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紅肉和白肉啊,人們往往就會犯迷糊,以為紅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紅燒肉,而白肉就是那個肥肉。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是紅肉非彼紅肉。判斷紅肉和白肉不是以做熟的肉顏色為標準答案,而是指生肉的時候,紅色的肉就是紅瞭白色的肉就是白肉比如豬肉生的時候是紅色的,那麼重要就是紅肉,而肌肉生長的時候是白色的,那麼肌肉就是白肉。

吃肉的時候要避免的幾個誤區

【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污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而飲食的影響占35%。以前我們低估瞭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不宜用熱水浸洗豬肉】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幹凈。

【忌吃病死的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瞭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發病。如果人吃瞭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並發癥,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豬肉。

【吃瘦肉也應適量】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不要吃豆豬肉】

豆豬肉也不能吃。豆豬肉是豬囊蟲寄生在豬體內引起的病致死的豬肉,人如果吃瞭未煮熟的豆豬肉,囊蟲會在人的小腸中發育為鉤絳蟲。蟲卵在豬腸內孵化成細蟲,再通過腸壁進入血流,到達全身各部,會在肌肉或腦中發育成囊蟲,所以切忌食用豆豬肉。

【忌食用高溫油炸的咸肉】

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魚、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不要吃肉疙瘩】

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紅肉和白肉吃哪種最好

通常一些人會疑惑,那麼紅肉營養價值高還是白肉的營養價值高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給大傢解析下。首先呢,紅肉和白肉兩種肉都含有蛋白質和脂肪,但是紅肉含有的脂肪比較多,而且多為飽和脂肪。

而相對來說,白肉中的不飽和脂肪含量就要相對高一些,而飽和脂肪的含量要比紅肉低。如此看來,紅肉中含有的脂肪比較多,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比較肥大,是不是這樣就要放棄吃紅肉呢?

其實一種物質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存在價值,就比如說紅肉和白肉,既然它存在,就有它的價值,紅肉和白肉單吃一種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二者混著吃就會產生互補作用,減弱這些傷害。

所以說紅肉和白肉沒有哪個是絕對的最好,但是兩者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單吃一種肉,要兩種肉相互交替著吃才會對身體有好處。

吃肉也要適量

多數人都知道,多吃肥肉易讓人發胖,對健康不利。事實上,多吃瘦肉也未必就好。新的研究發現,過多吃瘦肉,同樣會發生動脈硬化。

醫學傢們發現,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而蛋氨酸是人體合成某些激素和保護表皮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因此,正常適量吃些瘦肉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

但另一方面,蛋氨酸在人體內某種酶的催化作用下,可產生一種叫做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質,動物實驗證明,同型半胱氨酸直接損害動脈內皮細胞,使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質沉積並滲入動脈壁,形成典型的粥樣動脈硬化斑。顯然,吃瘦肉過多,蛋氨酸就會增多,同型半胱氨酸相應就會增加,因此引起動脈硬化的可能性就大。

因此,吃瘦肉也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由於大量吃瘦肉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肝腎功能不好者理應註意適量進食瘦肉

三種吃肉方法易致癌

一、熱水浸泡過的豬肉

許多人習慣把剛買回來的豬肉用熱水浸泡一下,認為可以去掉豬肉的血水。而事實上,用熱水浸泡豬肉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因為豬肉裡含有大量的凝固點為15℃~16℃的低溫肌溶蛋白,極易溶於水。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用熱水浸泡或沖洗豬肉,應該用涼水快速沖洗,煮的時候煮熟煮透即可。

二、過度燉煮的肉易致癌

煮得爛熟的肉味道更濃,是不是營養也被煮出來更好吸收呢。其實這樣反而不健康。因為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中的氨基酸、肌酸酐、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所以,最好不要吃過度燉煮的肉。

三、煎炸肉類可致癌

咸魚、臘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煎炸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同時,食用咸熏食物時,要搭配新鮮蔬果,或者飯後喝杯酸奶。

吃瘦肉會長胖嗎

吃瘦肉不會長胖。

瘦肉所含營養成分相近且較肥肉易於消化。約含蛋白質20%,脂肪1-15%,無機鹽1%,其餘水分。

一般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都含飽和脂肪較高,禽肉、雞及兔肉中含飽和脂肪較少。

同時含無機鹽豐富,尤以含鐵(紅色瘦肉)、磷、鉀、鈉等較多,唯含鈣較少。

瘦肉也是維生素B1、B2、B12、PP的良好來源,瘦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相當高,不過,含維生素A卻很少,幾乎不含維生素C。

瘦肉含的脂肪較少,吃食後人體不會吸收過量的脂肪產生沉積,沒有過量的脂肪也就不會出現脂肪過多的癥狀,不宜出現長胖的問題。