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到瞭菜和飯就會剩下,倒掉又浪費,這可怎麼辦呢?剩菜剩飯對人體健康是有危害的,但是又不能扔掉,這可怎麼辦呢?別著急,下面就就來教大傢怎麼吃剩菜剩飯最好,一起來學兩招吧。

孕婦能吃剩飯剩菜嗎

孕婦慎吃剩飯剩菜。

孕婦慎吃剩飯剩菜的原因:剩飯剩菜,相信每一傢人都會有。勤儉節約的準媽媽,為瞭不浪費,可能會在隔餐的時候加熱再吃。但剩飯剩菜,準媽媽們最好不要隨便吃。特別是吃剩的蔬菜經過長時間鹽漬後,在反復加熱時,表面的鹽分會變成亞硝酸鹽,最容易使人中毒。而至於剩飯,屬於淀粉類食品,長時間放置,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這類細菌的毒素在高溫加熱之下也不會被分解,解決不瞭變質的問題。所以,如在短時間內還沒有吃完,那麼即使從外觀上看沒有變質也不要再吃瞭。

孕婦吃剩飯剩菜的正確方法:蔬菜類,最好不要剩下來。肉菜類,一定要打包好,然後放進冰箱,如果孕媽要吃一定徹底加熱,同時最好加上一些醋,這樣有利於提高肉類的營養,還利於孕婦對這些營養的吸收利用。至於剩飯,如果是在4個小時內,準媽媽是可以加熱再食用的。

剩菜剩飯可以吃嗎

剩菜剩飯怎麼吃最好

剩飯剩菜需涼透後再放入冰箱。這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當中,食物中心容易發生質變,而且食物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黴變。

葷菜2小時易生細菌。空氣中的有害細菌,會在2個小時內附著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質和脂肪在細菌的作用下,大都會產生有害物質,如硫化氫、胺、酚等,這些物質對人體有害。因此剩飯剩菜在烹飪後兩個小時內放進冰箱,用較淺容器盛放,便於冷卻。

剩飯菜別過6小時。剩菜的存放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個小時內吃掉它。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食物中的細菌就會釋放出化學性毒素,對這些毒素加熱也無能為力。

葉類蔬菜別過夜。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因此,如果同時剩下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莖葉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不吃隔夜菜。

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須回鍋。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後必須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隻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滅它們。如果您在食用前沒有加熱的話,食用之後就會造成不適,例如痢疾或者腹瀉。尤其是春節常見的魚和海鮮類菜肴,其所含的營養也是大腸桿菌最好的溫床,因此吃時應與酒、蔥、薑等一起重新徹底加熱,不僅保鮮,還有殺菌作用。

剩飯剩菜不要置於鋁制器皿內。鋁在空氣中易生成氧化鋁薄膜,較咸的菜肴或湯類存放其中,會產生化學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可以瓷器盛放後再用保鮮膜包上放進冰箱

再次食用前加熱更長時間。此外,過年天天大餐,自然剩下葷菜較多。這些肉類食物,尤其是魚、海鮮類,再次食用前必須加熱更長時間,因為空氣中的有害細菌會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如果加熱不夠,殺不死這些細菌,人一旦吃瞭,極易發生食物中毒。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剩菜剩飯,要怎麼做呢?

教你不剩菜剩飯的方法

做飯的時候要適量。不要總覺得自己能吃很多,做完後又吃不下,剩一大桌子,扔瞭又不舍得。

盡量別吃剩菜和醃制品。如果有剩菜,那一定要涼透再放冰箱,不同的剩菜要分開放。並且下次吃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加熱。

涼菜不論葷素都不要吃。因為涼菜不會經過加熱過程,細菌肯定超標。

為瞭健康,要盡量避免剩菜剩飯哦。

長期吃剩飯對健康危害大

我們每個人都吃過剩飯吧?許多人以為,為瞭避免浪費,剩飯可以加熱後再吃。但研究發現,剩飯重新加熱以後再吃難以消化,時間長瞭還可能引起胃病。

長期食用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

我們常吃的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經口腔內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成糊精及麥芽糖。經胃進入小腸後,被分解為葡萄糖,再由腸黏膜吸收。淀粉在加熱到60℃以上時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這個過程稱為“糊化”。人體內的消化酶比較容易將這種糊化的淀粉分子水解。而糊化的淀粉冷卻後,會產生“老化”現象。老化的淀粉分子若重新加熱,即使溫度很高,也不可能恢復到糊化時的分子結構。

體對這種老化淀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凡消化功能減退的老人,嬰幼兒或體弱多病者以及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最好不吃或少吃變冷後重新加熱的米飯。

另外,含淀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這類食品又最適合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因此,吃剩飯易引起食物中毒。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會劇烈腹瀉、脫水,因此休克的現象也曾發生過。

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剩飯呢?首先將剩飯松散開,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將時間縮短在5至6小時以內。吃剩飯前要徹底加熱,一般在100℃下加熱到30分鐘即可。

教你怎麼保存剩菜剩飯吃得更久

1.剩菜剩飯需涼透後放入冰箱

這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當中,食物中心容易發生質變,而且食物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黴變。

2.葷菜兩小時易生細菌

空氣中的有害細菌,會在2個小時內附著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質和脂肪在細菌的作用下,大都會產生有害物質,如硫化氫、胺、酚等,這些物質對人體有害。因此剩飯剩菜在烹飪後兩個小時內放進冰箱,用較淺容器盛放,便於冷卻。

3、剩飯菜別過6小時

剩菜的存放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個小時內吃掉它。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食物中的細菌即使加熱也無能為力

4、葉類蔬菜別過夜

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因此,如果同時剩下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莖葉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不吃隔夜菜。

