鈍。一般要待吃過早餐後,頭腦才逐漸變得清醒。

2.午餐後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相反,晚餐後精神狀態特別好。

3.蹲著幹活氣喘。下蹲時回到心、腦的血液減少,肺、腦等器官缺血,導致呼吸困難,故有氣喘。

4.陣發性視力模糊。血液變粘稠瞭,流速減慢,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或者視神經或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看東西一陣陣模糊。

如果中老年人出現上述癥狀,應疑及血粘稠,最好到醫院作有關血液流變學的檢查,以便確立診斷。

4)血粘稠需要治療嗎?

根據病理學傢們對血液粘稠度的形成以及變化規律的研究,發現血粘稠程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和外界環境、不同季節、時間與氣候等。因此,一個人的血粘稠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時高時低的動態變化之中。對於健康者來說,你大可放心,因為人體自身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來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和相對穩定,使你並不產生病態表現,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但要註意,中老年人群出現瞭較明顯的血粘稠癥狀,特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及時給予藥物幹預,當然使用藥物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萬不可自行其事,以免出錯。

切記,少數年輕人也會得血稠,目前二十多歲年輕人工作壓力大,事務繁忙,缺乏鍛煉,酒場如雲,時間長瞭也會得血稠,特別是在東北地區,初步表現在,血液流動慢,冬天特別容易凍僵,尤其是早上起來,一出門就凍得手腳冰涼,通常比常人不抗寒,在傢裡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到寒冷的侵襲,一絲涼風都能感覺到,尤其是對腿部膝蓋部,因為血稠的緣故,對這些細微的冰涼感應很敏捷,很多人誤以為是風濕等,但其實不然,提早改變生活習慣,一定會改變身體機能的,建議早重視,吃些三七片等活血藥物,或者詢問專業醫院的大夫。

血稠的危害有哪些

血液黏滯度簡稱血黏度,是反映血液流動特性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腦卒中先兆癥狀出現和消失的閾值指標,更是提示腦卒中發生的早期警報信號。

當血黏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血液會出現凝聚現象,造成血管栓塞、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引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資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腦血栓、高血壓、閉塞性動脈硬化癥、高脂血癥及慢性肝、腎疾病等均與血黏度升高有關。

當血黏度增高時,人們往往可以感覺出來。一般來說,如果中老年人存在下面四種癥狀,就說明體內的血液黏度可能比較高瞭,應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晨起後非但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反而容易感覺頭暈,早飯後才逐漸變得清醒。晚飯後精神狀態最好。

午飯後犯困。正常人午飯後也會有困倦感覺,但可以忍耐。而血黏度高的人午飯後會馬上犯困,需要睡一會兒,精神狀態才能有所好轉,否則整個下午都會無精打采。這是午飯後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出現的典型癥狀。

陣發性視力模糊。有些中老年血黏度高者常有暫時性視力模糊的情況。這是因為視神經和視網膜發生暫時性缺血缺氧,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所致。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腦血栓從日常生活做起。長期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平時飲食結構搭配要合理,葷素互食,晚餐更不宜食厚味應以清淡為主,多吃些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各種新鮮蔬菜及水果。

血稠應該註意什麼

血稠程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和外界環境、不同季節、時間與氣候等。因此,一個人的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時高時低的動態變化之中。對於健康者來說,你大可放心,因為人體自身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來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和相對穩定,使你並不產生病態表現,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但要註意,中老年人群出現瞭較明顯的血稠癥狀,特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及時給予藥物幹預,如西藥藻酸雙酯鈉、腸溶阿司匹林、茶色素、潘生丁,中藥丹參、川芎、當歸、紅花等。當然這些藥物都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免出錯。較為簡單的防止血稠或消除血稠的辦法,就是調整生活方式。

血液黏稠度偏高的患者平時要控制含糖太度高的食物的攝入,因為糖分被我們身體吸收之後有可能轉化成為酯類物質,進一步就可以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這樣一來很有可能誘發疾病。有的患者血液粘稠度偏高,並且體重也比較重,這個時候要合理控制體重,多註意減肥。

血稠的原因

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血漿中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遊離脂肪酸等,它們在血液中是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少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的。2.什麼是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3.高血脂的危害?血脂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物質,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

飲食清淡,低鹽低脂,多吃粗糧,多吃水果蔬菜,黑木耳,山嵖有不錯的降血脂作用。

血稠跟腦血栓有什麼區別

血粘度指標檢查結果對於診斷患者是否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是否控制瞭病情發展以及對預測將來是否有可能患上心腦血管疾病,都沒有任何的意義。判斷是否患瞭心腦血管疾病,或者是否有可能患此病,其依據應該是看是否發生瞭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事件。目前對於血粘度的檢查不是很客觀,一般來說在大規模的醫院裡都沒有這種檢查項目。所以,患者千萬不要以血粘度指標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病、是否應該用藥以及預測將來是否會得這種病。針對患者血粘度高的解決方案:控制血脂、血壓和血糖,另外,可適量服用阿司匹林。

所謂的“血稠”,我們臨床上指的是血液粘稠度增高,這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飲食和血脂等。臨床上更重視的是血脂水平的高低,血脂水平增高現在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由於生活水平的改善,很多年輕人也發現瞭血脂水平紊亂,由此導致瞭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年齡的年輕化,比如我們在臨床上經常可以看到40歲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甚至還有30歲的心肌梗死患者。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血脂水平,進行調脂治療,降低總膽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改善生活方式,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