5.剩菜及打包食物需回鍋

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取出後必須回鍋。這是因為冰箱的溫度隻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滅它們。如果您在食用前沒有加熱的話,食用之後就會造成不適,例如痢疾或者腹瀉。尤其是春節常見的魚和海鮮類菜肴,其所含的營養也是大腸桿菌最好的溫床,因此吃時應與酒、蔥、薑等一起重新徹底加熱,不僅保鮮,還有殺菌作用。

6、剩飯剩菜不要置於鋁制器皿內

鋁在空氣中易生成氧化鋁薄膜,較咸的菜肴或湯類存放其中,會產生化學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可以瓷器盛放後再用保鮮膜包上放進冰箱。

此外,節日天天大餐,自然剩下葷菜較多。這些肉類食物,尤其是魚、海鮮類,再次食用前必須加熱更長時間,因為空氣中的有害細菌會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

常吃剩菜剩飯的一對夫妻雙雙得胃癌

幾日前,在柯橋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倩倩又聽到瞭“某某得癌癥”的消息。一時間,她緊張起來,這已經是她3年來身邊第五個人得癌癥瞭,其中有兩位已經去世。這個消息又讓她害怕起來。

真是談癌色變。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不論是網站還是微信朋友圈,充斥著關於癌癥的各種“知識”,其中不乏一些聳人聽聞的信息。那麼癌癥為何會如此高發?我們又要如何預防呢?4月15日至21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之際,記者采訪瞭相關部門和專傢。

柯橋區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

柯橋區疾控中心一份《2014柯橋區重點慢性病發病和死亡情況監測報告》顯示,去年柯橋區惡性腫瘤發病率為363.42/10萬,相比2012年的323.21/10萬、2013年的361.28/10萬呈逐年上升趨勢。惡性腫瘤發病率居前5位依次為肺癌、胃癌、腸癌、甲狀腺癌和乳腺癌,發病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的半數以上。

另外,去年柯橋區戶籍人口中惡性腫瘤死亡率為201.90/10萬,占所有死亡人數的31.24%。按腫瘤發病部位分,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腸癌、食管癌。

“惡性腫瘤確實是慢性病中殺傷力最強的一種病,癌癥的高發已經成為瞭一種現象,但是根據我們的瞭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癌癥是不可怕的。”柯橋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看到上述的數據,不少人都會大吃一驚。“導致癌癥的主要發病誘因有不少,包括不良的生活習慣、平均壽命的延長乃至環境污染等。”紹興第二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蔣紅良直截瞭當回答瞭記者最關心的問題。

前段時間,蔣主任接診瞭一對同是60多歲的夫妻,“兩人因為類似癥狀一起來醫院求診,查出來都是得瞭胃癌,目前都做瞭手術,還一起在做化療。”蔣主任講述這個病例的時候特別嚴肅,“一對夫妻同時得胃癌,雖然我們無法明確得知共同患病的原因是什麼,但至少兩個人一定存在著共同的不良生活習慣。”蔣主任說,後來和這對老夫妻聊天後得知,兩人經常會多買一些菜在傢,然後吃好些天,有時候常吃些剩菜剩飯。“這些生活習慣就相當不好。”蔣主任說。

腫瘤發病率不斷遞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就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運動量的減少加上對動物蛋白、高脂肪含量食品以及高熱量食品的攝入量在逐年上升,這種逐漸西式化的生活使得人們機體內環境發生瞭改變,容易引起腫瘤的病發。

另外,癌癥發病率高也與人口老齡化有關。“曾經有過一組數據,平均年齡在74歲,患癌概率為22%。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致癌的危險因素會從量變成為質變。”蔣主任解釋,包括醫學越來越發達,勤於檢查讓越來越多的癌癥“現形”。

據記者瞭解,環境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這些環境污染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食物農殘超標,等等。

三分之一癌癥可以預防

“癌癥發病率高引起部分市民恐慌,但其實癌癥還是有防治方法的。”蔣主任說。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防癌最重要的一條。例如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降低腫瘤的發生,對腫瘤患者的治療也同樣有幫助。戒煙、控制體重、增加蔬菜水果攝入等簡單的方法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

另外,早期的腫瘤篩查,包括診斷治療都可以降低癌癥的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1/3惡性腫瘤可以預防,1/3可以治愈,1/3可以治療。“隻要定期檢查,很多腫瘤可以早期發現,然後徹底治愈。”蔣主任還提醒,腫瘤科是頗具專業性的學科,檢查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而在治療上,千萬不能聽信偏方或者網絡上謠傳的一些方法,否則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專傢釋疑:癌癥會遺傳嗎?

很多市民都有一個相同的疑問,癌癥會遺傳嗎?親戚得過癌癥,自己會不會是癌癥高發人群?

對於記者的提問,蔣主任思索瞭片刻回答,“癌癥本身不會遺傳,隻能說它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疾病。”簡單地說,一些腫瘤表現出的傢族性會更強一些,例如乳腺癌、卵巢癌、大腸癌等。

好萊塢有個知名女星叫安吉麗娜·朱莉,她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朱莉為瞭降低罹癌風險,在2013年接受瞭預防性的雙側乳腺切除手術。之所以進行這項手術,是因為她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雖則她的做法醫學界存在爭議,但從一個側面反映傢庭遺傳的恐慌性。

因此,有傢族遺傳史的人到瞭高發年齡要特別註意,要提前做相關的深度健康體檢。目前不少醫院推出做腫瘤高發基因的檢測。盡管這些癌癥不能進行預測,但提前做檢查是可以看到遺傳性高危基因,可以早診早防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